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水土流失
宣城地区境内很多地方原是葱茏翠绿,溪谷纵横,河水清澈如镜,常年畅流。木船运输,水阳江由宣城可直抵宁国县河沥溪,青弋江由泾县陈村可上通太平、石台,下达湾沚、芜湖,常年通航里程有800多公里。时至近、现代,由于“垦辟渐多”,战乱频繁,使山林受到严重摧残,造成山区水土流失,淤塞河道,易致水旱灾害。据建国初期统计,区辖五县水土流失面积1474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3%。建国以后,党和人民政府对水土流失问题比较重视,并局部进行治理。但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50年代的大炼钢铁,十年“文革”的无政府主义,以及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等等,致使山区大量砍伐林木,陡坡到处开荒种粮。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乱砍滥伐之风仍时起时落。全区森林消长比例长期失调,山区水源涵养能力大大降低。加上交通建设、矿产开采、水利工程施工中又缺少水土保持措施,更使植被破坏,废土弃石淤积河道。因此,每降大雨,泥沙随洪水俱下,毁压农田,淤塞塘坝,抬高河床。山区不少塘坝已经淤平。宁国县境内3条主要河流(东津、中津、西津河)平均淤深1.5~2.5米。合溪口水文站1963年测得广德县下泄的泥沙为17.5万吨,1984年已超过50万吨。广德县四合水土保持实验站1986年正常年景实测,每平方公里泥沙流量为1300吨,年侵蚀深为0.96毫米。南漪湖底近40年来已淤深0.8~1米。土壤被严重侵蚀的宁国县仙霞乡,土壤侵蚀面积占到该乡土地总面积的54.9%。
1987年12月,安徽省水土保持办公室函告,根据卫星影象目视解释,本区土壤侵蚀现状:侵蚀面积3035.41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9.4%,为40年前的2倍多。其中,轻度侵蚀2051.72平方公里,中度侵蚀921.6平方公里,强度侵蚀62.09平方公里。详下表:
宣城地区土壤侵蚀现状表
1987年12月,安徽省水土保持办公室函告,根据卫星影象目视解释,本区土壤侵蚀现状:侵蚀面积3035.41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9.4%,为40年前的2倍多。其中,轻度侵蚀2051.72平方公里,中度侵蚀921.6平方公里,强度侵蚀62.09平方公里。详下表:
宣城地区土壤侵蚀现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