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全区土地总面积10309平方公里,折合1546.35万亩。据1986年调查,利用状况分为以下几类:
耕地面积223.7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14.47%。其中水田198.13万亩,旱地25.65万亩。主要分布在宣、郎、广三市县,面积达166.82万亩,占总耕地的74.54%。由于南北地貌的差异,耕地比重及利用途径和程度也不相同。南部多山,耕地少而零散;中部岗丘起伏,耕地比较分散,林、草地比重大,近年由于开荒种植,旱地面积有逐步扩大趋势。北部地势平坦,耕地比重大,集中成片,利用率高,水田面积占到90%,是稻米主要产区。
林地面积540.1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34.93%。其中有林地420.83万亩,灌木林地60.48万亩,疏林地28万亩,新造未成林地30.68万亩,苗圃地0.17万亩。主要分布在宁国、泾县、广德三个山区县,面积427.51万亩,占全区林地近80%。
园地面积24.6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1.59%。其中茶园19.14万亩,以宁国、泾县为多,占62.1%,宣、郎、广三市县只占37.9%;桑园3.78万亩,主要分布在泾县、广德二县,占78.84%.其他县、市少量分布;果园(不含属于林业部分的干果树用地)1.75万亩,主要在宣州市,占73%,其他各县只在1000~2000亩之间。
草地面积117.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7.6%。主要是可利用的成片草场。分布以宣州市最多,占31.4%,宁国、泾县次之,各占23%左右,广德县占17.2%,郎溪县只占5%左右。草地多为柴山或自然放牧区,利用率低。近年来已在宣州市峄山、广德县赵村建设人工草场,开发利用资源。
城乡居民点及厂矿用地面积68.6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44%,其中包括农村居民点(村庄)内的零星菜地、池塘、打谷场等。分布以宣州市和宁国县最多,各占30%左右,广德、郎溪县次之,分别占11%和14%左右,泾县最少,只占9%。
交通用地面积15.3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1%,主要是公路、铁路和农村1米宽以上的大道,以农村大道用地最多,占62%以上。其分布特点,中部丘陵区多于南部山区,而北部圩区多靠水运,田多埂窄,交通用地相对较少。
水域面积117.9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7.63%。分布北多南少。宣州市和郎溪县北部圩区,河网密布,水面大而集中,两市县水域占全区水域近70%。丘陵和山区以库、塘为主,水域面积较小。
其他用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438.2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28.34%。主要是一部分特殊用地和未开发及难利用土地,如名胜古迹、寺庙、国防用地,荒草地、裸土地,石砾地、裸岩、沙地、田坎等。分布特点,山区县多于非山区县,广德、宁国、泾县分别占20~25%,宣州、郎溪分别占18.6%和14.4%。
二、植物资源
木竹全区有林地面积420.83万亩,立木蓄积743.3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676.1万立方米,特用林1.5万立方米,防护林2万立方米,薪炭林24.1万立方米;疏林地面积28万亩,立木蓄积37.3万立方米。此外,尚有散生木蓄积11.5万立方米,四旁树木蓄积18.4万立方米。毛竹立竹1.25亿根,元竹6000万根。年可伐量木材39万立方米,毛竹650万根,刚元竹94万根。
资源分布,主要在南部和东南部山区,约占总蓄积量的81%,其中泾县、宁国两个山区县森林面积占全区的58%,蓄积量占78.2%,可伐量占96.6%,人均占有森林面积4亩、立木蓄积量6.1立方米、可伐量0.6立方米。宣、郎、广三县、市人均只有森林面积1.6亩、立木蓄积量0.8立方米,可伐量极少。毛竹分布以广、宁、泾三县为主,蓄积量在1亿根以上,占全区的84%;元竹主要分布在宁国县沿河两岸,蓄积量4000万根以上。
中药材本区中药材资源量大,质优品佳,是省内重点药材产区之一。据1986年普查统计,中药材共有284科1278种,其中植物类药材206科1165种,占90%。在植物类药材中,藻类2科2种,菌类15科33种,地衣类3科5种,苔藓类9科11种,蕨类26科54种,裸子植物类8科17种,被子植物类143科1043种,总储量16万余吨。
植物类药材的分布规律,品种和数量由北向南逐渐增多。南部中低山区,包括宁国县全部、泾县大部、广德县和宣州市南部,有丰富的珍稀名贵药材,如贝母、天麻、白术、山茱萸、枣皮、望春花、杜仲、厚朴、白芍、复盆子、前胡、独活、葛根、四季青叶、草乌等。储量约占全区植物类药材总储量的一半。中部丘陵区,包括泾县北部、广德中北部、郎溪和宣州中南部,木本和珍稀名贵药材较少,草本大宗地道药材较多,主要品种有宣木瓜、桔梗、南沙参、明党参、太子参、紫丹参、香附、春柴胡、山植、金樱子、白茅根、青木香、闹阳花、南独子、杜鹃花、天花粉、首乌、垂盆草、桂皮、土茯苓等,储量占35%左右。北部圩畈区,包括宣州中北部、郎溪北部,药材较少,主要是湿生草本和水生品种,有草决明、酢浆草、地锦花、羊蹄草、蒲公英、半边莲、夏枯草、墨旱莲、白前、马齿苋、蜀羊泉、扁旭、不食草、马鞭草、车前草、地丁草、莲子、芡实等,储量占14%左右。
三、动物资源
1、野生动物
宣城地区在安徽省动物地理区划中届皖南山区和沿江平原结合部,区属成分为东洋界华中区。野生动物种类较多,已知陆栖脊椎动物有83科297种。其中兽类20科58种,鸟类48科175种,爬行类动物9科43种,两栖类动物6科21种。属于珍贵保护动物有30余种。扬子鳄、梅花鹿、金钱豹、云豹、黑麂、白鹳、丹顶鹤、白颈长尾雉等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鬣羚(苏门羚)、猕猴、短尾猴、獐、豺、金猫、大灵猫、小灵猫、穿山甲、水獭、大鲵(娃娃鱼)、鹰、隼、白鹇、鸳鸯、大天鹅、小天鹅等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野生动物的分布随地形的不同而异。梅花鹿、云豹、黑麂、大鲵主要分布在山区。黑麂为我国特产动物,本区仅宁国、泾县有见,为数甚少。金钱豹、鬣羚、金猫、大小灵猫、白鹇、白颈长尾雉等主要分布在半山区及丘陵地带,数量也逐年下降。丹顶鹤、天鹅等在湖泊及浅滩有时有栖息。主要野生动物有:
兽类黑麂、金钱豹、云豹、梅花鹿、鬣羚、猕猴、短尾猴、獐、豺、金猫、大灵猫、小灵猫、水獭、穿山甲、豹、狼、野猪、麂、山羊、刺猬、豪猪、灰狐、草狐、灰狸、香狸、山狸、玉面狸、九节狸、花面狸、斑狗、群狗、狗獾、猪獾、鼬獾、黄鼬、松鼠、兔等。
鸟类丹顶鹤、白鹇、白颈长尾雉、鸳鸯、大天鹅、小天鹅、山鹰、斑鹰、雀鹰、赤腹鹰、松雀鹰、红隼、雕鸮、草鸮、长耳鸮、斑头、红角、白尾鹞、白鹭、灰鹭、池鹭、苍鹭、鸬鹚、野鸭、雁、灰鹤、水鸡、勺鸡、竹鸡、喜鹊、灰喜鹊、山喜鹊、乌鸦、松鸦、白颈鸦、山雉、环颈雉、山斑鸠、珠顶斑鸠、画眉、鸲鹆、家燕、小燕、金腰燕、麻雀、云雀、黄雀、燕雀、瓦雀、山麻雀、鹌鹑、翠鸟、黑枕黄鹂、豆鹂、白鸰、鹦鹉、橙鸟、黄眉柳莺、红翅凤头鹃、鹰头杜鹃、四声杜鹃、小杜鹃、绿啄木鸟、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红嘴蓝鹊、寿带鸟、太平鸟、暗绿绣眼鸟、竹园鸟、唤春鸟、五彩鸟、三宝鸟、棕鸟、褐河鸟、虎纹伯劳、牛头伯劳、红尾伯劳、棕背伯劳、秧鸡、凤头麦鸡、灰头麦鸡、乌鸫、红嘴蓝鸫、鹊鸲、红尾水鸲、黑背燕尾、棕头鸦雀、黑脸噪鹛、鹧鸪、鹁鸪、白头鹎、冠鱼狗、蓝翡翠、戴胜、绿鹦嘴鹎、黑卷尾、灰卷尾、发冠卷尾、董鸡、腊鸡、田鹨、白腰草鹬、灰顶红尾鸲等。
爬行类扬子鳄、平胸龟、乌龟、黄喉拟水龟、黄缘盒龟、鳖、尖吻蝮、赤链蛇、双斑锦蛇、王锦蛇、玉斑锦蛇、红点锦蛇、黑眉锦蛇、紫灰锦蛇、颈梭蛇、水赤链游蛇、锈链游蛇、乌游蛇、虎斑游蛇、小头蛇、翠青蛇、乌稍蛇、蝮蛇、眼镜蛇、竹叶青、蕲蛇、银环蛇、黄水蛇、花蟒、乌蟒、黄蟒、草蜥等。
两栖类大鲵、蝾螈、蟾蜍、黑斑蛙、棘胸蛙、金线蛙等。
2、家禽家畜和鱼类
家禽家畜饲养遍及全区,种类较多,以猪、牛、羊、鸡、鸭、鹅为主。猪的品种除引进的外,地方良种主要有圩猪和杨山猪。其他禽畜中,鸡的引进品种较多,余多为当地品种,如沿江湖滨水牛、白山羊、宣州鸡、四季鹅等。此外,还有盛产于宣、郎、广一带的雁鹅、台鸡、三黄鸡等。近年来又发展了养貂、养兔、养蜂生产,并出现一些养殖蚯蚓、蝎子、地鳖虫等专业户。
主要鱼类有70多种。其中山溪、湖泊定居性的占63%,江湖半回游性的占22%,过河口回游性的占15%。品种以鲤科最多。经济价值较大的鱼种有青、草、鲢、鳙、鲤、鲫、鳊、鲂、白、鲚、鳜、鳢、鳗、鳝、银鱼等。此外,还有大量的虾、蟹及贝类、螺类等水生动物资源。
3、珍稀动物扬子鳄及其养殖、研究中心
扬子鳄古名“鼍”,俗称“土龙”、“猪婆龙”。已有2亿多年生活史,曾与恐龙共同生活过1亿多年。它经过了冰川、气候、地壳运动等一系列巨大变化,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两种生活在温带的淡水鳄之一,在动物进化史研究上有活标本、活化石之称,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扬子鳄为两栖类爬行动物。外形颇象传说中的龙。嘴大而尖,双眼微突,尾部粗长,遍身鳞甲且有四足,体长2米左右,体重一般20~30公斤,重者可达50公斤以上。性情温顺,行动迟钝,耐饥力极强。通常穴居池沼底部,主要以鱼、蛙、小鸟、及鼠类为食。冬日蜇居穴中,5月底至6月初发情交配,7月产卵,8月底至9月初幼鳄出壳。寿命一般在四、五十年,最长可活七、八十年。
据史料记载,扬子鳄曾广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主产青弋江和水阳江沿岸至太湖流域的沼泽地带,数量很多。近百年来,由于栖居环境遭到破坏,范围日渐缩小。到70年代初,仅残存于皖东南以宣城为中心的部分山丘区,濒临灭绝。
1972年国务院颁布保护野生动物条例,规定扬子鳄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当年在宣城、泾县、南陵设立3个自然保护区。1979年,安徽省林业厅在宣城县夏渡林场建立扬子鳄养殖场,占地1300多亩,砌筑围墙近万米,修造人工饲养池3个及专供科研用的室内“育婴”池、观察室,辟有沟塘、草滩、园林等设施齐全的天然养殖区。1982年,国家林业部和安徽省林业厅决定,在养殖场的基础上成立扬子鳄研究中心,并将试验繁殖基地扩大到5.2万亩。同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宣城地区建立扬子鳄保护区。1985年,又在宣、郎、广、泾四县鳄源较多的乡设立11个保护点。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保护区列为国家保护级。
繁殖研究中心与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期合作,研究扬子鳄人工饲养、繁殖技术。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入工湖、完善人工饲养方法等措施,使扬子鳄的生殖率、孵化率和成活率逐年提高。1986年人工孵化率达90.3%,幼鳄成活率达95.4%,成果通过了部级鉴定。到1987年,共饲养成鳄150条,繁殖幼鳄1500多条,使这一古老的濒临绝灭的珍稀动物获得了新生。
四、矿物资源
本区沿地质主导构造线北东向主干断裂带,有一系列的中基性酸性岩浆侵入和喷发活动,形成辉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等类岩体及安山岩类的喷出岩,伴有铁、锰、铜、铅、锌、钼、钨、铋、铍、金、银等金属矿物及萤石、石棉、沸石、珍珠岩、硅灰石、大理石等非金属矿物。据1987年调查,共有各类矿物72种,分布于1018个矿点。
1、金属矿
铁主要分布于宣州市狸桥——马山埠、水东、华阳——溪口——榨门,郎、广两县毗连的伍牙山——白茅岭,广德县下寺——庙西,泾县孤峰、北贡、汀溪、昌桥、铜山、水竹棵、蔡村东等地,计有110余处,储量3392万吨。有工业价值的马山埠、北贡、芝麻园三处小型铁矿床均已开采。马山埠矿品位31.2%,北贡和芝麻园矿品位49.5%。三处均属接触交代型矿床,共(伴)生矿物多,可综合利用。马山埠铁矿含锗量达到工业开采指标。
锰主要分布于宣州市狸桥——马山埠、水东,宁国县霞西——庄村一带。共有32处,其中矿床3处,矿点29处。有地质资料的19处,储量1567万吨。与锰共生的铁矿5处,储量313万吨。宣州市塔山锰矿1957年即已开采,资源接近枯竭。宁国县霞西高坑、洪门小音目山及宣州市簸箕山等矿,规模虽小,品位较高,可供乡镇开采。
钒主要分布于宁国县荷塘组地层中,含矿地带长达75公里,平均厚度8.3米,地质远景储量280万吨。泾县西部的田家山银坑北贡里一带,也有呈北东向展布的钒矿层和石煤层共生,长达20公里。
铜、钼已知铜矿25处,其中2处为矿床。有地质资料的9处,工业储量15.36万吨。宣州市麻姑山铜钼矿探明铜矿储量8.06万吨,品位1.04%;钼矿储量1.18万吨,品位0.12%;硫铁矿57.84万吨,品位34%。铜山荞麦山铜矿探明工业储量7.3万吨,品位0.84%;共生铁矿333万吨,品位39.4%;伴生硫铁矿1171.2万吨,品位23.1%。两矿含金、银、钴、镓等有益组分较多,综合开采利用潜力较大。
钨已知钨矿9处,其中矿床1处。主要分布在宁国县龙池山——仙霞——广德县柏垫的复背斜隆起带上,地质储量三氧化钨1.2万吨。还有锡、铋、钼、铍等金属。从区域成矿条件看,有利于钨的活化转移,具有找矿前景。
金已查出伴生金矿床1个,金矿点10个,金异常点3个,总储量2.79吨。宣州市麻姑山铜钼矿中伴生金储量2.69吨,其中工业储量1.89吨。金矿点主要有宁国县的胡乐、洪门、银峰,泾县的管岭,广德的安基山等处。
银主要分布于宣州市麻姑山及泾、宁两县交界北东向隆起带中,多为铜、铅、锌等多金属的伴生矿。麻姑山铜钼矿中共生银储量446.6吨,其中工业储量307吨。宁国县银峰、霞西、桥头一带的矿点,品位也达到工业利用指标。
区内金属矿还有铅、锌矿及多金属矿,计30余处,地质储量铅3万吨,锌0.68万吨。宁国县庄村西坞口、宣州市水东何村、泾县蔡村东园等矿点都有一定前景。此外,稀散金属元素有铌、钽、镓、锗、铟、铼、钴等,除个别地方外,多系附属于其它矿床中的伴生矿。
2、非金属矿
建筑材料类:
石棉为我国特稀矿种。本区产地主要在宁国县虹龙乡,探明石棉纤维储量8700吨,其中工业储量2100吨。所产直闪石和透闪石石棉,平均含棉率1.41%,纤维长而柔软,耐高温、耐酸性强,可代替价格昂贵的蓝石棉。外围有冯家塔等13个矿点,找矿前景较好,并伴生钒矿。
水泥用石灰岩主要分布于宣州市水东——宁国县港口、广德县新杭——独山、泾县蔡村——琴溪——江梓山等13个岩带,地质总储量160多亿吨,矿床规模大,矿石质量好,含氧化钙大于50%的占储量95%以上,均宜露采。大型矿床有宁国县海螺山、泾县晏公堂。海螺山探明储量1.5亿吨,其中工业储量1.1亿吨,一级品占71%。外围水东、新田预测储量2亿吨以上。
珍珠岩、沸石、膨润土分布在宣州市水东王胡村一带,系一大型共生矿床。珍珠岩矿探明储量334万吨,其中工业储量86万吨,热膨胀倍数14.5。目前已少量开采。沸石储量838.7万吨,其中工业储量339.8万吨,有效成分40~60%,斜发沸石占2/3,丝光沸石占1/3,催化性能与缙云沸石相当。目前由乡镇企业开采。膨润土储量400.5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60.4万吨,蒙脱石含量67.3%,膨胀倍数8.6,脱色力和粘结性均可。
硅灰石分布于广德县庙西、泾县铜山,地质储量分别为47万吨和20万吨,达大中型矿床规模。品位80%,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含量均在45%以上。广德已少量开采。
大理石全区有29处,有地质资料的13处。主要分布于宣州市狸桥、华阳,泾县北贡、厚岸、陈村、潘村,广德县赵村、新杭、流洞、独山,宁国县山门、庄村、狮桥、三元、杨山等地。其中广德县新杭、独山,泾县北贡,宣州市狸桥等地已经开采。
花岗石分布范围较广,已知52处,有地质资料的26处,地质储量16亿立方米。石质结构致密,纹路均匀,是潜力较大的优质建材资源。1987年在广德县同溪乡发现省内罕见的花岗岩石长廊。
黄沙区内有27条主要河流蕴藏可采黄沙,全长1110公里,黄沙总量在2.4亿立方米以上。沙的纯度高,颗粒均匀,承受压力大,为优质建筑沙。目前已有120多个点开采。
化工、陶瓷、玻璃工业用原材料类:
萤石(氟石)已知34处,主要分布在郎溪县姚村,广德县庙西、白茅岭,宁国县庄村、洪门等地,总储量2357万吨,其中工业储量200多万吨。多为单萤石脉状矿床,富矿占45%。矿体形态简单,可露采,经简单破碎手选,即可选出氟化钙纯度达75%以上的优质块矿。目前产品大部销往国外。
硫已知有18处硫铁矿,地质储量1848.7万吨,保有储量1745.5万吨,均与铁、铜共生。主要分布在宣州市马山埠、麻姑山,郎溪县铜官山等处。马山埠于1958年开始开采。
石墨见于宣州市马山埠,是全省仅有的两个石墨矿之一,储量50万吨,系一小型变质矿床。固定含碳量一般为14.8~17.6%,最大达42%,呈鳞片状。1958年发现并开始开采。
紫砂、陶土主要产地宁国县株木店。明代即已开采,保有储量148.5万吨,系中型矿床。其中紫砂储量64.7万吨,陶土储量83.8万吨。产状稳定,质量良好。外围有方塘潘茶村、汪溪殷自村等小型陶土矿床。板桥、港口等地远景储量大于500万吨。此外,泾县琴溪、铜山,郎溪县梅渚、凌笪,宣州市麻姑山、华阳等地,均有耐火粘土和陶瓷粘土分布。
瓷石区内花岗岩体及变质岩中均有出露。已知有泾县太园,广德县月湾,宁国县长虹、宁墩等处,地质储量4316万吨。已开采利用的泾县太园曹家村瓷石,硅、铝含量分别达到78.6%和14.3%,为优质瓷石资源。
石英石英砂岩主要分布于宁国县板桥、港口、汪溪,宣州市九连山、狸桥、水东,泾县昌桥、潘村、爱民、铜山、陈村,广德县新杭、牛头山等地,地质储量28.7亿吨。脉石英矿主要分布于宁国县南极、银峰、中溪等地,单体规模虽较小,但成群分布,有开发利用前景。
此外,区内还有重晶石、钾长石、磷矿石、孔雀石、水晶(熔炼水晶)、白云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
能源类:
煤主要分布于长广、水东港口、宣泾等11个煤田区、带,总储量2.48亿吨。1986年保有储量1.65亿吨,其中工业储量1.2亿吨。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煤层薄而不稳。按现行标准,仅个别矿达到小型矿床规模,多数为“鸡窝矿”。但出露较好,埋藏浅,适合地方小规模开采。广德县境内煤的储量近亿吨,占全区储量的60%以上,但绝大多数为浙江长广煤矿公司开采,县里所能利用的资源甚少。
石煤主要分布于宁、泾两县的6个条带,矿石总储量7.58亿吨,平均发热量约1000大卡/千克,为高灰分、高硫、低碳、低热量的劣质腐泥无烟煤,并含有钒、铀等多种伴生元素,工业利用价值不高。但如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经济效益并不低,是具有潜在优势的资源。
此外,还有泥炭、沥青煤等。郎川河古河漫滩、南漪湖古岸线有泥炭分布,属高风化的高炭质黑泥。宁国县古生界地层发现有沥青煤,发热量达6000大卡/千克。宣州市水东镇、广德县查扉村一带有石油苗露头。
全区土地总面积10309平方公里,折合1546.35万亩。据1986年调查,利用状况分为以下几类:
耕地面积223.7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14.47%。其中水田198.13万亩,旱地25.65万亩。主要分布在宣、郎、广三市县,面积达166.82万亩,占总耕地的74.54%。由于南北地貌的差异,耕地比重及利用途径和程度也不相同。南部多山,耕地少而零散;中部岗丘起伏,耕地比较分散,林、草地比重大,近年由于开荒种植,旱地面积有逐步扩大趋势。北部地势平坦,耕地比重大,集中成片,利用率高,水田面积占到90%,是稻米主要产区。
林地面积540.1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34.93%。其中有林地420.83万亩,灌木林地60.48万亩,疏林地28万亩,新造未成林地30.68万亩,苗圃地0.17万亩。主要分布在宁国、泾县、广德三个山区县,面积427.51万亩,占全区林地近80%。
园地面积24.6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1.59%。其中茶园19.14万亩,以宁国、泾县为多,占62.1%,宣、郎、广三市县只占37.9%;桑园3.78万亩,主要分布在泾县、广德二县,占78.84%.其他县、市少量分布;果园(不含属于林业部分的干果树用地)1.75万亩,主要在宣州市,占73%,其他各县只在1000~2000亩之间。
草地面积117.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7.6%。主要是可利用的成片草场。分布以宣州市最多,占31.4%,宁国、泾县次之,各占23%左右,广德县占17.2%,郎溪县只占5%左右。草地多为柴山或自然放牧区,利用率低。近年来已在宣州市峄山、广德县赵村建设人工草场,开发利用资源。
城乡居民点及厂矿用地面积68.6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44%,其中包括农村居民点(村庄)内的零星菜地、池塘、打谷场等。分布以宣州市和宁国县最多,各占30%左右,广德、郎溪县次之,分别占11%和14%左右,泾县最少,只占9%。
交通用地面积15.3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1%,主要是公路、铁路和农村1米宽以上的大道,以农村大道用地最多,占62%以上。其分布特点,中部丘陵区多于南部山区,而北部圩区多靠水运,田多埂窄,交通用地相对较少。
水域面积117.9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7.63%。分布北多南少。宣州市和郎溪县北部圩区,河网密布,水面大而集中,两市县水域占全区水域近70%。丘陵和山区以库、塘为主,水域面积较小。
其他用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438.2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28.34%。主要是一部分特殊用地和未开发及难利用土地,如名胜古迹、寺庙、国防用地,荒草地、裸土地,石砾地、裸岩、沙地、田坎等。分布特点,山区县多于非山区县,广德、宁国、泾县分别占20~25%,宣州、郎溪分别占18.6%和14.4%。
二、植物资源
木竹全区有林地面积420.83万亩,立木蓄积743.3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676.1万立方米,特用林1.5万立方米,防护林2万立方米,薪炭林24.1万立方米;疏林地面积28万亩,立木蓄积37.3万立方米。此外,尚有散生木蓄积11.5万立方米,四旁树木蓄积18.4万立方米。毛竹立竹1.25亿根,元竹6000万根。年可伐量木材39万立方米,毛竹650万根,刚元竹94万根。
资源分布,主要在南部和东南部山区,约占总蓄积量的81%,其中泾县、宁国两个山区县森林面积占全区的58%,蓄积量占78.2%,可伐量占96.6%,人均占有森林面积4亩、立木蓄积量6.1立方米、可伐量0.6立方米。宣、郎、广三县、市人均只有森林面积1.6亩、立木蓄积量0.8立方米,可伐量极少。毛竹分布以广、宁、泾三县为主,蓄积量在1亿根以上,占全区的84%;元竹主要分布在宁国县沿河两岸,蓄积量4000万根以上。
中药材本区中药材资源量大,质优品佳,是省内重点药材产区之一。据1986年普查统计,中药材共有284科1278种,其中植物类药材206科1165种,占90%。在植物类药材中,藻类2科2种,菌类15科33种,地衣类3科5种,苔藓类9科11种,蕨类26科54种,裸子植物类8科17种,被子植物类143科1043种,总储量16万余吨。
植物类药材的分布规律,品种和数量由北向南逐渐增多。南部中低山区,包括宁国县全部、泾县大部、广德县和宣州市南部,有丰富的珍稀名贵药材,如贝母、天麻、白术、山茱萸、枣皮、望春花、杜仲、厚朴、白芍、复盆子、前胡、独活、葛根、四季青叶、草乌等。储量约占全区植物类药材总储量的一半。中部丘陵区,包括泾县北部、广德中北部、郎溪和宣州中南部,木本和珍稀名贵药材较少,草本大宗地道药材较多,主要品种有宣木瓜、桔梗、南沙参、明党参、太子参、紫丹参、香附、春柴胡、山植、金樱子、白茅根、青木香、闹阳花、南独子、杜鹃花、天花粉、首乌、垂盆草、桂皮、土茯苓等,储量占35%左右。北部圩畈区,包括宣州中北部、郎溪北部,药材较少,主要是湿生草本和水生品种,有草决明、酢浆草、地锦花、羊蹄草、蒲公英、半边莲、夏枯草、墨旱莲、白前、马齿苋、蜀羊泉、扁旭、不食草、马鞭草、车前草、地丁草、莲子、芡实等,储量占14%左右。
三、动物资源
1、野生动物
宣城地区在安徽省动物地理区划中届皖南山区和沿江平原结合部,区属成分为东洋界华中区。野生动物种类较多,已知陆栖脊椎动物有83科297种。其中兽类20科58种,鸟类48科175种,爬行类动物9科43种,两栖类动物6科21种。属于珍贵保护动物有30余种。扬子鳄、梅花鹿、金钱豹、云豹、黑麂、白鹳、丹顶鹤、白颈长尾雉等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鬣羚(苏门羚)、猕猴、短尾猴、獐、豺、金猫、大灵猫、小灵猫、穿山甲、水獭、大鲵(娃娃鱼)、鹰、隼、白鹇、鸳鸯、大天鹅、小天鹅等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野生动物的分布随地形的不同而异。梅花鹿、云豹、黑麂、大鲵主要分布在山区。黑麂为我国特产动物,本区仅宁国、泾县有见,为数甚少。金钱豹、鬣羚、金猫、大小灵猫、白鹇、白颈长尾雉等主要分布在半山区及丘陵地带,数量也逐年下降。丹顶鹤、天鹅等在湖泊及浅滩有时有栖息。主要野生动物有:
兽类黑麂、金钱豹、云豹、梅花鹿、鬣羚、猕猴、短尾猴、獐、豺、金猫、大灵猫、小灵猫、水獭、穿山甲、豹、狼、野猪、麂、山羊、刺猬、豪猪、灰狐、草狐、灰狸、香狸、山狸、玉面狸、九节狸、花面狸、斑狗、群狗、狗獾、猪獾、鼬獾、黄鼬、松鼠、兔等。
鸟类丹顶鹤、白鹇、白颈长尾雉、鸳鸯、大天鹅、小天鹅、山鹰、斑鹰、雀鹰、赤腹鹰、松雀鹰、红隼、雕鸮、草鸮、长耳鸮、斑头、红角、白尾鹞、白鹭、灰鹭、池鹭、苍鹭、鸬鹚、野鸭、雁、灰鹤、水鸡、勺鸡、竹鸡、喜鹊、灰喜鹊、山喜鹊、乌鸦、松鸦、白颈鸦、山雉、环颈雉、山斑鸠、珠顶斑鸠、画眉、鸲鹆、家燕、小燕、金腰燕、麻雀、云雀、黄雀、燕雀、瓦雀、山麻雀、鹌鹑、翠鸟、黑枕黄鹂、豆鹂、白鸰、鹦鹉、橙鸟、黄眉柳莺、红翅凤头鹃、鹰头杜鹃、四声杜鹃、小杜鹃、绿啄木鸟、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红嘴蓝鹊、寿带鸟、太平鸟、暗绿绣眼鸟、竹园鸟、唤春鸟、五彩鸟、三宝鸟、棕鸟、褐河鸟、虎纹伯劳、牛头伯劳、红尾伯劳、棕背伯劳、秧鸡、凤头麦鸡、灰头麦鸡、乌鸫、红嘴蓝鸫、鹊鸲、红尾水鸲、黑背燕尾、棕头鸦雀、黑脸噪鹛、鹧鸪、鹁鸪、白头鹎、冠鱼狗、蓝翡翠、戴胜、绿鹦嘴鹎、黑卷尾、灰卷尾、发冠卷尾、董鸡、腊鸡、田鹨、白腰草鹬、灰顶红尾鸲等。
爬行类扬子鳄、平胸龟、乌龟、黄喉拟水龟、黄缘盒龟、鳖、尖吻蝮、赤链蛇、双斑锦蛇、王锦蛇、玉斑锦蛇、红点锦蛇、黑眉锦蛇、紫灰锦蛇、颈梭蛇、水赤链游蛇、锈链游蛇、乌游蛇、虎斑游蛇、小头蛇、翠青蛇、乌稍蛇、蝮蛇、眼镜蛇、竹叶青、蕲蛇、银环蛇、黄水蛇、花蟒、乌蟒、黄蟒、草蜥等。
两栖类大鲵、蝾螈、蟾蜍、黑斑蛙、棘胸蛙、金线蛙等。
2、家禽家畜和鱼类
家禽家畜饲养遍及全区,种类较多,以猪、牛、羊、鸡、鸭、鹅为主。猪的品种除引进的外,地方良种主要有圩猪和杨山猪。其他禽畜中,鸡的引进品种较多,余多为当地品种,如沿江湖滨水牛、白山羊、宣州鸡、四季鹅等。此外,还有盛产于宣、郎、广一带的雁鹅、台鸡、三黄鸡等。近年来又发展了养貂、养兔、养蜂生产,并出现一些养殖蚯蚓、蝎子、地鳖虫等专业户。
主要鱼类有70多种。其中山溪、湖泊定居性的占63%,江湖半回游性的占22%,过河口回游性的占15%。品种以鲤科最多。经济价值较大的鱼种有青、草、鲢、鳙、鲤、鲫、鳊、鲂、白、鲚、鳜、鳢、鳗、鳝、银鱼等。此外,还有大量的虾、蟹及贝类、螺类等水生动物资源。
3、珍稀动物扬子鳄及其养殖、研究中心
扬子鳄古名“鼍”,俗称“土龙”、“猪婆龙”。已有2亿多年生活史,曾与恐龙共同生活过1亿多年。它经过了冰川、气候、地壳运动等一系列巨大变化,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两种生活在温带的淡水鳄之一,在动物进化史研究上有活标本、活化石之称,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扬子鳄为两栖类爬行动物。外形颇象传说中的龙。嘴大而尖,双眼微突,尾部粗长,遍身鳞甲且有四足,体长2米左右,体重一般20~30公斤,重者可达50公斤以上。性情温顺,行动迟钝,耐饥力极强。通常穴居池沼底部,主要以鱼、蛙、小鸟、及鼠类为食。冬日蜇居穴中,5月底至6月初发情交配,7月产卵,8月底至9月初幼鳄出壳。寿命一般在四、五十年,最长可活七、八十年。
据史料记载,扬子鳄曾广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主产青弋江和水阳江沿岸至太湖流域的沼泽地带,数量很多。近百年来,由于栖居环境遭到破坏,范围日渐缩小。到70年代初,仅残存于皖东南以宣城为中心的部分山丘区,濒临灭绝。
1972年国务院颁布保护野生动物条例,规定扬子鳄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当年在宣城、泾县、南陵设立3个自然保护区。1979年,安徽省林业厅在宣城县夏渡林场建立扬子鳄养殖场,占地1300多亩,砌筑围墙近万米,修造人工饲养池3个及专供科研用的室内“育婴”池、观察室,辟有沟塘、草滩、园林等设施齐全的天然养殖区。1982年,国家林业部和安徽省林业厅决定,在养殖场的基础上成立扬子鳄研究中心,并将试验繁殖基地扩大到5.2万亩。同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宣城地区建立扬子鳄保护区。1985年,又在宣、郎、广、泾四县鳄源较多的乡设立11个保护点。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保护区列为国家保护级。
繁殖研究中心与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期合作,研究扬子鳄人工饲养、繁殖技术。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入工湖、完善人工饲养方法等措施,使扬子鳄的生殖率、孵化率和成活率逐年提高。1986年人工孵化率达90.3%,幼鳄成活率达95.4%,成果通过了部级鉴定。到1987年,共饲养成鳄150条,繁殖幼鳄1500多条,使这一古老的濒临绝灭的珍稀动物获得了新生。
四、矿物资源
本区沿地质主导构造线北东向主干断裂带,有一系列的中基性酸性岩浆侵入和喷发活动,形成辉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等类岩体及安山岩类的喷出岩,伴有铁、锰、铜、铅、锌、钼、钨、铋、铍、金、银等金属矿物及萤石、石棉、沸石、珍珠岩、硅灰石、大理石等非金属矿物。据1987年调查,共有各类矿物72种,分布于1018个矿点。
1、金属矿
铁主要分布于宣州市狸桥——马山埠、水东、华阳——溪口——榨门,郎、广两县毗连的伍牙山——白茅岭,广德县下寺——庙西,泾县孤峰、北贡、汀溪、昌桥、铜山、水竹棵、蔡村东等地,计有110余处,储量3392万吨。有工业价值的马山埠、北贡、芝麻园三处小型铁矿床均已开采。马山埠矿品位31.2%,北贡和芝麻园矿品位49.5%。三处均属接触交代型矿床,共(伴)生矿物多,可综合利用。马山埠铁矿含锗量达到工业开采指标。
锰主要分布于宣州市狸桥——马山埠、水东,宁国县霞西——庄村一带。共有32处,其中矿床3处,矿点29处。有地质资料的19处,储量1567万吨。与锰共生的铁矿5处,储量313万吨。宣州市塔山锰矿1957年即已开采,资源接近枯竭。宁国县霞西高坑、洪门小音目山及宣州市簸箕山等矿,规模虽小,品位较高,可供乡镇开采。
钒主要分布于宁国县荷塘组地层中,含矿地带长达75公里,平均厚度8.3米,地质远景储量280万吨。泾县西部的田家山银坑北贡里一带,也有呈北东向展布的钒矿层和石煤层共生,长达20公里。
铜、钼已知铜矿25处,其中2处为矿床。有地质资料的9处,工业储量15.36万吨。宣州市麻姑山铜钼矿探明铜矿储量8.06万吨,品位1.04%;钼矿储量1.18万吨,品位0.12%;硫铁矿57.84万吨,品位34%。铜山荞麦山铜矿探明工业储量7.3万吨,品位0.84%;共生铁矿333万吨,品位39.4%;伴生硫铁矿1171.2万吨,品位23.1%。两矿含金、银、钴、镓等有益组分较多,综合开采利用潜力较大。
钨已知钨矿9处,其中矿床1处。主要分布在宁国县龙池山——仙霞——广德县柏垫的复背斜隆起带上,地质储量三氧化钨1.2万吨。还有锡、铋、钼、铍等金属。从区域成矿条件看,有利于钨的活化转移,具有找矿前景。
金已查出伴生金矿床1个,金矿点10个,金异常点3个,总储量2.79吨。宣州市麻姑山铜钼矿中伴生金储量2.69吨,其中工业储量1.89吨。金矿点主要有宁国县的胡乐、洪门、银峰,泾县的管岭,广德的安基山等处。
银主要分布于宣州市麻姑山及泾、宁两县交界北东向隆起带中,多为铜、铅、锌等多金属的伴生矿。麻姑山铜钼矿中共生银储量446.6吨,其中工业储量307吨。宁国县银峰、霞西、桥头一带的矿点,品位也达到工业利用指标。
区内金属矿还有铅、锌矿及多金属矿,计30余处,地质储量铅3万吨,锌0.68万吨。宁国县庄村西坞口、宣州市水东何村、泾县蔡村东园等矿点都有一定前景。此外,稀散金属元素有铌、钽、镓、锗、铟、铼、钴等,除个别地方外,多系附属于其它矿床中的伴生矿。
2、非金属矿
建筑材料类:
石棉为我国特稀矿种。本区产地主要在宁国县虹龙乡,探明石棉纤维储量8700吨,其中工业储量2100吨。所产直闪石和透闪石石棉,平均含棉率1.41%,纤维长而柔软,耐高温、耐酸性强,可代替价格昂贵的蓝石棉。外围有冯家塔等13个矿点,找矿前景较好,并伴生钒矿。
水泥用石灰岩主要分布于宣州市水东——宁国县港口、广德县新杭——独山、泾县蔡村——琴溪——江梓山等13个岩带,地质总储量160多亿吨,矿床规模大,矿石质量好,含氧化钙大于50%的占储量95%以上,均宜露采。大型矿床有宁国县海螺山、泾县晏公堂。海螺山探明储量1.5亿吨,其中工业储量1.1亿吨,一级品占71%。外围水东、新田预测储量2亿吨以上。
珍珠岩、沸石、膨润土分布在宣州市水东王胡村一带,系一大型共生矿床。珍珠岩矿探明储量334万吨,其中工业储量86万吨,热膨胀倍数14.5。目前已少量开采。沸石储量838.7万吨,其中工业储量339.8万吨,有效成分40~60%,斜发沸石占2/3,丝光沸石占1/3,催化性能与缙云沸石相当。目前由乡镇企业开采。膨润土储量400.5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60.4万吨,蒙脱石含量67.3%,膨胀倍数8.6,脱色力和粘结性均可。
硅灰石分布于广德县庙西、泾县铜山,地质储量分别为47万吨和20万吨,达大中型矿床规模。品位80%,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含量均在45%以上。广德已少量开采。
大理石全区有29处,有地质资料的13处。主要分布于宣州市狸桥、华阳,泾县北贡、厚岸、陈村、潘村,广德县赵村、新杭、流洞、独山,宁国县山门、庄村、狮桥、三元、杨山等地。其中广德县新杭、独山,泾县北贡,宣州市狸桥等地已经开采。
花岗石分布范围较广,已知52处,有地质资料的26处,地质储量16亿立方米。石质结构致密,纹路均匀,是潜力较大的优质建材资源。1987年在广德县同溪乡发现省内罕见的花岗岩石长廊。
黄沙区内有27条主要河流蕴藏可采黄沙,全长1110公里,黄沙总量在2.4亿立方米以上。沙的纯度高,颗粒均匀,承受压力大,为优质建筑沙。目前已有120多个点开采。
化工、陶瓷、玻璃工业用原材料类:
萤石(氟石)已知34处,主要分布在郎溪县姚村,广德县庙西、白茅岭,宁国县庄村、洪门等地,总储量2357万吨,其中工业储量200多万吨。多为单萤石脉状矿床,富矿占45%。矿体形态简单,可露采,经简单破碎手选,即可选出氟化钙纯度达75%以上的优质块矿。目前产品大部销往国外。
硫已知有18处硫铁矿,地质储量1848.7万吨,保有储量1745.5万吨,均与铁、铜共生。主要分布在宣州市马山埠、麻姑山,郎溪县铜官山等处。马山埠于1958年开始开采。
石墨见于宣州市马山埠,是全省仅有的两个石墨矿之一,储量50万吨,系一小型变质矿床。固定含碳量一般为14.8~17.6%,最大达42%,呈鳞片状。1958年发现并开始开采。
紫砂、陶土主要产地宁国县株木店。明代即已开采,保有储量148.5万吨,系中型矿床。其中紫砂储量64.7万吨,陶土储量83.8万吨。产状稳定,质量良好。外围有方塘潘茶村、汪溪殷自村等小型陶土矿床。板桥、港口等地远景储量大于500万吨。此外,泾县琴溪、铜山,郎溪县梅渚、凌笪,宣州市麻姑山、华阳等地,均有耐火粘土和陶瓷粘土分布。
瓷石区内花岗岩体及变质岩中均有出露。已知有泾县太园,广德县月湾,宁国县长虹、宁墩等处,地质储量4316万吨。已开采利用的泾县太园曹家村瓷石,硅、铝含量分别达到78.6%和14.3%,为优质瓷石资源。
石英石英砂岩主要分布于宁国县板桥、港口、汪溪,宣州市九连山、狸桥、水东,泾县昌桥、潘村、爱民、铜山、陈村,广德县新杭、牛头山等地,地质储量28.7亿吨。脉石英矿主要分布于宁国县南极、银峰、中溪等地,单体规模虽较小,但成群分布,有开发利用前景。
此外,区内还有重晶石、钾长石、磷矿石、孔雀石、水晶(熔炼水晶)、白云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
能源类:
煤主要分布于长广、水东港口、宣泾等11个煤田区、带,总储量2.48亿吨。1986年保有储量1.65亿吨,其中工业储量1.2亿吨。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煤层薄而不稳。按现行标准,仅个别矿达到小型矿床规模,多数为“鸡窝矿”。但出露较好,埋藏浅,适合地方小规模开采。广德县境内煤的储量近亿吨,占全区储量的60%以上,但绝大多数为浙江长广煤矿公司开采,县里所能利用的资源甚少。
石煤主要分布于宁、泾两县的6个条带,矿石总储量7.58亿吨,平均发热量约1000大卡/千克,为高灰分、高硫、低碳、低热量的劣质腐泥无烟煤,并含有钒、铀等多种伴生元素,工业利用价值不高。但如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经济效益并不低,是具有潜在优势的资源。
此外,还有泥炭、沥青煤等。郎川河古河漫滩、南漪湖古岸线有泥炭分布,属高风化的高炭质黑泥。宁国县古生界地层发现有沥青煤,发热量达6000大卡/千克。宣州市水东镇、广德县查扉村一带有石油苗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