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团体民国期间,文化工作由教育公所代管。
文化局1950年4月,县人民政府教育科改称文教科,管理教育和文化。1956年11月复称教育科,文化工作划归县委宣传部。1957年8月,教育科改称文教科。1958年9月,文教科改为文教局。1963年9月,文教局复改为文教科。1968年9月,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站”,统管本县文化工作。1976年10月恢复文教局,内设文化股。1981年6月,文化教育分设,成立文化局,属文化事业行政领导机构。1990年编制专职干部7人。
文化馆民国20年(1931年),本县始设民众俱乐部,地址在明伦堂(原文庙后进),开展过象棋、乒乓球、音乐晚会等活动。民国21年秋,在文庙内建民众教育馆,日常活动有图书和报刊阅览,动、植物标本陈列,名人图像陈列,游艺活动等。抗日战争初期,民众教育馆开展一些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编印《时事快报》、《战时防空知识壁报》等。民国28年,因日机轰炸骚扰和经费困难而时停时办。1949年6月,改称人民教育馆,属县人民政府秘书室分管。1950年初,改为南陵文化馆,馆址迁至“中山纪念堂”(现南陵中学大门西侧)。4月,隶属县文化教育科领导。1956年秋,在城关陵阳街建新馆,共5间,150平方米。1968年9月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下属单位,易名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0年初,恢复文化馆,隶属县人民政府文教科领导。1981年属文化局管辖。1990年,全馆有16人,其中专业干部9人,取得中级职称的有8人。主要任务是开展宣传活动,群众性社会文化活动,节日庆祝活动,辅导、培训文艺骨干。
乡(镇)文化站1951年建立10个乡(镇)文化站,其中公办9个,民办1个,工作人员各1人。1958年后,工作一度停顿。1966年恢复,1974年起,本县逐步实现乡乡有文化站。1990年,全县有27个乡(镇)文化站,1个区文化站,每站工作人员1人。乡(镇)文化站受文化局和乡(镇)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业务上接受县文化馆的辅导。主要任务是组织当地群众开展普及科技活动和文体活动,配合当地政府搞好农村各项中心工作,管理文化市场,开展文物保护工作。
农村文化中心1984年起,本县各乡(镇)以文化站为核心,逐步形成了不同规模的农村文化中心,其中麻桥乡的“麻桥文化中心”最为突出。该中心于1987年2月正式建成,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其中中心大楼4层共750平方米。它是集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广播为一体的大文化活动中心,设有游艺、展览、文艺活动3个厅和图书室、阅览室、摄影部、综合商店、农技服务公司,拥有1座千人座位的影剧院,有8个宣传橱窗、4个科技专栏,有1套舞台音响设备和电声乐器,电影放映机和电视投影机各1台,3部照相机和成套暗房设备,图书2000余册、报刊50余种,还有多种娱乐和体育器材,可开展多项文体活动。到1990年,举办过六届“丰收杯”全乡象棋赛,三届全乡歌手大奖赛(两年一届),五届全乡智力竞赛。麻桥文化中心多次出席市、县先进代表大会。1990年,该站站长汪海洋因创建农村文化中心成绩显著,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个人。
县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建于1959年,设1人兼职办公,后因人员变动而停止。1988年4月恢复,设兼职正副主席各1人,委员17人。下属有绘画、音乐、舞蹈、摄影、文学5个协会。1990年,有会员250多人。
县花木盆景协会1984年9月成立,设正副会长,秘书长各1人。1987年改为盆景艺术协会。1990年,有会员80多人。
二、民间文艺
民歌本县民歌大体可分为圩区民歌、山区民歌、门歌(春歌)三类。调式多以五声羽调、五声徽调为主,少数带有装饰性的六声调式多出现在山区民歌里。
圩区民歌水乡的民歌多和“水”相关联,如《夯歌》、《打哟嗬》、《打扁硪》等,其中夯歌既多,风格又各异,圩区各乡都有自己的夯歌。与“水”相关联的还有水车号子、端午节赛龙舟的《划龙船调》等。在劳动生产上还有《舂米号子》、《耘田歌》等。1956年,本县民歌参加省民间歌舞会演,陈能德演唱的“划龙船”、“舂米号子”被上海唱片厂灌录成唱片,发行全国。生活上还有反映姑娘闺房情趣的《梳头歌》、反映爱情的《哒崩哎》等。
山区民歌山区、丘陵地区的民歌以山歌、秧歌为主,演唱形式多为单人或双人对唱,山区人民在生活、劳动时常隔垄相唱、一山唱歌众山和。所唱的词曲都离不开山区的环境,如《打草山歌》、《耘田山歌》、《九九歌》、《放羊歌》、《过山龙》、《挑塘歌》等。
门歌门歌又叫春歌,是人们新春佳节时所唱的一种吉祥、祝愿歌。演唱时,曲调不变,可作任意反复,唱词多是即兴现编现唱。演唱人数一般3~5人,单人演唱也有,演唱时伴有锣鼓。
革命民歌都是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在本县活动时传唱下来的,一部分是部队文艺工作者所创作,一部分是官兵们从家乡(四川、陕北、江北等地)带来的,如《父子岭上》、《天上无云有太阳》、《我们进军到西南》、《村头站着两位大将军》等。本县分别在1978年、1982年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民歌普查工作。1978年底还举行了县首届民歌汇演,1979年8月刊印了《南陵民间歌曲集成》(第一册)。初步收集、整理的有69首,被省群艺馆《安徽民间音乐》(第三集)收编的有22首,本县民歌选录如下:




民间器乐本县民间器乐以吹打为主,多用于民间喜庆活动,丰收之年玩灯,正月里送春,婚丧嫁娶及佛事活动也多用吹打乐。吹打乐分“吹”和“打”二部分,吹奏乐以“大青”(唢呐类)为主,打击乐则以锣、鼓为主。各种活动,都有一定的曲牌,如“大开门”、“小开门”、“柳青娘”、“风入松”、“八哥洗澡”、“节节高”等。吹打乐高吭悠扬、节律鲜明,能充分烘托出各种气氛。在戏剧演出中,也经常使用吹打乐,除锣、鼓以外,还增加了牙板、单皮鼓、堂鼓、小锣、钹等。随着艺术表演形式的不断提高,为创造特殊效果,还增设了云锣、堂锣、小镲吊钹、定音鼓等,这些器材也程度不同地丰富了民间曲艺。本县戏曲工作者,根据剧情需要,在传统曲牌基础上,设计了新的曲牌,如“八仙庆寿”等,丰富了吹打乐的内容。
民间谚语
来了共产党,冬天见太阳。
互助组、合作化,齐心团结力量大。
建楼房、造大厦,安装电灯和电话。
地主算盘响,穷人眼泪淌。
联产如联心,谁联谁关心。
是真说不假,是假说不真。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当家方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路不平有人铲,话不平有人讲。
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兔子不吃窝边草。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好汉不打妻,好狗不咬鸡。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走不尽天下路,读不完人间书。
学习趁年轻,补漏趁天晴。
刀子越磨越快,脑子越用越灵。
不作声、不作气,肚里还有三本目连戏。
灯不拨不亮,心不挑不明。
人要虚心,火要空心。
残花没人戴,自夸没人爱。
饱谷穗头向下垂,瘦谷穗头朝天锥。
人凭志气虎凭威。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鱼往深处跑,人往恩处跑。
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稻草。
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弟兄三人一条心,黄土能够变成金。
弟兄三人三条心,万贯家产不够分。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嘴稳手稳,办事放心。
听话听声,锣鼓听音。
墙有缝,壁有耳。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吓死胆大的,摔死爬树的。
淹死会水的,打死会拳的。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穷不失志,富不颠狂。
滴水流成河,粒米堆成箩。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
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
三年烂饭买头牛,五年稀粥砌高楼。
惯子不孝,肥田出瘪稻。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娶妻娶德不娶色,交友交心不交财。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苍蝇脚,蚊子嘴,碰上就要成病鬼。
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偏方气死名医。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要医生开药方。
若要身体好,每天起得早。
穷人不用药,每天洗把脚。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春打六九头,家家卖牯牛。
春打五九尾,家家腌火腿。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
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
过了重阳无时节,不是雨来就是雪。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稻不用翻。
五月南风发大水,六月南风遭大干。
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无酒不请客,无灰不种麦。
干杨湿柳水白杨。
桃三杏四李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
草净料净水净,牲口吃了不生病。
耕牛入了冬,最怕东北风。
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
小猪要游,大猪要囚。
早采三天茶是宝,迟采三天茶是草。
八月施塘泥,桑树涨破皮。
头伏芝麻二伏豆,三伏天里种绿豆。
锄头扒得勤,棉花如白银。
草喜清,鲢喜绿,肥水里面养“胖头”。
养鱼没有巧,饵足水质好。
黄豆开花,捕鱼摸虾。
春钓滩,秋钓湾,冬夏钓在塘中间。
民间舞蹈本县的民间舞蹈均为汉族的灯舞。它主要集中于较大的传统节日和丰收之年的喜庆活动,舞者观者人数众多,气氛热烈,场面壮观,如舞龙灯(分“滚龙”和“板龙”)、舞狮子(分“文狮子”和“武狮子”)、竹马灯、鱼灯、云灯、罗汉灯、蚌舞、旱地行舟、打莲湘、秧歌、腰鼓、挑花篮等。此外,西乡丫山地区的古老“图腾”舞《十兽灯》为本县所特有。旧时驱鬼祈神的宗教舞蹈“跳神”在民间丧事活动中常有所见;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目连戏”中舞蹈“跑武猖”、“哑背疯”等也颇具研究价值。其“王灵官打火”于1959年参加市汇演,获“发掘奖”。流传于弋江平原的《打呀哈子》(又称“呀哈灯”)系淮北花鼓灯流传本县演变而成,具有南陵特色。
50年代,解放区的秧歌、腰鼓等民间喜庆舞蹈传入本县。“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民间舞蹈被禁锢,唯“忠”字舞流行。1978年以后,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发掘宝贵文化遗产,本县在恢复发展传统民间舞蹈,抢救濒临灭绝的民舞遗产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民间舞蹈重放光彩。少儿舞蹈《牧鹅拾稻》,以安徽花鼓灯形式表演,于1990年4月参加了首届安徽省花鼓灯会,获编导奖、演出奖、组织奖,并代表本县获团体奖杯。
曲艺曲艺在本县流传较为广泛,城镇、农村均有民间艺人活动,南陵的曲艺多为安徽大鼓,也夹有评书、山东快书、相声。所演说的话本,多为一些野史传奇,如《隋唐演义》、《水浒》、《三国演义》、《杨家将》、《包公案》、《说岳全传》等。
鼓书艺人胡大海(1889~1953年),字世炎,号松柏,出生本县。曾任科员,后弃职从艺,多在夫子庙前设场,首次开讲篇目系古典小说《封神榜》。抗日战争爆发后,迁至郊外,常年说书,甚为群众欢迎。他的书头《朝代歌》闻名遐迩,流传至今。弋江镇的吴青山(艺名“小石匠”)从事曲艺活动,颇有名气,50年代曾代表本县参加过芜湖专区曲艺汇演,所说《黄继光式的英雄——李家发》乃创作曲目。1958年,原业余文艺工作者,陈能德作为安徽代表队的领唱者参加了全国文艺汇演,在北京天桥剧场为中央首长进行了演出,领唱安徽民歌《舂米号子》。
本县一度曾有协会性质的曲艺小组,由文化馆兼管。60年代,从事曲艺的民间艺人一般都停止了活动,70年代末,曲艺活动有所发展。至1990年底已有23名民间艺人经县文化局批准领到了“演出证”,他们在全县城乡,用曲艺表演形式,活跃着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木雕、铁字本县木雕源于九华山,由艺人谢振祥传入,并予以发扬。所创作内容多为古家具雕刻、古戏剧人物、古建筑雕刻及其他工艺美术品,流传至青阳、铜陵、泾县。1986年,何湾木雕曾参加芜湖市举办的《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展览》,获“荣誉证书”。该工艺已由谢振祥后人继承。
铁字为本县峨岭乡艺人赵强始作。赵强原为铁匠,随父打铁之际,得益于铁画之熏陶,便萌创作之念,几经探索,终有成就。1990年,县文联举办《赵强铁字艺术展览》。嗣后求字者络绎不绝。是年,赵强创作铁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捐赠北京亚运会。
三、群众文化活动
传统文化活动
玩灯本县民间有悠久的历史,农历春节至元宵节,旧时多以姓氏宗族为帮玩灯,由各族自发组织。解放后,转而以生产队或自然村组织。常玩的灯舞有盘龙灯、串马灯、叠罗汉、踩高跷、舞狮子、鱼灯、旱船、车上轿等,其中以龙灯为主。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灯会的高潮,各地龙灯都纷纷涌入集镇,载歌载舞,各献技艺,称之曰“圆灯”。划龙船本县多在青弋江、漳河、资福河、奎潭湖地带,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午后,船民们划着特制的龙船(船头置有篾扎纸糊的龙头)纷纷前来,每只船20人左右分坐两边,手把桡子,另有1名歌手一面击鼓一面喊歌,划桡的齐声呼应,随着鼓点和歌韵有节奏地划,岸上观众云集,气氛热烈,遇上两条以上龙船在一起,习惯称“赛桡”,比试划的快慢,后逐步演变成“赛龙舟”,至今尤盛。
民国时期文化活动民国期间,本县群众文化活动与政治形势紧密结合。民国8年(1919年)后,县内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创办报刊,提倡白话,宣传民主,城内师生上街举行爱国游行示威,声援北京学生“五四”爱国运动。民国11年,乐育小学高年级学生反抗外侮,反对奴化教育,进行爱国宣传。民国14年,一批进步知识分子联络工商界千余人,在夫子庙广场开展声援“五卅”运动文化宣传活动,举行示威游行、张贴标语。民国15年,县内成立“反帝非基(基督教)大同盟”,揭露帝国主义利用宗教进行文化侵略。抗日战争期间,本县成立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爱国民众配合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和川军郭勋祺部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文化活动。演唱《国共合作歌》、《义勇军进行曲》、《五月的鲜花》、《父子岭上》等歌曲,编演《送郎上前线》、《一条扁担换一支枪》等节目,先后成立的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工抗会、商抗会,纷纷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文化活动。民国27年12月,青年抗敌协会创办《青年月刊》,出刊3期,宣传抗日救国,唤醒民众。
解放后文化活动民国38年(1949年)4月本县解放。6月,县内6000余人在中山公园集会,举行大型庆祝京、沪、杭胜利解放的文化活动。10月,全县各界群众集会游行,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文化活动盛况空前,主要有化装游行、秧歌舞、腰鼓队等。50年代,县文化馆开展经常性的文化活动有周末文娱、节日文娱晚会、图书展览、跳交际舞,街道办宣传栏、黑板报、读报栏、壁画,县办有线广播、电影放映、制作幻灯宣传等项目。其中广播、黑板报影响较大。新建的县剧团,工人俱乐部文化活动甚多。1958年,本县民歌《唱桃李》、《达崩调》、《耘田山歌》参加省首届音乐周演唱,歌颂英雄的戏剧《李家发》参加芜湖专区文艺汇演。60年代末,群众民间文化活动被唱“样板戏”、“语录歌”,跳“忠字舞”取代。专业剧团创作演出的戏剧《谷丰河上红旗飘》、《捻磨》、《偏要管》、《枪》分别参加芜湖专区文艺汇演和省文艺调演。70年代,群众文化活动逐步恢复和发展,1974年全县乡镇建立文化站,开展墙报、摄影、科技辅导,逢时过节编演文艺节目,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本县创作的戏剧《铁姑娘》、《换粮》、《叉鱼》,表演唱《踏遍青山采药忙》,歌舞《水乡渔歌》,独唱《扁担我的好伙伴》,舞蹈《喜迎丰收编箩忙》等分别参加芜湖地区和全省的文艺汇演、调演。进入80年代后,群众文化活动有新发展。文化与教育、科技相结合。举办智力测验、猜灯谜活动及各种文学艺术讲座、音乐舞蹈培训班、创作改稿班、书画摄影展览、青年歌手大奖赛、舞蹈比赛、中老年迪斯科舞蹈赛、各类棋赛。农村以文化站为中心,开展各种科技宣传,举办节日文艺活动。至1990年10年间,全县开展大型的文化活动有县民间文艺调演“六一”少儿歌咏赛、青年歌手赛、舞蹈赛、“小百灵”歌咏赛、民歌、民乐等项比赛及各类棋赛等;农村业余剧团创作剧目调演,春节民间灯会调演,并出队参加芜湖市首届农村文艺调演和民歌调演,举办美术、摄影、少儿书画、民间美术工艺、铁画、盆景展览10多次,节日庆祝晚会20场。成立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委员会、编辑打印民间故事、谚语、歌谣3部,抢救保存了民间优秀文化遗产。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