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粮油加工
一、粮食加工稻谷加工民国初期,本县稻谷加工使用木砻、水碾、牛碾、水碓、脚碓等工具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畜力操作。一架木砻每天(13~14小时)可加工糙米200公斤,多数为农家自己加工食用。私人经营性的砻坊多采取以稻换米代客加工性质,50公斤稻谷加工成熟米32.5公斤或糙米35公斤,副产品抵加工费。私人水碾、牛碾、水碓、脚碓,有的采取出租,有的代客加工,50公斤稻谷收酬1~1.5公斤熟米。
民国21年(1932年),本县引进第一台卧式单缸内燃机、立式金钢砂砻谷机和铁辊碾米机,成立大友机制米厂,日加工稻谷10吨。工人每天工作10到11个小时,工资仅4公斤熟米。此后碾米机日益增多,仅民国23年城区就引进4台。至民国29年,全县已有机制米厂15家,其中弋江3家,城区12家。民国30年,田赋管理处指定由屯粮条件、加工设备比较好的机制米厂接收、加工田赋粮。民国31年,本县城镇有大米加工厂和砻坊55家,其中机制米厂20家。即弋江的肇丰、奚滩的大有丰2家,城区的九余、华城、和丰、永丰、公和、协昌、怡新、协和、大元、元成、皖南、恒泰、裕丰、恒丰裕、穗丰、裕民、兆丰、永泰18家,其余35家为牛碾和手木砻坊。民国37年,本县有大米加工厂、坊共70家,其中机制米厂16家,牛碾和手木砻坊54家。
解放初,国营粮食部门尚未建立米厂,粮食加工全部委托福民、新昌、义民、利民4家私营机制米厂。委托加工100公斤稻谷,收回熟米65~67公斤,副产品抵充加工费用。1949年底和1950年初,粮食局接收私营皖南米厂、恒大米厂,成立国营新民米厂、新生米厂以加工公粮。1950年8月,成立南陵县粮食局米厂,芜湖专员公署粮食公司拨来一套碾米设备,开始加工供应城镇的大米。1952年,国营米厂开始单独建帐,实行财务成本核算。1953年大米加工实行定额实产实缴,粮食商业按标准付给工业企业加工费。
1956年,建立公私合营黄墓粮站米厂。1958年,全县各粮油加工厂推广使用大糠代替木炭,解决加工能源不足的问题。1962年,贯彻粮食就地收购,就地加工,就地供应的原则,石铺、太丰、五里、三里等公社建成用水轮机和柴油机加工大米的小型米厂,次年何湾粮站也建成小型大米加工厂。
1966年,城关粮油厂大米车间全部使用电动机,实行单机传动,并将立式金钢砂砻谷机改成橡胶辊砻谷机,铁辊米机改为砂辊米机。1974年,何湾粮站米厂和黄墓粮站米厂全部使用电动机,实行单机传动。1977~1978年,各米厂将铁辊米机和砂辊米机更换为30—5A米机。弋江米厂也逐步实现了电动机单机传动。
1985年3月,粮油食品工业实行价拨加工,全县各粮油加工厂都开展粮油购销业务,由生产型企业转变为生产经营型企业。1988年10月,城关粮站在城郊五里岗粮库兴建一座年产万吨大米的加工厂,次年8月试机投产,总投资80万元。1989年,黄墓粮站在许镇新建一座年产万吨大米的加工厂,总投资92万元,1990年12月试机投产。
小麦加工1949年,本县有私人面粉坊56家,其中麻桥2家、戴汇3家、合村2家、三里3家、峨岭3家、弋江19家、源潭1家、金阁2家、黄墓3家、城区18家。加工工具为大石磨,用人力或畜力推拉,一台大石磨每天(8~10小时)可加工面粉50~55公斤。面粉坊自购原料、自销成品,多数雇工劳动,少数坊主自己参加劳动。
1956年,城区18家私营面粉坊组成城关面粉合作小组,集资购买了一台内燃机,拖带4台小钢磨,生产普通面粉。1958年,改为城关面粉厂,属县粮食局管理,以代城关粮站加工面粉、面条为主,也经营代农加工小麦或以麦兑换面粉、面条业务。同年,弋江镇19家私人面粉坊组成合作小组,归口弋江粮站管理。1964年城关面粉厂改用电动机拖带125型和65型两台小组联齿轮磨粉机。1985年,建立县粮油食品加工厂,次年建等级粉车间,日加工小麦50吨,生产富强粉、建设粉、标准粉、四号粉。
二、油料加工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弋江久大油坊已在安徽省内颇具盛名,坊内有木榨2筒,石磨4台,技师、职员共24人,全年生产食用油脂50吨。民国37年(1948年),本县有私人油坊24家,合计木榨72筒,弋江(2家)、宋桥、张村、奚滩、石铺、埂头沈、八尺口、奎湖、桥头张、桂镇、绿岭、新塘埂、何湾、戴镇、童村、三里、仓溪、小淮窑等都有油坊。这些油坊雇工劳动,自购原料,自销油脂,少数油坊代农加工,以料换油。加工工具有木榨、石磨、炒锅、薰锅,均为人工操作。
1954年,本县委托供销合作社加工油料、销售油脂。1955年5月,油脂油料由粮食局经营,委托戴汇、桂镇、桥头张、新塘埂、东河联社、奚滩、八尺口、绿岭等合作社油坊加工。粮食部门按实际加工油料的数量付给加工费,油脂、油饼由粮食部门全部收回。1956年,接收供销社经营的弋江、三里、何湾油坊为粮食局商业附属企业,由当地粮站统一核算。1957年,接收石铺供销社油坊全部榨具,迁到城内,成立城关榨油厂,由城关粮站统一核算。1961~1962年,城关和弋江先后改用内燃机拖带平锅炒籽、夹籽辊破籽、碾米机碾麸,淘汰了牛碾和人工炒、破。1965年,城关油厂添置了1台95型榨油机,日产油脂5吨。
1966年将城关油厂和城关米厂合并,成立城关粮油厂,弋江成立弋江粮油厂。城关油脂车间添置4台90型榨油机,专门加工米糠油。1967~1969年,城关和弋江油脂车间全部换成电动机生产。1974~1978年,弋江粮油厂安装1台95型榨油机和3台86型榨油机,专门榨棉籽油。
1985年5月,城关油厂新建日处理50吨预榨车间。1987年12月,城关油厂新建日处理30吨浸出油车间,投资100万元,1989年8月正式投产。1990年3月,城关油厂改称县植物油厂,当年加工油脂1235吨。
三、副食品加工
面条民国31年(1942年)前,用手工加工面条,称挂面。其加工方式是:将面粉放入和面缸,根据季节、气温和空气的湿度不同,每50公斤粉加水6~9公斤,加盐4~6公斤,揉成熟粉,后再搓条、划条、上架两次拉条,晒干后束装存储。强手每天(10小时)可做25公斤粉的挂面。民国31年,城区引进一台手摇面条机加工面条,称机面。民国36年,城区已有朱济生、谢国友、万康民、张泽东、张发甲、张发明、王梦兰、杨大姑8家面坊用手摇面条机加工机面。1949年,城区有18家面坊,弋江有19家面坊。这些面坊都是私营的,自购原料,自销成品,挂面仍占很大比重。
1958年,城关私人面坊联营成立城关面粉厂,代国营粮站加工面条供应城镇居民,同时仍然代农加工和兼营麦面兑换业务。同年,该厂采用柴油机拖带搅拌机、面条机,变为半自动化生产,年生产面条500吨左右。
1980年9月,城关面粉厂迁至惠民街,全部采用电动机拖带和烧煤烘炕烤干。1985年4月,投资25万元,新建面条加工厂房一幢,从和面到面条下架,基本实现自动化机械操作。年生产能力为1500吨,生产的面条品种增多,有特一粉和标准粉的两种龙须面条(1毫米宽)、玉带面条(5毫米宽),普通面条(3毫米宽),以及应时需的蛋黄面条、营养面条、宝宝面条等。1988~1990年,每年平均供应城镇居民面条400多吨,议价供应市场300吨,远销东北三省、内蒙古、山西、芜湖、合肥、青阳等地300多吨。1990年生产面条1153吨,其中特一粉龙须面、玉带面质量为芜湖市第一、安徽省第三名。
豆制品豆制品指以大豆为原料制作的豆腐、干子、千张等。豆制品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各集镇及较大村庄都有豆腐作坊,代农户加工或自购原料,加工豆制品销售。春节期间,几乎所有农户都自做豆腐过年食用或压干腌制储备春耕食用。
民国37年,全县有豆腐坊215家,其中麻桥14家、戴汇22家、合村8家、三里14家、峨岭11家、弋江44家、源潭8家、金阁22家、黄墓18家、城区54家,都属个体或私营性质。
1955年,豆制品生产所需原料,由国家分配专项指标平价供应。按城镇人口每人每月0.75公斤大豆,分季度供给指定的水作坊加工。城区指定益民酱坊、幸福酱坊,农村指定乡镇豆腐作坊加工供应。1955~1990年,国家供应水作坊的大豆1000万公斤,1956年最高为52.5万公斤,1961年最低为3万公斤。水作坊在市场议价购买的黄豆约为1500万公斤。
元宵粉元宵粉以糯米为原料,经淘洗夹水磨碎,晒(烘)干后成粉状,称元宵粉。元宵是居民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一般农户和居民家庭都能加工,春节期间,普遍用以招待宾客和过节食用。殷实农家,在冬春农闲季节加工元宵粉出售,小摊贩用元宵粉加工元宵供应早市、夜市。1988年7月,县粮油食品厂投资10万元新建杂品车间,年生产元宵粉能力700吨。从此,元宵粉生产采用机械加工、蒸气烘干、包装储存、批发、零售,颇受居民欢迎。
粉丝各种豆类、大米、山芋淀粉均可制作粉丝,其制作方式较为简单。粉丝既可当主食充饥,也可当菜肴。米粉丝味近大米,本县居民不甚喜爱。绿豆、豌豆等豆类粉丝味美,但产量小成本大,难以普及。唯山芋粉丝,其味美,成本低,制作简便,山区农户在冬闲时几乎普遍制作,一般是自产或自购原料,加工后供自家食用或上市出售。全县每年约有10~15万公斤粉丝在城关和集镇贸易市场销售。
1988年,粮油食品厂新建一条米粉丝流水线,到1989年共生产粉丝14吨。因市场粉丝充足而价廉,对外尚未打开销路而停产。
其它杂品民国37年(1948年),全县有糖坊63户、糕点坊24户、酱坊18户。1959年,城关、弋江、黄墓、桂镇粮站先后成立4个杂品加工厂和10个粮油综合加工厂,用粮食加工成糖稀、年糕、杂粮粉、豆制品。1963年,全部撤销关停。1979年,城关面粉厂开展杂品生产销售业务,生产年糕、芝麻粉、杂粮粉、油炸蚕豆花等多种食品。1980年前后,城关面粉厂、县粮食局机关、城关粮站、弋江粮站、黄墓粮站、何湾粮站、三里粮站、工山粮站、城关粮油厂、弋江粮油厂等单位都成立知青厂,加工生产面条、面包、糕点、豆制品、油炸食品,粮食副食品日益多样化。
民国21年(1932年),本县引进第一台卧式单缸内燃机、立式金钢砂砻谷机和铁辊碾米机,成立大友机制米厂,日加工稻谷10吨。工人每天工作10到11个小时,工资仅4公斤熟米。此后碾米机日益增多,仅民国23年城区就引进4台。至民国29年,全县已有机制米厂15家,其中弋江3家,城区12家。民国30年,田赋管理处指定由屯粮条件、加工设备比较好的机制米厂接收、加工田赋粮。民国31年,本县城镇有大米加工厂和砻坊55家,其中机制米厂20家。即弋江的肇丰、奚滩的大有丰2家,城区的九余、华城、和丰、永丰、公和、协昌、怡新、协和、大元、元成、皖南、恒泰、裕丰、恒丰裕、穗丰、裕民、兆丰、永泰18家,其余35家为牛碾和手木砻坊。民国37年,本县有大米加工厂、坊共70家,其中机制米厂16家,牛碾和手木砻坊54家。
解放初,国营粮食部门尚未建立米厂,粮食加工全部委托福民、新昌、义民、利民4家私营机制米厂。委托加工100公斤稻谷,收回熟米65~67公斤,副产品抵充加工费用。1949年底和1950年初,粮食局接收私营皖南米厂、恒大米厂,成立国营新民米厂、新生米厂以加工公粮。1950年8月,成立南陵县粮食局米厂,芜湖专员公署粮食公司拨来一套碾米设备,开始加工供应城镇的大米。1952年,国营米厂开始单独建帐,实行财务成本核算。1953年大米加工实行定额实产实缴,粮食商业按标准付给工业企业加工费。
1956年,建立公私合营黄墓粮站米厂。1958年,全县各粮油加工厂推广使用大糠代替木炭,解决加工能源不足的问题。1962年,贯彻粮食就地收购,就地加工,就地供应的原则,石铺、太丰、五里、三里等公社建成用水轮机和柴油机加工大米的小型米厂,次年何湾粮站也建成小型大米加工厂。
1966年,城关粮油厂大米车间全部使用电动机,实行单机传动,并将立式金钢砂砻谷机改成橡胶辊砻谷机,铁辊米机改为砂辊米机。1974年,何湾粮站米厂和黄墓粮站米厂全部使用电动机,实行单机传动。1977~1978年,各米厂将铁辊米机和砂辊米机更换为30—5A米机。弋江米厂也逐步实现了电动机单机传动。
1985年3月,粮油食品工业实行价拨加工,全县各粮油加工厂都开展粮油购销业务,由生产型企业转变为生产经营型企业。1988年10月,城关粮站在城郊五里岗粮库兴建一座年产万吨大米的加工厂,次年8月试机投产,总投资80万元。1989年,黄墓粮站在许镇新建一座年产万吨大米的加工厂,总投资92万元,1990年12月试机投产。
小麦加工1949年,本县有私人面粉坊56家,其中麻桥2家、戴汇3家、合村2家、三里3家、峨岭3家、弋江19家、源潭1家、金阁2家、黄墓3家、城区18家。加工工具为大石磨,用人力或畜力推拉,一台大石磨每天(8~10小时)可加工面粉50~55公斤。面粉坊自购原料、自销成品,多数雇工劳动,少数坊主自己参加劳动。
1956年,城区18家私营面粉坊组成城关面粉合作小组,集资购买了一台内燃机,拖带4台小钢磨,生产普通面粉。1958年,改为城关面粉厂,属县粮食局管理,以代城关粮站加工面粉、面条为主,也经营代农加工小麦或以麦兑换面粉、面条业务。同年,弋江镇19家私人面粉坊组成合作小组,归口弋江粮站管理。1964年城关面粉厂改用电动机拖带125型和65型两台小组联齿轮磨粉机。1985年,建立县粮油食品加工厂,次年建等级粉车间,日加工小麦50吨,生产富强粉、建设粉、标准粉、四号粉。
二、油料加工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弋江久大油坊已在安徽省内颇具盛名,坊内有木榨2筒,石磨4台,技师、职员共24人,全年生产食用油脂50吨。民国37年(1948年),本县有私人油坊24家,合计木榨72筒,弋江(2家)、宋桥、张村、奚滩、石铺、埂头沈、八尺口、奎湖、桥头张、桂镇、绿岭、新塘埂、何湾、戴镇、童村、三里、仓溪、小淮窑等都有油坊。这些油坊雇工劳动,自购原料,自销油脂,少数油坊代农加工,以料换油。加工工具有木榨、石磨、炒锅、薰锅,均为人工操作。
1954年,本县委托供销合作社加工油料、销售油脂。1955年5月,油脂油料由粮食局经营,委托戴汇、桂镇、桥头张、新塘埂、东河联社、奚滩、八尺口、绿岭等合作社油坊加工。粮食部门按实际加工油料的数量付给加工费,油脂、油饼由粮食部门全部收回。1956年,接收供销社经营的弋江、三里、何湾油坊为粮食局商业附属企业,由当地粮站统一核算。1957年,接收石铺供销社油坊全部榨具,迁到城内,成立城关榨油厂,由城关粮站统一核算。1961~1962年,城关和弋江先后改用内燃机拖带平锅炒籽、夹籽辊破籽、碾米机碾麸,淘汰了牛碾和人工炒、破。1965年,城关油厂添置了1台95型榨油机,日产油脂5吨。
1966年将城关油厂和城关米厂合并,成立城关粮油厂,弋江成立弋江粮油厂。城关油脂车间添置4台90型榨油机,专门加工米糠油。1967~1969年,城关和弋江油脂车间全部换成电动机生产。1974~1978年,弋江粮油厂安装1台95型榨油机和3台86型榨油机,专门榨棉籽油。
1985年5月,城关油厂新建日处理50吨预榨车间。1987年12月,城关油厂新建日处理30吨浸出油车间,投资100万元,1989年8月正式投产。1990年3月,城关油厂改称县植物油厂,当年加工油脂1235吨。
三、副食品加工
面条民国31年(1942年)前,用手工加工面条,称挂面。其加工方式是:将面粉放入和面缸,根据季节、气温和空气的湿度不同,每50公斤粉加水6~9公斤,加盐4~6公斤,揉成熟粉,后再搓条、划条、上架两次拉条,晒干后束装存储。强手每天(10小时)可做25公斤粉的挂面。民国31年,城区引进一台手摇面条机加工面条,称机面。民国36年,城区已有朱济生、谢国友、万康民、张泽东、张发甲、张发明、王梦兰、杨大姑8家面坊用手摇面条机加工机面。1949年,城区有18家面坊,弋江有19家面坊。这些面坊都是私营的,自购原料,自销成品,挂面仍占很大比重。
1958年,城关私人面坊联营成立城关面粉厂,代国营粮站加工面条供应城镇居民,同时仍然代农加工和兼营麦面兑换业务。同年,该厂采用柴油机拖带搅拌机、面条机,变为半自动化生产,年生产面条500吨左右。
1980年9月,城关面粉厂迁至惠民街,全部采用电动机拖带和烧煤烘炕烤干。1985年4月,投资25万元,新建面条加工厂房一幢,从和面到面条下架,基本实现自动化机械操作。年生产能力为1500吨,生产的面条品种增多,有特一粉和标准粉的两种龙须面条(1毫米宽)、玉带面条(5毫米宽),普通面条(3毫米宽),以及应时需的蛋黄面条、营养面条、宝宝面条等。1988~1990年,每年平均供应城镇居民面条400多吨,议价供应市场300吨,远销东北三省、内蒙古、山西、芜湖、合肥、青阳等地300多吨。1990年生产面条1153吨,其中特一粉龙须面、玉带面质量为芜湖市第一、安徽省第三名。
豆制品豆制品指以大豆为原料制作的豆腐、干子、千张等。豆制品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各集镇及较大村庄都有豆腐作坊,代农户加工或自购原料,加工豆制品销售。春节期间,几乎所有农户都自做豆腐过年食用或压干腌制储备春耕食用。
民国37年,全县有豆腐坊215家,其中麻桥14家、戴汇22家、合村8家、三里14家、峨岭11家、弋江44家、源潭8家、金阁22家、黄墓18家、城区54家,都属个体或私营性质。
1955年,豆制品生产所需原料,由国家分配专项指标平价供应。按城镇人口每人每月0.75公斤大豆,分季度供给指定的水作坊加工。城区指定益民酱坊、幸福酱坊,农村指定乡镇豆腐作坊加工供应。1955~1990年,国家供应水作坊的大豆1000万公斤,1956年最高为52.5万公斤,1961年最低为3万公斤。水作坊在市场议价购买的黄豆约为1500万公斤。
元宵粉元宵粉以糯米为原料,经淘洗夹水磨碎,晒(烘)干后成粉状,称元宵粉。元宵是居民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一般农户和居民家庭都能加工,春节期间,普遍用以招待宾客和过节食用。殷实农家,在冬春农闲季节加工元宵粉出售,小摊贩用元宵粉加工元宵供应早市、夜市。1988年7月,县粮油食品厂投资10万元新建杂品车间,年生产元宵粉能力700吨。从此,元宵粉生产采用机械加工、蒸气烘干、包装储存、批发、零售,颇受居民欢迎。
粉丝各种豆类、大米、山芋淀粉均可制作粉丝,其制作方式较为简单。粉丝既可当主食充饥,也可当菜肴。米粉丝味近大米,本县居民不甚喜爱。绿豆、豌豆等豆类粉丝味美,但产量小成本大,难以普及。唯山芋粉丝,其味美,成本低,制作简便,山区农户在冬闲时几乎普遍制作,一般是自产或自购原料,加工后供自家食用或上市出售。全县每年约有10~15万公斤粉丝在城关和集镇贸易市场销售。
1988年,粮油食品厂新建一条米粉丝流水线,到1989年共生产粉丝14吨。因市场粉丝充足而价廉,对外尚未打开销路而停产。
其它杂品民国37年(1948年),全县有糖坊63户、糕点坊24户、酱坊18户。1959年,城关、弋江、黄墓、桂镇粮站先后成立4个杂品加工厂和10个粮油综合加工厂,用粮食加工成糖稀、年糕、杂粮粉、豆制品。1963年,全部撤销关停。1979年,城关面粉厂开展杂品生产销售业务,生产年糕、芝麻粉、杂粮粉、油炸蚕豆花等多种食品。1980年前后,城关面粉厂、县粮食局机关、城关粮站、弋江粮站、黄墓粮站、何湾粮站、三里粮站、工山粮站、城关粮油厂、弋江粮油厂等单位都成立知青厂,加工生产面条、面包、糕点、豆制品、油炸食品,粮食副食品日益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