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概述
宣城地区历史悠久,历代称为“上州”、“望郡”。境内山明水秀,风光宜人;资源富饶,物产众多;文物胜迹,瞩目壮观;钟灵毓秀,代有名人,可谓文化发达之区,人文荟萃之地。辖境地处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过渡地带,东邻苏浙,地近沪杭,系安徽东南之门户。
全区面积10309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42%,南北窄而东西长。东临浙江,南倚黄山,西与芜湖毗邻,北和东北与江苏接壤。人口2251383人,有汉、满、藏、壮、畲等22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9.9%,畲族聚居于宁国云梯乡。现辖宣州市和郎溪、广德、宁国、泾县4县,24镇,5个街道办事处,139个乡。行署驻宣州市。
宣城地区开发较早,据境内的地下发掘,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时为吴国辖地,战国时先属越,后隶楚,秦为鄣郡地,汉隶丹阳郡。晋太康二年(281)两分丹阳设宣城郡,郡治宛陵(今宣州市),南宋乾道二年(1166)始称宁国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宁国府为宁国路,设总管府,明、清两代复称宁国府,民国初期隶芜湖道,继设宣城首席县长,旋改设安徽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时期改为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解放后,1949年5月设宣城专署。1952年与巢湖专署合并成立芜湖专署,署治芜湖市。1956年、1961年、1965年区划多次调整,辖县多寡不一。1980年改称宣城地区行政公署,1982年署所迁至宣城。
境内三山逶迤,二水奔流。黄山、九华山余脉纵横延伸,中山、低山、丘陵交错而多样;地形南高北低渐次而倾斜。水阳江贯穿中部,青弋江奔流西来;南漪湖成自天然,一碧万顷,太平湖系出人工,青螺叠翠。南部山区,丘陵与盆地交错;北部平原,河湖与港汊密布。水乡清波荡漾,渔歌唱晚,秀色可餐;山区翠英扑地,鸟语花香,姿色诱人。全区山区和岗地占73%,平原和湖泊分别为25%和2%。全区面积折合1546.35万亩,其中耕地223.79万亩,林地540.16万亩,水面117.93万亩,园地24.68万亩,其它土地639.79万亩。
境域地跨北纬30°17′~31°19′、东经117°58′~119°40′,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以上,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无霜期约240天。因地形多异,故区域性气候比较明显。又因雨热同季,光温同步,故适宜多种农作物和林木生长,有利于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境内资源丰富,野生动物有琴鱼、银鱼、桐花鱼等水产珍品;有扬子鳄、苏门羚、猕猴、大小灵猫等珍稀物种。
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油菜、棉花为主,薯类等杂粮也占有一定比重。林业以木材、毛竹为大宗。广德、泾县、宁国三县盛产毛竹。广德毛竹种植面积、产量及采伐量均居全省首位,素为“毛竹之乡”。1987年全区森林覆盖率为31.2%。
经济作物以茶叶、蚕桑、药材为主。泾县涌溪火青、宣城敬亭绿雪、宁国黄花云尖、郎溪瑞草魁等均为优质名茶。蚕桑系地区的传统产品,据史志记载,早在唐代民间就有植桑养蚕的习惯,出产丝绸、绢等多种产品。宣城丝织红线毯质地精良,工艺精美,代为贡品。诗人白居易有《红线毯》诗,赞美红线毯制作的精美绝伦,并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暴殄天物“夺人衣作地衣”的恶行。“入境野田多秫稻,近吴风俗半蚕桑”,说明宣城地区蚕桑业的普遍,至民国初期业已衰落。建国后,党和政府大力扶持,蚕桑业逐渐恢复和发展,1987年全区蚕茧产量已达1193吨。药材以宣城产木瓜最佳。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载:“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最佳”,世有“宣木瓜”之称,自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种植历史。古代宣州青铜冶铸精美,古窑技艺精湛,造纸业尤为发达,世称“千年寿纸”的宣纸,多次荣获国际和国家金奖。“江南石山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州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之宣笔,吞云吐雾,游龙舞凤,世称佳品。“染为红线红如花”之丝织品精美绝伦。颗大皮薄,晶莹香脆,誉为“金丝琥珀”的名产宣城蜜枣,香溢千秋,名传千古。
境内矿藏富饶,品种多,储量大,初步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有25种。石灰石储量162亿吨,适合生产高标号水泥。大理石储量1.5亿立方米,且品种多、石质优。萤石、石墨、石棉的储量均居全省之首。金属矿中的铜、钼、白钨等储量在全省也有一定地位。
境内水力资源丰富,理论储藏量40.5万千瓦,其中可利用的28.92万千瓦,目前仅开发利用18.8万千瓦。
全区山明水秀,自然景观有宣城敬亭山,山谷云雾缭绕,梨花茶树叠翠,南齐太守谢朓有“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予以赞美;唐代诗仙李白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为其增辉。泾县桃花潭清泠皎洁,烟波无际,彩虹晖霞,烟村雨树,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脍炙人口,千古传唱。1972年陈村水库大坝建成后形成的“太平湖”,碧波万顷,浩无际涯,湖光山色,意态万千。广德的太极洞,钟乳奇石,百态千姿,地下银河,玉带金光。郎溪的石佛山,山峰奇秀,怪石嶙峋,清泉碧溪,天上人间。宁国的山门洞,岩洞石门鬼斧神功,有“天下之奇山有门,山门之奇天下无”的美传。
境内的文物胜迹更为世人瞩目。有位于敬亭山麓的宣城宋代双塔,有“倒悬如水立,尖刺仍天齐”矗立于宣城陵阳山第三峰的开元塔,有“两两浮屠耸碧空”,一圆一方,各具特色,位于泾县宝胜禅寺和白云山麓的古塔,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位于泾县桃花潭畔的踏歌岸阁。
“云岭烽火,战士丹心”,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内陈列的各种资料、照片、文物达六千余件,生动记录了当年新四军指战员驰骋大江南北,抗击日军,卫我中华的丰功伟绩,再现了新四军健儿英勇善战,威武雄壮的飒爽英姿,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凭吊英灵,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圣地。
坐落在群山环绕,烟树茫茫的泾县厚岸乡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的故居,前有庭院,后有花圃,花木扶苏,疏密有致。王稼祥曾在这里度过了20多个春秋,而今物是人非,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宣城地区民风淳正,文化发达,古往今来培育了众多的文人硕士、科技巨匠、丹青巨擘、民族英雄、革命先驱。文坛巨子梅尧臣,有“宋诗开山祖”之称,元朝的贡师泰不仅勤理事,善断狱,尤以文学著称当时。明代文字学家梅膺祚所著《字汇》,是《康熙字典》之前我国唯一完备的大字典,为海内所珍藏,誉之为稀世典籍。大戏剧家梅鼎祚所作的《玉合记》为昆山派的扛鼎之作,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一定影响。清初施闰章曾占据东南诗坛数十年,他的诗时称“宣城体”。丹青大师梅清善画理、精画技,被誉为“黄山画派巨匠”。著名书法家包世臣,所著《艺舟双楫》,是一部深受世人推崇的书法论著。当代著名国学大师胡朴安,弟子遍天下,为文慷慨激昂,尝自云“杀人未执三尺戈,笔伐尝书千张纸”,一生著述数十种,百余万言。当代艺术大师吴作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曾获法国政府最高文化艺术勋章。著名学者胡道静,当选为巴黎国际科技史研究院通讯院士。
清代曾为世界三大数学家之一的梅文鼎,毕生致力于天文、数学研究,著述达86种。其弟文鼐、文鼏、子以燕、孙珏成,皆精于历算。梅氏一家以梅文鼎为首形成了历史上的“宣城数学派”。
创制胶泥活字印刷的布衣翟金生,“一生筹活版,半世作雕虫。珠玉千箱积,经营卅载功”,是继北宋毕升之后为我国活字印刷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
历史上有力主防务、坚持抗金的名臣吴潜;有累败倭寇、驱逐荷兰侵略者的民族英雄沈有容;有因反抗外国传教士的侵略活动,在“天津教案”中蒙冤受屈的张光藻。近现代则有革命先驱者夏雨初、王金林、祖晨,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通观古今,宣城地区代有名人,群星璀璨。
宣城地区人民富有反压迫、反剥削、反侵略的传统。据史志所载,早在唐上元元年(760),广德县陈庄、陈伍就聚众起义,声势浩大,曾连克诸州县。明嘉靖九年(1530),建平(今郎溪)农民虞顺在伍牙山揭竿为旗,“从者二百余人”。清光绪二年(1876)建平县欧村湾群众爆发了反洋教斗争,宣城、广德、宁国纷纷响应,烧毁教堂和传教士住宅40余间,惩办了数名为虎作伥、作恶多端的教徒,平时作威作福的传教士们如丧家之犬,躲的躲,逃的逃。这次反教斗争,点燃了宣城地区反帝爱国斗争的熊熊烈火,影响所及,声震清廷,史称“建平教案”(又称皖南教案)。
“五·四”运动时期,宣城组织了宣城学生联合会、宣城各界抗日联合会,散传单、发通电、抵制和焚毁日货。工人、学生、店员游行示威,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抗怒潮,支持和参予了全国各地反帝反军阀的爱国运动。
1920~1921年,革命先驱者恽代英、肖楚女先后来宣城省立第四师范任教,经常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向学生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肖楚女所作的附小校歌词曰:“今日少年,断粥身功,将来国家主人翁。前程万里,毛羽需丰,一旦奋飞何其雄”,激励和鼓舞了青年学生,一时宣城成了皖南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920年5~9月,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爆发了赶走校长张和声、反对新任校长杭克俨任职的学潮,声震安徽省内外。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从此,宣城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反抗封建军阀、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1930年的三年时间里,为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先后爆发了郎溪特支夏雨初领导的郎溪农民暴动、广德县委王金林和邓国安领导的广德农民暴动、宣城县临委领导的宣城庙埠暴动;1935年,以洪维恭、李步新为主的泾旌宁宣中心县委,在泾旌宁宣四县边界地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游击根据地。1936年4月,上浙皖特委成立,领导所属的游击队,以宁国为中心向宣城、广德等县活动,在国民党军大举“围剿”下遭受重大损失,余下的30余人在宁国板桥地区坚持斗争,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东南局移驻泾县云岭二年之久,云岭成为抗日战争初期华中及东南半壁江山的领导中心和指挥中心。大批宣城儿女参加了新四军,走上抗日前线,不少人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或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壮烈牺牲。为收容和掩护“事变”中失散和负伤的新四军指战员,泾县人民作出了重大牺牲。“皖南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区人民继续进行抗日反顽斗争。
1943年9月,日军再次侵占郎溪、广德、宣城,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进入广德北部山区,继而向南发展,建立了郎广抗日根据地。宣城县游击队也积极打击日伪军和反共武装,逐步在北到南漪湖,西到峄山、板桥广大地区内建立了宣城敌后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全区人民在中共皖南地委领导下,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泾旌太、泾旌宁宣、苏浙皖等多块游击根据地,在策应大军渡江,解放皖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终于1949年4月,迎来了全国革命的胜利。
宣城地区山河壮丽,有广袤的良田沃野;富饶的自然资源;有勤劳勇敢和奋发进取的二百余万劳动人民。但在解放前,由于旧的社会制度,三大敌人的压迫,剥削者的掠夺,加之水利失修,灾害连年,兵戈迭起,战祸连绵,生产力发展极为缓慢,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劳动人民生活,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饥馑饿殍,屡见于史。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全区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迅速发展。1950年的土地改革运动,摧毁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经农业集体化,大兴农田水利,治山治水,改进传统的耕作制度,改良品种,推广农业科技,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等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措施,故虽有“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左”的错误,但农业生产在艰难曲折中仍不断提高和发展。1978年全区农业生产总值己达36807万元,比1949年增长1.67倍;粮食总产量达61.6万吨,比1949年增长1.26倍;农民人均生产粮食326.5公斤,比1949年增长3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了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全区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产量不断提高,至1987年,农业生产总值达69041万元,比1978年提高0.88倍,粮食总产量达93万吨,比1978年增长0.51倍。
经过38年的艰苦创业和建设,全区农业基础设施已大大改善并逐步增强,至1987年有大、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260座,总库容量28.3亿立方米,中、小型灌区1550处,小型塘坝数万处,有效灌溉面积146.1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5%。农业机械总动力57.6万千瓦,机耕面积达51.2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2.9%。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增强,为全区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增强了后劲,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工业生产在建国初极为落后,仅有简陋的纸厂、锅厂、小煤窑、以及铁、木、竹等手工生产的小作坊,现代工业几为空白。经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和1956年对私改造,工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1958年,因“大办钢铁”的需要,新建了一批煤矿、铁矿、炼焦、机械、建材、水泥,以及水力和火力发电厂(站)。1962~1965年,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使一度比例失调的国民经济摆脱了困境,工业生产略有回升,1965年全区工业生产总值5936万元,接近1957年的水平。“文化大革命”后期,各县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相继发展一批小水泥、小化肥、小纺织企业。地委和行署领导始终坚持以“小字”当头,狠抓了一批工业产品,至1978年全区工业生产总值达25209万元,比1949年增长8.9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区人民认真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了工业生产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扩建和改建了大部分老企业,新建了省属宁国水泥厂、地区啤酒厂、丝绸厂、新田煤矿等骨干企业,扩大了再生产的规模和能力,产品的产量大增,质量不断提高。全区有八种产品获国家、部、省优质产品证书。泾县红星牌宣纸获国家金奖,宁国元红酒获国家轻工业部铜杯奖,地区皖南机动车辆厂的“飞彩”牌机动三轮车和皖南电机厂Y型电机被评为省优产品。1984年以后,工业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承包经营日趋完善,全区工业生产发展更为迅速,尤其是乡镇企业,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1987年全区乡镇企业已达62655家,其中工业产值39284万元,比1978年增长4.4倍。经过38年的艰辛创业,全区已从建国初期单一的和简陋的手工作坊,逐步发展和建成以纺织、食品、饮料、造纸、建材、机械、电子、化工和非金属采掘为主,门类比较齐全的地方工业体系,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品已形成较大规模,有的产品质量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全区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城乡市场日益活跃、繁荣,社会商品零售额逐年增长,至1987年达88787万元,比1978年增长3.45倍。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事业面貌日新,1949年全区只有五条泥石公路,总长317.3公里,至1987年有各种类型公路526条,总长3475.86公里。其中乡村简易公路353条,总长505.4公里。全区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33.5公里,为建国初期的11倍。1987年全区公路客货运输量高达1700.2万人次与369.5万吨,公路交通覆盖了全区,延伸到各县的深山僻壤。
建国后新建的皖赣铁路,北起38公里处进入宣城县境,南至152公里处的宁国县境。另有铁路专用线6条,总长25.34公里。1952年邮路总长度为2386公里,1979年曾发展到7906公里。80年代起,由于增设一大批邮政代办所(点),信件报刊经其代递,邮路缩短,1987年,全区邮路总长1938公里。另有有线直达线路8条,1982年开始使用传真机,现已建成四通八达的邮电通讯网络。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全区财政收入逐年增长,1987年为10814万元,分别是1953年的15.16倍、1978年的2.42倍。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改善和提高,全民所有制职工工资1987年人均已提高到1252元,农民人均收入1978年只有80.8元,1987年为439元,增长4.42倍;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87年末为14989万元;农民储蓄存款余额为9968万元。
随着物质文明不断提高和改善,有力促进了全区人民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电影、广播、电视,有的从无到有,有的发展很快,日益普及。宣城地区素为文化发达之区,自古以来就有重教尚学之风。自宋至明、清,各县设有书院教育士子。泾县有23所书院,为全区之冠。其中以宣城的敬亭书院、泾县的水西书院影响较大,名儒硕士纷纷来院讲学,各地士子来此就读者每期达300人以上。而私塾、义学、社学为数更多。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各县改书院为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宣城崇正书院改称崇正学堂,三十一年(1905)泾县改考棚为高等小学堂,郎溪郎川书院改称建平初等学堂,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全区已有各类学堂80所。中等学校则有广德中学堂(1903年办)和宁国府中学堂(1906年办)两所。建国后党和政府为改变劳动人民文化落后的状况,大力兴办学校,此间虽经曲折,但至1980年全区已有小学3241所,在校学生393562人,1985年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6.6%,巩固率98.2%,毕业率90%,均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普及初等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年全区有普通初中186所,在校学生84363人,普通高中21所,在校学生7491人。1987年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1896所,每万人平均在校人数:中专11.7人,高中(含农业职高)57人,初中(含农业初中)401人,小学1236.8人。
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1987年全区各类文化机构达354家,公共图书馆5家,藏书169426册,文化馆5家,文化站136家,放映队151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16家,其中县以上医院19所,综合医院15所,中医院4所,农村区乡医院137所,有病床4807张,医疗卫生队伍7029人(内有西医906人、中医122人),已彻底改变了缺医少药的状况。较大的体育场所8处,专业体育干部852人,宣城县荣获全国田径之乡体育先进县的称号。有线广播覆盖率82.4%,电视覆盖率77.48%。
三十八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宣城大地已是沧桑巨变,旧貌换新颜。但要实现富民强区的“小康”目标,任务仍相当艰巨,须付出极大的努力。倘能通观利弊,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现有的物质基础,切实加强农业,进一步加快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东邻苏杭、南倚黄山、西连九华,地处皖南旅游区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提高服务质量;重视智力投资,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中专中技教育,从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大量吸收外地人才,培育人才市场,促进人才交流;重视科技投入,坚持科技兴区,改进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造就先进的生产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国内外技术交流,在开放、联合、协作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开发能力,使全区社会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能如是,则将欲腾飞之宣城,定将以崭新的步伐跨入二十一世纪。
全区面积10309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42%,南北窄而东西长。东临浙江,南倚黄山,西与芜湖毗邻,北和东北与江苏接壤。人口2251383人,有汉、满、藏、壮、畲等22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9.9%,畲族聚居于宁国云梯乡。现辖宣州市和郎溪、广德、宁国、泾县4县,24镇,5个街道办事处,139个乡。行署驻宣州市。
宣城地区开发较早,据境内的地下发掘,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时为吴国辖地,战国时先属越,后隶楚,秦为鄣郡地,汉隶丹阳郡。晋太康二年(281)两分丹阳设宣城郡,郡治宛陵(今宣州市),南宋乾道二年(1166)始称宁国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宁国府为宁国路,设总管府,明、清两代复称宁国府,民国初期隶芜湖道,继设宣城首席县长,旋改设安徽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时期改为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解放后,1949年5月设宣城专署。1952年与巢湖专署合并成立芜湖专署,署治芜湖市。1956年、1961年、1965年区划多次调整,辖县多寡不一。1980年改称宣城地区行政公署,1982年署所迁至宣城。
境内三山逶迤,二水奔流。黄山、九华山余脉纵横延伸,中山、低山、丘陵交错而多样;地形南高北低渐次而倾斜。水阳江贯穿中部,青弋江奔流西来;南漪湖成自天然,一碧万顷,太平湖系出人工,青螺叠翠。南部山区,丘陵与盆地交错;北部平原,河湖与港汊密布。水乡清波荡漾,渔歌唱晚,秀色可餐;山区翠英扑地,鸟语花香,姿色诱人。全区山区和岗地占73%,平原和湖泊分别为25%和2%。全区面积折合1546.35万亩,其中耕地223.79万亩,林地540.16万亩,水面117.93万亩,园地24.68万亩,其它土地639.79万亩。
境域地跨北纬30°17′~31°19′、东经117°58′~119°40′,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以上,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无霜期约240天。因地形多异,故区域性气候比较明显。又因雨热同季,光温同步,故适宜多种农作物和林木生长,有利于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境内资源丰富,野生动物有琴鱼、银鱼、桐花鱼等水产珍品;有扬子鳄、苏门羚、猕猴、大小灵猫等珍稀物种。
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油菜、棉花为主,薯类等杂粮也占有一定比重。林业以木材、毛竹为大宗。广德、泾县、宁国三县盛产毛竹。广德毛竹种植面积、产量及采伐量均居全省首位,素为“毛竹之乡”。1987年全区森林覆盖率为31.2%。
经济作物以茶叶、蚕桑、药材为主。泾县涌溪火青、宣城敬亭绿雪、宁国黄花云尖、郎溪瑞草魁等均为优质名茶。蚕桑系地区的传统产品,据史志记载,早在唐代民间就有植桑养蚕的习惯,出产丝绸、绢等多种产品。宣城丝织红线毯质地精良,工艺精美,代为贡品。诗人白居易有《红线毯》诗,赞美红线毯制作的精美绝伦,并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暴殄天物“夺人衣作地衣”的恶行。“入境野田多秫稻,近吴风俗半蚕桑”,说明宣城地区蚕桑业的普遍,至民国初期业已衰落。建国后,党和政府大力扶持,蚕桑业逐渐恢复和发展,1987年全区蚕茧产量已达1193吨。药材以宣城产木瓜最佳。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载:“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最佳”,世有“宣木瓜”之称,自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种植历史。古代宣州青铜冶铸精美,古窑技艺精湛,造纸业尤为发达,世称“千年寿纸”的宣纸,多次荣获国际和国家金奖。“江南石山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州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之宣笔,吞云吐雾,游龙舞凤,世称佳品。“染为红线红如花”之丝织品精美绝伦。颗大皮薄,晶莹香脆,誉为“金丝琥珀”的名产宣城蜜枣,香溢千秋,名传千古。
境内矿藏富饶,品种多,储量大,初步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有25种。石灰石储量162亿吨,适合生产高标号水泥。大理石储量1.5亿立方米,且品种多、石质优。萤石、石墨、石棉的储量均居全省之首。金属矿中的铜、钼、白钨等储量在全省也有一定地位。
境内水力资源丰富,理论储藏量40.5万千瓦,其中可利用的28.92万千瓦,目前仅开发利用18.8万千瓦。
全区山明水秀,自然景观有宣城敬亭山,山谷云雾缭绕,梨花茶树叠翠,南齐太守谢朓有“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予以赞美;唐代诗仙李白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为其增辉。泾县桃花潭清泠皎洁,烟波无际,彩虹晖霞,烟村雨树,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脍炙人口,千古传唱。1972年陈村水库大坝建成后形成的“太平湖”,碧波万顷,浩无际涯,湖光山色,意态万千。广德的太极洞,钟乳奇石,百态千姿,地下银河,玉带金光。郎溪的石佛山,山峰奇秀,怪石嶙峋,清泉碧溪,天上人间。宁国的山门洞,岩洞石门鬼斧神功,有“天下之奇山有门,山门之奇天下无”的美传。
境内的文物胜迹更为世人瞩目。有位于敬亭山麓的宣城宋代双塔,有“倒悬如水立,尖刺仍天齐”矗立于宣城陵阳山第三峰的开元塔,有“两两浮屠耸碧空”,一圆一方,各具特色,位于泾县宝胜禅寺和白云山麓的古塔,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位于泾县桃花潭畔的踏歌岸阁。
“云岭烽火,战士丹心”,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内陈列的各种资料、照片、文物达六千余件,生动记录了当年新四军指战员驰骋大江南北,抗击日军,卫我中华的丰功伟绩,再现了新四军健儿英勇善战,威武雄壮的飒爽英姿,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凭吊英灵,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圣地。
坐落在群山环绕,烟树茫茫的泾县厚岸乡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的故居,前有庭院,后有花圃,花木扶苏,疏密有致。王稼祥曾在这里度过了20多个春秋,而今物是人非,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宣城地区民风淳正,文化发达,古往今来培育了众多的文人硕士、科技巨匠、丹青巨擘、民族英雄、革命先驱。文坛巨子梅尧臣,有“宋诗开山祖”之称,元朝的贡师泰不仅勤理事,善断狱,尤以文学著称当时。明代文字学家梅膺祚所著《字汇》,是《康熙字典》之前我国唯一完备的大字典,为海内所珍藏,誉之为稀世典籍。大戏剧家梅鼎祚所作的《玉合记》为昆山派的扛鼎之作,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一定影响。清初施闰章曾占据东南诗坛数十年,他的诗时称“宣城体”。丹青大师梅清善画理、精画技,被誉为“黄山画派巨匠”。著名书法家包世臣,所著《艺舟双楫》,是一部深受世人推崇的书法论著。当代著名国学大师胡朴安,弟子遍天下,为文慷慨激昂,尝自云“杀人未执三尺戈,笔伐尝书千张纸”,一生著述数十种,百余万言。当代艺术大师吴作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曾获法国政府最高文化艺术勋章。著名学者胡道静,当选为巴黎国际科技史研究院通讯院士。
清代曾为世界三大数学家之一的梅文鼎,毕生致力于天文、数学研究,著述达86种。其弟文鼐、文鼏、子以燕、孙珏成,皆精于历算。梅氏一家以梅文鼎为首形成了历史上的“宣城数学派”。
创制胶泥活字印刷的布衣翟金生,“一生筹活版,半世作雕虫。珠玉千箱积,经营卅载功”,是继北宋毕升之后为我国活字印刷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
历史上有力主防务、坚持抗金的名臣吴潜;有累败倭寇、驱逐荷兰侵略者的民族英雄沈有容;有因反抗外国传教士的侵略活动,在“天津教案”中蒙冤受屈的张光藻。近现代则有革命先驱者夏雨初、王金林、祖晨,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通观古今,宣城地区代有名人,群星璀璨。
宣城地区人民富有反压迫、反剥削、反侵略的传统。据史志所载,早在唐上元元年(760),广德县陈庄、陈伍就聚众起义,声势浩大,曾连克诸州县。明嘉靖九年(1530),建平(今郎溪)农民虞顺在伍牙山揭竿为旗,“从者二百余人”。清光绪二年(1876)建平县欧村湾群众爆发了反洋教斗争,宣城、广德、宁国纷纷响应,烧毁教堂和传教士住宅40余间,惩办了数名为虎作伥、作恶多端的教徒,平时作威作福的传教士们如丧家之犬,躲的躲,逃的逃。这次反教斗争,点燃了宣城地区反帝爱国斗争的熊熊烈火,影响所及,声震清廷,史称“建平教案”(又称皖南教案)。
“五·四”运动时期,宣城组织了宣城学生联合会、宣城各界抗日联合会,散传单、发通电、抵制和焚毁日货。工人、学生、店员游行示威,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抗怒潮,支持和参予了全国各地反帝反军阀的爱国运动。
1920~1921年,革命先驱者恽代英、肖楚女先后来宣城省立第四师范任教,经常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向学生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肖楚女所作的附小校歌词曰:“今日少年,断粥身功,将来国家主人翁。前程万里,毛羽需丰,一旦奋飞何其雄”,激励和鼓舞了青年学生,一时宣城成了皖南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920年5~9月,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爆发了赶走校长张和声、反对新任校长杭克俨任职的学潮,声震安徽省内外。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从此,宣城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反抗封建军阀、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1930年的三年时间里,为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先后爆发了郎溪特支夏雨初领导的郎溪农民暴动、广德县委王金林和邓国安领导的广德农民暴动、宣城县临委领导的宣城庙埠暴动;1935年,以洪维恭、李步新为主的泾旌宁宣中心县委,在泾旌宁宣四县边界地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游击根据地。1936年4月,上浙皖特委成立,领导所属的游击队,以宁国为中心向宣城、广德等县活动,在国民党军大举“围剿”下遭受重大损失,余下的30余人在宁国板桥地区坚持斗争,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东南局移驻泾县云岭二年之久,云岭成为抗日战争初期华中及东南半壁江山的领导中心和指挥中心。大批宣城儿女参加了新四军,走上抗日前线,不少人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或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壮烈牺牲。为收容和掩护“事变”中失散和负伤的新四军指战员,泾县人民作出了重大牺牲。“皖南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区人民继续进行抗日反顽斗争。
1943年9月,日军再次侵占郎溪、广德、宣城,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进入广德北部山区,继而向南发展,建立了郎广抗日根据地。宣城县游击队也积极打击日伪军和反共武装,逐步在北到南漪湖,西到峄山、板桥广大地区内建立了宣城敌后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全区人民在中共皖南地委领导下,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泾旌太、泾旌宁宣、苏浙皖等多块游击根据地,在策应大军渡江,解放皖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终于1949年4月,迎来了全国革命的胜利。
宣城地区山河壮丽,有广袤的良田沃野;富饶的自然资源;有勤劳勇敢和奋发进取的二百余万劳动人民。但在解放前,由于旧的社会制度,三大敌人的压迫,剥削者的掠夺,加之水利失修,灾害连年,兵戈迭起,战祸连绵,生产力发展极为缓慢,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劳动人民生活,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饥馑饿殍,屡见于史。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全区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迅速发展。1950年的土地改革运动,摧毁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经农业集体化,大兴农田水利,治山治水,改进传统的耕作制度,改良品种,推广农业科技,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等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措施,故虽有“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左”的错误,但农业生产在艰难曲折中仍不断提高和发展。1978年全区农业生产总值己达36807万元,比1949年增长1.67倍;粮食总产量达61.6万吨,比1949年增长1.26倍;农民人均生产粮食326.5公斤,比1949年增长3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了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全区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产量不断提高,至1987年,农业生产总值达69041万元,比1978年提高0.88倍,粮食总产量达93万吨,比1978年增长0.51倍。
经过38年的艰苦创业和建设,全区农业基础设施已大大改善并逐步增强,至1987年有大、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260座,总库容量28.3亿立方米,中、小型灌区1550处,小型塘坝数万处,有效灌溉面积146.1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5%。农业机械总动力57.6万千瓦,机耕面积达51.2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2.9%。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增强,为全区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增强了后劲,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工业生产在建国初极为落后,仅有简陋的纸厂、锅厂、小煤窑、以及铁、木、竹等手工生产的小作坊,现代工业几为空白。经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和1956年对私改造,工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1958年,因“大办钢铁”的需要,新建了一批煤矿、铁矿、炼焦、机械、建材、水泥,以及水力和火力发电厂(站)。1962~1965年,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使一度比例失调的国民经济摆脱了困境,工业生产略有回升,1965年全区工业生产总值5936万元,接近1957年的水平。“文化大革命”后期,各县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相继发展一批小水泥、小化肥、小纺织企业。地委和行署领导始终坚持以“小字”当头,狠抓了一批工业产品,至1978年全区工业生产总值达25209万元,比1949年增长8.9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区人民认真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了工业生产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扩建和改建了大部分老企业,新建了省属宁国水泥厂、地区啤酒厂、丝绸厂、新田煤矿等骨干企业,扩大了再生产的规模和能力,产品的产量大增,质量不断提高。全区有八种产品获国家、部、省优质产品证书。泾县红星牌宣纸获国家金奖,宁国元红酒获国家轻工业部铜杯奖,地区皖南机动车辆厂的“飞彩”牌机动三轮车和皖南电机厂Y型电机被评为省优产品。1984年以后,工业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承包经营日趋完善,全区工业生产发展更为迅速,尤其是乡镇企业,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1987年全区乡镇企业已达62655家,其中工业产值39284万元,比1978年增长4.4倍。经过38年的艰辛创业,全区已从建国初期单一的和简陋的手工作坊,逐步发展和建成以纺织、食品、饮料、造纸、建材、机械、电子、化工和非金属采掘为主,门类比较齐全的地方工业体系,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品已形成较大规模,有的产品质量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全区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城乡市场日益活跃、繁荣,社会商品零售额逐年增长,至1987年达88787万元,比1978年增长3.45倍。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事业面貌日新,1949年全区只有五条泥石公路,总长317.3公里,至1987年有各种类型公路526条,总长3475.86公里。其中乡村简易公路353条,总长505.4公里。全区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33.5公里,为建国初期的11倍。1987年全区公路客货运输量高达1700.2万人次与369.5万吨,公路交通覆盖了全区,延伸到各县的深山僻壤。
建国后新建的皖赣铁路,北起38公里处进入宣城县境,南至152公里处的宁国县境。另有铁路专用线6条,总长25.34公里。1952年邮路总长度为2386公里,1979年曾发展到7906公里。80年代起,由于增设一大批邮政代办所(点),信件报刊经其代递,邮路缩短,1987年,全区邮路总长1938公里。另有有线直达线路8条,1982年开始使用传真机,现已建成四通八达的邮电通讯网络。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全区财政收入逐年增长,1987年为10814万元,分别是1953年的15.16倍、1978年的2.42倍。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改善和提高,全民所有制职工工资1987年人均已提高到1252元,农民人均收入1978年只有80.8元,1987年为439元,增长4.42倍;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87年末为14989万元;农民储蓄存款余额为9968万元。
随着物质文明不断提高和改善,有力促进了全区人民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电影、广播、电视,有的从无到有,有的发展很快,日益普及。宣城地区素为文化发达之区,自古以来就有重教尚学之风。自宋至明、清,各县设有书院教育士子。泾县有23所书院,为全区之冠。其中以宣城的敬亭书院、泾县的水西书院影响较大,名儒硕士纷纷来院讲学,各地士子来此就读者每期达300人以上。而私塾、义学、社学为数更多。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各县改书院为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宣城崇正书院改称崇正学堂,三十一年(1905)泾县改考棚为高等小学堂,郎溪郎川书院改称建平初等学堂,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全区已有各类学堂80所。中等学校则有广德中学堂(1903年办)和宁国府中学堂(1906年办)两所。建国后党和政府为改变劳动人民文化落后的状况,大力兴办学校,此间虽经曲折,但至1980年全区已有小学3241所,在校学生393562人,1985年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6.6%,巩固率98.2%,毕业率90%,均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普及初等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年全区有普通初中186所,在校学生84363人,普通高中21所,在校学生7491人。1987年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1896所,每万人平均在校人数:中专11.7人,高中(含农业职高)57人,初中(含农业初中)401人,小学1236.8人。
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1987年全区各类文化机构达354家,公共图书馆5家,藏书169426册,文化馆5家,文化站136家,放映队151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16家,其中县以上医院19所,综合医院15所,中医院4所,农村区乡医院137所,有病床4807张,医疗卫生队伍7029人(内有西医906人、中医122人),已彻底改变了缺医少药的状况。较大的体育场所8处,专业体育干部852人,宣城县荣获全国田径之乡体育先进县的称号。有线广播覆盖率82.4%,电视覆盖率77.48%。
三十八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宣城大地已是沧桑巨变,旧貌换新颜。但要实现富民强区的“小康”目标,任务仍相当艰巨,须付出极大的努力。倘能通观利弊,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现有的物质基础,切实加强农业,进一步加快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东邻苏杭、南倚黄山、西连九华,地处皖南旅游区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提高服务质量;重视智力投资,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中专中技教育,从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大量吸收外地人才,培育人才市场,促进人才交流;重视科技投入,坚持科技兴区,改进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造就先进的生产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国内外技术交流,在开放、联合、协作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开发能力,使全区社会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能如是,则将欲腾飞之宣城,定将以崭新的步伐跨入二十一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