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互助组
土改后,广大贫、雇农分得土地和生产工具,但和中农相比,劳力、畜力、农具负担很不平衡。9万多户中农,平均每个劳力负担7~8亩土地,几乎每户都有耕牛和大农具;而17万多户贫、雇农,平均每个劳力只负担4~5亩土地,每3~5户才有一头耕牛,大型农具也不齐全。为发挥互补优势,增加生产,党和政府引导农民组织起来,互助合作,走共同富裕道路。
1951年5月,中共宣城地委派出工作组,在宣城县双桥乡土山行政村进行互助合作试点,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了李有安和马保如两个互助组。在他们的示范下,到秋收季节,互助组发展到73个,其中常年互助组19个,临时互助组54个,参加农户760多户,占全村总农户的67%。这些互助组在秋收中,十天时间就收完7400多亩早稻,节约用工、用费折合稻谷2万多公斤。李有安、马保如两个互助组,水稻单产比单干农户提高1~2成,还投工开垦荒地70多亩,增产稻谷6500多公斤。
1951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互助合作的决议》以草案形式下发后,通过层层试点,互助组在全区农村逐步推开。到1952年底,发展到17570个,参加农产145861户,占总农户的45.1%,其中常年互助组2649个,临时互助组14921个。1953年以巩固、提高为主,到年底发展到20228个,参加农户170160户,占总农户的52.6%,其中常年互助组4215个,临时互助组16013个。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2年1月,中共芜湖地委派驻宣城县土桥乡工作组,协助当地党组织,在李有安互助组的基础上,办成全区第一个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参加农户41户,命名为“李有安农业生产合作社”。宣城、郎溪县也选择基础好的常年互助组办起4个初级社。4月初,地委召开会议,总结试办初级社经验。会后,县县试办,共办起18个社。这些社的规模,最大40多户,最小10多户。土地仍归农民所有,民主讨论确定土、劳分红比例(从三七到倒三七不等);耕畜和大农具除个别社实行租用外,一般都折价归社。由于土地统一经营,劳力统一调配,耕畜、农具、资金统一使用,优势得到发挥,办社当年,社社增产。与上年比较,一般增产二、三成,与周围互助组比较,也增产一、二成。李有安合作社378亩水稻,亩产稻谷351公斤,比上年高40%,比全乡平均单产高26%;还投资投工发展副业,兴修了5处塘坝。
初级社比互助组优越,对农民有吸引力。在各级党委层层试点示范和农民自发行动下,1953年全区又办起87个初级社。1954年春,根据“积极领导,稳步前进”方针,有领导地发展了一批,同时有条件地承认一批自发办的社。是年夏季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灾区少数社解体。后在生产自救和重建家园中,又恢复发展一批。到年底,共有初级社902个,入社农户13530户,占总农户4%。1955年上半年,在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生产救灾运动中,初级社发展到4500个,入社农户63100户。7月以后,发展步子加快,广大贫农、下中农又得到互助合作基金贷款扶持,办社劲头更大。一些富裕农民也由“等等看”到跟着走。于是,在一个冬春(1955年冬到1956年春)全区实现农业合作化,入社农户309468户,占总农户92.5%。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本区最早成立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1955年春在泾县曹满矾、宣城李有安两个初级社基础上试办的太园高级社和土山高级社。规模为250户和145户。高级社土地归集体所有,取消土地分红,实行按劳分配。社设管理委员会,划分生产队和作业组,社对生产队实行“三包一奖赔”(包工、包产、包成本,超产奖励,减产赔偿),队对组实行小段包工。
太园、土山两个高级社的经验推开后,加快了高级合作化进程。到1956年秋,经过扩、并、转和一步办成的高级社共有596个,入社农户263213户,平均规模441.6户。当年冬季,又进一步扩、并、转,把596个高级社和1021个初级社搞成547个高级社,入社农产达到329690户,占总农户98.5%,平均规模602.7户。其中千户以上社35个,二千户以上社28个,三千户以上社5个,有的是一乡一社。
由于要求过急,转变过快,工作没有跟上,使一些农民产生误解,在扩、并、转社过程中,少数地方出现宰杀耕畜、砍伐树木、毁坏和变卖农具现象。有的高级社规模过大,管理不善,窝工浪费严重,挫伤社员积极性。在已办起来的高级社中,减产减收,闹粮荒和闹分社、退社的“三类社”占21.8%。地、县党委抽调干部帮助进行整顿,批斗有破坏活动的地、富、反、坏分子,在干部、群众中反右倾,刹住退社风。同时,调整部分社规模,由547个划为896个,平均规模368户。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推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调动了社员积极性。1957年冬到1958年春,掀起大办水利、大办肥料、向亩产千斤粮进军的生产热潮。接着又大搞工具改革,大办工业,大闹文化革命。到1958年7月,几乎社社办有小型工厂,不少社办了小农场和养鸡场、养猪场、水产养殖场,并积极筹办乡农业中学和社办完全小学。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