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畜牧业
宣城地区农业比较发达,自然条件优越,畜禽饲料来源广阔,十分适宜发展畜牧业生产。但长期以来,畜牧业一直处于家庭副业的地位,不被重视。区辖五县1949年畜牧业产值只有1205万元,占农林牧副渔五业总产值的8.73%(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建国以后,党和政府为提高农民收入,增加肉食供应,促进农业生产,大力提倡发展畜牧业,并从政策、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到1954年,全区畜牧业产值上升到2678万元,比1949年增长1.22倍。农业合作化后,在鼓励农户饲养的同时,还大力发展集体饲养,1959年,产值继续上升到3476万元。此后,由于“左”的干扰和自然灾害影响,生产连续下降,1961年跌到最低点,产值比1949年还低28个百分点。1962年开始复苏。十年“文革”期间,除1972年发展较快,产值达6502万元外,其余年份为4000~5000万元。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迅猛发展,畜牧业也相应上升。加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科技的进步,更为畜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到1987年,全区畜牧业产值达到11343万元,为1949年的9.4倍,在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由8.73%上升到16.4%。
一、畜禽饲养
l、家畜
猪是本区饲养最多的家畜。农户历来有养猪积肥的习惯。但在解放前,农民自身衣食不周,养猪甚少,据统计资料,1949年五县猪存栏量约12万头左右,人均O.1头。解放后,特别是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粮食产量提高,养猪业也得到发展,其增长速度,1952年为1949年的122.7%,1957年为1952年的144.9%。但在“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时,养猪业受到严重挫折,1961年存栏量跌落到2.5万多头。后经数年调整恢复,1966年达到33万多头。“文革”前期有所下降。后期在“农业学大寨”中,集体养猪兴起,“三水一萍”(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和红萍)等水生饲料和山芋藤等青贮饲料、醣化饲料推广应用,饲养量恢复上升,1977年存栏量达到52万多头。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后,集体养猪逐渐消失,出现一批养猪专业户,饲养数量有所下降。1983、1984年又受水灾影响,年末存栏徘徊在40~50万头之间。1985年后回升,1986年突破60万头,1987年略有下降,为59.03万头。
牛主要饲养耕牛,供肉食用者极少,奶牛更寥寥无几。品种以水牛为主,黄牛只占少数。1949年耕牛存栏约7万头。农业合作化以前,耕牛均为私养私有。高级社成立以后,耕牛即纳入集体所有。政府鼓励繁殖耕牛,50年代中后期牛的饲养量增加,最多达10万头左右。1960~1966年下降。1967年后逐步恢复到原有水平。70年代无大变化。80年代耕牛承包到户,饲养水平有所提高,数量稳定上升。到1987年,全区牛存栏量10.25万头。其中黄牛约占十分之一,奶牛仅宁国县饲养53头。
马、驴、骡明嘉靖年间,宁国县民间多养驴、骡。民国年间,宣城、宁国均有饲养,主要用于驮运货物。1952年,宣城县有马17匹、驴467头、骡85头,宁国县有驴38头、骡62头。1958年,各县曾从四川、新疆、内蒙等地引进一批马匹饲养,后均淘汰无存。宣城县驴、骡自60年代起逐年减少,1978年后绝迹。
羊农村有零星饲养,多为小型板皮山羊。农户自繁自养自食,少量进入市场。1949年,存栏量不足万只。50年代开始,先后引进新疆细毛羊、湖羊、滩羊、德国“美利奴”细毛羊、寒山羊、马头羊等,在各地示范饲养。现除少量湖羊、马头羊外,其余品种均因条件不适应而逐渐淘汰,各地仍以饲养食用板皮山羊为主。1987年末全区羊存栏量6.76万只。
免50年代以前,农村只有个别户零星饲养土种兔,数量极少。5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良种兔进行饲养、繁殖。1958年宁国县畜牧场饲养安哥拉长毛兔1000只左右,1961年全县发展到1.57万多只。1974年泾县引进安哥拉兔1000多只,支持农户发展家庭副业,1981年发展到7000多只。其他各县亦有引进,品种有皮用、毛用、毛肉兼用等类型,来源有安哥拉、日本、西德等国家。由于兔毛价格不稳,肉兔收购渠道不畅,农户饲养积极性不高,近年来饲养量减少,全区1987年末存栏仅1.04万只。
貂70年代中期始有少数地方引进饲养。1974年宣城县在圩区饲养,年饲养500~600只,1984年有种貂880只、仔貂1110只。以后下降,至1987年无存。广德县1987年引进少量美洲水貂,保存量很少。1979~1983年泾县土产公司曾养貂200多只,由于技术等因素,致发展缓慢、效益不佳而停养。
2、家禽
鸡农村普遍饲养,城镇亦有部分居民饲养。80年代以前,均为家庭分散饲养,一般农户年养十余只至数十只,品种大都为当地品种。60年代至70年代,农户养鸡曾受到限制,饲养量下降。80年代出现养鸡热,涌现一批养鸡专业户。1985年,宣城县养鸡千只以上的有数百户,全县养鸡突破100万只。泾县振兴、旭东两家专业户引进不少肉、蛋鸡新品种,进行繁殖推广,起了示范带头作用。1987年,全区家禽存栏544.23万只,其中鸡占绝大多数。
鸭在家禽饲养中占第二位。除农户零星饲养外,主要是专业户群养,俗称“棚鸭”。一般由2人管理数百以至上千只鸭群,在水域、稻田流动放牧,成肥后出售。郎溪县历史上习惯在秋收季节,放群鸭采食于收获后的稻茬田,沿途啄食,直至南京、无锡等地成肥后出售。
鹅圩区一带饲养颇多,因其食草为主,消耗饲料少,成本低,经济价值高,近年来饲养量增加较快。鹅的品种大多为当地白鹅(太湖白鹅),其次为四季鹅、雁鹅。后两种主要在宣、郎、广一带,尤以郎溪县为多。
二、良种繁育
1、本地良种
圩猪俗称“油葫芦”,是安徽省良种猪之一。宣州市的文昌、寒亭乡较多。外形被毛全黑,耳大至口角,凹背、斜臀、卧系,体型中等,分“青鱼头”和“狮子头”两种。耐粗饲,产仔多,性温顺,母性强。早熟易肥,饲养6个月即可成肥出栏。
杨山猪是皖南黑猪的一个品系。中心产区在宁国县的杨山、三元、云梯、仙霞等乡。外形被毛黑色,蹄部间有白色,故又称“杨山白脚”。四肢、系部及蹄均坚实,属山区型猪种。按头型分“狮子头”(或称“八卦头”)和“马脸型”两种,前者嘴短,体质疏松,后者嘴细长,体质较致密。
宣州鸡系古老品种。区内各县、市都有。由于饲养条件不同,鸡的类型较多,有黄鸡、三黄鸡、麻黄鸡、青腿鸡等,属肉蛋兼用的中型鸡种。耐粗饲,善觅食,抗病力强,肉质鲜嫩;年产蛋120~160枚,成年母鸡蛋重53.5~56.3克。
雁鹅系大型鹅种。产于郎、广一带。1985年郎溪县试验人工孵化成功。雁鹅生长快,60日龄公鹅重1.5~3.4公斤,母鹅重1.3公斤;成年公鹅重6~7公斤,母鹅重5~6公斤。母鹅年产蛋20~24枚,蛋重140克。
四季鹅是宣、郎、广一带地方品种。母鹅每产蛋10~12枚即抱窝,一年抱窝三、四次,故称四季鹅。有纯白羽和灰羽两个品系。耐粗饲,生长快,90~120天体重可达4~6公斤。母鹅120天开产,年产蛋40枚左右,多的可达50~60枚,蛋重140~150克。
白鹅是沿江一带当地品种。饲养100天体重3~4公斤,母鹅年产蛋50~60枚,蛋重110克左右。饲养粗放,投入较少,经济价值颇高。
2、引进良种
猪种50年代初引进“巴克夏”种猪,为脂肪型品种,能适应本地农村糠麸、水草饲养条件,杂交效果好,受到群众欢迎。60年代至70年代先后引进荣昌猪、内江猪、新金猪、长白猪、上海白、约克夏、克米洛夫等品种,大部集中在国营猪场。进入80年代后,市场瘦肉需求量大,又引进杜洛克、汉普夏、大约克夏等瘦肉型猪种。通过几年杂交试验,白猪类型以大约克夏为好,黑猪以汉普夏较受欢迎。本地圩猪与瘦肉型种猪杂交的后代,瘦肉率达50%以上。
鸡、鸭种引进较早的鸡种有来亨鸡,鸭种有百日红、狄高、昆山鸭、高邮鸭、绍兴鸭等,基本上能适应本地饲养条件。70年代又引进白洛克、罗斯等良种鸡。80年代引进海白克、希塞克斯、罗曼等良种鸡以及樱桃谷鸭。专业饲养户对罗斯棕色蛋鸡、海星杂交肉鸡以及樱桃谷鸭等比较欢迎。
牛、羊、兔种引进的黄牛有南阳牛、秦川牛,水牛有海子牛、摩拉牛,数量少,未形成种群。羊有马头羊、湖羊,奶羊、细毛羊等,数量极少。兔有安哥拉长毛兔、西德毛兔和肉兔、日本大耳兔等。
3、繁育体系
70年代初,区内养猪业建立了以国营猪场为骨干(提供良种)、社队猪场为基础(进行杂交繁殖)、农户养猪为目的(饲养杂交一代肉猪)的三级繁育体系。但由于多数猪场经济效益不高,未能巩固下来。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社队猪场解体,代之而起的是不同类型的繁育和养殖专业户。现行的繁育体系是:国营猪场和保种基地乡承担保存和选育地方良种任务;县畜牧兽医站协助人工授精专业户选购外来品种公猪,进行技术指导,由专业户为农户的母猪施行人工授精;生产的杂交一代瘦肉型苗猪,出售给广大农户饲养肉猪。保种单位有,宁国县种猪场和杨山乡以及宣州市种猪场。由他们提供杂交母本,并由宁国县种猪场引养少量外来品种,作为父本。
承担保种任务的国营猪场,保存地方品种公猪6头,并组建60头母猪核心群,年纯种繁殖1O0窝;保种基地乡保存公猪4头,组建40头母猪核心群,年纯种繁殖120窝以上。国家拨给保种经费。
1987年底,全区有人工授精站49个,人工授精员62名,供精站4个,用于人工授精的外来品种公猪48头,年人工授精2万窝左右。近4年来出栏瘦肉型猪20余万头,有力地推动了养猪“三化”(母猪地方化,公猪外来良种化,肉猪杂交一代化)。
牛的繁殖基本上处于自流状态。50年代以来,各地曾先后建立过配种站,并引进良种种牛,均因工作跟不上,未起多大作用。1985年开始采用冻精配种,农民比较欢迎。各县均配备了液氮罐、液氮车。但因装运液氮不便,山区难度更大,又受经费限制,目前只在点上进行。
二、饲料供应
1、饲料种类
粮、油副产品饲料主要有米糠、麦麸、油饼等,大部分来源于农户加工粮、油所得的下脚料。粮食部门加工粮油所得的糠麸、油饼等,除部分用于生产配合饲料外,亦均供应农户作饲料(油饼部分作肥料)。农户家庭饲养的家禽,有的直接喂食稻谷。耕牛越冬或产仔,则配以一定数量的粮、豆等精料。
青绿饲料水面野生的有菱草、萍类、野麦等;陆地栽培的有胡萝卜、苦麻菜、南瓜、聚合草及其它菜类;大田种植的紫云英(红花草)亦有部分用作青饲料。
动物饲料小鱼、小虾、螺、蚌等,农家亦有作饲料的。
配合饲料是近年来适应科学饲养畜禽需要而兴起的。针对不同饲养对象,如种猪、育肥猪、肉鸡、蛋鸡,及其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营养搭配,以获得最佳饲养效果。
饲草农作物秸秆:主要是稻草,用作耕牛饲料。牧草:全区成片草场有100多万亩,天然豆科饲草有铁扫帚、胡枝子、鸡眼草、葛藤、山蚂蝗等,尚未充分利用。1985年开始建立人工草场,试种人工牧草,先后引进红白三叶、苇状羊茅、冬牧70、鸡眼草、沙打旺、鸭茅、小冠花等几十种优良牧草品种。到1987年已建人工草场3000多亩,改良草场3000亩。
2、饲料加工
80年代以前,只有集体或个人的粗加工设备,主要加工单一的糠麸饲料或粉碎作物秸秆之类。六、七十年代,各地曾广泛利用青贮及中曲醣化、发酵饲料和小球藻等喂养畜禽。当时一般生产队都备有青绿饲料打浆机、切碎机等。进入80年代后,各地相继办起饲料加工厂,批量生产营养价值较高的配合饲料。随着饲料工业的兴起,科学饲养畜禽的水平也逐年提高。
现在全区各乡镇都有饲料加工、供应网点(一般附设在粮站),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自然村备有饲料粗加工设备(粉碎机等)。全区有国营饲料加工厂5个,年产配合饲料3万吨左右。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豆饼等需从北方购进,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饲养户的使用。目前养猪使用配合饲料的不到30%,养禽只在少数专业户中使用。
四、疫病防治
1、主要疫病
猪瘟各县都有发生,死亡率较高,是全区最严重的猪传染病。1983年后郎溪县未发现病例,已达消灭标准。
猪丹毒各县均有流行,50年代初死亡率较高,现已基本控制。
猪流行性链球菌病1978年8月首次在宣城县文昌公社流行,死亡率较高;1987年再次流行,波及大部分乡镇,是该县危害最大的猪传染病之一。
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面较广,传播快,来势猛,但死亡率不高。
猪红皮病1973年4月首次在广德县发现。1979~1981年,郎溪县流行较严重,有一定损失。
猪霉形体肺炎(喘气病)曾在集体猪场普遍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造成僵猪的重要原因。70年代末集体猪场解体后,传播已趋缓和,但仍时有发生。
仔猪白痢各地普遍流行,也是造成僵猪的原因之一。近几年已大大缓和。
牛流行热1983、1987年泾县有几个乡黄牛发病。
牛伊氏锥虫病1982~1984年各县均有发现,耕牛死亡剧增。1984年普查发现,平原区发病率高于山丘区。经及时治疗,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下降。
耕牛血吸虫病1958年开展查治,到1980年感染率下降为0.67%。1984年后,查治工作放松,疫情有所回升。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1986年宣城县峄山乡草场引进的山羊染有此病,传播迅速。发病羊失明,看不见采食。
破伤风主要发生在用传统方法阉割的猪、牛中,由于不重视消毒,每年都有发生,死亡率较高。
巴氏杆菌病水牛、猪和家禽均有发病。家禽发病范围较大,是导致成禽大量死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口蹄疫1983年前曾有发生。1983年后,全区建立了严格的防疫措施,现已达到消灭标准。
兔病毒性败血症1985~1986年在宣城、广德、泾县、宁国县的兔群中流行。
鸡新城疫是流行面最广、危害最大的鸡传染病。一旦发生,流行区鸡群会遭受毁灭性损失。
禽痘广德县在仔鸡和成年鸡中有禽痘发生,死亡率不高。
鸭瘟1961年在广德县誓节公社集体鸭群中首次发生,后在宣城、郎溪相继发现本病,鸭群死亡率很高。近几年已有所控制。
鸭病毒性肝炎1985年8月宣城县洪林乡购进雏鸭中发病,死亡率较高。成鸭未见此病。
小鹅瘟1983、1985~1987年,宣城、郎溪县部分乡村流行。宣城县畜牧兽医站试制成功的抗小鹅瘟血清,对控制本病有一定作用。
2、防疫体系
建国以后,50年代地、县农业主管部门设有畜牧兽医机构,配备专职干部从事工作。60年代各县先后建立畜牧兽医站。80年代增设检疫站。1957年专区建立家畜检疫站,“文革”期间撤销,1980年恢复。多数区(片)农技推广站内均配有1~2名畜牧兽医技术干部。到1987年底,全区有专职畜牧兽医干部150多人.不少乡政府编制内也配有畜牧兽医干部。农村还有一支集体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他们多为祖传民间兽医,解放后组织起来,成立畜牧兽医协会和联合诊所,60年代后建立公社(乡)畜牧兽医站,现全区约有500人左右。此外,大多数村都有一名不脱产的兽医防疫员。地、县商业系统还拥有近百人的兽医卫生检疫人员,专门从事流通领域兽医检疫工作。全区已经形成以地、县、区(片)畜牧兽医部门为核心,以乡集体站为骨干的兽医防治网络和防疫体系。
3、防治方法
解放前,畜牧业不被重视,农村从事兽医工作的人员处于游医状态,只治不防。解放后,人民政府把这部分力量组织起来,把兽医工作的重点放在疫病预防上。1951年开始进行牛炭疽预防注射。1952年开始对猪瘟、猪肺疫、猪丹毒预防注射。1957年开始对鸡新城疫预防注射。60年代开始对仔猪副伤寒预防注射。70年代开始对鸭瘟、禽霍乱预防注射。80年代开始对狂犬病预防注射。逐步形成春秋两季预防,结合平时补防的常年防疫制度。猪的防疫面已由50年代的30%扩大到80%以上,猪瘟已基本控制,猪的死亡率下降到1.46%。鸡新城疫的防疫面为35%左右。
70年代初期,在传统的耕牛“包槽”防治基础上,推行猪、牛合作医疗制度,对耕牛实行包防疫、阉割、治疗、保健药的“四包”;对猪实行包防疫、阉割、治疗、药费,如经治疗无效,给以部分经济扶持的“四包一扶持”办法。1985年起,改行防疫承包制,少数地方仍保留原来办法。
70年代初各县畜牧兽医站都成立了血防小分队,每年对牛血吸虫病进行查治。经过多年努力,血吸虫病得到控制,郎溪、泾县经验收已基本消灭。近几年由于经费不足,放松查治工作,血吸虫病又有发生。
当前对猪、牛病的治疗,大都依靠兽医上门,禽病和其他动物疫病较少治疗。对畜禽寄生虫病的查治工作近年来已再度引起重视。在治疗手段上,大都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也能作一些外科和产科手术。地、县畜牧兽医站都设有兽医诊断实验室,对耕牛血吸虫病、炭疽、血液原虫、布氏杆菌、寄生虫病,以及应用间接血凝法诊断锥虫病等均能采用实验室诊断。但基层站日常的诊断手段仍以传统的望、闻、问、切方法为主。
一、畜禽饲养
l、家畜
猪是本区饲养最多的家畜。农户历来有养猪积肥的习惯。但在解放前,农民自身衣食不周,养猪甚少,据统计资料,1949年五县猪存栏量约12万头左右,人均O.1头。解放后,特别是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粮食产量提高,养猪业也得到发展,其增长速度,1952年为1949年的122.7%,1957年为1952年的144.9%。但在“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时,养猪业受到严重挫折,1961年存栏量跌落到2.5万多头。后经数年调整恢复,1966年达到33万多头。“文革”前期有所下降。后期在“农业学大寨”中,集体养猪兴起,“三水一萍”(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和红萍)等水生饲料和山芋藤等青贮饲料、醣化饲料推广应用,饲养量恢复上升,1977年存栏量达到52万多头。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后,集体养猪逐渐消失,出现一批养猪专业户,饲养数量有所下降。1983、1984年又受水灾影响,年末存栏徘徊在40~50万头之间。1985年后回升,1986年突破60万头,1987年略有下降,为59.03万头。
牛主要饲养耕牛,供肉食用者极少,奶牛更寥寥无几。品种以水牛为主,黄牛只占少数。1949年耕牛存栏约7万头。农业合作化以前,耕牛均为私养私有。高级社成立以后,耕牛即纳入集体所有。政府鼓励繁殖耕牛,50年代中后期牛的饲养量增加,最多达10万头左右。1960~1966年下降。1967年后逐步恢复到原有水平。70年代无大变化。80年代耕牛承包到户,饲养水平有所提高,数量稳定上升。到1987年,全区牛存栏量10.25万头。其中黄牛约占十分之一,奶牛仅宁国县饲养53头。
马、驴、骡明嘉靖年间,宁国县民间多养驴、骡。民国年间,宣城、宁国均有饲养,主要用于驮运货物。1952年,宣城县有马17匹、驴467头、骡85头,宁国县有驴38头、骡62头。1958年,各县曾从四川、新疆、内蒙等地引进一批马匹饲养,后均淘汰无存。宣城县驴、骡自60年代起逐年减少,1978年后绝迹。
羊农村有零星饲养,多为小型板皮山羊。农户自繁自养自食,少量进入市场。1949年,存栏量不足万只。50年代开始,先后引进新疆细毛羊、湖羊、滩羊、德国“美利奴”细毛羊、寒山羊、马头羊等,在各地示范饲养。现除少量湖羊、马头羊外,其余品种均因条件不适应而逐渐淘汰,各地仍以饲养食用板皮山羊为主。1987年末全区羊存栏量6.76万只。
免50年代以前,农村只有个别户零星饲养土种兔,数量极少。5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良种兔进行饲养、繁殖。1958年宁国县畜牧场饲养安哥拉长毛兔1000只左右,1961年全县发展到1.57万多只。1974年泾县引进安哥拉兔1000多只,支持农户发展家庭副业,1981年发展到7000多只。其他各县亦有引进,品种有皮用、毛用、毛肉兼用等类型,来源有安哥拉、日本、西德等国家。由于兔毛价格不稳,肉兔收购渠道不畅,农户饲养积极性不高,近年来饲养量减少,全区1987年末存栏仅1.04万只。
貂70年代中期始有少数地方引进饲养。1974年宣城县在圩区饲养,年饲养500~600只,1984年有种貂880只、仔貂1110只。以后下降,至1987年无存。广德县1987年引进少量美洲水貂,保存量很少。1979~1983年泾县土产公司曾养貂200多只,由于技术等因素,致发展缓慢、效益不佳而停养。
2、家禽
鸡农村普遍饲养,城镇亦有部分居民饲养。80年代以前,均为家庭分散饲养,一般农户年养十余只至数十只,品种大都为当地品种。60年代至70年代,农户养鸡曾受到限制,饲养量下降。80年代出现养鸡热,涌现一批养鸡专业户。1985年,宣城县养鸡千只以上的有数百户,全县养鸡突破100万只。泾县振兴、旭东两家专业户引进不少肉、蛋鸡新品种,进行繁殖推广,起了示范带头作用。1987年,全区家禽存栏544.23万只,其中鸡占绝大多数。
鸭在家禽饲养中占第二位。除农户零星饲养外,主要是专业户群养,俗称“棚鸭”。一般由2人管理数百以至上千只鸭群,在水域、稻田流动放牧,成肥后出售。郎溪县历史上习惯在秋收季节,放群鸭采食于收获后的稻茬田,沿途啄食,直至南京、无锡等地成肥后出售。
鹅圩区一带饲养颇多,因其食草为主,消耗饲料少,成本低,经济价值高,近年来饲养量增加较快。鹅的品种大多为当地白鹅(太湖白鹅),其次为四季鹅、雁鹅。后两种主要在宣、郎、广一带,尤以郎溪县为多。
二、良种繁育
1、本地良种
圩猪俗称“油葫芦”,是安徽省良种猪之一。宣州市的文昌、寒亭乡较多。外形被毛全黑,耳大至口角,凹背、斜臀、卧系,体型中等,分“青鱼头”和“狮子头”两种。耐粗饲,产仔多,性温顺,母性强。早熟易肥,饲养6个月即可成肥出栏。
杨山猪是皖南黑猪的一个品系。中心产区在宁国县的杨山、三元、云梯、仙霞等乡。外形被毛黑色,蹄部间有白色,故又称“杨山白脚”。四肢、系部及蹄均坚实,属山区型猪种。按头型分“狮子头”(或称“八卦头”)和“马脸型”两种,前者嘴短,体质疏松,后者嘴细长,体质较致密。
宣州鸡系古老品种。区内各县、市都有。由于饲养条件不同,鸡的类型较多,有黄鸡、三黄鸡、麻黄鸡、青腿鸡等,属肉蛋兼用的中型鸡种。耐粗饲,善觅食,抗病力强,肉质鲜嫩;年产蛋120~160枚,成年母鸡蛋重53.5~56.3克。
雁鹅系大型鹅种。产于郎、广一带。1985年郎溪县试验人工孵化成功。雁鹅生长快,60日龄公鹅重1.5~3.4公斤,母鹅重1.3公斤;成年公鹅重6~7公斤,母鹅重5~6公斤。母鹅年产蛋20~24枚,蛋重140克。
四季鹅是宣、郎、广一带地方品种。母鹅每产蛋10~12枚即抱窝,一年抱窝三、四次,故称四季鹅。有纯白羽和灰羽两个品系。耐粗饲,生长快,90~120天体重可达4~6公斤。母鹅120天开产,年产蛋40枚左右,多的可达50~60枚,蛋重140~150克。
白鹅是沿江一带当地品种。饲养100天体重3~4公斤,母鹅年产蛋50~60枚,蛋重110克左右。饲养粗放,投入较少,经济价值颇高。
2、引进良种
猪种50年代初引进“巴克夏”种猪,为脂肪型品种,能适应本地农村糠麸、水草饲养条件,杂交效果好,受到群众欢迎。60年代至70年代先后引进荣昌猪、内江猪、新金猪、长白猪、上海白、约克夏、克米洛夫等品种,大部集中在国营猪场。进入80年代后,市场瘦肉需求量大,又引进杜洛克、汉普夏、大约克夏等瘦肉型猪种。通过几年杂交试验,白猪类型以大约克夏为好,黑猪以汉普夏较受欢迎。本地圩猪与瘦肉型种猪杂交的后代,瘦肉率达50%以上。
鸡、鸭种引进较早的鸡种有来亨鸡,鸭种有百日红、狄高、昆山鸭、高邮鸭、绍兴鸭等,基本上能适应本地饲养条件。70年代又引进白洛克、罗斯等良种鸡。80年代引进海白克、希塞克斯、罗曼等良种鸡以及樱桃谷鸭。专业饲养户对罗斯棕色蛋鸡、海星杂交肉鸡以及樱桃谷鸭等比较欢迎。
牛、羊、兔种引进的黄牛有南阳牛、秦川牛,水牛有海子牛、摩拉牛,数量少,未形成种群。羊有马头羊、湖羊,奶羊、细毛羊等,数量极少。兔有安哥拉长毛兔、西德毛兔和肉兔、日本大耳兔等。
3、繁育体系
70年代初,区内养猪业建立了以国营猪场为骨干(提供良种)、社队猪场为基础(进行杂交繁殖)、农户养猪为目的(饲养杂交一代肉猪)的三级繁育体系。但由于多数猪场经济效益不高,未能巩固下来。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社队猪场解体,代之而起的是不同类型的繁育和养殖专业户。现行的繁育体系是:国营猪场和保种基地乡承担保存和选育地方良种任务;县畜牧兽医站协助人工授精专业户选购外来品种公猪,进行技术指导,由专业户为农户的母猪施行人工授精;生产的杂交一代瘦肉型苗猪,出售给广大农户饲养肉猪。保种单位有,宁国县种猪场和杨山乡以及宣州市种猪场。由他们提供杂交母本,并由宁国县种猪场引养少量外来品种,作为父本。
承担保种任务的国营猪场,保存地方品种公猪6头,并组建60头母猪核心群,年纯种繁殖1O0窝;保种基地乡保存公猪4头,组建40头母猪核心群,年纯种繁殖120窝以上。国家拨给保种经费。
1987年底,全区有人工授精站49个,人工授精员62名,供精站4个,用于人工授精的外来品种公猪48头,年人工授精2万窝左右。近4年来出栏瘦肉型猪20余万头,有力地推动了养猪“三化”(母猪地方化,公猪外来良种化,肉猪杂交一代化)。
牛的繁殖基本上处于自流状态。50年代以来,各地曾先后建立过配种站,并引进良种种牛,均因工作跟不上,未起多大作用。1985年开始采用冻精配种,农民比较欢迎。各县均配备了液氮罐、液氮车。但因装运液氮不便,山区难度更大,又受经费限制,目前只在点上进行。
二、饲料供应
1、饲料种类
粮、油副产品饲料主要有米糠、麦麸、油饼等,大部分来源于农户加工粮、油所得的下脚料。粮食部门加工粮油所得的糠麸、油饼等,除部分用于生产配合饲料外,亦均供应农户作饲料(油饼部分作肥料)。农户家庭饲养的家禽,有的直接喂食稻谷。耕牛越冬或产仔,则配以一定数量的粮、豆等精料。
青绿饲料水面野生的有菱草、萍类、野麦等;陆地栽培的有胡萝卜、苦麻菜、南瓜、聚合草及其它菜类;大田种植的紫云英(红花草)亦有部分用作青饲料。
动物饲料小鱼、小虾、螺、蚌等,农家亦有作饲料的。
配合饲料是近年来适应科学饲养畜禽需要而兴起的。针对不同饲养对象,如种猪、育肥猪、肉鸡、蛋鸡,及其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营养搭配,以获得最佳饲养效果。
饲草农作物秸秆:主要是稻草,用作耕牛饲料。牧草:全区成片草场有100多万亩,天然豆科饲草有铁扫帚、胡枝子、鸡眼草、葛藤、山蚂蝗等,尚未充分利用。1985年开始建立人工草场,试种人工牧草,先后引进红白三叶、苇状羊茅、冬牧70、鸡眼草、沙打旺、鸭茅、小冠花等几十种优良牧草品种。到1987年已建人工草场3000多亩,改良草场3000亩。
2、饲料加工
80年代以前,只有集体或个人的粗加工设备,主要加工单一的糠麸饲料或粉碎作物秸秆之类。六、七十年代,各地曾广泛利用青贮及中曲醣化、发酵饲料和小球藻等喂养畜禽。当时一般生产队都备有青绿饲料打浆机、切碎机等。进入80年代后,各地相继办起饲料加工厂,批量生产营养价值较高的配合饲料。随着饲料工业的兴起,科学饲养畜禽的水平也逐年提高。
现在全区各乡镇都有饲料加工、供应网点(一般附设在粮站),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自然村备有饲料粗加工设备(粉碎机等)。全区有国营饲料加工厂5个,年产配合饲料3万吨左右。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豆饼等需从北方购进,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饲养户的使用。目前养猪使用配合饲料的不到30%,养禽只在少数专业户中使用。
四、疫病防治
1、主要疫病
猪瘟各县都有发生,死亡率较高,是全区最严重的猪传染病。1983年后郎溪县未发现病例,已达消灭标准。
猪丹毒各县均有流行,50年代初死亡率较高,现已基本控制。
猪流行性链球菌病1978年8月首次在宣城县文昌公社流行,死亡率较高;1987年再次流行,波及大部分乡镇,是该县危害最大的猪传染病之一。
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面较广,传播快,来势猛,但死亡率不高。
猪红皮病1973年4月首次在广德县发现。1979~1981年,郎溪县流行较严重,有一定损失。
猪霉形体肺炎(喘气病)曾在集体猪场普遍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造成僵猪的重要原因。70年代末集体猪场解体后,传播已趋缓和,但仍时有发生。
仔猪白痢各地普遍流行,也是造成僵猪的原因之一。近几年已大大缓和。
牛流行热1983、1987年泾县有几个乡黄牛发病。
牛伊氏锥虫病1982~1984年各县均有发现,耕牛死亡剧增。1984年普查发现,平原区发病率高于山丘区。经及时治疗,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下降。
耕牛血吸虫病1958年开展查治,到1980年感染率下降为0.67%。1984年后,查治工作放松,疫情有所回升。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1986年宣城县峄山乡草场引进的山羊染有此病,传播迅速。发病羊失明,看不见采食。
破伤风主要发生在用传统方法阉割的猪、牛中,由于不重视消毒,每年都有发生,死亡率较高。
巴氏杆菌病水牛、猪和家禽均有发病。家禽发病范围较大,是导致成禽大量死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口蹄疫1983年前曾有发生。1983年后,全区建立了严格的防疫措施,现已达到消灭标准。
兔病毒性败血症1985~1986年在宣城、广德、泾县、宁国县的兔群中流行。
鸡新城疫是流行面最广、危害最大的鸡传染病。一旦发生,流行区鸡群会遭受毁灭性损失。
禽痘广德县在仔鸡和成年鸡中有禽痘发生,死亡率不高。
鸭瘟1961年在广德县誓节公社集体鸭群中首次发生,后在宣城、郎溪相继发现本病,鸭群死亡率很高。近几年已有所控制。
鸭病毒性肝炎1985年8月宣城县洪林乡购进雏鸭中发病,死亡率较高。成鸭未见此病。
小鹅瘟1983、1985~1987年,宣城、郎溪县部分乡村流行。宣城县畜牧兽医站试制成功的抗小鹅瘟血清,对控制本病有一定作用。
2、防疫体系
建国以后,50年代地、县农业主管部门设有畜牧兽医机构,配备专职干部从事工作。60年代各县先后建立畜牧兽医站。80年代增设检疫站。1957年专区建立家畜检疫站,“文革”期间撤销,1980年恢复。多数区(片)农技推广站内均配有1~2名畜牧兽医技术干部。到1987年底,全区有专职畜牧兽医干部150多人.不少乡政府编制内也配有畜牧兽医干部。农村还有一支集体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他们多为祖传民间兽医,解放后组织起来,成立畜牧兽医协会和联合诊所,60年代后建立公社(乡)畜牧兽医站,现全区约有500人左右。此外,大多数村都有一名不脱产的兽医防疫员。地、县商业系统还拥有近百人的兽医卫生检疫人员,专门从事流通领域兽医检疫工作。全区已经形成以地、县、区(片)畜牧兽医部门为核心,以乡集体站为骨干的兽医防治网络和防疫体系。
3、防治方法
解放前,畜牧业不被重视,农村从事兽医工作的人员处于游医状态,只治不防。解放后,人民政府把这部分力量组织起来,把兽医工作的重点放在疫病预防上。1951年开始进行牛炭疽预防注射。1952年开始对猪瘟、猪肺疫、猪丹毒预防注射。1957年开始对鸡新城疫预防注射。60年代开始对仔猪副伤寒预防注射。70年代开始对鸭瘟、禽霍乱预防注射。80年代开始对狂犬病预防注射。逐步形成春秋两季预防,结合平时补防的常年防疫制度。猪的防疫面已由50年代的30%扩大到80%以上,猪瘟已基本控制,猪的死亡率下降到1.46%。鸡新城疫的防疫面为35%左右。
70年代初期,在传统的耕牛“包槽”防治基础上,推行猪、牛合作医疗制度,对耕牛实行包防疫、阉割、治疗、保健药的“四包”;对猪实行包防疫、阉割、治疗、药费,如经治疗无效,给以部分经济扶持的“四包一扶持”办法。1985年起,改行防疫承包制,少数地方仍保留原来办法。
70年代初各县畜牧兽医站都成立了血防小分队,每年对牛血吸虫病进行查治。经过多年努力,血吸虫病得到控制,郎溪、泾县经验收已基本消灭。近几年由于经费不足,放松查治工作,血吸虫病又有发生。
当前对猪、牛病的治疗,大都依靠兽医上门,禽病和其他动物疫病较少治疗。对畜禽寄生虫病的查治工作近年来已再度引起重视。在治疗手段上,大都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也能作一些外科和产科手术。地、县畜牧兽医站都设有兽医诊断实验室,对耕牛血吸虫病、炭疽、血液原虫、布氏杆菌、寄生虫病,以及应用间接血凝法诊断锥虫病等均能采用实验室诊断。但基层站日常的诊断手段仍以传统的望、闻、问、切方法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