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土地资源
本县土地总面积1263.72平方公里,合189.55万亩,人均3.68亩。其中圩畈平原432.1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4.2%,主要分布在本县东部和北部;低山丘陵山地831.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65.8%,主要分布在本县西部和南部。按引起土地分异的地貌类型,结合水份、热量状况的差异,本县土地类型可划分出平地(滩地、畈田、冲田、垄田、岗地)、丘陵 地(海拔50~200米)和低山地(海拔200米以上)三种土地类型。
各类土地的性状与地表组成物质关系很大。因为地表组成物质不同,其抗蚀能力、保水性能、土壤质地、土层厚度、酸碱度、土地适宜性都不一样。本县主要分布有浅变质、石灰岩、花岗岩、紫色砂岩和页岩(俗称红层)、第四纪红色粘土和近代河流冲积物,其上相应发育黄红壤、石灰土、粘盘黄棕壤、紫色土、潮土和各种水稻土等土壤,为发展本县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本县土地构成包括耕地、林地、园地、水面和其它非农业用地。
土地构成表
表1—18单位:万亩

本县土地资源有限。1990年人均耕地0.99亩,还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全县耕地面积1953年为60.08万亩,1983年下降到52.2万亩,至1989年降至51.2万亩。非农业用地偏高,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4。每年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耕作层变浅,平均厚度只有14厘米,比1959年19厘米减少5厘米,土壤肥力已明显降低。自50年代以来盲目扩种双季稻,加重了用地和养地的矛盾,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全县各类水稻土的次生潜育化面积已达8.8万亩,占水稻土面积的18.3%。丘陵山区长期漫灌,地下水位偏高,已有4.3万亩水稻出现渍害。全县水域面积14.0万亩,其中可养殖水面仅8.5万亩,鱼类单产15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5公斤。由于围湖造田亦使水域面积大为减少,黄墓区1964年有水面5.3万亩,现仅存4.3万亩,已减少13.2%,进一步加重了这一地区的内涝灾害。全县宜林山地面积57.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30.2%,但现有林地仅45.6万亩,森林植被覆盖率22.8%,其中用材林29.27万亩,经济林2.21万亩,森林蓄积量54.62万立方米。经近几年造林,尚有2.87万亩荒山荒地,其利用潜力是很大的。
二、水资源
本县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可被利用的地表水、过境水、地下水18.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年均降水量16.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8.9亿立方米,占年均降雨量52.7%。每亩耕地平均3600立方米,每人平均3570立方米。
本县由于降水年内的季节变化,造成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在保证率为50%的年份里,4~7月径流量要占全年的50%以上,这与降水量的情况比较吻合;如遇上保证率为95%的最枯水年,同一时期的径流量将占全年的60%以上。而在双季稻大量需水的8~10月份,即使在保证率为50%的年份里也占20%,在保证率为95%的最枯水年份里,这时的径流量不及当年的3%。可见本县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具有春末夏初的丰水、夏末秋季缺水、冬季枯水、春季过盛的特点。
本县径流量年际变化也较大,最大年与最小年径流量之比值为3~5之间。
径流量的年内和年际变化除与降水有关外,还和本县的产流、汇流条件和集水面积有关。特别是森林植被的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径流的均匀性。目前本县植被覆盖率仅22.8%,南部和西部的低山丘陵岗地水土流失已相当严重,从而导致青弋江、漳河及其支流的河床淤浅,水库、塘坝容量减少,降低了流域对降水径流的调节作用,破坏了生态平衡。
本县地下水分布主要集中在青弋江河谷平原,但由于这里地表水充足,故地下水开采利用很少。本县西南部的石灰岩分布地段,由于断裂构造的影响,有10余处泉水,全年水量788.4~946.08万立方米,是山区值得重视利用的水资源,可灌农田1万亩左右,但由于调节能力不足,目前只灌农田3000余亩。
本县已兴建塘、坝、沟渠、水库等蓄水工程,可蓄水0.95亿立方米,按复蓄系数1.5计算为1.43亿立方米;北部圩区湖塘可蓄水0.72亿立方米;柏山渠引水工程可引水3.32亿立方米,青弋江沿岸电站提水830万立方米;可自流灌溉泉水946万立方米。本县能被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5.55亿立方米,占全县径流量(8.9亿立方米)的62.4%。
本县水能资源潜力较大,柏山渠以及山丘区还可利用较丰富的水量和落差进行小型水力发电,其蕴藏量约为13000千瓦,现已开发利用8400千瓦,占蕴藏量的64.6%。
三、生物资源
本县水热条件优越,利于动植物繁衍栖息,生物资源十分富饶。现尚保存多种珍稀动物,如扬子鳄、梅花鹿、金钱豹、穿山甲、鬛羚和白鹇等;森林资源逐步恢复;另外,中草药资源也很丰沛,尤以丹皮、明党参和桔梗著称。
植物资源森林资源:本县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有林面积38万亩,乔灌木树种350余种,全县森林覆盖率22.8%,用材林以松、杉、檫、栎类、檀树、榆树、枫香、樟树、泡桐、苦楝、臭椿等为主;经济林有油桐、油茶、乌桕、茶叶、桑树等。
药用植物:主要有丹皮、明党参、桔梗、绞股兰、元胡、沙参、何首乌、马兜铃、射干、天冬、龙胆草、夏枯草、半夏、前胡、白术、丹参、半边莲、三白草、紫苏、苍耳子、地肤子等。
草地资源:有草地2万余亩,可分四类,即草丛类、疏林类、灌木类和农田隙闲地,都属天然草场。疏林、灌木类以茅栗、橡栗、野山楂、动松、白芋、狗尾草、野蒿、黄背草等为主,分布西部低山、丘陵区和中部丘陵 、台地区。农田隙闲地以禾本科占优势,分布东部平原地带。草丛类全县各地都有零星分布。
动物资源
珍稀动物:扬子鳄,属爬行纲、鳄目。是中生代爬行动物的残留种,体长2米左右,全身由方形骨质鳞甲嵌成,背暗褐色、腹灰色。属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在本县东河、石铺、烟墩、三里、峨岭等乡屡有发现,并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梅花鹿,属哺乳纲,偶蹄目。体长1.5米,重100公斤,耳大直立,颈细长,全身披绒毛,夏季毛栗红色,多白斑,状似梅花。属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分布县内丘陵地带。
金钱豹,属哺乳纲,食肉目。形态似虎,体较虎小,长1~1.5米,头圆、耳短、尾长,体毛黄色,密布圆形或椭圆黑褐色斑点。属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分布丫山、戴镇、烟墩等乡。
鬛羚,属哺乳纲,偶蹄目。体长1.5米,体重100公斤,头上有角,向后上方倾斜,体毛灰黑,四肢锈棕色。属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分布三里、烟墩等乡。
穿山甲,哺乳纲,鳞甲目。体和尾披有角质鳞,是唯一全身披甲的哺乳动物,体长50厘米,尾扁而粗,长30厘米。属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分布烟墩、三里等乡。
苏门羚,哺乳纲,偶蹄目。体长2米余,毛淡褐,背毛色较深,腹毛色浅,食植物,性温顺。属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分布烟墩、丫山等地。
獐,哺乳纲,偶蹄目。体长1米左右,重15公斤,毛粗而长,背、四肢毛色棕黄,腹毛色浅黄,食青草、树。属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分布县内西部、南部低山、丘陵地带。
猫头鹰,鸟纲,鸱鸪科。嘴和爪皆呈钩状,且极锐利,羽毛褐。主食鼠类。属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分布低山、丘陵的林内。
白鹇,属鸟纲,鸡形目。体长1~1.4米,头上长冠和下体全部纯蓝黑色,上体和两翼色洁白,尾长。属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分布300米以上低山、丘陵区。
另外,本县偶尔可见猕猴、小灵猫、水獭、大鲵、大天鹅等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
兽类:獴猪、狐狸、狗獾、狼、兔、黄鼬、果子狸、野猪、鼬獾、豺等分布县内南部和西部的低山、丘陵区。
爬行类:鹰嘴龟、鳖、北草蜥、赤链蛇、乌公蛇、蝮蛇、茶花蛇、竹叶青等蛇,栖息县内低山、丘陵的灌丛中和山溪旁。
鸟类:池鹭、雉尾鸡、苦恶、斑鸠、四声杜鹃、蓝翡翠、啄木鸟、黄鹂、八哥、白颈鸦、灰喜鹊、画眉、绿啄木鸟、山雀、喜鹊、黑卷尾、灰卷尾、寿带、家燕等,县境内都有分布。
鱼类:鳗鱼、鳜鱼、乌鳢、鲤鱼、青鱼、鲫鱼、鲩鱼、鲢鱼、鱼感鱼、翘嘴白鲳、黄鳝、团头鲂、鳊鱼、花鲢、鲶鱼、鱼白鱼等。
四、矿产资源
本县地处长江下游成矿带,尤其中生代地质构造运动频繁,发生一系列岩浆侵入和喷出活动,成矿条件较好,形成了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燃料矿产等中小型矿床和矿化点,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金属矿
铜矿金属矿中以铜矿储量最多。远景储量矿石量800万吨,平均含铜品位0.88%,金属量近76万吨,分布于桂山、工山、戴镇、丫山等乡镇。主要矿床有代腰山矿段。龙池庵矿段、沙滩脚矿段、破头山矿段、小工山矿段、鸡公山矿段、马腰山矿段、冲口王矿段、戴汇矿段、仙人冲矿床、大元岭矿点。
代腰山矿段。位于桂山乡大工村,大工山背斜北西翼,矿体产于中生代酸性浸入岩体与灰岩交代蚀变而形成的矽卡岩中,矽卡岩体产于花岗闪长岩与栖霞灰岩接触带中,属中一高温热液接触交代变质矽卡岩型的铜段矿床。主矿体3个,工业储量矿石量13万吨,平均含铜品位1.11%,金属量1464吨。远景储量矿石量201万吨,平均含铜品位0.80%,金属量15776吨。
龙池庵矿段。属工山乡山峰村,位于大工山背斜北翼,矽卡岩呈东西走向,倾向北,上盘为花岗闪长岩,下五通石英岩。主矿体1号和6个小矿体。1号矿体赋存标高262~102米,分布于108线以东36米,倾向北,倾角75°左右,走向长94米,平均厚8.57米,含铜2.42%,呈垂直镜状,主要为氧化与硫化的混合矿。标高越高,氧化矿越多。6个小矿体沿109线西14米向东展布均为氧化铜,局部富集沉淀而形成孔雀石。龙池庵矿段工业储量矿石量6.6万吨,金属量1926吨。远景储量矿石量22万吨,平均含铜1.44%,金属量3190吨。
沙滩脚矿段。属桂山乡西湖村,位于沙滩脚向斜南翼,底盘为扁担山灰岩,上盘为花岗闪长岩,走向近似东西,东部转为北东向,倾向北,倾角东部为70~80°,西部0米以上40~50°。2个主矿体、38个零星矿体。工业储量矿石量102万吨,含铜平均品位1.1%,金属量10367吨。远景储量矿石量153万吨,含铜平均品位0.80%,金属量12275吨。
破头山矿段。属桂山乡西湖村,位于沙滩脚岩体北接触带中,矽卡岩底盘为花岗闪长岩,上盘是下三迭和龙山条带状灰岩,主矿体1个、零星矿体8个。远景储量矿石量30万吨;含铜品位1.66%,金属量4799吨。
小工山矿段。属桂山乡高岭村,位于沙滩脚岩体由东向西转为南北向拐弯部位,1号矿体长约300米,平均厚5米。远景储量矿石量64万吨,含铜0.66%,金属量4038吨。
马腰山矿段。属桂山乡高岭村,位于朱马背斜东部,即沙滩脚岩体东部边缘接触带上。矽卡岩长300米,赤铁矿化很强,铜矿化差,含铁较多,局部见孔雀石和一孔见矿厚3.63米,含铜0.41%的薄铜矿体。远景储量矿石量39万吨,金属量2177吨。
鸡公山矿点。属桂山乡西湖村,位于破头山岩体东部接触带,矽卡岩顶盘为青龙灰岩、龙山灰岩、底盘为花岗岩。CK167孔见矿,厚4.2米,含铜0.87%,CK430见矿2层,计厚7米,含铜1.5%。远景储量矿石量1.5万吨,金属量149吨。
冲口王矿点。属桂山乡西湖村,仅一孔见矿,厚14米,含铜0.63%,呈透镜状,矿体赋存较深。远景储量矿石量10万吨,金属量678吨。
戴汇矿段。属戴镇乡、戴公山林场,位于大工山背斜东南翼。矿体赋存量在花岗闪长岩与黄龙灰岩、船山灰岩之接触带内,有1~3号主矿体和20多个零星矿体。赋存较深,远景储量矿石量199万吨,金属量6693吨。仙人冲矿床。地处丫山镇铁山村与铜陵县交界处,矿床由29个矿体组成,1~2号为主矿体,3~29号为小矿体。主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与大理石岩接触带上,标高+150~-280米。小矿体分布于主矿体附近大理岩、矽卡岩、花岗闪长岩中,标高+160~330米。工业储量矿石量843.45万吨,含铜0.78%,金属量65665吨。远景储量矿石量97.73万吨,含铜0.84%,金属量8245.77吨。本县境内矿石量60万吨,金属量5627吨。
大元岭矿点。地处丫山镇铁山村,矿体赋存在花岗闪长岩与大理岩接触带矽卡岩内,共4个小矿体。远景储量矿石量3.8万吨,含铜0.77%,金属量297吨。
小矿点。丫山镇铁山村清水塘、横山岭、马蹄山、丫山村山脚、西山村大园子等地均见铜矿化点。桂山高岭村车跃石、西湖村有氧化铜出露。
铁矿分布于桂山、工山、麻桥、戴镇、丫山、三里、烟墩等乡镇。除三里菱铁矿为沉积型矿床外,其余均为中一高温热液接触交代变质矽卡岩型矿床。工业储量87万吨,远景储量70万吨。
小工山矿段。矿体产于花岗闪长岩与栖霞灰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矽卡岩中,倾向北东,倾角60~80°,赤铁矿长约150米,平均厚7.25米,含铁品位54.43%,含二氧化硅、硫、磷较低,为优质平炉矿,工业储量37万吨。小工山矿床与铜共生的含铜磁铁矿,含铁品位42~50%,工业储量15万吨,远景储量20万吨。
龙池庵矿段。以含铁矿为主,平均含铁40%左右,二氧化硅20~30左右,局部集中为富铁矿,111线标高+80~150米,平均含铁48%,局部富矿65%,矿石量8.6万吨,整个矿段工业储量50万吨。
代腰山铜矿。含铜矽卡岩,其中含铜磁铁矿含铁品位45%左右,工业储量16万吨。
老虎腰磁铁矿。位于西湖村老虎头,含铁品位32~50%,铁山村清水塘磁铁矿含铁品位高达60%以上。
西湖村沙滩脚、上牧冲为坡积平炉矿,高岭村马口涝、车跃石、大工村平顶山、桃园、朱塘冲;麻桥乡黄连山、工山乡犀牛山、戴镇乡犀牛山、烟墩乡格里村右冲等地均有高炉铁矿化点。
金矿主要分布于桂山、工山、丫山、绿岭、麻桥、三里、烟墩等乡镇,铁帽型金矿所占比例较大,铜矿、锑矿、铅锌也有伴生。石英脉金矿正在勘探。
铁帽型金矿淋滤富集在一定的层位上,一般产于石炭系高丽山组矽卡岩下部,或产于泥盆系五通断层界面上。含金褐铁矿下部多为原生矿,局部见黄铁矿矿体或其他金属硫化矿。铁帽型金矿风化严重、氧化率高。本县铁帽型金矿点多面广,该矿远景可观,桂山乡水脊岭金矿,经检样化验,最高品位达28克每吨,平均品位8~10克每吨。伴生金银主要与金属矿共生,本县铜矿含金品位0.35~1克每吨,锑矿含金品位0.5~2克每吨。丫山镇西山大园村铅锌矿含银品位达300克每吨以上。
锑矿分布于烟墩、三里等乡镇。主要产地烟墩格外、格里村,三里镇吕山也有矿化点。
烟墩矿区位于北贡背斜的核部,出露黄柏岭矽页岩,岩层褶皱强烈,并发育有北北西和北北东的两组裂隙,矿体赋存于构造裂隙及接触带中,整个矿区走向长10余公里,一直延伸到青阳县境内。据4线钻孔揭露,该矿化带50~100米,主矿体呈脉状,计两条,长30余米,厚0.5~2米,倾角350~360度,平均含锑4.1%,一般0.38~1.76%。最高13.16~34.10%。工业储量矿石量3.4万吨,金属量1364吨。属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品位富、规模小。
大园岭铅锌矿地处丫山镇西山村,矿体产于断层带,铅锌矿物呈星散状分布于上盘断层带及黄色页岩中,为中温热液充境矿床。局部富集处含铅38.56%,含锌25.36%。一般含铅3.44%,锌3.14%,远景储量矿石量1.25万吨。
杨家垄锌矿地处三里镇,矿脉产于高丽山组页岩与五通组石英砂岩断层接触带。矿体呈脉状、囊状,倾向300°,倾角25°,长100米,厚2~3米,向下延深30米。平均含锌10.44%,铁38.16%,锰14.21%。为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化点。
丫山镇龙山村,桂山乡游山岭均有铅锌矿化点。
锰矿横步里锰矿。地处何湾顺冲村,为一沉积矿床,矿体呈层状出露于二迭纪孤峰层上部,顶底部和头层黄色泥质岩。平均含铁4.97%,锰33.38%。远景储量矿石量5.9万吨,金属量1.9万吨。
石板路锰矿。地处工山乡,矿体顶板为薄层青龙灰岩,底板为孤峰层,花岗岩包围矿体与围岩,为接触变质矿床。远景储量1.5万吨。
游山岭含铅锌铁锰矿。地处桂山乡桂镇与跃进村之间,矿体产于浅绿色含沸石流纹岩与风化成了高岭土的闪长岩体之间。含锰32%,铁18%,并伴有铅锌,富集处含铅70%以上。
桂山乡高岭村马腰山也有锰铁矿化点,经检查化验含铁42%,含锰7~8%。
钼、镓钼矿分布在龙池庵铜矿与戴镇铜矿,龙池庵铜矿床标高+210~+230米处,经勘探获得储量矿石量11750吨,钼平均品位0.12%,金属量17.25吨。镓赋存于新村何含钾流纹岩中。
非金属矿
境内非金属矿种类繁多,为本县主要优势矿产,大部分分布在西部丫山~戴镇~桂山~麻桥一线。尤其桂山~麻桥段,地质上称中生代火山盆地,非金属矿产丰富多采,南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主要成因类型为沉积型、火山型和变质型,计有13种各类矿产,产地20余处。其中包括建筑材料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石英砂岩、石英岩、大理岩、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珍珠岩、沸石、石墨、白云岩、粘土等。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体有磷、钾长石等,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有白云岩石灰石。
白云石出露于三里镇山泉村,烟墩乡格外村,为奥陶系仑山组白云岩。
三里白云石,共有5个矿体,特级含氧化镁20%,氧化钙30%,二氧化硅小于1%,三氧化二铁小于1.36%。1~4号矿体储量2.9亿吨。
沸石分布面积较广,东起麻桥乡麻桥村,西至桂山乡虾蟆塘的几公里内均有出露,仅7号矿体储量50万吨,远景储量估计可达1000万吨。
沸石广泛用于建材、国防、原子能工业、石油化工、冶金电子、宇宙空间技术、轻工业、农牧业、控制环境污染等方面,目前本县沸石主要用作水泥活性渗合材料。
含钾岩石地处桂山乡跃进村,位于繁昌复式或向斜内火山岩盆地中。钾赋存在中生代晚期,蝌蚪山组上部一套浅肉红色流纹岩和流纹质凝灰熔岩中。平均含氧化钾11.71%。一级品有两个矿体,储量500万吨。
石灰石县内石灰石分布广、埋藏浅。麻桥、工山、桂山、丫山、何湾、绿岭、戴镇、烟墩、三里等山区乡镇均有出露,储量估算有数十亿吨。主要用作建筑材料和水泥工业。
硫铁矿主要分布工山乡新岭村,龙池庵铜矿、桂山高岭村姚家岭、西湖牧上冲水库、小工山铁矿、丫山镇铁山村大元岭等地均有出露。代腰山铜矿据巷道揭露,含铜黄铁矿储量5万吨以上。
玄武岩分布在桂山乡蝌蚪山、犀牛山、马仁山东边及团山小屋杨等地。广泛出露火山基性熔岩,初步勘查,出露面积约2平方公里,埋藏最深至200米,最浅至10米,估算储量2000万吨。玄武岩是新型节能保温材料——岩棉的主要原料。
黄砂主要分布于青弋江、漳河、资福河流域,青弋江河砂含二氧化硅达95%,是优质建筑材料。
煤矿分布于丫山、何湾、绿岭、桂山、麻桥、三里等乡镇,除三里为栖霞灰岩底部凉山煤系,其余均为龙潭煤系。
丫山煤田地处丫山镇丫山村,含煤地层为二迭系上统龙潭组。煤层自下而上为A、B、C三层,可采煤层A、C二层。C煤层距上复长兴灰岩0.65~4米,平均厚度0.58米,沿走向倾向变化大,无一定规律。A煤层距C煤层7~25米。煤层最厚可达3米,一般0.64~0.77米,较稳定,但煤层变化大。丫山煤田属鸡窝煤,虽多次勘探,都未提交储量报告,仅告官获得地质储量22.8万吨。据省煤田二队资料,丫山煤田远景储量1700万吨。
泥炭俗称草炭。分布于奎湖、黄塘、东七等乡,可作燃料及腐殖酸。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