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平原地区(洼地、圩区、河谷)易遭洪涝,低山丘陵区易旱。唐宋时期即有兴修水利记载。清道光三年后的120余年间(1823~1948年)共发生较大水旱灾害37次(其中旱灾10次),平均3~4年1次。解放后,全县人民坚持治理河道,加固圩堤,配套水利设施。今有堤防工程25处,堤长290公里,保护农田24.8万亩,占耕地面积48.6%,防洪标准由1949年的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易涝耕地18.9万亩,解放前靠木制水车外排,今建有排涝站98座,电机、柴油机222台,排涝标准提高为5~7年一遇。旱涝保收面积由1949年的2.7万亩,增加到39.83万亩,占耕地面积78%,初步形成防洪除涝的水利工程体系,改变了过去“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不雨旱灾”的状况。
一、河道治理
孤峰河孤峰河,流经泾县的北贡、汀潭、孤峰、昌桥等乡,由小河湾流入本县奚滩、蒲桥、东河、九连4乡,全长92.1公里,流域面积374平方公里。集雨面积191平方公里,河床断面浅窄,河面宽30~40米,安全泄洪为80~120立方米每秒,防洪标准不足两年一遇,而沿河两岸均无堤防,稍遇暴雨,造成大面积耕地行洪。
1958年,县人民政府着手孤峰河分洪工程的兴建。12月27日正式动工,发动民工4000人,至1959年5月1日竣工。新开分洪河道一条,从小河湾向东至青弋江,长1.85公里,河底宽20米,边坡1∶3,河底高程24.1米,河床比降1/2000,分洪流量150 立方米每秒。在泾县小河湾兴建料石渡槽一座,下部为双孔料石拱圈底涵,每孔宽5米,通过总干渠流量18.6立方米每秒,上部为料面渡槽,净宽10米,侧墙高度4.5米,顶宽1米,高程28.6米。累计工日25.2万个;完成河道开挖及建筑物土方25.66万立方米;浆砌块石1496立方米;料石2275立方米。国家投资经费3.41万元。整个工程坐落在泾县太元公社新河大队,挖压土地360亩。
1964年10月,由芜湖专署水利电力局上报《孤峰河柏山总干渠交岔工程设计任务书》,经安徽省计划委员会批准,按20年一遇标准设计,100年一遇校核进行改造。1964年12月7日,改建工程正式动工,发动民工2000人,至1965年3月 24日全部竣工。原有圬工渡槽全部 拆除,交岔工程上部为土堤式分洪渡槽,底宽25米,河底高程23.5米,两岸堤顶高程30.15米,顶宽4米,边坡1∶3,用于砌块石护坡,设计洪水位28.7米,通过流量530立方米每秒,校核水位29.6米,通过流量877立方米每秒。交岔工程下层为3孔钢筋混凝土地下涵,高 2.5米,宽2.2米,涵身长102米,底板高程19.45米,通过总干渠流量18.6立方米每秒。为满足分洪顺直,分洪道与地下涵交角为79°。在分洪道上新建钢筋混凝土桥梁1座,便于灌区交通,在小河湾处新建100厘米灌溉涵洞1座,用土方封堵了小河湾。共完成土方22.84万立方米,累计工日18.36万个,钢筋混凝土1295立方米,混凝土170立方米;砌石5216立方米;共使用钢材84.7吨;水泥459吨;木材200立方米。国家投资经费229526元;群众自筹43688元。1970年12月24日,泾县、南陵两县革命委员会签订了《泾县、南陵两县关于根治孤峰河有关问题座谈纪要》。中山坝以上由泾县按设计图纸施工;中山坝以下由南陵按设计图纸施工。南陵施工段:新开河道3公里,为复式断面,底宽25米,边坡1∶3,两岸平台宽各15米,平台以上 边坡1∶2,北岸堤顶宽7米,南岸堤顶宽4米,河道纵坡1/2000,总堤高为7米,大小建筑工程17座。当年12月,弋江区6个公社,发动民工1万名,至1971年1月中旬,开河筑堤工程全部竣工,9月底,全部建筑工程竣工,共完成土方46万立方米,砌石9300立方米,混凝土293立方米,国家投资经费14.5万元。1976年,县境孤峰河中、下游的奚滩、蒲桥、东河、九连4个公社,灭螺改道工程全面开展 。上自燕山大队的狮子桥,下至四连圩的中坝,全长29.3公里,土方任务254.1万立方米,配套建筑工程88座,国家投资20万元。至1988年春,共完成改道土方52.75万立方米,砌石3500立方米,混凝土709立方米。新开河道没有按设计标准完成,特别是中坝出口处,有4公里长的河道没有形成。
孤峰河治理后,至1990年,受益20余年,泾、南两县由于不断地加强维护和管理,大堤均安全渡汛。1983年交岔工程最高洪水位达28.95米,超过设计洪水位28.7米的0.25米,大堤安全无恙。
后港河后港河是本县漳河流域一大支流,由西向东,穿越县城北门惠民桥后,在龙汇桥上游流入漳河。流域面积149.8平方公里,计有戴汇、天官、工山、麻桥4河汇合 于马山口。全长62.93公里,其中马山口至漳河干流全长7.6公里,按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576立方米每秒。全流域共7个公社(含繁昌峨山公社),24个大队,375个生产队,4万余人口,耕地面积6.54万亩。汛期山洪暴发,上游河岸崩塌地面行洪。下游干流弯曲狭窄,过水断面小,又受两桥阻水,潮水顶托,渲泄不下,洪水泄留在两岸农田中,使马山、滨玉、城西、上港等大队农田受淹。1960年、1969年、1970年3次洪水,受灾面积达2万亩。
1976年12月,治理后港河工程正式动工,上自徐家桥,下至漳河口,全长3319米,土方98.37万立方米,配套建筑工程7座。全县24个公社,除家发公社因修山河外,其余23个公社共同负担,上工人数2万人,至1977年1月中旬基本完成。新开河道为复式断面,河底宽30米,边坡1∶3,两岸平台宽各为8米,平台以上内外坡1∶2,南岸堤顶宽7米,北岸堤顶宽4米,河底高程7~7.66米,堤顶高程14~14.66米。国家投资经费10万元。
二、圩堤工程
本县圩区位于县城东北部,界于青弋江和漳河之间,有资福河串通,中有多处分支,水 系紊乱,先后形成大小圩口。
明万历十年(1582年)联并圩堤,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有圩坝122处,保护面积436.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72万亩,经联并至民国20年(1931年),全县48个圩坝,保护面积439.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87万亩,是年,溃破38个。民国31年,弋江大堤、上下林都圩、东七圩、林都上坝、强坝等6个圩口溃破。下林都圩从1901~1949年,平均每5年溃破一次。民国38年初,仍为48个圩坝,堤线长243公里。其中5万亩以上大圩2个,1~3万亩圩口4个,涵斗206座。大小圩坝堤身矮小,不足以防御较大洪水,且涵斗工程都是圬工结构,多成为圩堤隐患。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把加固圩堤作为大事来抓。1949年冬,全县以土为主,以险埂为主掀起兴修高潮。1951年冬由国家投资兴建透水坝工程,使青弋江在中水位以下,不再承受大水的频繁冲刷。1956年,全县采取以工代赈,丘陵区捐助的办法,19个圩坝组织群众投工417万个,完成土方534万立方米,平均每米圩堤加高培厚土方20立方米。此间,加固圩堤和改建涵斗工程同时进行,新建涵闸斗门52座。1958~1966年圩区大搞灌溉工程渠系配套及电力排涝工程建设,对圩堤每年冬春进行岁修养护,重点险段用块石护岸。1967~1980年,圩区大搞排涝站及园田化建设,围湖填塘造田。1983年、1984年连续遇水灾,共破圩24个,工程建设加快了步伐 ,圩堤加高培厚,险埂要段块石护岸。1987年,全县对万亩以上圩口,进行全面规划,堤顶高程要求超过历史最高洪水位1米,万亩以下圩口,堤顶高程超过最高洪水位0.5米。至1990年,由北向南,从低到高,逐步修筑联并成大小圩口25处,其中 5万亩以上2个,万亩以上5个,0.5万亩以上5个,0.5万亩以下13个。圩堤总长290公里,块石护岸工程总长27.05公里,涵闸斗门156座,排灌面积33.6万余亩,其中排涝面积占57.1%。
1990年主要涵闸斗门简表
表1—1

弋江大堤位于青弋江左岸,地跨泾、南两县,由南向北,一面有堤。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由13个圩坝联并而成。上与柏山渠总干渠防洪堤相接,下连东七圩南埂,全长 34.32公里,堤顶高程29.02~18.52米,圩内有奚滩、蒲桥、东河3乡及弋江镇,5.36万人口,保护面积167.86平方公里,耕地6.72万亩 。
该圩地势高,主要防御青弋江洪水,地理位置险要,关系南陵、繁昌、芜湖3县百万亩农田和百万人口生命财产的安全。清道光三年至十一年的9年间(1823~1831年)共溃破4次,民国11~32年的22年间(1922~1943年),共溃破5次,平均4.4年一次。
自清代成圩以后至民国期间,历时240年,在老河坝至泾县柏山段,长期没有封闭,每遇较大洪水,则由此漫溢而下,造成灾害。民国36年(1947年),弋江大堤拟以工代赈进行大修,虽经测量定线,但未施工。
1951年,国家投资大米425吨,以工代赈,在宋桥兴建青弋江拦河竹笼透水坝工程,消灭宋桥至奚滩6公里险埂,改变主河道,大堤加高培厚,共完成疏河卵石4.76万立方米,土方26万立方米。1952年,将老河坝与总干渠防洪堤在泾县叶村处衔接,至此,弋江大堤开始封闭。1954~1956年,改成铅丝笼透水坝,对大堤进行大修,共完成土方36万立方米,兴建块石护岸工程4处,总长2229米。
1957年7月,青弋江发生了历史上最大洪水,流量达6200立方米每秒,水位18.8米(西河水文站),方家滩段险遭溃破。冬季大修,使堤顶高程达到20.8米,超过历史最高洪水位2米,堤顶宽4~6米,内外坡1∶4.5,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1963~1965年,对圩堤进行了全面的锥探灌浆,消灭隐患,并对排湾500米险段,进行了块石彻护。
1966~1976年,除对圩堤进行岁修养护外,对重点险段沙河宋、大园邱、排湾关、七房穆4处,全长1369米,采取了块石护砌。
1977~1986年,对重点险段长山头、透水坝、西梅村、龙王庙、七房穆5处进行了块石护砌,全长1050米。
1987年,圩堤进行了全面测量与规划,分期实施,堤顶高程已达到标准,顶宽增加到6~8米,内外坡1∶5,至1990年共培修堤长23.2公里,占堤长60%,完成土方68万立方米,拆迁房屋113户、339间,迁坟5500棺,砍伐树木1.5万棵,挖毁竹园13.5亩。
1990年,弋江大堤有铅丝笼透水坝1处,内河大小涵闸34座,块石护岸18处,总长6.37公里,占堤长19%。解放后42年来,均未发生溃口,对南、繁、芜3县沿江圩区安全渡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林都圩位于漳河右岸,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由68个圩坝联并而成。圩内有奎湖、黄塘2乡及黄墓镇21个村委会,4.08万人口,堤长39.36公里。
该圩东北与芜湖县麻凤圩、埭南圩、十连圩分界,西与繁昌县大有圩隔河相望,南与上林都圩隔埂毗连,东西北三面环水,沿堤漳河长度10.5公里,上潮河24.5公里,许镇河4.63公里,圩内总面积68.8平方公里,耕地5.51万亩,水面2.8万亩。该圩由南向北倾斜,沿堤四周低,中间高,地面高程6.8~9.5米,堤身矮小,上受青弋江、漳河洪泄,下受长江水位顶托,黄墓至殷家嘴长度25公里,是洪水江潮汇合处。清末至民国期间(1910~1942年)的33年间共溃破7次(1910年、1911年、1914年、1918年、1927年、1931年、1942年),平均4.7年一次。
1949年、1954年均溃破,国家采取以工代赈进行大修,至1957年,共完成土方200万立方米,使堤顶高程由12~13.5米,增高到13.5~14.5米。
1958~1960年大搞灌溉渠道工程。1961~1968年,转为治涝,大搞排涝站建设。1969年、1970年,圩堤加高培厚共完成土方49.6万立方米。1971~1982年,为消灭血吸虫,在大堤外围垦石板湖,全长1570米,完成土方24.6万立方米。在此期间,由于青弋江综合利用工程,开挖后港河工程,抽调了大批劳力,对圩堤只是修修补补,10年间,完成土方116.66万立方米。
1987年秋,对圩堤进行了全面测量,按标准化制定了6年规划,采取集中会战、分期实施的办法,1987年冬兴修会战开始,至1990年的4年间,共兴修堤长30.12公里,占堤总长度74%,完成土方133.48万立方米。接长、维修涵闸19座,砌石护岸4处,全长2793米,拆迁房屋661户,50070平方米,砍伐树木8.5万棵,迁坟394棺,拆毁砖瓦窑11座。至1990年,圩堤堤顶高程14.5~15.5米,顶宽6~8米,内外坡1∶5,共有大小涵闸20座,全部安装钢闸门和启闭机,块石砌护工程18处,全长6870米,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
上林都圩位于漳河右岸,沿河堤长11.07公里,西与繁昌县永庆圩、大有圩以漳河为界;南至资福河,沿河堤长12.8公里,与西七圩以河为界;东至许镇河,沿河堤长6公里,与东塘圩以河为界;三面环水,北以横埂与下林都圩毗连。地面高程10~12米,该圩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5个圩联并而成。1960年,中林都圩、文村坝并入上林都圩。1970年李阳圩、林都上坝又并入,使圩堤长度由42公里缩短为33.76公里,隶属仙坊乡,今为一乡一圩,共9个村委会,17730人口,保护面积34.8平方公里,耕地1.93万亩,沟塘水面6345亩。
民国11~31年(1922~1942年)21年间共破圩4次,平均5年一次。
民国38年中林都圩溃破(原是上林都圩和李阳圩洪水下泄水道的外坝,1949年、1954年、1957年、1970年均遭溃破)。林都上坝1951年、1957年、1970年溃破。1983年7月5日特大洪水,仙女坝溃破。
上林都圩经过联圩并圩后,对堤防统一进行大修,至1990年共投工200万个,完成土方400万立方米,使堤顶高程由1950年13.1~14.0米增高到15.5~16.5米,堤顶宽由3~4米增加到5~8米,内外坡由1∶2.2提高到1∶4.5~6。险埂要段16处,全长5850米,抛石护岸3900米,石方8235立方米。涵闸除原有6座外,新建涵闸15座。
1988~1990年,对堤防进行了全面清障,共砍伐树木22万棵,拆迁房屋11户,共40间。解放后42年来,上林都圩均安全渡汛,在水利上成绩显著,于1954年、1970年、1983年、1985年被评为本县水利工作先进单位。
太丰圩属太丰乡(1乡1圩),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由13个圩坝联并而成。1950年又联并东江圩。全圩共8个村委会,2.96万人口,保护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2.32万亩,沟塘水面5955亩,堤长38.03公里。该圩东靠青弋江,与芜湖县大兴圩、红星圩相望,沿河堤长11.43公里;西靠金阁河,与芜湖县天井坝、本县东塘圩以河为界,沿河堤长10公里;南依资福河,与芜湖县沈公圩、本县东七圩以河为界,沿河堤长9.1公里。四面环水,地面高程8~11.6米,共有大小涵闸10座。 险埂要段10处,全长3510米。
民国11~31年(1922~1942年)的21年间共破圩4次。民国38年东江圩溃破,1954年太丰圩在坝里任(段)溃破,1983年东江圩溃破,1989年7月9日太丰圩在谷村(段)溃破,42年来,太丰圩共破圩两次,平均21年一次。
1949~1958年,圩堤兴修共投工83.72万个,完成土方123.27万立方米;1959~1977年共投工22.76万个,完成土方23.6万立方米;1978~1990年共投工50.76万个,完成土方58.41万立方米。堤顶高程达到16.6~17.7米,顶宽4~6米,内外坡1∶5;险埂10处,已砌石护岸8处,全长2300米,其中南埂头浆砌块石护岸400米;10座涵闸,安装启闭机8台。
1987~1990年水利兴修时,共砍伐树木16.5万棵,拆迁房屋30户,挖毁竹园13亩,消除隐患,增强了防洪能力。
东七圩属东七乡(1乡1圩),6个村委会,1.54万人口,圩内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1.59万亩,水面5265亩。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由9个圩坝联并而成。该圩东南高西北低,地面高程8.6~13米。资福河环绕东、西、北3面,分别与芜湖县沈公圩、本县太丰圩、东塘圩 、上林都圩隔河相望,南以南埂与弋江大堤连接,北至三叉河,沿河堤长16.2公里,西南与三连圩、五连圩以孤峰河为界。
1976年,孤峰河中、下游灭螺改道工程动工,原孤峰河由三连圩出口后,分两支汇入资福河;一支经三连圩、五连圩 、土桥圩北埂至张公渡泄入资福河,一支由源潭桥入口,与四连圩、东七圩之间的孤峰河至三叉河汇入资福河。在改道中,围垦萝卜滩、养马滩,在西南面从紫溪、徐家坝至四连圩中坝一线开河筑堤,使孤峰河洪水全部由三连、五连、土桥圩北埂(一支)汇入资福河。1980年又在三叉河出口处及东七排涝站拦河建闸封堵,消灭险埂7.32公里,在施工中,下游河底尚有0.5~1.0米没有挖到设计高程,致使圩内一部分底水不能自流腾空。该圩自成圩后,灾害频繁,清道光三年(1823年)、八年、十年、十一年共破圩4次,平均2年一次。民国11年(1922年) 、16年、20年、31年共破圩4次,平均5年一次。
1983年7月5日特大洪水,在小坝汪溃破。解放后,对圩堤不断加高培厚,堤顶高程已达到15.5~19.0米,比过去增高2.5~3.0米,堤顶宽5~8米,内外坡 1∶5,险埂8处,全长7540米,已砌石护岸2711米,现有大小涵闸15座。
1987年以后,在水利兴修的同时,注重清障,逐步使堤防达到标准化。
西七圩距城北4公里,位于漳河右岸,由南向北,堤长19.27公里。其中沿河堤长9公里,与小坝圩、花园圩、繁昌县永庆圩一河之隔;北靠资福河,由东向西,沿河堤长4公里,与上林都圩以河为界;东与新建圩,南与联城圩毗连。圩内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耕地1.18万亩,沟塘水面2050亩。地形南高北低,地面高程9~12.4米,隶属九连乡,圩内4个村委会,8723人口。
该圩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由13个圩坝联并而成。1988又联并黄金坝。
清末至民国31年(1942年),33年间共溃破7次(1910、1911、1914、1918、1927、1931、1942年),平均4.7年一次。
解放后,不断进行大修,堤顶高程已达到15.5~16米,内外坡1∶5,堤顶宽3~5米,险埂11处,已砌石及抛石护岸4800米,占堤长25%,大小涵闸20座。直至1982年,均安全渡汛。1983年7月1日特大洪水,在上村溃破。1984年6月12日洪水,又在原堵口处上村溃破。1990年,对圩堤进行加固,砍伐树木1.5万棵,拆迁房屋38户,计139间,3020平方米。
东塘圩属东塘乡(1乡1圩),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由16个圩坝联并成3个圩口。1950年由3个圩口联并而成东塘圩。圩内总面积19.4平方公里,耕地1.04万亩,共6个村委会,11831人口,堤长21.26公里。该圩四周环水,东靠金阁河,与太丰圩为界,沿河堤长9.1公里;西北靠沙河,与上林都圩、下林都圩以河为界,沿河堤长10.16公里;南靠资福河,与东七圩以河为界,沿河堤长2公里,地面高程8.9~12.1米。
民国16年(1927年),三民圩在花园潭溃破、三合圩在滑埂溃破。民国18年,三合圩在小塘埂溃破、三民圩在沙潭滩溃破。民国20年,三合圩在小沙坝溃破。民国24年,三合圩在宁家斗门溃破,三民圩在王桥溃破。民国27年,三合圩在南埂头溃破,三民圩在沙潭滩溃破。民国31年,三合圩在南埂头溃破,三民圩在沙埂上溃破。民国32年,三民圩在北斗门溃破。民国16~32年的17年间,共破圩7次,平均2.4年一次。
民国38年东塘圩在谈村溃破,1951年东塘圩在八亩地溃破。国家采取以工代赈,堵口复堤,对堤防不断加高培厚,至1990年,堤顶高程达16.6~17.6米,顶宽4~5米,内外坡1∶4.5砌石护岸4处,全长1050米,大小涵闸15座。自1952年以后,抗御了1954年、1970年、1983年特大洪水,39年来未发生溃口。
1990年小型圩坝简表
表1—2

三、排涝站
本县需要排涝面积共333.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888万亩。
自明万历十年(1582年),开始筑堤围垦形成堤防以来,每年进入霉汛,江潮上涨,斗门封堵,圩内积水无法外泄,圩区人民既怕破圩,又忧内涝,曾流传着“圩田好做,霉天难过”的农谚。每遇灾害,农民用水车,将积水排至沟塘、港、湖聚积。由于圩内坝埂,田块地形悬殊 ,高水下流,以邻为壑、打架斗殴时有发生。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制订排涝规划,采取先大圩,后小圩,先低圩,后高圩的办法,1957年筹建下林都圩洋河排涝站,1958年建成受益,安装锅驼机7台,386千瓦,排涝面积0.8万亩。1961年在太丰圩建成第二个机械排涝站,安装锅驼机3台,165.5千瓦。1962年新建西七圩排涝站,安装柴油机1台,49.65千瓦。1964年开始发展电力排涝,至1970年,全县共建成电力排涝站23座(含排灌结合站13座),装机56台,2935千瓦 。
1980年,全县排涝站发展到66座,安装电动机135台,7167千瓦;柴油机31台,1824千瓦。1990年,全县排涝站增至98座,共有变压器86台,容量15245千伏安 ;电机181台,10747千瓦;柴油机41台,2177千瓦。在这些排涝站中,具有80年代水平的设备只有15座,安装节能变压器11台,3150千伏安,占变压器总容量的20%;电 机37台,3075千瓦,占装机容量的28.6%。其余都是1980年以前建设的,运行已达10~25年,设备陈旧,效率低,耗能高,排涝标准低。全县除东七、西七两圩口排涝标准达到7年一遇外,其余圩口排涝标准只有3~5年一遇。
1990年机电排涝情况简表
表1—3

表1—4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