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普通教育
一、学前教育
概况民国21年(1932年),春谷小学附设幼稚园,幼儿37人,教养员2人,经费由民国县政府直拨,还有春谷学田收入支给。民国23年,幼儿73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办。
1952年,县人民政府采取公办与民助相结合的办法,由群众自筹经费,自带桌椅,先后在城区4所小学增设11个幼儿班,幼儿431人。1955年,陵阳初小改为城关幼儿园,设4个班,入园幼儿156人。1956年,全县幼儿园增至66个,幼儿505人。1958年,幼儿园班(组)127个,幼儿4575人,教职员工145人。1962~1968年间一直保持2~3所。1969~1970年停办。1976年幼儿班发展到133个,在园幼儿3343人。
1979年底,街道兴办幼儿园4所,计6班,入园幼儿287人。1981年,全县兴办幼儿园24所,幼儿1353人,教职员工32人。是年,城关幼儿园恢复招生,计4班,入园幼儿160人。1985年,全县幼儿园59所,在园幼儿1874人,教养员91人(其中公办13人,民办78人)。1990年,幼儿教育形式趋向多样化,全县兴办各类幼儿园、所46所,小学附设学前班171个,接受学前教育儿童总数达13776人。城关、弋江两镇,4~6周岁儿童已基本接受了学前教育。
县城关幼儿园建于1955年,由陵阳初级小学改办。校址在原天主教堂修道院,4个班,入园幼儿156人,教养员6人。1956年,增至6个班,幼儿207人,教养员10人。是年,建幼儿活动室,添置滑梯、摇船等大型活动器材。“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1980年9月,县文教局拨款3000元,修复校舍,添置课桌凳。1981年3月,招收幼儿70余人,配备教养员5人,临时教师2人。1982年,县教育局和城关镇拨款9万元,新建一幢三层教学楼,建筑面积762平方米,计22间,并开辟300平方米的幼儿活动场地,添置了金鱼滑梯、轩轾板、摇船、木马等大型活动器材,入园幼儿200余名,设5个班,教养员18人,其中11人是幼师毕业生。1987年,设4个班,幼儿130人,教养员仍为19人。1990年底,设4个班,幼儿176人,教养员18人。
1986~1990年间,城关幼儿园连续5年被评为县文明单位。1986年被评为芜湖市集资办学先进单位。1990年荣获省、市幼儿广播家长学校工作组织奖。
二、小学教育
概况民国元年(1912年),大部分学堂改为小学,并新设黉塘、醒初、义城、黄峰、成达、珂美等17所小学。民国9年创办县立女子小学,民国12年改为县立第一女子学校。民国18年,全县划分7大学区,每区设教育委员2人,计有完小7所,初小9所,学生2980人,教职员196人;私塾80所,塾师80人,学生1327人。民国22年,全县共有高小9所,初小87所,其中公立53所,私立43所,教职员272人,学生4371人。是年,县立女子高小更名为籍山小学,改为男女兼收。民国26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县立第一高小、第二高小停办。民国34年,全县中心国民小学24所,保国民小学60所,私立小学7所,因日军飞机经常空袭,学生时读时停,小学锐减。至解放前夕,全县仅有完小8所,初小69所,教职员183人,学生4321人。
民国时期南陵县城区小学简表
表1—1
1950年,全县划分为19个学区,下设中心小学以及村小。小学发展至131所,在校学生12105人,教职员289人。1954年,全县遭受特大水灾,倒塌小学校舍159间,但师生仍坚持办学。是年,小学发展到215所,在校学生15358人,其中毕业生510人,有116人参加了农业生产。是年秋,城厢四小(现城关一小)确定为重点小学。1956年,城厢区改为城关镇,镇上小学合并为城关小学,城关小学第二分部(原城厢二小)改为南陵师范附属小学。1958年,全县公办小学增至323所,学生34457人,民办小学增至152所,学生7628人。这是小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1960年10月,城关一小、城关二小、南师附小、弋江小学试行五年一贯制。1961年,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县小学减至185所,学生减至29720人。1962年,调整小学布局。1964年,大力发展半日制、隔日制、早晚班、巡回班等多种形式的简易小学,全县计有250个简易教学班,学生11490人。1965年,全县共有小学1045所,在校学生5125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3.4%,这是小学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是年3月,召开南陵县首届教师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80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秩序混乱。1968年,工宣队进驻城关各小学,农村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1974年,批判师道尊严,开展批判修正主义路线复辟的学习运动,学校工作受到冲击。1978年3月,芜湖地区确定城关五小为地区重点小学。1980年,县先后确定城关五小、排湾、上港、桂镇等4所小学为县重点小学。1984年以后,全县分阶段、分乡镇实施普及初等教育,是年冬,城关、弋江、工山、丫山、麻桥,实现普及初等教育。1985年,绿岭、三里、峨岭、戴镇、烟墩、奚滩、桂山实现普及初等教育。是年秋先后成立了27个学区和28个教学辅导站分别管理,指导本乡(镇)小学教育、教学工作。1986年,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蒲桥、葛林、东河、家发、何湾、五里、仙坊实现普及初等教育。1987年,黄塘、石铺、奎湖、太丰、九连、黄墓实现普及初等教育。是年,在黄塘乡召开普及初等教育现场会,交流了普及初等教育的经验,芜湖市人民政府组织检查验收,宣布全县达到普及初等教育合格标准,发给了奖状。1988年,东塘、东七实现普及初等教育。1990年,全县小学215所,教学班1504个,在校学生5580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6%,巩固率95%,普及率96.4%,毕业率99.2%。
若干年份全县小学统计表
表1—2
城关一小创办于民国3年(1914年),原为美国教会创办的私立圣公会小学,设1个班,学生10余人。民国4年,易名为乐育小学,设4个班,学生100余人。课程设置有国文、算术、英语、圣经等。学校每星期日要强迫学生做礼拜,每餐前要做小祷告,教育学生跟在洋人后面亦步亦趋。
民国11年秋,学生江祖武、王青松、王基强、王素坤等12人,为反抗帝国主义奴化教育和学校严格的宗教习俗,纵火烧毁了1间教室。民国13年,建成了一幢二层教学楼,设6班,学生180人。民国26年冬,因抗日战争爆发,被迫停办。民国35年复办。1951年,县人民政府将该校改名为城厢第四小学。1957年9月,城关5所小学合并,成立城关小学。原第四小学改为城关小学本部,设24班,学生1400余人。1959年9月,城关各小学划开,改为城关第一小学。1966年后,学校更名为东方红小学。1973年,恢复城关第一小学校名。1983年,全校设16个班,学生800人,教职员工47人。1990年,设1~5年级12个班,在校学生543人。
这所小学历史悠久,影响较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曾于民国9~11年秋在该校前身乐育小学读书求学。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委员会曾表彰过该校,1959年颁发了一面锦旗。
籍山小学原为私立竹青巷女子初级小学,建于民国9年(1920年),创办人王蕙贞(女),校址在竹青巷姚氏宗祠,设2班,学生60多人。课程设置除常设科目外,增设女工(刺绣),1~4年级进行复式教学。民国12年,因入学人数日益增多,迁至三皇宫(今南陵师范校址),改为籍山女子小学。该校学生来自四乡八镇,为方便学习,学校设有宿舍、会堂。住宿生20多人。民国22年,学校改为男女兼收,更名为籍山小学,抗日战争时期停办。
麟潭小学民国11年(1922年)暑假,旅沪学生俞昌时在俞家坝创立民智促进会。该会的主要活动是创办平民学校,开展平民教育。是年秋,创办进智小学。民国13年改名为麟潭小学。该校教学成绩显著,被誉为模范小学,当时教育部门督学考察后向上级报告:“麟潭小学师生精神饱满,成绩卓著,为全县之冠,省内罕见。”曾一度迁至金家阁,改为县立第三高级小学,后又恢复麟潭小学校名。校长俞昌培,为了办好学校,筹集资金,四处奔波,费尽心血。在他的努力下,学校房舍宽敞,布局合理,校前有绿草如茵的广场,左侧有清澈见底的麟潭,潭中有亭榭、莲藕,校内有大花坛,植有兰、桂、月季、芭蕉、葡萄等。假期曾公费组织教师去苏、杭、沪等地游览。在学校越办越好的基础上,俞计划扩展为中学,已筹集资金,购置土地,抗日战争爆发后,芜湖沦陷,日军放火焚烧校舍,抢劫一空,学校被迫停办。麟潭小学校址在俞家埠春谷俞氏宗祠,现为慈湖小学。建福小学民国26年(1937年),中共党员施治中利用建福庵内的三间下屋,办起了一所复式单班小学,始名南陵县奎湖乡建福保国民小学,有学生20余人,学校办得很有生气。民国27年底,受日军侵犯,学校停办。民国34年,中共党员王祥麟将下强村私塾迁至建福庵,仍名为建福保小学。嗣因王祥麟被国民党通缉,被迫离校。该年秋,倪侦祥、王德松(均中共党员)又将学校恢复,招收学生50余人。次年,设高小补习班,学生增至80人,设4个班。
解放后,建福保小学转为公办,设1~4年级,学生50余人,实行单班复式教学。1956年,改为洋河区中心小学,学生160人,教师8人。1957年,学区撤销,仍为建福初小。是年迁至下强村,校名未改。1969年,学校在南陵北乡第一个复课,学生发展到150人。1970年,附设了一个全日制初中班和一个初中晚班。1979~1984年间,在奎湖学区连续5年的统考中名列前茅,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1984年,兴建校舍12间,扩建校舍6间,门窗油漆一新。1986年,学校又改建宿舍6间,建厨房3间,新置课桌40张。1990年共有学生270人,设1~5年级5个班。教师11人(含民办教师7人),1986~1990年连续5年被县评为文明单位。
县城关五小位于城关文庙街,现有教职工57人,教学班20个,学生1400人。城关五小的前身是秋浦镇中心国民小学,建于民国34年(1945年),址在县府西(今人武部内),后于民国37年迁至文庙,更名秋浦小学。解放后,改为城厢区秋浦镇小学,1952年改为城厢区第二小学,1957年,改为城关小学二分部,是年秋,改为南陵师范附属小学。1966年底改为韶山小学。1973年,定名城关镇第五小学。1978年,该校确定为芜湖地区重点小学。80年代初,多次承担教学改革实验任务,1984年,划归县教委直接管理。1986年,隶属城关镇。从1987年起,学校连续4年被县评为文明单位或先进集体,并获芜湖市科技活动、爱国卫生活动和“五项教育”先进单位称号,有5人被评为省、市优秀园丁,8人被评为县优秀园丁。在学生中,仅1988~1990年,有30人被评为全国学赖宁先进个人、省市优秀少先队员、中国好儿童好少年、全国学赖宁读书看报好儿童好少年,有20人被评为县“三好生”、优秀少先队员,有39人在各种竞赛中分别获一等奖或二等奖。现有教师中,特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5人,小学一级教师27人。
家发中心小学1949年,泉塘乡成立杨科盛小学,1951年8月,杨科盛小学更名为土白山中心小学。是年,由县文教科确定该校的辅导范围有梅花、姚家湖(马山嘴)、柳树埂、仓溪、龙泉、梅竹园、钱家桥、姜园刘、茨山庵、黄家祠、四季竹、桥头张等16所小学,另有槐树塘、蒋家山等民办小学数所,计有教职工46人,38个班,学生1055人。
1955年上半年,随区人民政府迁至长山头,8月,改称盛桥中心小学。1956年3月,为纪念李家发烈士,改称家发中心小学。
1959年,全县各乡成立学区,家发中心小学改称家发学区。时有公办小学11所,民办小学3所,高小4个班,初小36个班,公办教师53人,民办教师9人,在校学生1569人。1970~1977年,划归大队管理,学区撤销。1979年春,恢复家发学区和辅导范围,辅导区共有教师109人,74个班,学生2611人。1982年,家发学区所辖的龙泉小学附设3个初中班停办。1990年有教职工87人,教学班50个,在校学生1902人(含学区)。
三、中学教育
概况民国24年(1935年),基督教宣道会在福音堂办珂美女子初级中学。民国25年秋,庐和帮朱炳南创办了庐阳初级中学,校址设在庐和会馆,有两个班,学生50余人。教师大部分是大专院校毕业生,在当时是城内最好的一所中学。1938年春,毁于日军飞机轰炸。
民国26年秋,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芜湖芜关中学迁至城内福音堂,建立南陵分校,设初一、初二各2班,学生200余人。芜湖广益中学迁至城内圣公会办学,设一个班,学生40余人。上述两校都只办了一个学期,就迁往皖南山区办学。民国28年,创办县立初级中学。民国29年,该校遭日机轰炸后,先后迁至本县城郊和泾县肖村等处。民国31年,张和声创办私立郁青初级农校(实为普通中学),校址设在童村附近学生宕。民国33年,张昌德在城内创办临时中学(后称皖南中学),校址设在湖南会馆。民国34年,皖南中学曾一度改名为昌德中学,校址迁至东溪刘氏宗祠。后又改名为励进中学。民国35年,建私立中山中学,校址设在城东漳迎街(今南陵第二中学),秋季招收新生,并接受原励进中学学生。民国36年,县立初级中学迁回城内南门(今县委党校)。次年,李振亚创办私立光迪中学,校址设在弋江镇柳拂庵。时全县已有4所中学,在校学生700余人,教职员80人。
1949年冬,县人民政府决定对4所中学进行全面调整:将郁青、光迪两所中学合并,改名为郁光初级中学,校址在弋江镇柳拂庵;将中山中学与县立南陵初级中学合并,改名为皖南区南陵中学。1953年,又改名为安徽省立南陵中学。1952年,又将私立郁光中学改名为县立初级中学。1953年9月26日,南陵初中与南陵中学合并。1955年,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整顿、巩固、提高,南陵中学高中部并入宣城中学。1956年,南陵中学经省批准增设两个高中班,初中也扩充到12个班,在校学生738人。1958年,新建县立初级中学。是年,全县各区、社兴办民办初中36所,计44个班,在校学生2851人。为适应中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还新建教学大楼6座,计2400平方米,新建校舍2962平方米,增加图书22016册,教学仪器450件,大型体育器材201件。1959年,县立初级中学迁至家发公社茶林大队,更名为南陵县第一初级中学;接着又在城关新办南陵县第二初级中学。1962年,调整中等教育布局,原第一初中与第二初中合并,改名为南陵县初级中学,原第一初中改为分部。不久,童村初级农业中学改为童村初中并入分部,始名为家发初级中学。至此,全县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1380人,教职员159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闹“革命”,县委派出工作组进驻学校,接着师生外出串联,成立各种组织,开始武斗,学校的课桌凳、图书、仪器破坏殆尽。1969年,在“知识分子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舆论导向下,南陵中学下迁到黄墓区,南陵初中下迁到何湾区,东方红初中下放到黄墓公社,葛林农校下放到葛林公社,家发中学下放到家发公社,弋江初中下放到弋江公社。南陵师范下放到峨岭区。是年,芜湖市第五中学、第八中学和机关业余学校亦先后分别下迁至本县工山区、弋江区和奎湖公社。这些下迁学校的财产、设备随之疏散。
1978年,全县各公社普遍兴办初中、高中,部分大队小学附设初中班。全县有完全中学11所,初级中学22所。在校高中生2805人,初中生23969人。增办126个小学附设初中班,在校学生5885人。1981年,对全县中学的设点布局进行了全面调整,压缩了完全中学。1982~1985年,全县小学附设初中班全部停办。至此,全县共有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30所,在校学生16613人,教职工1100人。是年10月,分区成立了校际指导组,建立健全了县、区、乡、校四级教研网,开展多层次、多学科的教研活动。全县先后成立了中学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七个学科的教学研究会,开展教改试验,举办学科竞赛。
1982~1990年间,全县高、初中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县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有关学科竞赛,获奖的有425人次,其中1人获全国性竞赛(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奖。获省级有关学科竞赛奖的有7人次,获市级有关学科竞赛奖的有175人次,南陵中学徐卫同学在198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第3名,被邀请参加全国冬令营活动,破格选送中国科技大学就读。1977~1990年间,高考录取的有1875人。其中本科489人,专科876人,高中中专510人;初中中专2106人。
1990年,全县投资20多万元,新建430平方米实验楼,改建2734平方米旧校舍,先后建成11个教学实验中心。位于平原的5个实验中心辐射14所中学,位于山区的4个实验中心辐射12所中学,基本实现全县实验中心网络化。每个实验中心都拥有物理、生化实验室,仪器柜完全中学不少于30顶,初中一般20顶,其他设施如演示台、准备台、照明灯、排气扇、灭火器、配电盘、漏电保护器配备齐全,可供师生按教材进度进行实验教学
若干年份全县普通中学统计表
表1—3
1977~1990年南陵县考生录取统计表
表1—4
1990年南陵县实验中心网络化建设基本情况表
表1—5
南陵中学民国28年(1939年)创办县立初级中学,校址设在大花山下蒲塘曹村,2个班,学生百余人。时经费短缺,校舍破旧,设备简陋。次年,遭日机轰炸,曾先后迁至张村、泾县肖村、西门张氏宗祠、南门日军旧营房等处。1949年,合并县城3所中学,命名为皖南区南陵中学,校址在市桥河畔(今南陵中学校址)。1952年,更名为安徽省南陵中学,占地近90亩,校舍面积12642.4平方米,其中教室2895.4平方米,科学馆1225平方米,图书馆、阅览室115平方米,其它用房1134平方米,是本县一所初具规模的完全中学。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学设备、仪器遭到严重破坏。1969年更名“五七中学”,1976年恢复安徽省南陵中学校名,1978年定为全县重点中学。1982年,高中二年制改为三年制。1978~1983年,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本科、大学专科的有225人,升入高中专67人,其中升入全国重点大学的约占35%左右。1986年高中毕业生升学122人,升学率58.1%。1988年,高中毕业生升学63人,升学率31.3%。1990年全校有教职工127人(不含退离休教职工),其中:专职教师90人,行政人员20人。在专职教师中,本科毕业的45人,大专毕业的38人。在教职员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92人,其中高级教师13人,一级教师52人。有教学班26个,高中14个,初中12个。在籍学生1423人,高中生707人,初中生716人。是年,高中毕业生升学55人,升学率23.8%。1986~1990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2人,市优秀教师和德育工作者5人,县优秀教师10人;在学生中,评为市级三好学生35人,优秀学生干部20人,县级三好学生84人,优秀学生干部48人。
南陵县第二中学民国33年(1944年)在城内通济街建皖南中学。民国34年更名昌德中学,民国35年秋改为中山中学。1952~1954年先后开办过泾县、南陵、繁昌联立初级师范。南陵初级师范1958年迁出,开办县初级中学。1959年迁往家发,改名为南陵县第一中学。是年9月,又在原校址开办南陵县第二初级中学。1962年春,两校合并,恢复校名为南陵县初级中学,设9个班,学生600多人,并在蔡湖村开辟学农基地10余亩、创办涵洞管厂,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1969年,学校停办。1972年2月,开办城关中学,招收5个班,借用南陵师范4个教室,学生自带小板凳上课,条件十分简陋。1973年,学校发展到10个班,因教室不够,便搭起油毛毡棚作简易教室。1974年,恢复南陵县初级中学校名。197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命名为南陵县第二中学。设高中4个班,初中18个班,共22个班,学生1000多人。1985年秋,增设职业高中班,学校挂南陵县第二中学、南陵县高级职业中学两块牌子。
1982年,学校出席了省五讲四美先进代表大会;1989年,杨宗敏老师获省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应届毕业生程龙获省作文比赛二等奖。全校有三层教学大楼2幢,办公楼、实验楼、综合楼、教师宿舍楼各1幢,教职员工87人(不含退离休人员),设21个班级,学生1083人。
弋江中学民国37年(1948年),在弋江镇柳拂庵建私立光迪中学,民国38年(1949年)4月,该校与南陵县私立郁青农校合并,改为郁光中学(公办)。1951年,又改郁光中学为弋江中学。1953年,该校师生并入南陵中学,在原校址基地上创建弋江完全小学。1969年,弋江完全小学改为弋江初级中学。1974年,改为弋江二中,系完全中学。1990年教职工56人,教学班12个,其中初中6个,高中6个,在校学生655人,其中初中生355人,高中生320人。学校总面积9826平方米,占用土地216平方米,教室36间,教师宿舍55间,学生宿舍18间,厨房7间,实验中心270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18万元。
家发中学创办于1959年8月,校址在家发公社茶林大队,原校名南陵县第一初级中学。1962年秋,与南陵县第二初级中学合并,改名为南陵县初级中学分部。1963年,童村农业初中并入,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李家发烈士命名,称南陵县家发初级中学。1968~1970年,该校与家发农业初中合并。1970~1972年间,南陵师范迁至该校办学。1973年秋,招收高中学生,改名为南陵县家发中学。1985年,学校高中部由二年制改为三年制,正式成为本县农村改制后的完全中学。1990年,该校占地面积30余亩,开设14个教学班,其中高中5个班,初中9个班,在校学生693人,教职工46人。1986~1990年,在教职员中,被评为市级优秀园丁的1人,先进工作者的1人,优秀团委干部的1人,优秀工会干部的1人;县级优秀园丁的4人,优秀团委干部的1人。在学生中,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30人,县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55人。
排湾学校地处东河乡排湾村,是一所由县教委直管的八年制农村学校。1968年系小学,1970年设初中班,1981年改为排湾初级中学,1984年改称排湾学校。该校先后办有磷肥厂、虫害植保站、生物切片厂、生物标本厂,其中生物切片、病虫害标本远销省、全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地,深受客户欢迎。在办厂期间,国家教委、省教委、省政协及芜湖市委、县委等领导多次来校视察检查,上海中医学院、安徽农学院曾来校指导切片生产。
在抓校办工厂的同时,该校也注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978年,该校被评为省、市、县红旗单位。1979~1981年,获省、市、县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市、县科技先进单位。1982~1990年又连续2年评为县文明单位,在教师中有2人被评为市优秀园丁,8人被评为县优秀园丁;在学生中,有52人被评为县“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在各科竞赛中,有25人次获县奖,10人次获市奖,1人获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1982~1990年有15篇论文在省、市、县获奖,其中10篇论文在省级报刊发表。现有小学10个班,初中6个班,小学生481人,初中生265人,教职工45人,校舍(包括民房)87间,计2075平方米。
烟墩初级中学创建于1969年,是由南陵师范下迁办学组,在烟墩公社支持下兴办起来的,校址设在汪氏大宗祠,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0人。1972年设高中班。1978年,恢复高校招生制度,考取大学本科的有3人,考取高中专的有12人。1980年,高中班撤销。1985年,有12人录取初中专和重点高中,22人录取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升学率占毕业生总数的22.1%。1990年底学校有8个教学班,教职工26人,在校学生426人。1984年,学校结合当地经济特点,办起了木材加工厂、养猪场,开辟荒山,种植茶树,组织学生学习生产技术,还编制了《茶叶》等乡土教材,开设茶叶培植制作课,不仅加强了农职业技术教育,还增加了学校收入,该年创产值2万余元。在国家、集体、个人三结合集资办学和建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从1983年起学校先后兴建了新教室、实验室、教师宿舍多座,添置了录音机、投影机、电视机、扩音机、打字机、幻灯机、照相机,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1983年,被评为芜湖市集资办学、三结合建校先进单位。1988年,国家教委曾组织全国有关省市参观访问,被省、市评为“教书育人”先进集体。
概况民国21年(1932年),春谷小学附设幼稚园,幼儿37人,教养员2人,经费由民国县政府直拨,还有春谷学田收入支给。民国23年,幼儿73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办。
1952年,县人民政府采取公办与民助相结合的办法,由群众自筹经费,自带桌椅,先后在城区4所小学增设11个幼儿班,幼儿431人。1955年,陵阳初小改为城关幼儿园,设4个班,入园幼儿156人。1956年,全县幼儿园增至66个,幼儿505人。1958年,幼儿园班(组)127个,幼儿4575人,教职员工145人。1962~1968年间一直保持2~3所。1969~1970年停办。1976年幼儿班发展到133个,在园幼儿3343人。
1979年底,街道兴办幼儿园4所,计6班,入园幼儿287人。1981年,全县兴办幼儿园24所,幼儿1353人,教职员工32人。是年,城关幼儿园恢复招生,计4班,入园幼儿160人。1985年,全县幼儿园59所,在园幼儿1874人,教养员91人(其中公办13人,民办78人)。1990年,幼儿教育形式趋向多样化,全县兴办各类幼儿园、所46所,小学附设学前班171个,接受学前教育儿童总数达13776人。城关、弋江两镇,4~6周岁儿童已基本接受了学前教育。
县城关幼儿园建于1955年,由陵阳初级小学改办。校址在原天主教堂修道院,4个班,入园幼儿156人,教养员6人。1956年,增至6个班,幼儿207人,教养员10人。是年,建幼儿活动室,添置滑梯、摇船等大型活动器材。“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1980年9月,县文教局拨款3000元,修复校舍,添置课桌凳。1981年3月,招收幼儿70余人,配备教养员5人,临时教师2人。1982年,县教育局和城关镇拨款9万元,新建一幢三层教学楼,建筑面积762平方米,计22间,并开辟300平方米的幼儿活动场地,添置了金鱼滑梯、轩轾板、摇船、木马等大型活动器材,入园幼儿200余名,设5个班,教养员18人,其中11人是幼师毕业生。1987年,设4个班,幼儿130人,教养员仍为19人。1990年底,设4个班,幼儿176人,教养员18人。
1986~1990年间,城关幼儿园连续5年被评为县文明单位。1986年被评为芜湖市集资办学先进单位。1990年荣获省、市幼儿广播家长学校工作组织奖。
二、小学教育
概况民国元年(1912年),大部分学堂改为小学,并新设黉塘、醒初、义城、黄峰、成达、珂美等17所小学。民国9年创办县立女子小学,民国12年改为县立第一女子学校。民国18年,全县划分7大学区,每区设教育委员2人,计有完小7所,初小9所,学生2980人,教职员196人;私塾80所,塾师80人,学生1327人。民国22年,全县共有高小9所,初小87所,其中公立53所,私立43所,教职员272人,学生4371人。是年,县立女子高小更名为籍山小学,改为男女兼收。民国26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县立第一高小、第二高小停办。民国34年,全县中心国民小学24所,保国民小学60所,私立小学7所,因日军飞机经常空袭,学生时读时停,小学锐减。至解放前夕,全县仅有完小8所,初小69所,教职员183人,学生4321人。
民国时期南陵县城区小学简表
表1—1
1950年,全县划分为19个学区,下设中心小学以及村小。小学发展至131所,在校学生12105人,教职员289人。1954年,全县遭受特大水灾,倒塌小学校舍159间,但师生仍坚持办学。是年,小学发展到215所,在校学生15358人,其中毕业生510人,有116人参加了农业生产。是年秋,城厢四小(现城关一小)确定为重点小学。1956年,城厢区改为城关镇,镇上小学合并为城关小学,城关小学第二分部(原城厢二小)改为南陵师范附属小学。1958年,全县公办小学增至323所,学生34457人,民办小学增至152所,学生7628人。这是小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1960年10月,城关一小、城关二小、南师附小、弋江小学试行五年一贯制。1961年,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县小学减至185所,学生减至29720人。1962年,调整小学布局。1964年,大力发展半日制、隔日制、早晚班、巡回班等多种形式的简易小学,全县计有250个简易教学班,学生11490人。1965年,全县共有小学1045所,在校学生5125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3.4%,这是小学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是年3月,召开南陵县首届教师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80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秩序混乱。1968年,工宣队进驻城关各小学,农村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1974年,批判师道尊严,开展批判修正主义路线复辟的学习运动,学校工作受到冲击。1978年3月,芜湖地区确定城关五小为地区重点小学。1980年,县先后确定城关五小、排湾、上港、桂镇等4所小学为县重点小学。1984年以后,全县分阶段、分乡镇实施普及初等教育,是年冬,城关、弋江、工山、丫山、麻桥,实现普及初等教育。1985年,绿岭、三里、峨岭、戴镇、烟墩、奚滩、桂山实现普及初等教育。是年秋先后成立了27个学区和28个教学辅导站分别管理,指导本乡(镇)小学教育、教学工作。1986年,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蒲桥、葛林、东河、家发、何湾、五里、仙坊实现普及初等教育。1987年,黄塘、石铺、奎湖、太丰、九连、黄墓实现普及初等教育。是年,在黄塘乡召开普及初等教育现场会,交流了普及初等教育的经验,芜湖市人民政府组织检查验收,宣布全县达到普及初等教育合格标准,发给了奖状。1988年,东塘、东七实现普及初等教育。1990年,全县小学215所,教学班1504个,在校学生5580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6%,巩固率95%,普及率96.4%,毕业率99.2%。
若干年份全县小学统计表
表1—2
城关一小创办于民国3年(1914年),原为美国教会创办的私立圣公会小学,设1个班,学生10余人。民国4年,易名为乐育小学,设4个班,学生100余人。课程设置有国文、算术、英语、圣经等。学校每星期日要强迫学生做礼拜,每餐前要做小祷告,教育学生跟在洋人后面亦步亦趋。
民国11年秋,学生江祖武、王青松、王基强、王素坤等12人,为反抗帝国主义奴化教育和学校严格的宗教习俗,纵火烧毁了1间教室。民国13年,建成了一幢二层教学楼,设6班,学生180人。民国26年冬,因抗日战争爆发,被迫停办。民国35年复办。1951年,县人民政府将该校改名为城厢第四小学。1957年9月,城关5所小学合并,成立城关小学。原第四小学改为城关小学本部,设24班,学生1400余人。1959年9月,城关各小学划开,改为城关第一小学。1966年后,学校更名为东方红小学。1973年,恢复城关第一小学校名。1983年,全校设16个班,学生800人,教职员工47人。1990年,设1~5年级12个班,在校学生543人。
这所小学历史悠久,影响较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曾于民国9~11年秋在该校前身乐育小学读书求学。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委员会曾表彰过该校,1959年颁发了一面锦旗。
籍山小学原为私立竹青巷女子初级小学,建于民国9年(1920年),创办人王蕙贞(女),校址在竹青巷姚氏宗祠,设2班,学生60多人。课程设置除常设科目外,增设女工(刺绣),1~4年级进行复式教学。民国12年,因入学人数日益增多,迁至三皇宫(今南陵师范校址),改为籍山女子小学。该校学生来自四乡八镇,为方便学习,学校设有宿舍、会堂。住宿生20多人。民国22年,学校改为男女兼收,更名为籍山小学,抗日战争时期停办。
麟潭小学民国11年(1922年)暑假,旅沪学生俞昌时在俞家坝创立民智促进会。该会的主要活动是创办平民学校,开展平民教育。是年秋,创办进智小学。民国13年改名为麟潭小学。该校教学成绩显著,被誉为模范小学,当时教育部门督学考察后向上级报告:“麟潭小学师生精神饱满,成绩卓著,为全县之冠,省内罕见。”曾一度迁至金家阁,改为县立第三高级小学,后又恢复麟潭小学校名。校长俞昌培,为了办好学校,筹集资金,四处奔波,费尽心血。在他的努力下,学校房舍宽敞,布局合理,校前有绿草如茵的广场,左侧有清澈见底的麟潭,潭中有亭榭、莲藕,校内有大花坛,植有兰、桂、月季、芭蕉、葡萄等。假期曾公费组织教师去苏、杭、沪等地游览。在学校越办越好的基础上,俞计划扩展为中学,已筹集资金,购置土地,抗日战争爆发后,芜湖沦陷,日军放火焚烧校舍,抢劫一空,学校被迫停办。麟潭小学校址在俞家埠春谷俞氏宗祠,现为慈湖小学。建福小学民国26年(1937年),中共党员施治中利用建福庵内的三间下屋,办起了一所复式单班小学,始名南陵县奎湖乡建福保国民小学,有学生20余人,学校办得很有生气。民国27年底,受日军侵犯,学校停办。民国34年,中共党员王祥麟将下强村私塾迁至建福庵,仍名为建福保小学。嗣因王祥麟被国民党通缉,被迫离校。该年秋,倪侦祥、王德松(均中共党员)又将学校恢复,招收学生50余人。次年,设高小补习班,学生增至80人,设4个班。
解放后,建福保小学转为公办,设1~4年级,学生50余人,实行单班复式教学。1956年,改为洋河区中心小学,学生160人,教师8人。1957年,学区撤销,仍为建福初小。是年迁至下强村,校名未改。1969年,学校在南陵北乡第一个复课,学生发展到150人。1970年,附设了一个全日制初中班和一个初中晚班。1979~1984年间,在奎湖学区连续5年的统考中名列前茅,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1984年,兴建校舍12间,扩建校舍6间,门窗油漆一新。1986年,学校又改建宿舍6间,建厨房3间,新置课桌40张。1990年共有学生270人,设1~5年级5个班。教师11人(含民办教师7人),1986~1990年连续5年被县评为文明单位。
县城关五小位于城关文庙街,现有教职工57人,教学班20个,学生1400人。城关五小的前身是秋浦镇中心国民小学,建于民国34年(1945年),址在县府西(今人武部内),后于民国37年迁至文庙,更名秋浦小学。解放后,改为城厢区秋浦镇小学,1952年改为城厢区第二小学,1957年,改为城关小学二分部,是年秋,改为南陵师范附属小学。1966年底改为韶山小学。1973年,定名城关镇第五小学。1978年,该校确定为芜湖地区重点小学。80年代初,多次承担教学改革实验任务,1984年,划归县教委直接管理。1986年,隶属城关镇。从1987年起,学校连续4年被县评为文明单位或先进集体,并获芜湖市科技活动、爱国卫生活动和“五项教育”先进单位称号,有5人被评为省、市优秀园丁,8人被评为县优秀园丁。在学生中,仅1988~1990年,有30人被评为全国学赖宁先进个人、省市优秀少先队员、中国好儿童好少年、全国学赖宁读书看报好儿童好少年,有20人被评为县“三好生”、优秀少先队员,有39人在各种竞赛中分别获一等奖或二等奖。现有教师中,特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5人,小学一级教师27人。
家发中心小学1949年,泉塘乡成立杨科盛小学,1951年8月,杨科盛小学更名为土白山中心小学。是年,由县文教科确定该校的辅导范围有梅花、姚家湖(马山嘴)、柳树埂、仓溪、龙泉、梅竹园、钱家桥、姜园刘、茨山庵、黄家祠、四季竹、桥头张等16所小学,另有槐树塘、蒋家山等民办小学数所,计有教职工46人,38个班,学生1055人。
1955年上半年,随区人民政府迁至长山头,8月,改称盛桥中心小学。1956年3月,为纪念李家发烈士,改称家发中心小学。
1959年,全县各乡成立学区,家发中心小学改称家发学区。时有公办小学11所,民办小学3所,高小4个班,初小36个班,公办教师53人,民办教师9人,在校学生1569人。1970~1977年,划归大队管理,学区撤销。1979年春,恢复家发学区和辅导范围,辅导区共有教师109人,74个班,学生2611人。1982年,家发学区所辖的龙泉小学附设3个初中班停办。1990年有教职工87人,教学班50个,在校学生1902人(含学区)。
三、中学教育
概况民国24年(1935年),基督教宣道会在福音堂办珂美女子初级中学。民国25年秋,庐和帮朱炳南创办了庐阳初级中学,校址设在庐和会馆,有两个班,学生50余人。教师大部分是大专院校毕业生,在当时是城内最好的一所中学。1938年春,毁于日军飞机轰炸。
民国26年秋,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芜湖芜关中学迁至城内福音堂,建立南陵分校,设初一、初二各2班,学生200余人。芜湖广益中学迁至城内圣公会办学,设一个班,学生40余人。上述两校都只办了一个学期,就迁往皖南山区办学。民国28年,创办县立初级中学。民国29年,该校遭日机轰炸后,先后迁至本县城郊和泾县肖村等处。民国31年,张和声创办私立郁青初级农校(实为普通中学),校址设在童村附近学生宕。民国33年,张昌德在城内创办临时中学(后称皖南中学),校址设在湖南会馆。民国34年,皖南中学曾一度改名为昌德中学,校址迁至东溪刘氏宗祠。后又改名为励进中学。民国35年,建私立中山中学,校址设在城东漳迎街(今南陵第二中学),秋季招收新生,并接受原励进中学学生。民国36年,县立初级中学迁回城内南门(今县委党校)。次年,李振亚创办私立光迪中学,校址设在弋江镇柳拂庵。时全县已有4所中学,在校学生700余人,教职员80人。
1949年冬,县人民政府决定对4所中学进行全面调整:将郁青、光迪两所中学合并,改名为郁光初级中学,校址在弋江镇柳拂庵;将中山中学与县立南陵初级中学合并,改名为皖南区南陵中学。1953年,又改名为安徽省立南陵中学。1952年,又将私立郁光中学改名为县立初级中学。1953年9月26日,南陵初中与南陵中学合并。1955年,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整顿、巩固、提高,南陵中学高中部并入宣城中学。1956年,南陵中学经省批准增设两个高中班,初中也扩充到12个班,在校学生738人。1958年,新建县立初级中学。是年,全县各区、社兴办民办初中36所,计44个班,在校学生2851人。为适应中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还新建教学大楼6座,计2400平方米,新建校舍2962平方米,增加图书22016册,教学仪器450件,大型体育器材201件。1959年,县立初级中学迁至家发公社茶林大队,更名为南陵县第一初级中学;接着又在城关新办南陵县第二初级中学。1962年,调整中等教育布局,原第一初中与第二初中合并,改名为南陵县初级中学,原第一初中改为分部。不久,童村初级农业中学改为童村初中并入分部,始名为家发初级中学。至此,全县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1380人,教职员159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闹“革命”,县委派出工作组进驻学校,接着师生外出串联,成立各种组织,开始武斗,学校的课桌凳、图书、仪器破坏殆尽。1969年,在“知识分子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舆论导向下,南陵中学下迁到黄墓区,南陵初中下迁到何湾区,东方红初中下放到黄墓公社,葛林农校下放到葛林公社,家发中学下放到家发公社,弋江初中下放到弋江公社。南陵师范下放到峨岭区。是年,芜湖市第五中学、第八中学和机关业余学校亦先后分别下迁至本县工山区、弋江区和奎湖公社。这些下迁学校的财产、设备随之疏散。
1978年,全县各公社普遍兴办初中、高中,部分大队小学附设初中班。全县有完全中学11所,初级中学22所。在校高中生2805人,初中生23969人。增办126个小学附设初中班,在校学生5885人。1981年,对全县中学的设点布局进行了全面调整,压缩了完全中学。1982~1985年,全县小学附设初中班全部停办。至此,全县共有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30所,在校学生16613人,教职工1100人。是年10月,分区成立了校际指导组,建立健全了县、区、乡、校四级教研网,开展多层次、多学科的教研活动。全县先后成立了中学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七个学科的教学研究会,开展教改试验,举办学科竞赛。
1982~1990年间,全县高、初中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县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有关学科竞赛,获奖的有425人次,其中1人获全国性竞赛(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奖。获省级有关学科竞赛奖的有7人次,获市级有关学科竞赛奖的有175人次,南陵中学徐卫同学在198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第3名,被邀请参加全国冬令营活动,破格选送中国科技大学就读。1977~1990年间,高考录取的有1875人。其中本科489人,专科876人,高中中专510人;初中中专2106人。
1990年,全县投资20多万元,新建430平方米实验楼,改建2734平方米旧校舍,先后建成11个教学实验中心。位于平原的5个实验中心辐射14所中学,位于山区的4个实验中心辐射12所中学,基本实现全县实验中心网络化。每个实验中心都拥有物理、生化实验室,仪器柜完全中学不少于30顶,初中一般20顶,其他设施如演示台、准备台、照明灯、排气扇、灭火器、配电盘、漏电保护器配备齐全,可供师生按教材进度进行实验教学
若干年份全县普通中学统计表
表1—3
1977~1990年南陵县考生录取统计表
表1—4
1990年南陵县实验中心网络化建设基本情况表
表1—5
南陵中学民国28年(1939年)创办县立初级中学,校址设在大花山下蒲塘曹村,2个班,学生百余人。时经费短缺,校舍破旧,设备简陋。次年,遭日机轰炸,曾先后迁至张村、泾县肖村、西门张氏宗祠、南门日军旧营房等处。1949年,合并县城3所中学,命名为皖南区南陵中学,校址在市桥河畔(今南陵中学校址)。1952年,更名为安徽省南陵中学,占地近90亩,校舍面积12642.4平方米,其中教室2895.4平方米,科学馆1225平方米,图书馆、阅览室115平方米,其它用房1134平方米,是本县一所初具规模的完全中学。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学设备、仪器遭到严重破坏。1969年更名“五七中学”,1976年恢复安徽省南陵中学校名,1978年定为全县重点中学。1982年,高中二年制改为三年制。1978~1983年,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本科、大学专科的有225人,升入高中专67人,其中升入全国重点大学的约占35%左右。1986年高中毕业生升学122人,升学率58.1%。1988年,高中毕业生升学63人,升学率31.3%。1990年全校有教职工127人(不含退离休教职工),其中:专职教师90人,行政人员20人。在专职教师中,本科毕业的45人,大专毕业的38人。在教职员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92人,其中高级教师13人,一级教师52人。有教学班26个,高中14个,初中12个。在籍学生1423人,高中生707人,初中生716人。是年,高中毕业生升学55人,升学率23.8%。1986~1990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2人,市优秀教师和德育工作者5人,县优秀教师10人;在学生中,评为市级三好学生35人,优秀学生干部20人,县级三好学生84人,优秀学生干部48人。
南陵县第二中学民国33年(1944年)在城内通济街建皖南中学。民国34年更名昌德中学,民国35年秋改为中山中学。1952~1954年先后开办过泾县、南陵、繁昌联立初级师范。南陵初级师范1958年迁出,开办县初级中学。1959年迁往家发,改名为南陵县第一中学。是年9月,又在原校址开办南陵县第二初级中学。1962年春,两校合并,恢复校名为南陵县初级中学,设9个班,学生600多人,并在蔡湖村开辟学农基地10余亩、创办涵洞管厂,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1969年,学校停办。1972年2月,开办城关中学,招收5个班,借用南陵师范4个教室,学生自带小板凳上课,条件十分简陋。1973年,学校发展到10个班,因教室不够,便搭起油毛毡棚作简易教室。1974年,恢复南陵县初级中学校名。197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命名为南陵县第二中学。设高中4个班,初中18个班,共22个班,学生1000多人。1985年秋,增设职业高中班,学校挂南陵县第二中学、南陵县高级职业中学两块牌子。
1982年,学校出席了省五讲四美先进代表大会;1989年,杨宗敏老师获省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应届毕业生程龙获省作文比赛二等奖。全校有三层教学大楼2幢,办公楼、实验楼、综合楼、教师宿舍楼各1幢,教职员工87人(不含退离休人员),设21个班级,学生1083人。
弋江中学民国37年(1948年),在弋江镇柳拂庵建私立光迪中学,民国38年(1949年)4月,该校与南陵县私立郁青农校合并,改为郁光中学(公办)。1951年,又改郁光中学为弋江中学。1953年,该校师生并入南陵中学,在原校址基地上创建弋江完全小学。1969年,弋江完全小学改为弋江初级中学。1974年,改为弋江二中,系完全中学。1990年教职工56人,教学班12个,其中初中6个,高中6个,在校学生655人,其中初中生355人,高中生320人。学校总面积9826平方米,占用土地216平方米,教室36间,教师宿舍55间,学生宿舍18间,厨房7间,实验中心270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18万元。
家发中学创办于1959年8月,校址在家发公社茶林大队,原校名南陵县第一初级中学。1962年秋,与南陵县第二初级中学合并,改名为南陵县初级中学分部。1963年,童村农业初中并入,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李家发烈士命名,称南陵县家发初级中学。1968~1970年,该校与家发农业初中合并。1970~1972年间,南陵师范迁至该校办学。1973年秋,招收高中学生,改名为南陵县家发中学。1985年,学校高中部由二年制改为三年制,正式成为本县农村改制后的完全中学。1990年,该校占地面积30余亩,开设14个教学班,其中高中5个班,初中9个班,在校学生693人,教职工46人。1986~1990年,在教职员中,被评为市级优秀园丁的1人,先进工作者的1人,优秀团委干部的1人,优秀工会干部的1人;县级优秀园丁的4人,优秀团委干部的1人。在学生中,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30人,县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55人。
排湾学校地处东河乡排湾村,是一所由县教委直管的八年制农村学校。1968年系小学,1970年设初中班,1981年改为排湾初级中学,1984年改称排湾学校。该校先后办有磷肥厂、虫害植保站、生物切片厂、生物标本厂,其中生物切片、病虫害标本远销省、全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地,深受客户欢迎。在办厂期间,国家教委、省教委、省政协及芜湖市委、县委等领导多次来校视察检查,上海中医学院、安徽农学院曾来校指导切片生产。
在抓校办工厂的同时,该校也注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978年,该校被评为省、市、县红旗单位。1979~1981年,获省、市、县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市、县科技先进单位。1982~1990年又连续2年评为县文明单位,在教师中有2人被评为市优秀园丁,8人被评为县优秀园丁;在学生中,有52人被评为县“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在各科竞赛中,有25人次获县奖,10人次获市奖,1人获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1982~1990年有15篇论文在省、市、县获奖,其中10篇论文在省级报刊发表。现有小学10个班,初中6个班,小学生481人,初中生265人,教职工45人,校舍(包括民房)87间,计2075平方米。
烟墩初级中学创建于1969年,是由南陵师范下迁办学组,在烟墩公社支持下兴办起来的,校址设在汪氏大宗祠,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0人。1972年设高中班。1978年,恢复高校招生制度,考取大学本科的有3人,考取高中专的有12人。1980年,高中班撤销。1985年,有12人录取初中专和重点高中,22人录取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升学率占毕业生总数的22.1%。1990年底学校有8个教学班,教职工26人,在校学生426人。1984年,学校结合当地经济特点,办起了木材加工厂、养猪场,开辟荒山,种植茶树,组织学生学习生产技术,还编制了《茶叶》等乡土教材,开设茶叶培植制作课,不仅加强了农职业技术教育,还增加了学校收入,该年创产值2万余元。在国家、集体、个人三结合集资办学和建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从1983年起学校先后兴建了新教室、实验室、教师宿舍多座,添置了录音机、投影机、电视机、扩音机、打字机、幻灯机、照相机,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1983年,被评为芜湖市集资办学、三结合建校先进单位。1988年,国家教委曾组织全国有关省市参观访问,被省、市评为“教书育人”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