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油仓储
粮仓建设清代,县城设常平仓,储粮2.8万石,丰备仓,储粮0.6万石,四乡设四个社仓,即蒲桥、戴家汇、三里店、新美乡,共储粮2780石。清道光五年(1825年),共储粮1.4万石。民国23年(1934年),本县有县仓1所,区仓7所,全县积谷447.5吨。民国29年,乡仓31所,积谷5440石。民国38年4月,国民党军队溃退,将县城积谷500吨全部装包上船,至澛港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截住押回县城,就地加工大米,供应南下部队。
1949年5月,县人民政府财粮科接收民国县政府田粮管理处,接管和没收了容量2995吨的仓库,包括木板仓库、古旧民房及祠堂庙宇。1950年下半年,在城内云谷堂仓库北侧(现城关粮站办公楼东)兴建一幢1000吨仓容的木板仓,占地1200平方米,1951年秋粮入库前竣工。至1952年,国家共投资17.8万元,建仓7幢,占地4760平方米,仓容7825吨。
1953年,在黄墓粮站兴建仓容量为5000吨的苏式仓库,在城北龙门桥、香由寺、弋江镇建造苏式仓库5幢,总仓容13000吨。这是仿照苏联仓型设计的,仓房内外都有防潮设施,仓房密闭性能较好,可散装储粮,但仓库跨度大,檐口低,吸热性能高,积热后不易散发,占地多而容积小,且不便分品种、分等级储藏。至70年代停建,80年代末多半拆除或改建。1953~1958年,国家投资17.9万元,建仓26幢,包括草仓、民房仓和苏式仓,占地11479平方米,仓容21000吨。1959年底,全县共有仓容量62515吨,其中民房仓容6030吨,草仓容9710吨,租借仓容2700吨。
60年代,建仓容量8274吨,占地5468平方米。1970年,资金和建筑材料紧缺,学习黑龙江省明水县建造土圆仓和土仓屋,至1974年,全县共建土圆仓200个,仓容5000吨,耗资10多万元。经储粮实践证明,土园仓不适合江南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到70年代末逐渐淘汰直至拆除。70年代,改建、扩建仓库,仓容量为38100吨。1978~1990年,国家投资336.4万元,新建、改建仓库62幢,仓容量为67500吨。
储油桶罐民国期间,用瓦缸、木桶、木油槽等容器储油。
50年代,储油和油脂调拨均使用铁桶。60年代,城关油厂和弋江油厂自行设计小型铁板油罐储油。1973年在城关粮站一库建钢板油罐2个,容量70吨。1981年6月~1982年6月,相继在城关、弋江、黄墓、工山、三里、何湾等粮站建油罐36个,容量705吨。1990年,县植物油厂建钢板油罐1个,容量300吨。
粮食储备粮食储备分国家储备和代农储备两种。国家储备粮又称甲字粮,由国家规定粮食品种和数量,在交通方便的站点建立专帐专仓囤储,若干年进行同品种推陈储新。1968年,本县在城关、弋江、戴塘、绿岭等粮站储存甲字粮早籼稻3750吨。1986年,将2540吨甲字粮集中到五里粮站大库专储。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全部转为商品粮。
代农储备是为解决农民仓容不足,代储防荒的一项措施。1963年,开始实行代农储粮,1967年代储5800吨。代农储粮分作价代储和实物代储两种。作价代储是粮食部门以统购价付给农民现金,提取时凭证按原价购回。实物代储是不付现金,储存什么粮食品种取什么粮食品种。1970年以前代农储粮不收费用,不扣损耗。1970年起,每代储50公斤粮食,一年内收保管费0.2元,扣损耗2%,入库时结算。
二、粮油保管
检查主要查粮食水份、粮温和虫害情况。解放初期,采用感官鉴定,即用眼观、牙咬、手摸、鼻闻进行鉴别。
检查粮温。把手放在预先安置的粮堆内竹制的气笼上口,体察是否有暖气上升,然后用麻绳系上竹片垂悬于竹笼的底部略上一点,数分钟后取出贴在脸部判断粮温。后来发展为用竹棍插入粮堆,数十分钟后拿出贴在脸上判断粮温。1952年,开始使用温度计检查粮温,用干湿计检查仓库内湿度。1978年起,使用电子显示器检测粮食温度。
检查粮食水份。1953年前用牙咬判粮食水份,此后采用油蒸式水份测定器测定粮食、油料含水量。1969年开始,使用隧道式水份测定仪。1978年起,用标准式电烘箱检测粮食、油料含水量。
检查害虫。以每公斤粮食内害虫头数多少鉴定虫粮等级。1952年前,用眼观判断虫害程度。1952年后,用选筛筛粮食样品以鉴定粮食虫害程度。
防治对储粮的虫害进行防范和处理,有清洁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解放初期,采用日光曝晒(高温)、冷冻(低温)和用人工风筛等办法处理虫害粮食。1952年开始使用化学药剂防治虫害,将虫粮单独存放,用药剂喷杀或将虫粮薰蒸。
“四无”粮仓活动四无粮指无虫害、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四无油指无酸败、无渗透、无杂质、无油垢。“四无”粮仓活动是安全保管粮油的重要措施。
1955年4月,本县成立“四无”粮仓红旗竞赛办公室,处理虫害粮1560吨。1956年首创“四无”粮27125吨,占总仓容的78.4%。1957年,6个分站评为“四无”粮站。1958年、1961年、1977年被芜湖行署粮食局评为“四无”粮仓先进县。1985年,全县33个站点评为“四无”粮仓站点,实现“四无”粮10.14万吨,占总仓容89.9%。1988~1990年,本县连续被省粮食厅评为“四无”粮仓县。
三、粮油调运调运管理清代田赋钱粮并征,本县设转运局,主要转运军粮。民国初,田赋征银,官方不予调运粮食。民国30年(1941年),田赋开始征实,本县由田赋管理处负责筹集粮食和调拨粮食。
1949年9月,县粮食局内设储运股,配备专职调运人员和器材管理人员,专司粮油调运,各区粮站(中心站)确定专人管调运工作。10月,粮食调度权统属华东区粮食局,省以下各级政府和仓库无权调度粮食。1953年,粮油调拨权统属中央,各级按粮油调拨计划执行。1957年,实行定期汇编月度调运计划,按计划组织运输。1961年,全国粮食形势紧张,为加强粮食调运工作的领导,县人民政府成立粮食调运领导组,组长由一名副县长兼任,下设办公室,由粮食局、交通局、公路站、航运站、搬运站等单位抽人联合办公。1965年,实行粮食加工厂、粮食仓库、粮食供应站三结合直线调拨运输,执行国家对粮油计划调拨、好粮好油外调、合理运输、安全运输等调运原则。1979年起,粮食计划内调拨由县粮食局统一掌握。80年代,计划内调拨由县粮油食品局编制粮油运输计划表,各中心站根据计划表直接调运粮油。平价粮调拨由芜湖市下达计划,常年调运;议价粮调运经县人民政府发给许可证,可长途调运。
运输流向明万历年间田赋在氵鲁港河北兑漕,清代至民国年间在城北7.5公里处兑漕,均经漳河入长江至运河北运。50年代初,本县的粮食外调几乎全部水运。东边一片的粮食集中于弋江,经青弋江水运外调;北边一片的粮食集中于黄墓,经漳河水运调出;西南边一大片粮食集中于县城,也经漳河水运外调。县内接运用肩挑、人扛、独轮车、架子车、牲畜车、大板车等工具。1953年,芜青公路通车,少量的粮食始由公路运出。60年代粮油运输逐渐转为陆路为主(汽车运输为主,辅之拖拉机、三轮车)。圩区枯水季节延长,抢水调运至为重要,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多次在漳河下游拦河打坝,以延长上游通航时间。同时,在芜湖县澛港和石石危设临时粮食中转站,办理水陆联运。70年代,为完成省间粮食调拨任务,在繁昌县枫香墩火车站设临时中转站,办理公路和铁路联运。1979年,县粮食局成立汽车队,属粮油运输专业车队(在保证粮油运输的前提下亦兼运其它物资),主要解决县内粮油短途接运。
1981~1990年,开展粮油议购议销业务后,粮食经营范围不断扩大,经销量逐年增多,大部分粮食经公路运至铜陵,装火车外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1953~1990年粮食购、销、调、存统计表
表1—3单位:吨(原粮)

续表1—3

1955~1990年食用植物油购、销、调、存统计表
表1—4单位:吨

续表1—4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