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人口分布
一、分布密度
人口分布与密度的史料记载,往往制约于面积的测绘水平和人口统计的准确性,时代越近,准确性越高,(元、明人口密度无考)。
东汉永和五年(140),丹阳郡(含今区辖5县)人口密度11.1人/平方公里。
唐天宝元年(742),江南西道(含今区辖5县)人口密度11.4人/平方公里。
北宋崇宁元年(1102),江南东路(含今区辖5县)人口密度24.9人/平方公里。
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江南东路(含今区辖5县)人口密度27.9人/平方公里。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宁国府3433321人,面积105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26.98人/平方公里;广德州551118人,面积33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67.01人/平方公里。
民国时期人口密度呈下降趋势,由民国8年(1919)全区人口平均密度130.8人/平方公里,下降到民国33年(1944)97人/平方公里。
民国时期若干年份各县人口密度情况表
建国后,随着人口的逐步增长,密度亦渐趋上升。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2.62人(其中宣城164.37、郎溪103.80、广德113.81、宁国84.57、泾县103.80),低于全省平均密度(216.46)93.84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区人口平均密度上升到129人,比第一次普查增加6.38人。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区人口密度上升为210人,比第二次普查增加81人,但仍低于全省人口平均密度(360.9)150.9人。1987年,全区人口平均密度上升到220人,比1953年每平方公里增加97.38人。其中郎溪最高318人/平方公里,宁国最低147人/平方公里,宣城为298人/平方公里,广德为217人/平方公里,泾县为169人/平方公里。
二、城乡人口分布
宣城地区城、乡人口分布比重建国38年来几经变化:
1949~1957年,城镇人口年均占全区人口10.81%,乡村人口占89.19%。
1958年,城镇大办工业,吸收大批农民进城,全区城镇人口由上年的201177人增至285474人;乡村人口由上年的1302154人减至1287502人,下降1.14个百分点。
1960年工业纷纷下马,农民返乡种田,全区城镇人口由上年的261385人下降到128252人;乡村人口比重由上年的82.60%上升到90.28%。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始有农民进城从商,次年全区城镇人口由上年的226406人增至250052人;乡村人口比重由上年的89.29%下降到88.22%。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区城镇人口(253120)占总人口(2180421)11.61%,低于全省2.65个百分点;乡村人口(1927301)占总人口88.3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乡村人口中,丘陵区人口(810844)分布最多,分别占全区总人口和乡村人口的37.19%、42.07%;山区人口(638836)分布次之,分别占总人口和乡村人口的29.3%、33.15%;圩区人口(477621)分别占21.9%、24.78%。另外,在分布类型上,重点山区宁国县,山区人口(257884)占全县总人口(344410)74.88%;郎溪以圩区人口为主,全县圩区人口(163379)占总人口(306286)53.34%;宣城圩区人口(338223)比重仅次于郎溪,占全县总人口(728290)46.44%;广德和泾县的人口分布均以山、丘人口为主,其中广德山区人口(171306)、丘陵区人口(253410)分别占全县总人口(451766)的37.92%、56.09%;泾县山区人口(148152)和丘陵区人口(160679)分别占全县总人口(335828)的44.12%、47.85%。
1987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全区城镇人口比重由1982年的11.61%上升到13.64%,乡村人口由88.39%下降到86.36%。
人口分布与密度的史料记载,往往制约于面积的测绘水平和人口统计的准确性,时代越近,准确性越高,(元、明人口密度无考)。
东汉永和五年(140),丹阳郡(含今区辖5县)人口密度11.1人/平方公里。
唐天宝元年(742),江南西道(含今区辖5县)人口密度11.4人/平方公里。
北宋崇宁元年(1102),江南东路(含今区辖5县)人口密度24.9人/平方公里。
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江南东路(含今区辖5县)人口密度27.9人/平方公里。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宁国府3433321人,面积105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26.98人/平方公里;广德州551118人,面积33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67.01人/平方公里。
民国时期人口密度呈下降趋势,由民国8年(1919)全区人口平均密度130.8人/平方公里,下降到民国33年(1944)97人/平方公里。
民国时期若干年份各县人口密度情况表
建国后,随着人口的逐步增长,密度亦渐趋上升。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2.62人(其中宣城164.37、郎溪103.80、广德113.81、宁国84.57、泾县103.80),低于全省平均密度(216.46)93.84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区人口平均密度上升到129人,比第一次普查增加6.38人。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区人口密度上升为210人,比第二次普查增加81人,但仍低于全省人口平均密度(360.9)150.9人。1987年,全区人口平均密度上升到220人,比1953年每平方公里增加97.38人。其中郎溪最高318人/平方公里,宁国最低147人/平方公里,宣城为298人/平方公里,广德为217人/平方公里,泾县为169人/平方公里。
二、城乡人口分布
宣城地区城、乡人口分布比重建国38年来几经变化:
1949~1957年,城镇人口年均占全区人口10.81%,乡村人口占89.19%。
1958年,城镇大办工业,吸收大批农民进城,全区城镇人口由上年的201177人增至285474人;乡村人口由上年的1302154人减至1287502人,下降1.14个百分点。
1960年工业纷纷下马,农民返乡种田,全区城镇人口由上年的261385人下降到128252人;乡村人口比重由上年的82.60%上升到90.28%。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始有农民进城从商,次年全区城镇人口由上年的226406人增至250052人;乡村人口比重由上年的89.29%下降到88.22%。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区城镇人口(253120)占总人口(2180421)11.61%,低于全省2.65个百分点;乡村人口(1927301)占总人口88.3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乡村人口中,丘陵区人口(810844)分布最多,分别占全区总人口和乡村人口的37.19%、42.07%;山区人口(638836)分布次之,分别占总人口和乡村人口的29.3%、33.15%;圩区人口(477621)分别占21.9%、24.78%。另外,在分布类型上,重点山区宁国县,山区人口(257884)占全县总人口(344410)74.88%;郎溪以圩区人口为主,全县圩区人口(163379)占总人口(306286)53.34%;宣城圩区人口(338223)比重仅次于郎溪,占全县总人口(728290)46.44%;广德和泾县的人口分布均以山、丘人口为主,其中广德山区人口(171306)、丘陵区人口(253410)分别占全县总人口(451766)的37.92%、56.09%;泾县山区人口(148152)和丘陵区人口(160679)分别占全县总人口(335828)的44.12%、47.85%。
1987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全区城镇人口比重由1982年的11.61%上升到13.64%,乡村人口由88.39%下降到8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