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建材工业
一、砖瓦
区内砖瓦生产历史漫长。宋时,泾县砖瓦生产已具规模,且工艺达到较高水平。建于宋大观、绍兴年间的泾县县城对岸的水西双塔,塔体外观至今平整光洁,其所用各式青砖、碟瓦质量之上乘可见一斑。广德所产的城墙砖,明初时用于建造南京中华门及京城城墙。是时,普通青砖分整砖、开砖和地面砖,有各种不同规格;碟瓦亦有大小之分,其中用作砌外墙墙面、门头、门面的磨花砖,工艺更为精湛。其砖面不仅光洁细平,且黑白花纹鲜明,构成各种画面,如山水、花鸟或人物脸谱等。民国前,各县虽皆产各式砖瓦,但产量已无从统计。民国后,各县砖瓦产量都有年统计数。据民国8年(1919)《安徽省60县产业调查繁表》统计,区辖5县全年产砖瓦数;宣城砖1035万块、瓦574.9万片;泾县100万块、瓦50万片;宁国砖70万块、瓦40万片;广德砖168万块、瓦173.3万片;郎溪砖122.8万块、瓦161.3万片,均全销无存。是时,5县有砖瓦窑17个,从业230人。民国24年,宣城县年产砖瓦260万块(片),产值15720元。抗战胜利后,该县各乡、村均有合伙办的小型砖瓦窑。1949年,广德县有砖瓦窑44座,窑工120人,多为季节性生产。建国初期,砖瓦企业大都分散在农村,生产工艺十分落后,设备简陋,规模小,产量低,能耗高,皆为季节性生产。生产砖瓦多以手工或半机械化操作,搅拌成型,砖窑亦大都为掘土而成的穴灶,采用间歇焙烧手段。砖的品种较单一,规模也不统一。瓦大多为手工成型的小瓦。50年代后期,区内郎溪、泾县、宣城、广德先后建成5家联营性质的县办砖瓦厂(集体所有制)。是时,始有机制砖瓦技术,除小瓦外,还产平瓦。1958年,全区5县砖瓦产量分别为580万块和85万片,产值约40万元(当年不变价),经济效益不佳。当时全区集体所有制砖瓦企业约有职工500人,劳动生产率1.6万块/人·年,万块砖标准煤耗4吨左右。
1965年,广德曙光砖瓦社新建8门梅花窑、20门轮窑和烘干机室等基础设施,添置400型制砖机组,实现配套生产。1972年该社改为县砖瓦厂。1975年初郎溪县工农砖瓦厂建成投产,投资40万元。建厂初有轮窑18门,后增至24门(1985年为32门);此外,该县还有10家小型集体砖瓦企业。1962年,泾县砖瓦厂开始机制砖瓦生产。1965年,企业购进280型简易制砖机1台,机械制砖,当年产砖40万块,平瓦8.85万片。1974年该厂兴建一座18门川式轮窑,购进420型中型制砖机1台,当年7月试产红砖526.7万块、红平瓦44.2万片。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区辖5县共有7家规模较大的砖瓦企业,生产工艺也大有改进,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机制砖瓦设备和轮窑连续焙烧工艺逐步普及,并开始采取内燃法生产,利用煤矸石作部分燃料,代替优质煤。砖瓦产量增长较快。1978年,全区集体所有制企业砖瓦产量分别为5200万块和710万片,产值280万元(当年价),有职工1200余人,劳动生产率5.2万块/人·年,万块砖标准煤耗降至1吨左右。但由于企业管理不善,利税增长很小。
80年代初,社会对砖瓦需求量剧增,大部分老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有条件的扩大生产规模,如泾县、广德两家砖瓦厂建成人工干燥室,摆脱产品靠自然干燥的被动状态,土源不足的企业想方设法开发新产品。宣城、泾县两县又新建3家全民所有制砖瓦厂。是时,区内砖瓦生产的掘土、粉碎、内燃配件、制坯和干燥等工序已基本形成机械化流水生产线。1987年,全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砖和瓦产量分别为11400万块及860万片,产值达530余万元,实现利税134万元。经济效益与1978年相比有明显提高。该业拥有固定资产净值690万元,有职工1800余人,劳动生产率为5.7万块/人·年。万块砖标准煤耗降至0.55吨。
二、石灰
区内石灰资源较丰富,又因其使用面广,开采方便,技术简单,故各县乡镇、村皆有生产。广德县石灰石储量丰富,从现存石建筑物推断,宋代以前广德已烧制石灰。民国时期,独树、花鼓、杨杆、杭村和独山等地皆建有石灰窑。1958年独山煤矿兴建时,矿内增设石灰厂,有5孔窑,1967年因销路不佳而转产。1978年后,该县群众生活提高,公、私建房增多,石灰约需求量大,许多乡镇、村先后办石灰厂。1985年,全县石灰产量8345吨。1987年,广德除独树、杨杆、独山3家乡办石灰厂外,另有村、组及联户办的土窑20余座,产量达1.12万吨。宁国县建国前有不少手工作坊,以土法烧制石灰。建国后,石灰岩资源得以开发利用,有些乡兴办石灰厂,并改进传统的烧制方法,产量大有提高。民国时期,郎溪县有砖瓦石灰窑1家,从业6人。建国后,该县凌笪乡创办石灰厂,是县内唯一的小型乡办石灰厂,1986年产量4878吨,有职工54人。至1987年底,全区生产石灰约12万吨,其中以宣城县生产最多,为4.57万吨。
三、黄砂
区内广德、郎溪两县黄砂资源丰富,尤以广德县为主。该县黄砂储量约4000万吨,主要分布于桐汭河和无量溪流域,遍及18个乡镇。郎溪县黄砂分布境内11个乡镇。两县黄砂颗粒多为中粗,具有粒匀、质纯、角多、泥杂少、凝固佳、抗压强等优点,销路良好。广德县农民历史上有农闲下河捞砂的习惯,但多为自采自用。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广德黄砂的开发利用难以形成规模。70年代后,个体、联户、乡办、村办采砂场星罗棋布,采砂人数剧增,采砂量也大幅度上升。至1987年,该县有黄砂管理机构13个,黄砂场68个,从业3000余人。郎溪县采砂业兴起于50年代末期。自1974年至1979年该县共成立涛城、东夏、建平等7个采砂队,采集队伍从不足百余人发展到500余人。70年代末,采砂队伍更成倍增加,专业采砂队与农闲突击采砂相结合,沿河采砂的达万余人。1983年5月,郎溪城关镇成立黄砂管理站,对属于该镇管辖的黄砂采销进行统一管理,同年10月和11月,采砂量大的梅渚和定埠两镇也相继成立黄砂公司,至1985年郎溪黄砂管理站下属有4个管理检查站,黄砂的采销走上正规路子。广德、郎溪两县黄砂主要销往江苏、浙江、上海及芜湖、马鞍山等省、市。1987年,两县黄砂产销量约为537万吨,创产值近2000万元。
四、水泥
50年代末,区属各县都曾在“大跃进”的热潮中土法“上马”,建成一批小土窑烧制水泥,但不久即“下马”。70年代初,一两年内区辖5县建成5家小水泥厂,但规模小、设备差、工艺落后,又因生产能力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企业几乎普遍亏损。1978年,5家厂共产水泥2.26万吨(平均每个厂不足5千吨),产值100万元,产品出厂合格率为75.5%,劳动生产率37吨/人·年,每吨熟料标准煤耗182公斤,每吨水泥综合电耗103度。是时,水泥行业共有职工610人。
1978年后,区内水泥生产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79~1987年,5家企业先后进行技术改造,初步完善破碎、粉磨、烘干等主要设备配套工程,有的企业还进行立窑改造,实现机械化生产,水泥产量很快增至5万吨/年,质量提高,成本下降。1983年,各企业当年产品出厂平均合格率达95.6%。1984至1987年,生产企业对普通立窑改造基本完成(1988年全部完成),生产规模比初建时扩大数倍。是时,水泥生产从原料物化、物料库存、配料装置,直到各种生产辅助设施,都有较大改观。1987年,全区共生产水泥7.27万吨,产值为386万元,实现利税117万元,劳动生产率72.8吨/人·年,熟料标准煤耗降为171公斤/吨,水泥综合电耗比1978年上升9度,产品出厂合格率达98.8%,其中425#以上标号高质量水泥比例上升,占出厂合格品的3.8%。至1987年,区内水泥业全民所有制企业共有职工1200余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达1000余万元。
全民所有制企业省属宁国水泥厂是国家“六五”期间在地区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该厂主要生产设备由日本引进,矿山及包装部分由国内制造,自动化程度高,采用达到70年代末国际水平的带分解炉的室外分解生产新工艺。该厂设计能力为日产熟料4千吨,年产普通硅酸盐水泥129万吨,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现代化大型水泥厂之一。总投资4.62亿元。该厂生产性工程于1985年4月建成,1987年5月通过国家验收,7月正式投产。当年生产水泥43.65万吨,产值2968万元,实现利税1755万元,熟料标准煤耗117公斤/吨,水泥综合电耗122度/吨,产品出厂合格率达百分之百。1987年,企业有职工1863人,拥有固定资产净值3.4亿元,当年工业总产值5264.9万元,实现利税1755万元。
省属宁国水泥厂胜利分厂原为“小三线”设在山门乡的上海胜利水泥厂,1964年筹建,次年投产,投资860万元。该厂采用湿法回转窑水泥生产线,年产5万吨。1972年和1974年先后两次扩建改造,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25#普通水泥25万吨。产品出厂合格率为百分之百,畅销全国各地。企业于1985年元月移交省属宁国水泥厂。1987年,全厂职工1090人,工业总产值1636万元,实现利税939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净值2231万元,动力机械总能力12176千瓦,为中型企业。
五、水泥预制品
宣城地区水泥预制品生产基本上与水泥生产同步发展。50年代末及60年代初,地区水利电力系统已分别在宣城和广德建成两家水泥预制品生产企业,但其生产工艺陈旧,搅拌成型设备十分落后,劳动强度大。产品为普通排水管、电线杆和一部分民房构件。产量也很少,基本上为本系统建设服务。70年代,全区生产水泥预制品的县办企业发展到6家,可生产规模依然很小,主要设备和生产工艺虽较前有所改进,但部分工序仍需人工操作,且全部是露天生产,效率较低。1978年,全区主要水泥预制品产量分别是:民房构件1800立方米,电线杆7100根(其中7米以上5200根),普通排水管28.5公里。是年,全行业产值为115万元,利税30万元,6家企业共有职工285人,人均创产值4035元/人·年。
80年代初,随着国家经济蓬勃发展和城乡居民兴建住宅对水泥预制品的迫切需求,水泥预制品生产有较快发展,全区各县水泥预制品企业增加到10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1家,余皆为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大增,尤以民房构件产量增长最快。是时,部分企业生产工艺有明显改进,从混凝土搅拌、钢筋加工、直到振动成型和养护,基本上实现机械化;个别企业还增添了蒸气养护设施,采用短线法生产,效率显著提高。1987年,全区主要水泥预制品产量分别为:民房构件35871立方米,电线杆6615根,普通排水管41.01公里。当年产值为296万元,上缴利税62万元。全区10家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净值200余万元,职工450人,人均创产值提高到6626元/人·年。
六、大理石
区内大理石加工业始于70年代后期,1977年开始样品性荒料开采。当时仅广德、泾县两家企业建成投产,板材加工工艺简单,均为国产设备,规模很小,两厂年产量不足2000平方米,产值仅为10.8万元。1981年广德的秋香(奶油红)和菊香(奶油黄)分别以59、63两个品种的出口商号出口。第一批出口到新加坡的大理石板材为961平方米。至1984年已有20多批板材远销日本、法国和香港。该产品内销采取以销定产方法。1984至1987年3年间,市场对大理石等高档建材需求猛增,而区内大理石板材却因质量、规格、品种等原因,外销量反而减少,产品主要市场转向国内。至1987年,全区生产大理石的企业已有20余家(其中县以上企业5家,2家为全民所有制企业,3家为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板材1.07万余平方米,荒料近800立方米,创产值近200万元。品种增加到近10种,但工艺设备基本如旧。5家县级企业完成产值83万元,上缴利税16.5万元,有职工386人。
七、其他建材
宣城地区尚有石棉、膨胀珍珠岩、石墨3种目前省内较稀少的资源性非金属建材产品。
石棉宁国县石棉矿位于县东南27公里虹龙乡奥川村,建于1970年,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采选完全依靠人工采掘、破碎和筛选,生产设备简陋,作业及防护条件很差(因石棉矿中有微量放射性元素)。产品为透闪石石棉,品位由特级到六级不等。此类石棉品种在国内较少见,主要用作隔热耐酸衬垫材料。1972年,该矿生产石棉150.2吨,产值13.8万元,盈利3万元。1978年,企业添置部分设备,产量提高到190吨,产值增至24.4万元,盈利10万元。1987年,由于用户需求量增加,该矿生产规模相应扩大,生产能力比建矿期扩大一倍,生产设备及采选工艺有所改进,但作业环境及劳动保护条件无明显改善。当年生产石棉254吨,完成产值50万元,实现利税31万余元,有固定资产净值66.39万元,职工92人。
膨胀珍珠岩膨胀珍珠岩是一种超轻质高效能的绝热保温、耐火、吸音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电力、建筑和国防工业,还可用于铸造、园艺、改良土壤、制作洗涤剂等为省内较少的非金属性建材资源。1984年前,由当地农民开采少量矿砂(原料)销往外地。1984年宣城县磷肥厂利用此资源,筹建1条膨胀珍珠岩生产线。1984年后,水东镇(目前为全省珍珠岩矿唯一产地)也筹建1家膨胀珍珠岩厂。由于此项生产国内起步晚,工艺装备及生产技术均较落后,尤其是生产中所需大量燃料问题始终未能解决,故产品成本高,质量也赶不上省内同类企业较好水平。1985年宣城县磷肥厂改为宣城县轻质建筑材料厂,生产珍珠岩散料和水泥制品。次年元月正式投产,年生产能力4.3万立方米,但因技术落后、燃料不足、管理不善、市场竞争能力差等因素,实际年产量仅为年生产能力的37.2%。1987年,该厂更名为宣城县保温材料厂,生产1.58立方米膨胀珍珠岩散料和573立方米制品,产值54万元,而亏损达28万余元(纳税1千元),当年企业有固定资产净值96万元,职工125人(包括计划外用工),单位能耗折合标准煤50公斤/立方米(不含电耗)。此外,宣城县生产的珍珠岩矿砂还销往江苏、浙江及省内各地。1987年,该县有开采企业8个,从业338人,矿石产量3.17万吨,产值达95.2万元。
石墨位于宣城县马山埠朱桥乡石墨厂(乡办)是省内有名的石墨采掘加工企业,建于1980年,年产粒度为20~200目以上的无定形及磷片状石墨2000吨左右(以销定产)。产品固定碳含量为30%——80%不等,由于该矿品种多为无定形石墨,应用范围不广,主要用于冶金,机械铸造和化工等行业,其深加工潜力较小,长期依靠人工开采。加工工艺也很简单,即机械破碎、磨矿等。该矿年产值约为20余万元。1984年7月该县南湖亦建石墨矿,当年产量150吨,产值2.55万元。1987年宣城县有石墨矿2个,从业125人,产量0.38万吨,产值127.5万元。
此外,区内还有耐火材料、建筑陶瓷、紫砂地砖等资源性建材产品和油毡等非资源性建材产品。生产企业大多在70年代后期建成,1987年,全区有耐火材料厂3家,产量7700吨,产值149万元。县办(宣城)油毡厂1家,1987年产量2.59万卷,产值35.6万元,上缴税金3.26万元。县办建筑陶瓷企业1家,产品主要为园林建筑琉璃瓦系列产品,有水瓦、盖瓦、滴水、博古、兽头、正吻、葫芦宝顶、翘角、当勾等,远销江苏、浙江、江西、山东等省。1987年产量21万件,产值70万元,区内尚有宁国县建筑材料总厂专产紫砂地砖,规格多样,年产能力500万片。1987年产量9.3万平方米,产值121万元。
八、主要企业简介
泾县水泥厂隶属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的泾县水泥厂系全民所有制企业。该厂始建于1970年10月,1972年7月正式投产,年底生产水泥530吨,填补了该县工业产品中一项空白。是年底,企业曾一度与造纸厂合并,改称泾县造纸水泥厂。1973年初,两厂分开,恢复各自原厂名。1978年,该厂隶属县城建局。
泾县水泥厂于1979年改普通立窑为液压传动机立窑。1982至1984年,企业总投资80余万元,对生料制成和熟料煅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并购置各种设备,水泥产量大幅度提高,到1985年底,年产量已达2.5万吨,超过原设计1万吨的生产能力。1984年,企业对主要车间实行内部经济承包制,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成立计量、质量管理等专职机构,并按工艺要求配备计量、质量、监测器具和仪表,使企业由经验型管理转向科学管理。1987年,企业建立以各质量控制点为基础、化验室为中心的质量网络,并形成质量信息反馈制度,保证了产品质量。当年,该厂出厂的水泥合格率为98.68%(1988年为100%),通过三级计量验收。至年底,该厂生产能力为3万吨,主要产品有云岭牌325#、425#矿渣硅酸盐水泥,产量23520吨,完成产值120万元(1980年不变价),创利税38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27.7万元,有职工179人,其中具有大中专和高中文化程度的43人。
宣城县第一砖瓦厂该厂前身为宣西砖瓦生产合作社,建于1956年3月。建厂初有土窑3座,工人16名,年产青砖54万块和小青瓦25万片,产值0.1万元,固定资产3000元。1958年,企业转为合作工厂,翌年2月又改为地方国营宣城县砖瓦厂。60年代至80年代的二十余年间,该厂体制几经变动,直至1984年,更名为宣城县第一砖瓦厂,系全民所有制企业。
初建时,砖瓦生产均手工操作,1956年企业购置手摇平瓦机1台,用机器制作平瓦,小青瓦停产。1966年,厂方又购置400型砖机1台,开始机制重标准砖。1971年7月,建成24门轮窑1座,在全县率先使用轮窑烧砖瓦,年产正品红砖2000万块,每万块砖可节约原煤2.5吨。1972年,红砖生产实行内燃化,产品强度在100号以上,每万块节约煤0.8吨,曾获芜湖地区经委、燃料公司、手工业管理局奖励,并召开全区节能现场会。1976年,该厂自制500型砖机1台、150型自动化瓦机3台,生产实现机械化。1985年,该厂有4个科室、5个车间和1个综合服务社。全厂职工294人,年产正品红砖385万块和正品红瓦164万片,工业产值82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实现利润3.7万元,上缴税金9.1万元。1987年,企业转产,砖瓦产量仅为988万块(片),产值54.7万元,盈利0.4万元,纳税3.13万元。
广德县大理石厂该厂为小型集体所有制石材加工企业。其前身为县水泥制品厂的一个加工车间。筹建于1979年底,次年10月试产,总投资30.5万元,为当时省内第二家大理石板材加工企业。1981年1至6月试产试销。6月与外贸部门签订1000平方米1459(广德红奶油)300×600×20平方米一面粗磨板材合同,出口新加坡,自此产品打开销路。该厂主要生产工艺是锯——切——磨(大锯加工)和锯——磨——切(小板加工),主要产品有广德秋香和菊香以及泾川白玉等品种,后逐渐从各地调节的产品有济南青、莱阳绿、山东白、宜兴奶油、杭灰、青山绿、杜鹃红、安庆红以及柳埠红等10多个大理石花岗石品种。1982年,该厂生产成品大理石3217平方米,产值15万元,完成当年产值计划的110%,盈利2.77万元。1984年企业改为县大理石厂,是年完成大理石板材产量3010平方米。产值15万元,但利润还不足万元。至1987年,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69万元,净值151万元,各种生产设备8台,有职工150人左右。从1985至1987年3年中,由于人力、物力、技术装备、搬迁等各种原因,生产始终不正常,尤其是生产技术装备一直不能达到设计要求,致使生产处于半停顿状态。
宣城县建设安装公司预制构件厂该厂系非独立核算小型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县建筑安装公司。企业建于1972年,前身乃宣城县建筑工程合作社附属预制车间。建厂初,主要生产小型预制构件及非预应力楼板。1975年初该厂搬迁,于1979年改为宣城建筑安装公司预制构件厂,并正式投产。生产初期,年产能力为700立方米左右,产值仅10万元。主要产品有各种民用建筑构件和部分工业生产构件。在列次行业大检查中,该厂产品均被评为合格产品,经济效益在全区同行业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被县城建局和县建安公司评为先进集体。1985年,企业生产能力达到4200立方米,当年完成产量3800立方米,创产值86.7万元,上缴利税5.4万元。至1987年底,生产能力已达到5000立方米,当年完成产量3786.45立方米,创产值94.54万元,上缴利税12万元。是年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40万元,净值128万元,职工120人,有各种生产设备18台。
区内砖瓦生产历史漫长。宋时,泾县砖瓦生产已具规模,且工艺达到较高水平。建于宋大观、绍兴年间的泾县县城对岸的水西双塔,塔体外观至今平整光洁,其所用各式青砖、碟瓦质量之上乘可见一斑。广德所产的城墙砖,明初时用于建造南京中华门及京城城墙。是时,普通青砖分整砖、开砖和地面砖,有各种不同规格;碟瓦亦有大小之分,其中用作砌外墙墙面、门头、门面的磨花砖,工艺更为精湛。其砖面不仅光洁细平,且黑白花纹鲜明,构成各种画面,如山水、花鸟或人物脸谱等。民国前,各县虽皆产各式砖瓦,但产量已无从统计。民国后,各县砖瓦产量都有年统计数。据民国8年(1919)《安徽省60县产业调查繁表》统计,区辖5县全年产砖瓦数;宣城砖1035万块、瓦574.9万片;泾县100万块、瓦50万片;宁国砖70万块、瓦40万片;广德砖168万块、瓦173.3万片;郎溪砖122.8万块、瓦161.3万片,均全销无存。是时,5县有砖瓦窑17个,从业230人。民国24年,宣城县年产砖瓦260万块(片),产值15720元。抗战胜利后,该县各乡、村均有合伙办的小型砖瓦窑。1949年,广德县有砖瓦窑44座,窑工120人,多为季节性生产。建国初期,砖瓦企业大都分散在农村,生产工艺十分落后,设备简陋,规模小,产量低,能耗高,皆为季节性生产。生产砖瓦多以手工或半机械化操作,搅拌成型,砖窑亦大都为掘土而成的穴灶,采用间歇焙烧手段。砖的品种较单一,规模也不统一。瓦大多为手工成型的小瓦。50年代后期,区内郎溪、泾县、宣城、广德先后建成5家联营性质的县办砖瓦厂(集体所有制)。是时,始有机制砖瓦技术,除小瓦外,还产平瓦。1958年,全区5县砖瓦产量分别为580万块和85万片,产值约40万元(当年不变价),经济效益不佳。当时全区集体所有制砖瓦企业约有职工500人,劳动生产率1.6万块/人·年,万块砖标准煤耗4吨左右。
1965年,广德曙光砖瓦社新建8门梅花窑、20门轮窑和烘干机室等基础设施,添置400型制砖机组,实现配套生产。1972年该社改为县砖瓦厂。1975年初郎溪县工农砖瓦厂建成投产,投资40万元。建厂初有轮窑18门,后增至24门(1985年为32门);此外,该县还有10家小型集体砖瓦企业。1962年,泾县砖瓦厂开始机制砖瓦生产。1965年,企业购进280型简易制砖机1台,机械制砖,当年产砖40万块,平瓦8.85万片。1974年该厂兴建一座18门川式轮窑,购进420型中型制砖机1台,当年7月试产红砖526.7万块、红平瓦44.2万片。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区辖5县共有7家规模较大的砖瓦企业,生产工艺也大有改进,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机制砖瓦设备和轮窑连续焙烧工艺逐步普及,并开始采取内燃法生产,利用煤矸石作部分燃料,代替优质煤。砖瓦产量增长较快。1978年,全区集体所有制企业砖瓦产量分别为5200万块和710万片,产值280万元(当年价),有职工1200余人,劳动生产率5.2万块/人·年,万块砖标准煤耗降至1吨左右。但由于企业管理不善,利税增长很小。
80年代初,社会对砖瓦需求量剧增,大部分老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有条件的扩大生产规模,如泾县、广德两家砖瓦厂建成人工干燥室,摆脱产品靠自然干燥的被动状态,土源不足的企业想方设法开发新产品。宣城、泾县两县又新建3家全民所有制砖瓦厂。是时,区内砖瓦生产的掘土、粉碎、内燃配件、制坯和干燥等工序已基本形成机械化流水生产线。1987年,全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砖和瓦产量分别为11400万块及860万片,产值达530余万元,实现利税134万元。经济效益与1978年相比有明显提高。该业拥有固定资产净值690万元,有职工1800余人,劳动生产率为5.7万块/人·年。万块砖标准煤耗降至0.55吨。
二、石灰
区内石灰资源较丰富,又因其使用面广,开采方便,技术简单,故各县乡镇、村皆有生产。广德县石灰石储量丰富,从现存石建筑物推断,宋代以前广德已烧制石灰。民国时期,独树、花鼓、杨杆、杭村和独山等地皆建有石灰窑。1958年独山煤矿兴建时,矿内增设石灰厂,有5孔窑,1967年因销路不佳而转产。1978年后,该县群众生活提高,公、私建房增多,石灰约需求量大,许多乡镇、村先后办石灰厂。1985年,全县石灰产量8345吨。1987年,广德除独树、杨杆、独山3家乡办石灰厂外,另有村、组及联户办的土窑20余座,产量达1.12万吨。宁国县建国前有不少手工作坊,以土法烧制石灰。建国后,石灰岩资源得以开发利用,有些乡兴办石灰厂,并改进传统的烧制方法,产量大有提高。民国时期,郎溪县有砖瓦石灰窑1家,从业6人。建国后,该县凌笪乡创办石灰厂,是县内唯一的小型乡办石灰厂,1986年产量4878吨,有职工54人。至1987年底,全区生产石灰约12万吨,其中以宣城县生产最多,为4.57万吨。
三、黄砂
区内广德、郎溪两县黄砂资源丰富,尤以广德县为主。该县黄砂储量约4000万吨,主要分布于桐汭河和无量溪流域,遍及18个乡镇。郎溪县黄砂分布境内11个乡镇。两县黄砂颗粒多为中粗,具有粒匀、质纯、角多、泥杂少、凝固佳、抗压强等优点,销路良好。广德县农民历史上有农闲下河捞砂的习惯,但多为自采自用。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广德黄砂的开发利用难以形成规模。70年代后,个体、联户、乡办、村办采砂场星罗棋布,采砂人数剧增,采砂量也大幅度上升。至1987年,该县有黄砂管理机构13个,黄砂场68个,从业3000余人。郎溪县采砂业兴起于50年代末期。自1974年至1979年该县共成立涛城、东夏、建平等7个采砂队,采集队伍从不足百余人发展到500余人。70年代末,采砂队伍更成倍增加,专业采砂队与农闲突击采砂相结合,沿河采砂的达万余人。1983年5月,郎溪城关镇成立黄砂管理站,对属于该镇管辖的黄砂采销进行统一管理,同年10月和11月,采砂量大的梅渚和定埠两镇也相继成立黄砂公司,至1985年郎溪黄砂管理站下属有4个管理检查站,黄砂的采销走上正规路子。广德、郎溪两县黄砂主要销往江苏、浙江、上海及芜湖、马鞍山等省、市。1987年,两县黄砂产销量约为537万吨,创产值近2000万元。
四、水泥
50年代末,区属各县都曾在“大跃进”的热潮中土法“上马”,建成一批小土窑烧制水泥,但不久即“下马”。70年代初,一两年内区辖5县建成5家小水泥厂,但规模小、设备差、工艺落后,又因生产能力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企业几乎普遍亏损。1978年,5家厂共产水泥2.26万吨(平均每个厂不足5千吨),产值100万元,产品出厂合格率为75.5%,劳动生产率37吨/人·年,每吨熟料标准煤耗182公斤,每吨水泥综合电耗103度。是时,水泥行业共有职工610人。
1978年后,区内水泥生产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79~1987年,5家企业先后进行技术改造,初步完善破碎、粉磨、烘干等主要设备配套工程,有的企业还进行立窑改造,实现机械化生产,水泥产量很快增至5万吨/年,质量提高,成本下降。1983年,各企业当年产品出厂平均合格率达95.6%。1984至1987年,生产企业对普通立窑改造基本完成(1988年全部完成),生产规模比初建时扩大数倍。是时,水泥生产从原料物化、物料库存、配料装置,直到各种生产辅助设施,都有较大改观。1987年,全区共生产水泥7.27万吨,产值为386万元,实现利税117万元,劳动生产率72.8吨/人·年,熟料标准煤耗降为171公斤/吨,水泥综合电耗比1978年上升9度,产品出厂合格率达98.8%,其中425#以上标号高质量水泥比例上升,占出厂合格品的3.8%。至1987年,区内水泥业全民所有制企业共有职工1200余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达1000余万元。
全民所有制企业省属宁国水泥厂是国家“六五”期间在地区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该厂主要生产设备由日本引进,矿山及包装部分由国内制造,自动化程度高,采用达到70年代末国际水平的带分解炉的室外分解生产新工艺。该厂设计能力为日产熟料4千吨,年产普通硅酸盐水泥129万吨,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现代化大型水泥厂之一。总投资4.62亿元。该厂生产性工程于1985年4月建成,1987年5月通过国家验收,7月正式投产。当年生产水泥43.65万吨,产值2968万元,实现利税1755万元,熟料标准煤耗117公斤/吨,水泥综合电耗122度/吨,产品出厂合格率达百分之百。1987年,企业有职工1863人,拥有固定资产净值3.4亿元,当年工业总产值5264.9万元,实现利税1755万元。
省属宁国水泥厂胜利分厂原为“小三线”设在山门乡的上海胜利水泥厂,1964年筹建,次年投产,投资860万元。该厂采用湿法回转窑水泥生产线,年产5万吨。1972年和1974年先后两次扩建改造,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25#普通水泥25万吨。产品出厂合格率为百分之百,畅销全国各地。企业于1985年元月移交省属宁国水泥厂。1987年,全厂职工1090人,工业总产值1636万元,实现利税939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净值2231万元,动力机械总能力12176千瓦,为中型企业。
五、水泥预制品
宣城地区水泥预制品生产基本上与水泥生产同步发展。50年代末及60年代初,地区水利电力系统已分别在宣城和广德建成两家水泥预制品生产企业,但其生产工艺陈旧,搅拌成型设备十分落后,劳动强度大。产品为普通排水管、电线杆和一部分民房构件。产量也很少,基本上为本系统建设服务。70年代,全区生产水泥预制品的县办企业发展到6家,可生产规模依然很小,主要设备和生产工艺虽较前有所改进,但部分工序仍需人工操作,且全部是露天生产,效率较低。1978年,全区主要水泥预制品产量分别是:民房构件1800立方米,电线杆7100根(其中7米以上5200根),普通排水管28.5公里。是年,全行业产值为115万元,利税30万元,6家企业共有职工285人,人均创产值4035元/人·年。
80年代初,随着国家经济蓬勃发展和城乡居民兴建住宅对水泥预制品的迫切需求,水泥预制品生产有较快发展,全区各县水泥预制品企业增加到10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1家,余皆为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大增,尤以民房构件产量增长最快。是时,部分企业生产工艺有明显改进,从混凝土搅拌、钢筋加工、直到振动成型和养护,基本上实现机械化;个别企业还增添了蒸气养护设施,采用短线法生产,效率显著提高。1987年,全区主要水泥预制品产量分别为:民房构件35871立方米,电线杆6615根,普通排水管41.01公里。当年产值为296万元,上缴利税62万元。全区10家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净值200余万元,职工450人,人均创产值提高到6626元/人·年。
六、大理石
区内大理石加工业始于70年代后期,1977年开始样品性荒料开采。当时仅广德、泾县两家企业建成投产,板材加工工艺简单,均为国产设备,规模很小,两厂年产量不足2000平方米,产值仅为10.8万元。1981年广德的秋香(奶油红)和菊香(奶油黄)分别以59、63两个品种的出口商号出口。第一批出口到新加坡的大理石板材为961平方米。至1984年已有20多批板材远销日本、法国和香港。该产品内销采取以销定产方法。1984至1987年3年间,市场对大理石等高档建材需求猛增,而区内大理石板材却因质量、规格、品种等原因,外销量反而减少,产品主要市场转向国内。至1987年,全区生产大理石的企业已有20余家(其中县以上企业5家,2家为全民所有制企业,3家为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板材1.07万余平方米,荒料近800立方米,创产值近200万元。品种增加到近10种,但工艺设备基本如旧。5家县级企业完成产值83万元,上缴利税16.5万元,有职工386人。
七、其他建材
宣城地区尚有石棉、膨胀珍珠岩、石墨3种目前省内较稀少的资源性非金属建材产品。
石棉宁国县石棉矿位于县东南27公里虹龙乡奥川村,建于1970年,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采选完全依靠人工采掘、破碎和筛选,生产设备简陋,作业及防护条件很差(因石棉矿中有微量放射性元素)。产品为透闪石石棉,品位由特级到六级不等。此类石棉品种在国内较少见,主要用作隔热耐酸衬垫材料。1972年,该矿生产石棉150.2吨,产值13.8万元,盈利3万元。1978年,企业添置部分设备,产量提高到190吨,产值增至24.4万元,盈利10万元。1987年,由于用户需求量增加,该矿生产规模相应扩大,生产能力比建矿期扩大一倍,生产设备及采选工艺有所改进,但作业环境及劳动保护条件无明显改善。当年生产石棉254吨,完成产值50万元,实现利税31万余元,有固定资产净值66.39万元,职工92人。
膨胀珍珠岩膨胀珍珠岩是一种超轻质高效能的绝热保温、耐火、吸音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电力、建筑和国防工业,还可用于铸造、园艺、改良土壤、制作洗涤剂等为省内较少的非金属性建材资源。1984年前,由当地农民开采少量矿砂(原料)销往外地。1984年宣城县磷肥厂利用此资源,筹建1条膨胀珍珠岩生产线。1984年后,水东镇(目前为全省珍珠岩矿唯一产地)也筹建1家膨胀珍珠岩厂。由于此项生产国内起步晚,工艺装备及生产技术均较落后,尤其是生产中所需大量燃料问题始终未能解决,故产品成本高,质量也赶不上省内同类企业较好水平。1985年宣城县磷肥厂改为宣城县轻质建筑材料厂,生产珍珠岩散料和水泥制品。次年元月正式投产,年生产能力4.3万立方米,但因技术落后、燃料不足、管理不善、市场竞争能力差等因素,实际年产量仅为年生产能力的37.2%。1987年,该厂更名为宣城县保温材料厂,生产1.58立方米膨胀珍珠岩散料和573立方米制品,产值54万元,而亏损达28万余元(纳税1千元),当年企业有固定资产净值96万元,职工125人(包括计划外用工),单位能耗折合标准煤50公斤/立方米(不含电耗)。此外,宣城县生产的珍珠岩矿砂还销往江苏、浙江及省内各地。1987年,该县有开采企业8个,从业338人,矿石产量3.17万吨,产值达95.2万元。
石墨位于宣城县马山埠朱桥乡石墨厂(乡办)是省内有名的石墨采掘加工企业,建于1980年,年产粒度为20~200目以上的无定形及磷片状石墨2000吨左右(以销定产)。产品固定碳含量为30%——80%不等,由于该矿品种多为无定形石墨,应用范围不广,主要用于冶金,机械铸造和化工等行业,其深加工潜力较小,长期依靠人工开采。加工工艺也很简单,即机械破碎、磨矿等。该矿年产值约为20余万元。1984年7月该县南湖亦建石墨矿,当年产量150吨,产值2.55万元。1987年宣城县有石墨矿2个,从业125人,产量0.38万吨,产值127.5万元。
此外,区内还有耐火材料、建筑陶瓷、紫砂地砖等资源性建材产品和油毡等非资源性建材产品。生产企业大多在70年代后期建成,1987年,全区有耐火材料厂3家,产量7700吨,产值149万元。县办(宣城)油毡厂1家,1987年产量2.59万卷,产值35.6万元,上缴税金3.26万元。县办建筑陶瓷企业1家,产品主要为园林建筑琉璃瓦系列产品,有水瓦、盖瓦、滴水、博古、兽头、正吻、葫芦宝顶、翘角、当勾等,远销江苏、浙江、江西、山东等省。1987年产量21万件,产值70万元,区内尚有宁国县建筑材料总厂专产紫砂地砖,规格多样,年产能力500万片。1987年产量9.3万平方米,产值121万元。
八、主要企业简介
泾县水泥厂隶属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的泾县水泥厂系全民所有制企业。该厂始建于1970年10月,1972年7月正式投产,年底生产水泥530吨,填补了该县工业产品中一项空白。是年底,企业曾一度与造纸厂合并,改称泾县造纸水泥厂。1973年初,两厂分开,恢复各自原厂名。1978年,该厂隶属县城建局。
泾县水泥厂于1979年改普通立窑为液压传动机立窑。1982至1984年,企业总投资80余万元,对生料制成和熟料煅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并购置各种设备,水泥产量大幅度提高,到1985年底,年产量已达2.5万吨,超过原设计1万吨的生产能力。1984年,企业对主要车间实行内部经济承包制,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成立计量、质量管理等专职机构,并按工艺要求配备计量、质量、监测器具和仪表,使企业由经验型管理转向科学管理。1987年,企业建立以各质量控制点为基础、化验室为中心的质量网络,并形成质量信息反馈制度,保证了产品质量。当年,该厂出厂的水泥合格率为98.68%(1988年为100%),通过三级计量验收。至年底,该厂生产能力为3万吨,主要产品有云岭牌325#、425#矿渣硅酸盐水泥,产量23520吨,完成产值120万元(1980年不变价),创利税38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27.7万元,有职工179人,其中具有大中专和高中文化程度的43人。
宣城县第一砖瓦厂该厂前身为宣西砖瓦生产合作社,建于1956年3月。建厂初有土窑3座,工人16名,年产青砖54万块和小青瓦25万片,产值0.1万元,固定资产3000元。1958年,企业转为合作工厂,翌年2月又改为地方国营宣城县砖瓦厂。60年代至80年代的二十余年间,该厂体制几经变动,直至1984年,更名为宣城县第一砖瓦厂,系全民所有制企业。
初建时,砖瓦生产均手工操作,1956年企业购置手摇平瓦机1台,用机器制作平瓦,小青瓦停产。1966年,厂方又购置400型砖机1台,开始机制重标准砖。1971年7月,建成24门轮窑1座,在全县率先使用轮窑烧砖瓦,年产正品红砖2000万块,每万块砖可节约原煤2.5吨。1972年,红砖生产实行内燃化,产品强度在100号以上,每万块节约煤0.8吨,曾获芜湖地区经委、燃料公司、手工业管理局奖励,并召开全区节能现场会。1976年,该厂自制500型砖机1台、150型自动化瓦机3台,生产实现机械化。1985年,该厂有4个科室、5个车间和1个综合服务社。全厂职工294人,年产正品红砖385万块和正品红瓦164万片,工业产值82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实现利润3.7万元,上缴税金9.1万元。1987年,企业转产,砖瓦产量仅为988万块(片),产值54.7万元,盈利0.4万元,纳税3.13万元。
广德县大理石厂该厂为小型集体所有制石材加工企业。其前身为县水泥制品厂的一个加工车间。筹建于1979年底,次年10月试产,总投资30.5万元,为当时省内第二家大理石板材加工企业。1981年1至6月试产试销。6月与外贸部门签订1000平方米1459(广德红奶油)300×600×20平方米一面粗磨板材合同,出口新加坡,自此产品打开销路。该厂主要生产工艺是锯——切——磨(大锯加工)和锯——磨——切(小板加工),主要产品有广德秋香和菊香以及泾川白玉等品种,后逐渐从各地调节的产品有济南青、莱阳绿、山东白、宜兴奶油、杭灰、青山绿、杜鹃红、安庆红以及柳埠红等10多个大理石花岗石品种。1982年,该厂生产成品大理石3217平方米,产值15万元,完成当年产值计划的110%,盈利2.77万元。1984年企业改为县大理石厂,是年完成大理石板材产量3010平方米。产值15万元,但利润还不足万元。至1987年,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69万元,净值151万元,各种生产设备8台,有职工150人左右。从1985至1987年3年中,由于人力、物力、技术装备、搬迁等各种原因,生产始终不正常,尤其是生产技术装备一直不能达到设计要求,致使生产处于半停顿状态。
宣城县建设安装公司预制构件厂该厂系非独立核算小型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县建筑安装公司。企业建于1972年,前身乃宣城县建筑工程合作社附属预制车间。建厂初,主要生产小型预制构件及非预应力楼板。1975年初该厂搬迁,于1979年改为宣城建筑安装公司预制构件厂,并正式投产。生产初期,年产能力为700立方米左右,产值仅10万元。主要产品有各种民用建筑构件和部分工业生产构件。在列次行业大检查中,该厂产品均被评为合格产品,经济效益在全区同行业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被县城建局和县建安公司评为先进集体。1985年,企业生产能力达到4200立方米,当年完成产量3800立方米,创产值86.7万元,上缴利税5.4万元。至1987年底,生产能力已达到5000立方米,当年完成产量3786.45立方米,创产值94.54万元,上缴利税12万元。是年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40万元,净值128万元,职工120人,有各种生产设备18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