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历来为农业县,适宜水稻生产。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牧、副、渔业生产全面发展,粮食产量连年增长。1987年被列为全国优质米生产基地县。1988~1990年,全国农产品展销会上,南陵优质大米连续三年获特等奖,1990年被列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1990年,人均提供商品粮174.8公斤。
一、水稻
本县水稻生产始于西周。唐宋兴修弋江大堤,明中叶修建林都圩,水稻种植面积扩大,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1949年,水稻种植36.28万亩,单产为185公斤,总产67129.7吨,占粮食总产的79.8%。土地改革后,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至1952年,种植面积达54.89万亩,单产220公斤,总产120775.1吨,占粮食总产的91.2%。1954年水灾,水稻种植只有38.97万亩,总产82817.1吨。1955年推行双季稻生产,当年推广早稻5.7万亩,双晚1.2万亩,并获得成功。1956年,猛增到43.2万亩(早稻18.7万亩、双晚24.5万亩),占水稻总面积56.59%,其中早稻亩产170公斤,双晚亩产59公斤。1957年双晚亩产只有38公斤,1958年锐减到13.6万亩,双晚亩产为77公斤。1959~1960年,靠行政命令,盲目扩种,双季稻面积上升到30万亩,但总产却下降为78488.2吨,亩产只有137公斤。
1962~1969年,农村政策调整,生产稳定发展,其间早稻推广了优良矮秆品种,成熟期提前,产量增加,亩产由原来150~200公斤,提高到250公斤左右;双晚推广了较耐低温粳稻型良种,亩产由原来75公斤左右,提高到100公斤以上。此时化肥用量由原来每亩1.08公斤增加到23.45公斤,对发展双季稻生产,提高产量起到促进作用。双季稻由1962年的20万亩,逐渐扩大到1969年的43.2万亩,水稻总产平均为136877吨。
1970~1980年为双季稻生产高峰期。1971年双季稻面积为52.3万亩,其中早稻27.9万亩,亩产266公斤,总产74285吨;双晚24.4万亩,亩产139.5公斤,总产34200吨。1972年后,每年双季稻面积都稳定在80万亩左右(早稻39~40万亩,双晚40~41万亩)。1976年双季稻面积最大,早稻41.4万亩,亩产310公斤,产量127550吨;双晚41.5万亩,亩产195.5公斤,产量81250吨。单季稻面积很小,只占水稻面积的5%。1977年,开始推广杂交稻生产,当年推广700亩。1979年水稻种植面积86.23万亩,亩产266公斤,总产228871.8吨。1980年,水稻种植面积83.6万亩,单产165公斤,总产137561吨。
1981年后,农民生产有自主权,品种布局有所调整,把不适宜双季稻的田块改种单季稻,主攻亩产,至1990年水稻种植面积80.78万亩,其中早稻35.05万亩、双晚38.5万亩(杂交稻4.3万亩)、单季稻7.2万亩(杂交稻0.5万亩),亩产达345公斤,总产278622吨,占粮食总产的96.4%。
二、小麦
民国22年(1933年)小麦总产1500吨,民国27年总产为750吨,民国34年总产约2500吨,至民国38年种植小麦11.8万亩,总产7112吨 。
50年代,小麦种植面积年均8.87万亩,总产5185.5吨,亩产57.4公斤。1955年种植面积最大,达13.6万亩,总产8481吨,占粮食总产的6.4%。60年代,双季稻种植面积加大,小麦种植面积年均为7.2万亩,由于推广优良新品种,产量增加,平均总产为5215.8吨,亩产为72.4公斤。1968年种植面积只有4.6万亩,亩产达100公斤。70年代,双季稻生产达到高峰,小麦种植面积减少,年均只有4.64万亩,但栽培技术和品种的更新,亩产和总产进一步提高,年均产量为5267.7吨,亩产平均为110.1公斤。1980年以后,种植业结构局部调整,小麦种植面积回升,年均为6.18万亩,亩产为150.6公斤,总产为9178.8吨,占粮食总产量的3.7%。
三、山芋
清时产“青芋”和“紫芋”两种,主要种于西南丘陵山区。民国22年(1933年),全县山芋产量为150吨。民国28年山芋产量2750吨。抗战时期,开始引进“胜利百号”,成为当家品种。50年代,年均种植16594亩,平均亩产135公斤,年产量2221.8吨。其中1956年种植面达25932亩,总产3633.6吨。60年代初,种植在17000亩左右,1963年开始下降,至1969年种植面积只有5564亩,总产1025.1吨。70年代种植面积10000亩左右,平均亩产245.8公斤,年均总产量2426.8吨,同时推广新品种“徐薯18”。80年代,年均8815亩左右,总产平均为1984.5吨。1990年推广“苏薯1号”、“南京84—24”新品种,当家品种“徐薯18”,全县山芋种植面积为9297亩,亩产293公斤,总产2727吨。
四、棉花
宋末开始生产,清末生产草棉和木棉两种。民国9年(1920年)种植棉花360亩,生产子花21.6吨。民国21年种植面积扩大到4500亩,亩产子花40~45公斤,全县皮棉产量77.5吨。民国33年皮棉总产20吨。民国35年种植面积4000亩,皮棉产量46.4吨。
1949~1964年,年种植面积在5557亩左右,亩产皮棉21公斤,总产平均为119.2吨,其间,1961年种植面积只有1418亩,皮棉总产只有15.1吨。1965年,国家对棉花生产实行奖售政策,种植面积猛增到12664亩。至1969年,年均种植面积在11109亩,亩产皮棉30.5公斤,总产为337.3吨。1970年后,突破2万亩,为生产高峰期,于1972、1973年两次出席中央棉花工作会议。至1976年,种植面积20419亩,亩产皮棉45公斤,总产为931.1吨。1977年后,棉花种植有所下降,至1984年每年稳定在1.7万亩左右,亩产皮棉在40公斤上下。1985年后,烟草在棉区试种成功,烟棉争地的矛盾突出,种植面积开始下降。但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实行超产加价奖励粮、肥等,使种植面积得以稳定。至1990年,棉花种植面积为12764亩,皮棉亩产42公斤,总产量541吨。
五、油菜
民国23年(1934年),种植面积55171亩,产量2563吨。次年,种植面积78860亩,产量2867.5吨。民国26年面积64142亩,产量2814.5吨。民国38年面积降到13029亩,产量为423.4吨。1950年,种植面积5400亩,亩产20公斤,总产108吨。1951~1959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0亩左右,亩产40公斤上下,年均总产为1179吨。1961年面积降为17047亩,亩产只有15.5公斤,总产为267.1吨。1962年后,种植面积开始回升,至1964年后,在4000亩左右徘徊,总产在1000~2000吨之间。1978年后,发展“油——稻——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特别是1979年国家调整油菜籽收购价格,面积和产量直线上升,至1982年,面积达90630亩,亩产为109.5公斤,总产量达9915吨,为建国以来最好水平。1983~1990年,平均种植面积为89366.6亩,亩产68.1公斤,产量5732.8吨,其中,1986年、1987年、1990年超过10万亩。
六、蔬菜
清代,生产蔬菜品种有菘、芥、薤、葱、蒜、韭、芸苔、芫荽、菠菜、莴苣、苋、苦卖、荠菜、蒿菜、芹、辣椒、南瓜、丝瓜、冬瓜、黄瓜、瓠瓜等30余种。
民国期间,蔬菜生产变化不大,以常规老品种为主,自繁自留,产量不高,自种自食,销售量少。
1953年,年均生产面积6664.3亩,1960年达17917亩,比建国初期增长94.22%。1961年开始减少,至1964年年均种植面积7030.5亩。1974年后,种植面积开始回升,至1979年,年均为14442亩,但品种单调,常规品种多,新品种引进较少。
1980年后,蔬菜品种更新较快,细菜、大宗菜品种引进较多,杂交化品种发展快,蔬菜市场逐渐丰富起来,花色也增多。同时,生产技术得到改进,地膜覆盖、蔬菜保护地栽培等技术的推广,使产量和品质比以前大幅度提高,且缓解了春淡和秋淡季节的市场供应。1985年,县园艺场率先办起了塑料大棚,至1990年全县共有大棚及地膜覆盖生产蔬菜面积600余亩,年均种植蔬菜面积13837亩,蔬菜生产有白菜类、根茎类、薯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类、绿叶蔬菜、水生蔬菜、多年生食用菌类、野生类等11类近百个品种。
七、蚕桑
栽桑明清时期,多植野生桑树,栽培、管理落后。清末(1911年)栽桑多以白桑、鸡桑、女桑等老品种,后逐渐改栽湖桑。
解放后,改栽叶大质优、花稀椹少的“湖桑32”、“湖桑197”等,推广地块成园栽培,桑园面积逐年扩大。后来又推广采收桑果,及时直播,培育桑苗,来年春季嫁接湖桑,冬季出圃移栽的办法,亩栽桑由原来的一二百株增加到三百株左右,从而使亩产叶量增长三四成。1954年改进实生桑培育质量,采取将采收的桑果搓揉于水中,淘洗晾干,贮藏于缸罐中,盖上石灰(占种量1/3)密封,次年春播种。至1956年,全县桑园面积950亩,是1949年的7.3倍,1960年超过2000亩。1961年后,桑园毁坏严重,面积急剧减少,至1964年,年平均只有900亩。1965年以后,县人民政府大力提倡养蚕,桑园面积逐年恢复,至1976年突破万亩,1980年面积达17840亩,是1949年的136.2倍。1983年,推广地膜覆盖嫁接桑苗,提高了成活率。1984年在绿岭乡虬川村建立无干密植基点桑园,年亩产桑叶达2400公斤,使亩产量提高到160公斤,同时推行“三腰六拳”式修剪养型等技术。1985年,“本县蚕桑区划调查论证报告”提出县内西南低山丘陵、中部漳河沿岸滩地、东北平原圩畈三大蚕桑区域基地建设方案,开始大力推广栽培“杂交桑”,夏伐穗桑(5月下旬)扦插成苗等,为稳定发展桑园面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990年,有桑园5429亩。
养蚕晚清,本县就是江南重点产茧县之一,茧丝质优。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朱炎在本县丫山地区创办私营蚕桑试验场。清末(1910年),曾获南洋贸易劝业会金质奖章。民国15~17年(1926~1928年),年均产茧28.3吨;民国30~33年,年均产蚕丝88.3吨,最高年份(民国30年)达110.1吨。农家饲养的蚕种为自留土种和“浙新元”、“苏新元”等,茧小丝短。解放后推广饲养“华九交瀛瀚”、“东34交603”(均为正反交)等杂交一代蚕种,提高了丝长、丝质和产量,饲养量逐年增加,到1957年,产茧量为42.3吨,为1949年的2.9倍。1958年后,推行木框架罩纱布的盒装种,逐步淘汰平附纸上的蚕种,同时省定本县丫山、龙山大队为饲养原蚕制种点。由于桑园面积的减少,1961~1964年,年产茧量只有23.4吨左右,为建国以来的低谷。此后,年产茧量缓慢增加,一般在40~50吨之间。1977年推广饲养春秋两季蚕,春养蚕种“华合交东肥”,夏秋养蚕种“苏3交苏4”,同时实行控温覆盖,“防干少回育”养蚕新技术,茧产量大幅度提高,平均每张种产茧28.2公斤。1982年产茧量达100吨。1984年,推广“四元”杂交“华苏交肥苏”,春蚕种秋季饲养技术,取得明显效果,平均每张种产茧增加到31.1公斤,1985年增至37.4公斤。次年推广“小蚕共育”、“塑料薄膜围帐育”、“转盘蚕架育”、“箱式片叶立体育”、“方格簇上山”等技术,均收到省力、省叶、省劳力、增产增收的效果。丫山龙山村农民苏杏芝、周来娣两人,因养蚕成绩突出,分别于1952年、1984年获省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全县蚕茧产量265吨,是1949年的18.3倍。
八、茶叶
南陵茶叶约公元前二世纪就有生产。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开始产尖茶。清末《南陵县志》载:“早采为茶,晚采为茗,其中以谷雨前采者为佳,邑境茶产格里者美,工山野茶尤胜”。民国时期,茶叶生产主要分布在烟墩、三里、峨岭、大港、葛林、何湾、麻桥、弋江、工山等地。民国19年(1930年)产茶30吨,至民国26年,全县茶园发展到1000多亩,产茶10余吨。抗日战争期间,茶园荒废严重,至1949年全县茶园面积350亩,产茶6.0吨。解放后,面积产量逐年增加。1954年,发放“茶农售茶证”,成立茶叶收购站,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至1957年,全县茶园面积增加到753亩,产茶37.5吨,比1949年增长5.25倍。1958年,茶园面积1157亩,第一次购置制茶机械“杀青机”一台和双桶揉茶机2台。1959年,茶园增加到1998亩,产干茶52.5吨,并开始使用“六六六”粉剂农药防治茶树虫害。1960年后,茶园面积下降,至1962年降到956亩,产干茶32.3吨。在茶园管理上,实行春施催芽肥。1966年,建立县红旗茶场,使本县茶叶开始向科学化和机械化生产迈进。此后,部分乡村也办起茶场,不断开辟新茶园。1975年达7278亩,茶叶产量超过百吨。1976年,茶园面积继续增加,达11531亩。1982年,全县有大小初制厂45座,配备各种制茶机械242台件。1984年,茶园面积达23501亩,为历史上高峰期,茶叶产量为345.8吨。1985年,本县召开第一次名优茶评比会,评出第一名为桂山乡桂镇村茶场生产的“笔山芽尖”,第二名为戴镇乡金鸡岩茶场生产的“尖茶”,第三名为跃进村茶场的“射的山尖茶”,戴汇村茶场的“大白茶”被评为优质奖。参加芜湖市评比,“笔山芽尖”获第一名,戴汇“大白茶”被评为特别奖。1988年,安徽农学院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来本县传授名优茶生产技术,评出三里的吕山云毫、国营红旗茶场制作的春谷竹叶青为本县名茶,并挥毫题字。1989年和1990年先后召开全县第三届、四届评茶会,评定出第一名为桂山乡跃进茶场的“射的山毛峰”(1989年评),烟墩乡刘店茶场的“炒青绿茶”第一名,戴镇乡金鸡岩茶场的“金鸡岩尖茶”评为尖茶第一名。1990年茶园面积12324亩,茶叶产量341.8吨 。
九、西瓜
清末,种植西瓜主要在西北部乡村,为皖南主要产瓜县之一。民国时期,种植面积不大。解放后,全县西瓜种植面积只有几百亩,至80年代,商品西瓜种植迅速扩大。1984年开始推广品质优良的杂交西瓜“浙蜜一号”,“新澄一号”,淘汰了“马兰瓜”、“华东24号”等,产量由亩产1000公斤左右提高到2000~3000公斤。1985年,商品西瓜面积达5000亩,后由于市场行情波动,种植面积降到500~1000亩。1990年,商品西瓜品种以“新澄一号”为主,并发展了“皖杂一号”、“郑杂5号”、“聚宝一号”等。1983年本县园艺场从合肥市农科所引进亲本,制种面积20亩获得成功,产种150公斤,揭开本县杂交西瓜制种的序幕,制种面积逐年扩大,形成一定生产规模,成为全省重要的杂交西瓜制种基地县之一。1986年,制种品种“新澄一号”和“浙蜜一号”,制种面积增加到1330亩,制种产量11.79吨。次年以生产“新澄一号”为主,并逐渐生产“蜜桂”、“湘杂3号”、“郑杂5号”、“兰州P2”、“丰田新红宝”、“88—3”、“皖杂一号”、“荆杂一号”、“浙蜜二号”等搭配品种。1989年制种面积达5000亩,制种产量为55吨。其间,制种单位增多,部分单位或个人制种。1990年,全县制种主要单位有县园艺场、县农技推广中心、峨岭乡农技站、蒲桥西瓜协会,制种面积达2000亩,产量23吨。
十、烟草
清末民初,烟草种植分布在西南丘陵地区,以孙家涝、烟墩、何湾等地产为佳,延续至解放初,均为零星种植。1985年,本县始种烤烟,当年试种74亩,亩产91.5公斤,总产6.76吨,总产值7801.75元,中上等烟叶占39.25%。1986年扩种到240亩。1987年,在葛林、奚滩两乡采取重点指导,以点带面的办法,更换新品种NO—89、NC—82,总产24.33吨,中上等烟提高到81.45%,创产值87400余元。1988年,种植面积猛增到2450亩,平均亩产72公斤,总产176.8吨,总产值868249元,中上等烟占78%,种植品种为G—80、NC—82、NC—89。1989年,推广“K326”品种,至1990年面积增加到6692亩,分布在奚滩、葛林、蒲桥、烟墩、东河5个乡,亩产80.0公斤,总产538吨,总产值192.69万元,中上等烟占67.2%,种植品种为G80、NC89、NC82。
烟草栽培分苗床和大田两个过程。苗床期需60天,分“出苗、十字、生根、成苗”四期,用纸筒育苗。移栽大田期100~120天,分“还苗、生根期、旺长、成熟”四期。2月上中旬播种,4月上旬移栽,6月中旬开始采烤,7月20日前采收结束,实行“麦、油、烟”套种和“烟——双晚稻”轮作。烟草要求土壤PH值在5.5~7.0之间,肥力中等,氯离子含量不宜超过30PPH(但钾含量高,可提高烟草品质),地下水位低、土层深厚,渗透性好。1990年,在奚滩乡新光村曹坊、下屋两个自然村搞千亩烟地“三化”(即良种化、区域化、规范化)承包;在烟墩乡小格里林场冷浸田试种烟29亩,获得成功;在东河乡排湾村搞百亩优质烟试种点。
本县丘陵地区、平畈区,旱地水田都可以种植烟草,是本省优质烟叶适宜生产基地。
南陵烟叶与云南烟叶化学成分分析表
表1—8

十一、土特产
奎湖糯又名九月红,从红壳糯中选穗出来,是本县的地方品种,品性不衰,原产于奎潭湖沿岸,即奎湖、黄塘、黄墓等地,后繁衍到附近邻县,一般亩产400~500公斤,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谷粒长,出米率高达74%,且粘性强,属比较高产稳产的一种古特水稻品种。1985年,在黄塘乡林塘村发掘,1986年试种良好,宜作单晚,至1990年,农户零星种植。
孙家涝大果豆清末,本县城郊孙家涝盛产大果豆(亦称青果豆、白果豆),粒大,品质优良,营养丰富。1956年,曾作为一种传统产品进行推广。此豆一般于芒种播种,立秋前后鲜豆上市,处暑前后成熟收获,亩产100~125公斤。
矮脚黄芝麻又名矮脚黄,主要分布在峨岭、五里、三里、何湾、绿岭、戴镇、工山等丘陵地带,已有数10年的栽培历史,一般亩产75公斤,高的可达100公斤。此种芝麻生育期100天左右,5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种,9月下旬成熟,耐旱怕涝怕渍。
笔山芽尖笔山芽尖(又名片茶)产于本县桂山乡笔架山(又名蝌蚪山、射的山)。创制于1984年,1985年被县评为一等奖,获芜湖市二等奖。笔架山林木密茂,春夏季雨后多云雾弥漫山间,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适宜茶叶生长。清末笔架山古庙僧人栽培茶树,采制尖茶(即笔山芽尖),供敬香者和游客解渴品尝。民国初期,庙宇失修,和尚出走,庙倒茶荒,变为野茶,当地农妇上山采摘焙制。解放后,不断挖掘潜力,笔架山茶叶由零星栽培,发展成园栽培,至1977年,已有成片茶园70亩,年产干茶2000公斤。1989年,茶叶再次获县一等奖。
笔山芽尖色、香、味均居本县茶叶之冠,芽心为两叶所抱,色泽翠绿,白毫显露,香气高爽,滋味醇厚,汤色黄绿,叶底透明、匀整,用沸水冲泡,枝枝芽叶上冲水面,根根直立,尔后又徐徐下沉,叶张芽露,水中浮动,忽上忽下,有味有趣。笔山芽尖谷雨前后采摘,芽叶为一芽二叶初展,身长不超过4厘米,紫色、瘦弱、对夹芽叶不采,不带老叶蒂梗,采摘使手指折断,不准用手捏摘。芽叶采回后,要经过两次筛选,摊放数小时,以增香味,茶叶制作过程精细,先杀青,后烘,去水份,贮存包装。
丹皮南宋即有栽培。民国14年(1925年)年产丹皮100吨,分布在丫山一带。抗战时期,丹皮无法出口,生产严重受阻。50年代,种植130多亩,年产10余吨。1963年,芜湖专区大力扶植丹皮生产,并给药农增拨部分粮款,使丹皮生产逐步发展。70年代,种植3000多亩,1977年收购高达380吨。1990年,丹皮生产主要是丫山镇龙山、西山、铁山3个村,其次是何湾、绿岭、戴镇、烟墩、三里、麻桥、桂山、工山等乡镇。
丹皮喜温、耐寒、抗旱,怕高温、烈风、酷日和涝渍。本县家种丹皮一般生长在海拔50~400米之间的丘陵地带,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肥沃疏松,团粒结构和通透性好的石灰土、紫色土为宜。丹皮药用价值有降压、抗惊厥、退热、抗炎、抗菌等。丹皮栽培分整地、播种、分株移栽、田间管理等,直播5年收获,分株移栽3年即可收获。
丹皮的收获加工分凤丹、刮丹和连丹3种,尤以凤丹药用价值高。9月份收获,一般年景亩产200~350公斤,高的可达500公斤,加工时将挖起的丹皮块根去枝,除须根,再去根部木质心,按粗细分成一、二、三级,晒干即可。刮丹除上述方法外,还要用刀或其它工具刮去根皮。
绞股兰绞股兰(又名七叶胆),为葫芦科,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根基地下横走或斜生,距地表25厘米土层石缝中,呈不规则圆柱状,根基长为40~80厘米,直径为5毫米左右,节处生根,冬眼芽和潜伏芽。初采胶股兰地下茎为玉白色,干后转为淡褐色,以根状茎入药。生长在山间阴湿处,不耐高温,怕旱,野生一般生长在海拔50~400米之间,靠西面坡的阴湿灌木丛中。绞股兰味苦性寒,主治慢性支气管炎、传染性肝炎、肾盂炎、胃肠炎等,还具有抗癌作用。
本县胶股兰以野生较多,分布在丫山、何湾、绿岭、戴汇、三里、烟墩等乡镇的丘陵地区。80年代中后期,少量家种。
洋河藕洋河位于本县下林都圩西侧一线,北起黄公渡,南止潘塘冲,横跨奎湖、黄塘2乡和黄墓镇,号称“十里洋河”。 洋河里的藕为自然生长,经过采挖和稍加管理,年年生长茂盛,兴旺时,遍布全河上下,因此得名洋河藕。
洋河藕有九孔十三节,盛夏时踩的新花藕,脆嫩香甜,过秋分时踩,用作炒丝、红焖,色香味佳,滑腻可口。霜冻以后,洋河藕洗成藕粉,黄里透红,冲熟后粘性强,曾作为皇家贡品。民国16年(1927年)大水,河堤决口,因长期淹没莲叶而逐渐荒芜。1986年前后,在洋河偏僻之处才少量发现。洋河藕亩产高达2.5吨,比一般藕产量高500~1000公斤,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荸荠清前已种植。民国13年(1924年)前后,农民把荸荠当作小宗经济作物栽培。解放后,荸荠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86年突破2.5万亩,成为南京、安庆、屯溪等地罐头厂加工“清水马蹄”的原料地。
荸荠又名荠子、地栗、马蹄。南陵荸荠具有个大皮薄、肉质脆嫩、纤维素小、味甜汁多等特点,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糖类,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磷、钙、铁等矿物质。它的药用价值有清心降炎、补肺凉肝、消食化痰、消风毒、明耳目、治消渴、泻胃热、止血痢、除咽痛等。荸荠品种有两种:一是红皮种,含糖量高,是凉拌、生食的上品,更是加工“清水马蹄”的优质原料,种植面最广。二是黑皮种,淀粉含量高,用于加工淀粉、酿酒、粉丝等。栽培荸荠4月上旬开始育秧,大暑前移栽大田,11月下旬开始收获,直至翌年春分。
1949~1990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统计表
表1—9

续表1—9

上一篇:第六节 水产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