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戏剧
一、剧团
庐剧团本县庐剧团前身为“芜湖市新声庐剧团”,建于1951年。1953年老艺人王海州率班(德胜班)来陵,在城关及弋江等地演出,后定居城关。1955年经与芜湖市有关方面协商,被收为县基本剧团,为集体性质。1957年11月,县庐剧团成立,成员57人,1960年9月,与县文工团合并,称县戏剧团。
文工团1960年1月,筹建县文艺工作团,选定人员40人。3月1日,在南陵中学举行南陵县文艺工作团成立大会。县人民政府一次拨款1.2万元作为开办经费。文工团成立后所演节目有联唱《人民公社好》、民间舞蹈《抢亲舞》、小戏《送香茶》、《春香闹学》、《花园扎枪》、《夫妻观灯》等。是年9月,与县庐剧团合并。
黄梅戏剧团1960年9月组建县戏剧团,分为黄梅戏演出队和庐剧演出队。1962年统称为县黄梅戏剧团,先后调进5位业务骨干,除演出古装戏之外,还先后演出现代戏《槐树庄》、《八一风暴》、《许云峰》等,该团曾一度饮誉大江南北。1970年9月,剧团扩员至65人,演出“革命样板戏”。1976年2月,剧团全体成员被分派各公社从事宣传工作,于年底陆续回团。次年5月,恢复剧目创作和演出。至1990年,剧团分为演出团和人民剧场两个独立核算机构。黄梅戏剧团自成立以来,共上演过大型古装戏49个,小型古装剧目6个。大型现代戏12个,中型现代剧目1个,小型现代剧目35个。两次参加地区汇演,15次参加地区、市、省调演,一次参加省艺术节演出。仅1979~1990年底,共演出3718场,年均309场,演出收入90.98万元。
业余剧团本县业余剧团一直较为活跃。民国14年,葛林乡就有业余文艺团体出现,组班人余老五还带过徒弟。解放后,该团体演变为“官洲剧团”,演出剧目有《罗帕记》、《珍珠塔》、《大红媒》等。此外,麻桥的庐剧团,石铺、奚滩的目连戏班社、仙坊的话剧团都较活跃。它们大都是农闲演出、农忙耕种,有时还到外县农村演出,一般只收“红包”不售票。业余剧团属自娱性质,无固定组织形式。70年代末80年代初,东河、家发、绿岭、黄墓、奎湖、丫山、工山等地相继成立了业余剧团,并在文化馆领取了“演出证”,不仅有传统的黄梅戏、庐剧,还有杂技。如家发杂技团曾赴江西、福建、江苏、广东等地演出。
二、剧种、剧目
目连戏目连戏源于唐之目连变文,以“目连救母”故事为主要情节。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有“构肆乐人,目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的演出记载。南陵演唱目连戏亦有百多年。《江南通志》中“目连伶人多为南陵人”的记载。清末民初,南陵目连自成“清槌目连”派别,唱词典雅,行腔缠绵,主要班社有“万福班”、“双元班”、“永兴班”。
目连戏唱腔简称“阳腔”,仍保留了明代“弋阳腔”的大锣、大钹、堂鼓伴奏,不入管弦和“其节以鼓”、“一唱众和”与“加滚”的演唱方式。“韵白”、“小白”、“演唱”全系黄墓一带方言。其剧本《目连救母》系该剧唯一剧目。全剧共3本、152出,所用曲牌215个,各种角色168人,可连演三整夜,谓之曰“三本三开台”。
目连戏由于宣传宗教迷信、封建伦理,故不能像其它剧种一样得以发展。1957年8月,省文化局在本县举办目连戏鉴定演出。1986年,县文化局为抢救濒临失传的目连戏,组织县黄梅戏剧团人员,由老艺人谢昌禄、朱华清、江道根等人传授并参与伴唱、伴奏,演出《目连救母》中部分折子戏,并录音、录像作为资料保存。该团在原演出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于1989年8月18日应九华山佛教协会邀请,参加九华山庙会演出,盛况空前。
黄梅戏黄梅戏于清光绪年间传入本县。解放后,黄梅戏在表演形式、音乐唱腔、舞台美术等方面有较大发展。本县的黄梅戏唱腔主要是安庆流派,但在伴奏上则多采用省黄梅戏剧团的伴奏方法,在多年的演出中,日趋成熟。本县的保留剧目有《打猪草》、《闹花灯》、《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江姐》等。解放后自编自演的剧目渐多,已成为本县主要剧种。
庐剧俗称“倒七戏”,清代传入本县。该剧旧时曾流行于庐州(今合肥)一带,1955年正式称为庐剧。
解放后,庐剧迅速发展,形成西路、中路、东路三种不同流派。流传至本县的庐剧则是以芜湖为中心的东路流派。传统剧目有《休丁香》、《秦雪梅》、《孟姜女》,小戏有《打芦花》、《花园扎枪》等。因本县城乡有不少人是从江北迁居,故至今仍有一大批喜爱庐剧的观众。
徽剧是一种古老的剧种,俗称“徽池雅调”。民国20年(1931年)本县与青阳县交界的烟墩格外村,曾有一支徽班活动过。徽剧的传统剧目很多,据载有1404个,比较著名的有《水淹七军》、《齐王点马》、《龙凤扇》、《三档》、《借靴》、《醉打山门》等。三、剧场
戏楼旧时本县没有专门剧场,逢节日或丰收之年,则由民间班社在城隍庙内搭台演出。有时在夫子庙后的广场临时搭台,观众均站在露天下看戏。民国初年,徐家大屋徐丹云等人发起,在屋内西厅搭台演出,并用木戳印刷戏票,观众凭票入场,此为本县设剧场售票之开端。
戏院民国34年(1945年)冬,京剧爱好者王庭松、徐石声、胡学智等人,创办“陵阳剧社”,设有座位450个,剧社采取股份制。开业以后轰动四乡八镇,几乎场场客满。民国36年,本县第二次开办剧场,由李伯钧等筹建,名春谷大戏院,院址设王家祠堂(今城关中街东50米处)。
人民剧场1949年4月,原春谷大戏院改名为人民剧场。首次接待巢县先进京剧团,上演剧目有《红娘》、《穆柯寨》及赵韵声主演的《借东风》。1950年,由殷朝云组建的县群力京剧团常驻剧场,1952年后自行解散。1960年剧场改建,拆除原草屋,保留祠堂大门,设座位1100个。1966年再次修建,设座位990个。70年代,剧场除有时接待外来剧团外,一般都由本县剧团演出,上演剧目多为“样板戏”。1982年,剧场再次扩建,拆除原祠堂大门,新建大门楼,设折叠式座位1008个。
春谷大戏院和人民剧场先后接待过不少剧团和著名演员。民国37年(1948年),京剧名角王正平来演出过《盗御马》、《打渔杀家》。1952年,接待过华东歌舞团。1954年,淮阴市京剧团来本县公演。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主演过《红娘》、《玉堂春》、《孔雀东南飞》。1956年,安庆市黄梅戏剧团著名演员麻彩楼主演过《秦香莲》、《打金枝》。1958年,接待过安徽省文工团。1961年,合肥市庐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丁玉兰主演过《休丁香》、《借罗衣》、《花园扎枪》、《双锁柜》等。1963年,本省黄梅戏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少舫等演出过一台现代小戏《军民一家》等。1963年,省话剧团来演出过世界名剧《悭吝人》。1987年,该剧场由县黄梅剧团接办,以放映电影为主,同时接待外来文艺团体演出,兼放录像。
庐剧团本县庐剧团前身为“芜湖市新声庐剧团”,建于1951年。1953年老艺人王海州率班(德胜班)来陵,在城关及弋江等地演出,后定居城关。1955年经与芜湖市有关方面协商,被收为县基本剧团,为集体性质。1957年11月,县庐剧团成立,成员57人,1960年9月,与县文工团合并,称县戏剧团。
文工团1960年1月,筹建县文艺工作团,选定人员40人。3月1日,在南陵中学举行南陵县文艺工作团成立大会。县人民政府一次拨款1.2万元作为开办经费。文工团成立后所演节目有联唱《人民公社好》、民间舞蹈《抢亲舞》、小戏《送香茶》、《春香闹学》、《花园扎枪》、《夫妻观灯》等。是年9月,与县庐剧团合并。
黄梅戏剧团1960年9月组建县戏剧团,分为黄梅戏演出队和庐剧演出队。1962年统称为县黄梅戏剧团,先后调进5位业务骨干,除演出古装戏之外,还先后演出现代戏《槐树庄》、《八一风暴》、《许云峰》等,该团曾一度饮誉大江南北。1970年9月,剧团扩员至65人,演出“革命样板戏”。1976年2月,剧团全体成员被分派各公社从事宣传工作,于年底陆续回团。次年5月,恢复剧目创作和演出。至1990年,剧团分为演出团和人民剧场两个独立核算机构。黄梅戏剧团自成立以来,共上演过大型古装戏49个,小型古装剧目6个。大型现代戏12个,中型现代剧目1个,小型现代剧目35个。两次参加地区汇演,15次参加地区、市、省调演,一次参加省艺术节演出。仅1979~1990年底,共演出3718场,年均309场,演出收入90.98万元。
业余剧团本县业余剧团一直较为活跃。民国14年,葛林乡就有业余文艺团体出现,组班人余老五还带过徒弟。解放后,该团体演变为“官洲剧团”,演出剧目有《罗帕记》、《珍珠塔》、《大红媒》等。此外,麻桥的庐剧团,石铺、奚滩的目连戏班社、仙坊的话剧团都较活跃。它们大都是农闲演出、农忙耕种,有时还到外县农村演出,一般只收“红包”不售票。业余剧团属自娱性质,无固定组织形式。70年代末80年代初,东河、家发、绿岭、黄墓、奎湖、丫山、工山等地相继成立了业余剧团,并在文化馆领取了“演出证”,不仅有传统的黄梅戏、庐剧,还有杂技。如家发杂技团曾赴江西、福建、江苏、广东等地演出。
二、剧种、剧目
目连戏目连戏源于唐之目连变文,以“目连救母”故事为主要情节。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有“构肆乐人,目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的演出记载。南陵演唱目连戏亦有百多年。《江南通志》中“目连伶人多为南陵人”的记载。清末民初,南陵目连自成“清槌目连”派别,唱词典雅,行腔缠绵,主要班社有“万福班”、“双元班”、“永兴班”。
目连戏唱腔简称“阳腔”,仍保留了明代“弋阳腔”的大锣、大钹、堂鼓伴奏,不入管弦和“其节以鼓”、“一唱众和”与“加滚”的演唱方式。“韵白”、“小白”、“演唱”全系黄墓一带方言。其剧本《目连救母》系该剧唯一剧目。全剧共3本、152出,所用曲牌215个,各种角色168人,可连演三整夜,谓之曰“三本三开台”。
目连戏由于宣传宗教迷信、封建伦理,故不能像其它剧种一样得以发展。1957年8月,省文化局在本县举办目连戏鉴定演出。1986年,县文化局为抢救濒临失传的目连戏,组织县黄梅戏剧团人员,由老艺人谢昌禄、朱华清、江道根等人传授并参与伴唱、伴奏,演出《目连救母》中部分折子戏,并录音、录像作为资料保存。该团在原演出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于1989年8月18日应九华山佛教协会邀请,参加九华山庙会演出,盛况空前。
黄梅戏黄梅戏于清光绪年间传入本县。解放后,黄梅戏在表演形式、音乐唱腔、舞台美术等方面有较大发展。本县的黄梅戏唱腔主要是安庆流派,但在伴奏上则多采用省黄梅戏剧团的伴奏方法,在多年的演出中,日趋成熟。本县的保留剧目有《打猪草》、《闹花灯》、《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江姐》等。解放后自编自演的剧目渐多,已成为本县主要剧种。
庐剧俗称“倒七戏”,清代传入本县。该剧旧时曾流行于庐州(今合肥)一带,1955年正式称为庐剧。
解放后,庐剧迅速发展,形成西路、中路、东路三种不同流派。流传至本县的庐剧则是以芜湖为中心的东路流派。传统剧目有《休丁香》、《秦雪梅》、《孟姜女》,小戏有《打芦花》、《花园扎枪》等。因本县城乡有不少人是从江北迁居,故至今仍有一大批喜爱庐剧的观众。
徽剧是一种古老的剧种,俗称“徽池雅调”。民国20年(1931年)本县与青阳县交界的烟墩格外村,曾有一支徽班活动过。徽剧的传统剧目很多,据载有1404个,比较著名的有《水淹七军》、《齐王点马》、《龙凤扇》、《三档》、《借靴》、《醉打山门》等。三、剧场
戏楼旧时本县没有专门剧场,逢节日或丰收之年,则由民间班社在城隍庙内搭台演出。有时在夫子庙后的广场临时搭台,观众均站在露天下看戏。民国初年,徐家大屋徐丹云等人发起,在屋内西厅搭台演出,并用木戳印刷戏票,观众凭票入场,此为本县设剧场售票之开端。
戏院民国34年(1945年)冬,京剧爱好者王庭松、徐石声、胡学智等人,创办“陵阳剧社”,设有座位450个,剧社采取股份制。开业以后轰动四乡八镇,几乎场场客满。民国36年,本县第二次开办剧场,由李伯钧等筹建,名春谷大戏院,院址设王家祠堂(今城关中街东50米处)。
人民剧场1949年4月,原春谷大戏院改名为人民剧场。首次接待巢县先进京剧团,上演剧目有《红娘》、《穆柯寨》及赵韵声主演的《借东风》。1950年,由殷朝云组建的县群力京剧团常驻剧场,1952年后自行解散。1960年剧场改建,拆除原草屋,保留祠堂大门,设座位1100个。1966年再次修建,设座位990个。70年代,剧场除有时接待外来剧团外,一般都由本县剧团演出,上演剧目多为“样板戏”。1982年,剧场再次扩建,拆除原祠堂大门,新建大门楼,设折叠式座位1008个。
春谷大戏院和人民剧场先后接待过不少剧团和著名演员。民国37年(1948年),京剧名角王正平来演出过《盗御马》、《打渔杀家》。1952年,接待过华东歌舞团。1954年,淮阴市京剧团来本县公演。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主演过《红娘》、《玉堂春》、《孔雀东南飞》。1956年,安庆市黄梅戏剧团著名演员麻彩楼主演过《秦香莲》、《打金枝》。1958年,接待过安徽省文工团。1961年,合肥市庐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丁玉兰主演过《休丁香》、《借罗衣》、《花园扎枪》、《双锁柜》等。1963年,本省黄梅戏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少舫等演出过一台现代小戏《军民一家》等。1963年,省话剧团来演出过世界名剧《悭吝人》。1987年,该剧场由县黄梅剧团接办,以放映电影为主,同时接待外来文艺团体演出,兼放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