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水产业
一、水产资源及分布
水面本县水域广阔,类型繁多,有池塘、湖泊、水库,有漳河、孤峰、资福、七星、青弋江等河流。1950年,全县总水面为20万亩,其中河流6.8万亩、湖泊10.9万亩、池塘2.2万亩,后因围湖垦田、泥土淤塞等,水面逐渐减少。1982年水产资源普查,全县总水面减为14万亩,其中河流5.5万亩、湖泊3.1万亩、池塘2.4万亩、河沟(沟渠)2.4万亩、水库5840亩,可放养水面8.5万亩,占总水面60.7%。
三里镇的涌珠泉、桂山乡的蟹子夹,常年涌出地下热水,水温四季保持在18℃左右,可供热带鱼类在此越冬。
水生植物资源及分布1982年水产资源调查,本县水生维管束植物共有41种。其中可食水生植物产品有:莲藕、芡实、菱角、荸荠、茭白、慈菇等,菖蒲、席草、芦苇、稗等可作手工业、造纸业的原材料。而慈菇、芦苇、灯心草、水蓼、莲、菖蒲等植物的根、茎、叶、种子,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大部分水生植物可作青饲料和绿肥。本县水生植物主要分布于圩区,丘陵低山地区较少,湖泊、河渠中生长较多,河流、池塘次之,山塘、水库中甚少。丰富的水生植物资源,为水生动物提供大量的饵料和栖息生长繁殖的场所。
鱼类资源及分布本县河流、湖塘较多,长期形成既有洄游性、半洄游性鱼类,又有定居性鱼类,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鱼类分布于黄墓区和弋江平原区。1982年水产资源普查,本县鱼类有88种,隶属9目19科,其中鲤科占55.7%。常见经济鱼类有青、草、鲢、鳙、鲤、鲫、鲂、鳊、鳜、鲶、鲴、泥鳅、黄鱼桑、刀鲚、银鱼、、鳗鲡、黄鳝,以及水生经济动物虾、蟹、龟、鳖、扬子鳄等。
贝类资源及分布本县贝类主要有纹治螺、环棱螺、方格短沟蜷、中国圆田螺、淡水壳菜、河蚬、蚶形无齿蚌、背壳无齿蚌、矛蚌、圆背角无齿蚌、褶纹冠蚌、三角帆蚌、扭蚌等,集中分布在河流、湖泊中,池塘次之,水库偏少。其中三角帆蚌、褶纹冠蚌分布在孤峰河下游、资福河、漳河等河段及两岸的池塘、湖泊中,年产量50吨左右。
二、水产养殖苗种生产解放前,鱼苗大都从无为县等地贩运。50年代,共建立集体鱼苗、鱼种场9处,苗种塘面积165亩,下塘鱼苗(俗称毛籽)3300万尾。60年代,全县有鱼苗、鱼种场35处,苗种塘面积648亩,下塘鱼苗7245万尾。80年代初,全县苗种场增加到43处,苗种塘面积1300亩,下塘鱼苗9750万尾。1981年,部分集体苗种场分给个人承包,至1990年全县共有苗种场31个,苗种塘面积1044亩,下塘鱼苗8690万尾。
家鱼人工繁殖1967年,首次在黄墓水产养殖场试验成功,年产鱼苗600~1000万尾,仅生产白鲢、黄鲢两个品种。1969年,太丰公社马园渔场人繁试验成功,年产鱼苗600~1000万尾(后于1989年太丰破圩淹没鱼池而被迫停产)。1982年,奎潭湖渔场购置配套的人工繁殖设备,提高生产能力。1990年,全县年产鱼苗能力达10000万尾,实际生产3500万尾,生产品种有白鲢、黄鲢、团头鲂、草鱼、鲤、鲫等。
成鱼养殖解放前以天然为主,少量私人养殖。解放后,养殖品种以“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和鲤鱼为主。50年代,推广“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精养法,但养殖产量不高,全县年产鲜鱼30吨左右,1951年最高为262.6吨。1959~1960年,年均产量12.5吨。60年代,成鱼养殖产量迅速上升,1966年达1050吨,“文化大革命”期间,年均养殖产量为747吨。1981年后,养殖品种产量大幅度增加,至1990年,养殖品种除’四大家鱼”和鲤鱼外,还增养了鲫、鳊、鱼回、黄鳝、泥鳅、乌龟、鳖、河蟹等20多个,年养殖产量增加到3280吨,是1949年的107.5倍。
池塘养鱼民国8年(1919年)池塘养鱼8000亩,喂以草、屎料等。50年代后期,池塘大部分转为集体经营。1975年,全县放养面积48200亩(含小型湖泊),总产720吨,亩产14.9公斤。80年代,池塘大部承包给农户,利用率提高,产量增加。1985年放养面积23240亩,总产987.7吨,亩产42.5公斤。1990年,放养面积22439亩,总产1876.4吨,亩产达83.6公斤。
湖泊养鱼全县湖泊49个,总面积31282亩。70年代,奎潭湖年放养面积为14000亩,产量40~50吨。1985年,全县湖泊放养30282亩,总产278.5吨,亩产12.5公斤。1990年,全县湖泊放养面积28435亩,总产768吨,亩产27公斤。
水库养鱼水库养鱼始于60年代。1975年水库放养面积2800亩,总产65吨,亩产23.2公斤。1985年放养面积4840亩,总产92.9吨。1990年放养面积5796亩,产量168吨,亩产27公斤。
河沟养鱼60年代前,河沟人工放养很少。1977年,河沟放养22700亩,总产300吨。1985年放养22638亩,产量565.9吨 。1990年,放养19830亩,总产535吨,亩产27公斤。
稻田养鱼稻田养鱼始于1985年,当年推广4911亩,产量115吨。后由于技术跟不上,效益不理想,推广面积逐年减少,至1990年稻田养鱼面积仅50亩,产量2.6吨。
网箱养鱼1987年开始在麻桥乡石峰水库试养,并获得成功。1990年,在葛林乡红旗水库用12只网箱(计372平方米)试验养殖,放养夏花鱼种6.6万尾,出箱大片鱼种2.9万尾,折合亩产512公斤。
特种水产养殖
河蟹70年代前,属民间天然捕捞,从未人工养殖。1955年天然捕捞量1350公斤,因捕捞过度,产量逐渐减少。1977~1978年,国家投资在黄墓区部分大型湖泊投放蟹苗共280公斤,产量明显回升。1981年全县放蟹苗700公斤,1982年成蟹产量达70吨。1985年后,农村逐渐兴起养蟹热,1987年,养殖面积300多亩。1990年,全县人工放养7500亩,总产11.5吨 ,其中奎潭湖渔场与当涂一养蟹户联合投资,在奎潭湖投放幼蟹1514.5公斤,当年捕获成蟹7吨。
鳖鳖一直为天然的自繁自育。1986年11月,县科委和何湾乡人民政府共同兴建甲鱼养殖场,进行甲鱼人工养殖技术研究试验,至1990年,共繁殖仔鳖1962只,育成商品鳖747公斤。是年,通过省级鉴定,并获芜湖市科学技术研究二等奖,县科技进步一等奖。
龟、黄鳝人工饲养黄鳝、绿毛龟于70年代获得成功。80年代后期,部分农民挖稻田或利用房前屋后小涵养殖黄鳝,绿毛龟由于市场行情不稳,很少有人养殖。
河蚌与育珠1968年,在黄墓水产养殖场和城关蔬菜队养殖场进行河蚌育珠试验成功,但育珠很少,采用天然育珠蚌。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育珠迅速兴起,1981年全县育珠1公斤。是年,为弥补天然蚌苗的不足,奎潭湖渔场首次河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育蚌苗26万只。育苗工序,技术简单,农户可自繁自育,由于受珍珠市场价格影响,河蚌育珠起落较大,由1987年全县珍珠产量500公斤,至1990年产量降至150公斤。
水生植物种植
莲藕本县主要产藕区在黄墓 、弋江一带。林都圩洋河藕品质优良,曾作为贡品。解放前,莲藕均属自生自繁。解放后,莲藕种植面积增加,常年在3000亩左右,产量在2250吨徘徊。1965年,曾引进湘莲新品种,以产莲子为主。
菱角解放前,以野生为主。1957年从浙江菱湖引进大青菱、红菱两个优良品种,并迅速推广种植,常年种植面积在1000亩,产量150吨左右。
茭白以天然为主,60年代后开始人工栽培。80年代中期,引进推广杂交茭白,产量大大提高,全县种植面积在1000~1200亩之间,产量600吨左右。
三、捕捞、产量
解放前,天然捕捞为主,产量不高。1954年,全县有捕捞渔民1024人。城关捕鱼队有31户,128人,37个劳力组成,拥有31只住家船 ,17只作业船和40余条小船,常年在漳河和长江等水域中从事天然捕鱼,年捕鱼量30吨左右。1962年,因精减城镇人口,城关捕鱼队多数渔民下放到农村,船队解散。至1964年,全县捕鱼以天然为主,年捕鱼量在50~500吨之间。1964年后,养殖水面不断扩大,养殖捕捞量逐渐增加。1969年,天然捕鱼345吨,养殖捕捞630吨。1975年,天然捕捞量50吨,养殖捕捞896吨,年捕量中鱼类占84%,虾蟹贝类约占16%。1990年,养殖捕捞量3350吨,天然捕捞量530吨。若干年份水产品生产情况表
表1—12
四、渔政管理
解放前,本县渔业大部分为天然捕捞,只有很少一部分为私人放养,自产自销,未设渔政管理机构。农业合作化后,池塘、湖泊划为集体所有,陆续成立国营、地方国营以及集体渔场,统一管理和经营水面,私人放养消失。1981年,落实水面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颁发水面使用权证书(简称渔业“三定”),农村水面以多种形式承包给个人。1984年,鱼价全面放开,进一步促进了渔业的发展。1989年,成立县渔政监督管理所,对漳河、资福河等天然水域的捕捞生产进行发证管理,并对一些水域征收部分资源增值保护费。
水面本县水域广阔,类型繁多,有池塘、湖泊、水库,有漳河、孤峰、资福、七星、青弋江等河流。1950年,全县总水面为20万亩,其中河流6.8万亩、湖泊10.9万亩、池塘2.2万亩,后因围湖垦田、泥土淤塞等,水面逐渐减少。1982年水产资源普查,全县总水面减为14万亩,其中河流5.5万亩、湖泊3.1万亩、池塘2.4万亩、河沟(沟渠)2.4万亩、水库5840亩,可放养水面8.5万亩,占总水面60.7%。
三里镇的涌珠泉、桂山乡的蟹子夹,常年涌出地下热水,水温四季保持在18℃左右,可供热带鱼类在此越冬。
水生植物资源及分布1982年水产资源调查,本县水生维管束植物共有41种。其中可食水生植物产品有:莲藕、芡实、菱角、荸荠、茭白、慈菇等,菖蒲、席草、芦苇、稗等可作手工业、造纸业的原材料。而慈菇、芦苇、灯心草、水蓼、莲、菖蒲等植物的根、茎、叶、种子,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大部分水生植物可作青饲料和绿肥。本县水生植物主要分布于圩区,丘陵低山地区较少,湖泊、河渠中生长较多,河流、池塘次之,山塘、水库中甚少。丰富的水生植物资源,为水生动物提供大量的饵料和栖息生长繁殖的场所。
鱼类资源及分布本县河流、湖塘较多,长期形成既有洄游性、半洄游性鱼类,又有定居性鱼类,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鱼类分布于黄墓区和弋江平原区。1982年水产资源普查,本县鱼类有88种,隶属9目19科,其中鲤科占55.7%。常见经济鱼类有青、草、鲢、鳙、鲤、鲫、鲂、鳊、鳜、鲶、鲴、泥鳅、黄鱼桑、刀鲚、银鱼、、鳗鲡、黄鳝,以及水生经济动物虾、蟹、龟、鳖、扬子鳄等。
贝类资源及分布本县贝类主要有纹治螺、环棱螺、方格短沟蜷、中国圆田螺、淡水壳菜、河蚬、蚶形无齿蚌、背壳无齿蚌、矛蚌、圆背角无齿蚌、褶纹冠蚌、三角帆蚌、扭蚌等,集中分布在河流、湖泊中,池塘次之,水库偏少。其中三角帆蚌、褶纹冠蚌分布在孤峰河下游、资福河、漳河等河段及两岸的池塘、湖泊中,年产量50吨左右。
二、水产养殖苗种生产解放前,鱼苗大都从无为县等地贩运。50年代,共建立集体鱼苗、鱼种场9处,苗种塘面积165亩,下塘鱼苗(俗称毛籽)3300万尾。60年代,全县有鱼苗、鱼种场35处,苗种塘面积648亩,下塘鱼苗7245万尾。80年代初,全县苗种场增加到43处,苗种塘面积1300亩,下塘鱼苗9750万尾。1981年,部分集体苗种场分给个人承包,至1990年全县共有苗种场31个,苗种塘面积1044亩,下塘鱼苗8690万尾。
家鱼人工繁殖1967年,首次在黄墓水产养殖场试验成功,年产鱼苗600~1000万尾,仅生产白鲢、黄鲢两个品种。1969年,太丰公社马园渔场人繁试验成功,年产鱼苗600~1000万尾(后于1989年太丰破圩淹没鱼池而被迫停产)。1982年,奎潭湖渔场购置配套的人工繁殖设备,提高生产能力。1990年,全县年产鱼苗能力达10000万尾,实际生产3500万尾,生产品种有白鲢、黄鲢、团头鲂、草鱼、鲤、鲫等。
成鱼养殖解放前以天然为主,少量私人养殖。解放后,养殖品种以“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和鲤鱼为主。50年代,推广“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精养法,但养殖产量不高,全县年产鲜鱼30吨左右,1951年最高为262.6吨。1959~1960年,年均产量12.5吨。60年代,成鱼养殖产量迅速上升,1966年达1050吨,“文化大革命”期间,年均养殖产量为747吨。1981年后,养殖品种产量大幅度增加,至1990年,养殖品种除’四大家鱼”和鲤鱼外,还增养了鲫、鳊、鱼回、黄鳝、泥鳅、乌龟、鳖、河蟹等20多个,年养殖产量增加到3280吨,是1949年的107.5倍。
池塘养鱼民国8年(1919年)池塘养鱼8000亩,喂以草、屎料等。50年代后期,池塘大部分转为集体经营。1975年,全县放养面积48200亩(含小型湖泊),总产720吨,亩产14.9公斤。80年代,池塘大部承包给农户,利用率提高,产量增加。1985年放养面积23240亩,总产987.7吨,亩产42.5公斤。1990年,放养面积22439亩,总产1876.4吨,亩产达83.6公斤。
湖泊养鱼全县湖泊49个,总面积31282亩。70年代,奎潭湖年放养面积为14000亩,产量40~50吨。1985年,全县湖泊放养30282亩,总产278.5吨,亩产12.5公斤。1990年,全县湖泊放养面积28435亩,总产768吨,亩产27公斤。
水库养鱼水库养鱼始于60年代。1975年水库放养面积2800亩,总产65吨,亩产23.2公斤。1985年放养面积4840亩,总产92.9吨。1990年放养面积5796亩,产量168吨,亩产27公斤。
河沟养鱼60年代前,河沟人工放养很少。1977年,河沟放养22700亩,总产300吨。1985年放养22638亩,产量565.9吨 。1990年,放养19830亩,总产535吨,亩产27公斤。
稻田养鱼稻田养鱼始于1985年,当年推广4911亩,产量115吨。后由于技术跟不上,效益不理想,推广面积逐年减少,至1990年稻田养鱼面积仅50亩,产量2.6吨。
网箱养鱼1987年开始在麻桥乡石峰水库试养,并获得成功。1990年,在葛林乡红旗水库用12只网箱(计372平方米)试验养殖,放养夏花鱼种6.6万尾,出箱大片鱼种2.9万尾,折合亩产512公斤。
特种水产养殖
河蟹70年代前,属民间天然捕捞,从未人工养殖。1955年天然捕捞量1350公斤,因捕捞过度,产量逐渐减少。1977~1978年,国家投资在黄墓区部分大型湖泊投放蟹苗共280公斤,产量明显回升。1981年全县放蟹苗700公斤,1982年成蟹产量达70吨。1985年后,农村逐渐兴起养蟹热,1987年,养殖面积300多亩。1990年,全县人工放养7500亩,总产11.5吨 ,其中奎潭湖渔场与当涂一养蟹户联合投资,在奎潭湖投放幼蟹1514.5公斤,当年捕获成蟹7吨。
鳖鳖一直为天然的自繁自育。1986年11月,县科委和何湾乡人民政府共同兴建甲鱼养殖场,进行甲鱼人工养殖技术研究试验,至1990年,共繁殖仔鳖1962只,育成商品鳖747公斤。是年,通过省级鉴定,并获芜湖市科学技术研究二等奖,县科技进步一等奖。
龟、黄鳝人工饲养黄鳝、绿毛龟于70年代获得成功。80年代后期,部分农民挖稻田或利用房前屋后小涵养殖黄鳝,绿毛龟由于市场行情不稳,很少有人养殖。
河蚌与育珠1968年,在黄墓水产养殖场和城关蔬菜队养殖场进行河蚌育珠试验成功,但育珠很少,采用天然育珠蚌。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育珠迅速兴起,1981年全县育珠1公斤。是年,为弥补天然蚌苗的不足,奎潭湖渔场首次河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育蚌苗26万只。育苗工序,技术简单,农户可自繁自育,由于受珍珠市场价格影响,河蚌育珠起落较大,由1987年全县珍珠产量500公斤,至1990年产量降至150公斤。
水生植物种植
莲藕本县主要产藕区在黄墓 、弋江一带。林都圩洋河藕品质优良,曾作为贡品。解放前,莲藕均属自生自繁。解放后,莲藕种植面积增加,常年在3000亩左右,产量在2250吨徘徊。1965年,曾引进湘莲新品种,以产莲子为主。
菱角解放前,以野生为主。1957年从浙江菱湖引进大青菱、红菱两个优良品种,并迅速推广种植,常年种植面积在1000亩,产量150吨左右。
茭白以天然为主,60年代后开始人工栽培。80年代中期,引进推广杂交茭白,产量大大提高,全县种植面积在1000~1200亩之间,产量600吨左右。
三、捕捞、产量
解放前,天然捕捞为主,产量不高。1954年,全县有捕捞渔民1024人。城关捕鱼队有31户,128人,37个劳力组成,拥有31只住家船 ,17只作业船和40余条小船,常年在漳河和长江等水域中从事天然捕鱼,年捕鱼量30吨左右。1962年,因精减城镇人口,城关捕鱼队多数渔民下放到农村,船队解散。至1964年,全县捕鱼以天然为主,年捕鱼量在50~500吨之间。1964年后,养殖水面不断扩大,养殖捕捞量逐渐增加。1969年,天然捕鱼345吨,养殖捕捞630吨。1975年,天然捕捞量50吨,养殖捕捞896吨,年捕量中鱼类占84%,虾蟹贝类约占16%。1990年,养殖捕捞量3350吨,天然捕捞量530吨。若干年份水产品生产情况表
表1—12
四、渔政管理
解放前,本县渔业大部分为天然捕捞,只有很少一部分为私人放养,自产自销,未设渔政管理机构。农业合作化后,池塘、湖泊划为集体所有,陆续成立国营、地方国营以及集体渔场,统一管理和经营水面,私人放养消失。1981年,落实水面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颁发水面使用权证书(简称渔业“三定”),农村水面以多种形式承包给个人。1984年,鱼价全面放开,进一步促进了渔业的发展。1989年,成立县渔政监督管理所,对漳河、资福河等天然水域的捕捞生产进行发证管理,并对一些水域征收部分资源增值保护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