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纺织工业
一、棉纺
宣城地区棉纺织业历史悠久,亦较发达。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区内棉纺业均系土纺土织,手工操作,品种较单一。其中较为著名的纺织品有白紵麻布与红线毯。据《宁国府志·食货志·土贡篇》载:开元中贡白紵布,贞元后常贡五色线毯及绫绮等物。唐代诗人白居易对五色线毯有高度评价“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此毯即指宣城所产之红线毯)元末至正年间,棉花传至宣城,“种沙土高阜之处俱宜”,区内棉纺织手工业历史自此开始。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宁国县河沥溪镇始创私营大丰织布机坊,雇男工。至民国8年(1919),有固定资产580元(银元),纺车4台、木机5架,年产土布600疋。民国23年,宁国全县土布产量为1000疋。抗战期间,江北人经营的机坊纷纷迁入该县,至民国33年全县织布机坊发展到68户,从业171人,但生产方式原始、落后,全以木机手操脚踏,所产有粗纱布、细纱布、色条布等,多销县境内四乡。解放前数年,因政局动荡,物价波动,该县纺织业日衰。民国24年,郎溪县涛城有王义和纺织厂1家。民国29年9月,县内筹建难民纺织厂,有职工10人,手工机4架。解放前夕,郎溪有纺织厂及机坊27户,从业52人,产值2.4万元,此外全县还有木制织机72架,纺线机8架。民国9年,泾县城关、茂林、马头等地先后有私人开设的锦华、泰康等织袜厂开业,用手摇机生产男女棉纱袜。继后县内又先后有致和、太美等织布厂、机坊及棉线店开业,皆以木机纺织棉布。民国25年,泾太事务所投资,在丁桥乡开办袜厂,有织袜机2台,后扩建为生产袜子、麻布、染布的综合性纺织工厂。抗战期间,外地产品无法入境,泾县织布业兴盛一时,织布厂、机坊遍布城乡各地,最盛时超过百家,但规模都很小,最大的厂工人也不过20余名。生产本色或彩条棉布。民国29年,泾县政府所办平民工厂生产棉纱、棉布、毛巾;年产布400疋,毛巾1300打(每打12条),产品销往县内外和徽州各地。皖南事变前,新四军在泾县小河口建立毛巾生产合作社,专产毛巾,供军需和民用。民国30年国民政府第六行政公署在榔桥乡开办纺织实验厂,两年后易名省立泾县纺织厂,年产棉布1200疋,毛巾1800打,棉纱5400公斤。抗战后该厂移交地方,后停办。民国2年,宣城东门有郭新义开设的义记机坊,雇男工7名,人工织布。生产工具有腰机3架、梳锭16只,平机4架,小车2具。所需洋纱皆购自芜湖、上海。年产布560疋,品种有大布、柳条布、斜纹布等。民国3年至7年,该县城西有郑大元机坊、湾址有恒源机坊、城南有阚福和机坊、北门有昂兴隆机坊,皆从芜湖、上海购入洋纱,织成同一品种布,自产自销。民国22年,宣城有森记、万顺、顺兴3家纺织厂和1家东泰染织厂,共有工人233名(解放前已歇业)。抗战后,宣城有大小机坊100余家,遍及县城大街小巷,经营者多系合肥、巢湖、含山籍人。至建国前夕,该县城镇共有机坊377户,从业941人。清同治年间,广德人吴国基在城西开办1家机坊,有木机120台,至光绪年间发展到200多台,工人300余名,生产印花毛巾和手帕等。产品远销苏、沪、杭地区。抗战中机坊被日机炸毁。民国2年,广德城内有私人创办的广盛染织布厂,有木机160台,女工160人。技师聘自上海,棉纱亦从上海购进。民国8年,该厂生产白大线布、花条布和各种“爱国”色布6600疋,销县内和宣、郎两县。自开办至民国8年,连年盈利。民国20年广德县内先后开办业兴、叶恒、广生3家机坊,后俱被日机炸毁。民国29年6月,县内又创建1家官商合办的纺织厂,雇工16名,月产毛巾200条,布240疋。民国34年后,该县共有工厂,机坊20多家。
建国后全区棉纺织业日益发展。1951年宁国县有纺织手工业户129户,306人,资金13437万元(旧版人民币)。1949~1951年,年均土布产量86.23万米,后因外地各色机织布流入境内,价廉物美,当地土布逐渐滞销,产量日益下降,至60年代初被全部淘汰。1953年广德县组成日新棉织生产合作社,有职工70余人,1956年发展到120多人,有铁木机46台。1958年该社成为地方国营广德纺织厂,1969年又改名为广德县染织厂。1978年广德染织厂引进自动铁木机,购置滑水机、经车、纬车等一系列设备,形成一条龙生产线,开发中长华达呢、金银丝女格呢和化纤线呢等新产品,产品畅销。1952年郎溪县梅渚镇成立纺织小组,有织布机8台,工人18名。次年该组与涛城、姚村、东夏等6个小组合并,成立郎溪县棉织生产小组,有木机20台,工人40名。1957年该小组改为县棉织厂,工人增至200名。同年,郎溪城关9名残废军人及家属为解决生活问题,组成织袜小组,有织机6台,手工操作;后逐步扩大生产,于当年改名为郎溪县烈属残废军人织布厂,后又改名为郎溪县织布厂。60年代末,该厂生产由单纯手工操作逐步转为半机械化。1951年,泾县棉织工人自愿结合,成立城关棉织生产小组,50年代末改为泾县纺织厂。50年代初,赤滩、蔡村等地亦先后建立棉织合作生产组。1965年始,该厂生产蚊帐布和条格布、被单布,年产36万米。1971年该厂被列入省轻工部门棉布生产定点企业。1958年10月,宣城纺织厂建成,省计委投资270万元。该厂初建时有职工600余人,纱绽1.5万枚,新型布机540台,为建国后区内唯一的全能纺织厂。至80年代,全区基本实现织布生产自动化。1987年,区内共有棉纺织企业10家,其中宣城纺织厂是国营企业,宣城被单厂、广德染织厂、泾县纺织厂、郎溪棉织厂及织布厂为集体企业,另外4家均为乡镇企业。主要产品有棉纱、棉布、被单、蚊帐布和涤棉细布。宣城纺织厂是全能厂,人员多、设备精,产值高,余皆为单织厂,只能织布不能纺纱,且规模小、人员少、设备差、产值亦低。1987年底,全区6家主要棉纺织企业共有职工3800人,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2575人,占职工总数的68%;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1225人,占32%。6家企业共产棉纱2401吨,棉布2473万米,拥有22000纱绽,1327台布机。年末,共创总产值3442万元,其中全民所制企业创产值占总数的62%,实现利税534.15万元。全民所有制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565.4元/人,集体所有制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689元/人。4家乡镇企业中织布和针织厂各2家,有织机80台,实现产值93.7万元。
二、丝绸
宣城地区虽盛产蚕茧,但历史上丝织业却并不发达。据史书记载,唐朝贡品中就有广德产的丝织品。清同治年间,兵燹疫疠,境内几无人迹,丝织业开始衰落。民国8年(1919),广德全县仅5家茧行,所收蚕茧主要销往外地,直至建国前,丝织业仍未恢复。清末民初,泾县每年销出的白厂丝和麻布平均收入在百万银以上(以厂丝为主)。民国元年,泾县城关天生丝行开业,有缫车10架,缫锅10口,职工20余人。后章渡、陈村、厚岸、赤滩、马头等地丝行相继开业。缫丝工人百余人,年产丝约3000公斤,销往芜湖、上海等地。民国元年至15年,上海丝织业先后在泾县各集镇设茧厂10家,收茧缫丝,运往上海加工成丝织品。此后,人造丝充斥市场,缫丝业渐趋衰落。解放前夕,该县缫丝业已处于凋残状态。抗战前宣城县有几家丝线店,收茧缫丝打线,其中以吕炽昌开设的吕大元丝线店最有名。
建国后,区内丝织企业皆建于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全区较大的国营宣城丝绸厂(县改市后为宣州市丝绸厂)于1985年11月破土兴建,次年10月试车生产,1987年正式投产。全厂占地2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00万元,各种机器设备30台。厂内设有准备、力织两个车间和9个科室。主要产品有12102双绉,12103双绉、软缎被面和明朗缎等。明朗缎七色交织,为区内丝绸行业优质产品。1987年,企业有职工235人(包括计划外用工)。当年,双绉产品30%出口;正式投产后的7至12月,完成工业产值49万元,上缴利税5万元(以1980年不变价算)。广德县于50年代始大力发展蚕桑生产,桑园面积逐年扩大,蚕茧产量渐增。1982年全县桑园面积达18945亩,产茧155吨。1987年产茧297吨。广德县(四合乡)缫丝厂建于1980年,次年投产,当年产白厂丝2万吨。该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1987年有职工586人,缫丝机128台,当年产白厂丝39.1吨,丝织品13万米,创产值310.3万元。该厂产品质优,受外商和用户好评,销往日本、美国等西欧国家。内销产品与乡内第一、第二丝织厂配套。该厂为省明星企业。广德县(四合乡)第一丝织厂建于1979年,现有各种丝织设备60余台,辅助设备齐全。产品有真丝被面、素绉缎、真丝斜纹绸等。该厂从上海聘请技术人员,专把质量关。1987年,素绉缎、斜纹绸投放日本、西德等国际市场,被省丝绸公司列为重点产品。是年,企业有职工215人,固定资产120万元,创产值56.5万元。1987年,四合乡乡办企业广德县第二丝织厂建成投产,当年创产值35.9万元。1980年,宁国县上门乡办丝绸厂,产品有丝绸被面,手套和涤纶华达呢。除手套外,其余产品因缺乏竞争力而亏损(1987年亏损12.3万元)。至1987年底,全区有丝绢纺织企业5家,其中乡镇企业3家,共产白厂丝42吨,丝织品30万米。
三、主要企业简介
宣城县纺织厂建于1958年,次年6月投产。1961年停产,1967年续建,初建时仅占地3万平方米,只有4千枚纱绽。厂内设纺部和机电2个车间,职工600余人,实行连排建制,为小型纺织厂。20年来该厂发展较快,至1987年,企业有职工1923人(其中工人1475人),工厂占地面积近11.8万平方米,接近初建时的4倍。拥有25000枚纱绽,1152台布机,内设纺部、织部、阔幅布、机电4个车间,生产实行“四班三运转”。主要产品有各种型号蚊帐布、细布、涤棉布及8种规格的棉纱,已成为一个多机台、多工序、多工种的全能棉纺企业,形成由13道工序、38个工程组成的分工细致、联系紧密的一条龙流水生产线。1978年后,企业制定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近百种规章制度,企业管理逐步完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87年,该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112.4万元,净值740.1万元,通用工业设备886台,纺织专用设备1308台,共产棉纱2401万米,布2148万米,完成产值1923.9万元,创利润208.5万元,纳税5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1737.21元/人。
广德染织厂该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广德县经委。前身为棉针织联营社,是1952年由城镇个体手工业者自行组织起来的。1956年后,又改称广德县日新棉织生产合作社,有职工120余人,铁木机46台。1958年,与国营纺织厂合并,有职工220余人,铁木机220台。1963年,纺织厂又“下马”。原日新棉织生产合作社的部分职工重新组织针棉织合作社,生产民用线与回纺布。1969年11月,该厂正式定名为广德染织厂,主要生产棉布、蚊帐布、彩条被单布。恢复生产以后,更新生产设备,淘汰木制土布机,以1511型自动布机代之,生产规模与效率均明显扩大和提高。1978年后,该厂引进自动铁木机,购置滑水机、大筒车等一系列生产设备,扩大生产,增加新品种,产品畅销;并大胆改革,全面推行计件工资制。1984年,企业试行厂长负责制,实行定额承包,取得明显效果。该厂现有7个科室和漂染、准备、织造、机修等7个车间,职工214人,其中女工175人。1987年末,企业拥有固定资产70余万元,有织机76台,各种辅助设备135台,当年产棉布60多万米,创产值88.2万元,上缴税金2.12万元,无利润。
泾县纺织厂该厂是泾县唯一的单织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县经委。始建于1951年,由棉织生产小组发展到棉织生产合作社,后改为泾县纺织厂。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该厂经营困难,几乎停产。1964年,泾县纺织厂恢复生产,且规模不断扩大,至1987年,全厂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生产设备也逐步更新,以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铁木制织机代替落后的木制织机。1978年后,该厂完善厂部、科室、车间三级管理;各科室及车间均订有岗位责任制,实行超定额计件工资制,赏罚分明,增强了企业活力。至1987年底,该厂共有1511型织布机55台,宽幅提花织布机12台。当年,全厂有职工216人,工程技术人员12人。1987年该厂创工业产值101.4万元,为建厂初期的17.8倍,创利税6.1万元。
郎溪棉织厂 该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郎溪县经委。始建于1957年,是由分散在各乡镇的手工业棉纺织小组自行组织起来的。该厂建筑面积5146平方米。厂内设生产、设备、经营等6个科室和漂染、筒纬、整经等5个车间,以生产床单布为主。1987年企业有职工243人(固定工),有各种设备116台,拥有固定资产净值137万元,创产值181万元,实现利税4.81万元。
宣城地区棉纺织业历史悠久,亦较发达。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区内棉纺业均系土纺土织,手工操作,品种较单一。其中较为著名的纺织品有白紵麻布与红线毯。据《宁国府志·食货志·土贡篇》载:开元中贡白紵布,贞元后常贡五色线毯及绫绮等物。唐代诗人白居易对五色线毯有高度评价“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此毯即指宣城所产之红线毯)元末至正年间,棉花传至宣城,“种沙土高阜之处俱宜”,区内棉纺织手工业历史自此开始。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宁国县河沥溪镇始创私营大丰织布机坊,雇男工。至民国8年(1919),有固定资产580元(银元),纺车4台、木机5架,年产土布600疋。民国23年,宁国全县土布产量为1000疋。抗战期间,江北人经营的机坊纷纷迁入该县,至民国33年全县织布机坊发展到68户,从业171人,但生产方式原始、落后,全以木机手操脚踏,所产有粗纱布、细纱布、色条布等,多销县境内四乡。解放前数年,因政局动荡,物价波动,该县纺织业日衰。民国24年,郎溪县涛城有王义和纺织厂1家。民国29年9月,县内筹建难民纺织厂,有职工10人,手工机4架。解放前夕,郎溪有纺织厂及机坊27户,从业52人,产值2.4万元,此外全县还有木制织机72架,纺线机8架。民国9年,泾县城关、茂林、马头等地先后有私人开设的锦华、泰康等织袜厂开业,用手摇机生产男女棉纱袜。继后县内又先后有致和、太美等织布厂、机坊及棉线店开业,皆以木机纺织棉布。民国25年,泾太事务所投资,在丁桥乡开办袜厂,有织袜机2台,后扩建为生产袜子、麻布、染布的综合性纺织工厂。抗战期间,外地产品无法入境,泾县织布业兴盛一时,织布厂、机坊遍布城乡各地,最盛时超过百家,但规模都很小,最大的厂工人也不过20余名。生产本色或彩条棉布。民国29年,泾县政府所办平民工厂生产棉纱、棉布、毛巾;年产布400疋,毛巾1300打(每打12条),产品销往县内外和徽州各地。皖南事变前,新四军在泾县小河口建立毛巾生产合作社,专产毛巾,供军需和民用。民国30年国民政府第六行政公署在榔桥乡开办纺织实验厂,两年后易名省立泾县纺织厂,年产棉布1200疋,毛巾1800打,棉纱5400公斤。抗战后该厂移交地方,后停办。民国2年,宣城东门有郭新义开设的义记机坊,雇男工7名,人工织布。生产工具有腰机3架、梳锭16只,平机4架,小车2具。所需洋纱皆购自芜湖、上海。年产布560疋,品种有大布、柳条布、斜纹布等。民国3年至7年,该县城西有郑大元机坊、湾址有恒源机坊、城南有阚福和机坊、北门有昂兴隆机坊,皆从芜湖、上海购入洋纱,织成同一品种布,自产自销。民国22年,宣城有森记、万顺、顺兴3家纺织厂和1家东泰染织厂,共有工人233名(解放前已歇业)。抗战后,宣城有大小机坊100余家,遍及县城大街小巷,经营者多系合肥、巢湖、含山籍人。至建国前夕,该县城镇共有机坊377户,从业941人。清同治年间,广德人吴国基在城西开办1家机坊,有木机120台,至光绪年间发展到200多台,工人300余名,生产印花毛巾和手帕等。产品远销苏、沪、杭地区。抗战中机坊被日机炸毁。民国2年,广德城内有私人创办的广盛染织布厂,有木机160台,女工160人。技师聘自上海,棉纱亦从上海购进。民国8年,该厂生产白大线布、花条布和各种“爱国”色布6600疋,销县内和宣、郎两县。自开办至民国8年,连年盈利。民国20年广德县内先后开办业兴、叶恒、广生3家机坊,后俱被日机炸毁。民国29年6月,县内又创建1家官商合办的纺织厂,雇工16名,月产毛巾200条,布240疋。民国34年后,该县共有工厂,机坊20多家。
建国后全区棉纺织业日益发展。1951年宁国县有纺织手工业户129户,306人,资金13437万元(旧版人民币)。1949~1951年,年均土布产量86.23万米,后因外地各色机织布流入境内,价廉物美,当地土布逐渐滞销,产量日益下降,至60年代初被全部淘汰。1953年广德县组成日新棉织生产合作社,有职工70余人,1956年发展到120多人,有铁木机46台。1958年该社成为地方国营广德纺织厂,1969年又改名为广德县染织厂。1978年广德染织厂引进自动铁木机,购置滑水机、经车、纬车等一系列设备,形成一条龙生产线,开发中长华达呢、金银丝女格呢和化纤线呢等新产品,产品畅销。1952年郎溪县梅渚镇成立纺织小组,有织布机8台,工人18名。次年该组与涛城、姚村、东夏等6个小组合并,成立郎溪县棉织生产小组,有木机20台,工人40名。1957年该小组改为县棉织厂,工人增至200名。同年,郎溪城关9名残废军人及家属为解决生活问题,组成织袜小组,有织机6台,手工操作;后逐步扩大生产,于当年改名为郎溪县烈属残废军人织布厂,后又改名为郎溪县织布厂。60年代末,该厂生产由单纯手工操作逐步转为半机械化。1951年,泾县棉织工人自愿结合,成立城关棉织生产小组,50年代末改为泾县纺织厂。50年代初,赤滩、蔡村等地亦先后建立棉织合作生产组。1965年始,该厂生产蚊帐布和条格布、被单布,年产36万米。1971年该厂被列入省轻工部门棉布生产定点企业。1958年10月,宣城纺织厂建成,省计委投资270万元。该厂初建时有职工600余人,纱绽1.5万枚,新型布机540台,为建国后区内唯一的全能纺织厂。至80年代,全区基本实现织布生产自动化。1987年,区内共有棉纺织企业10家,其中宣城纺织厂是国营企业,宣城被单厂、广德染织厂、泾县纺织厂、郎溪棉织厂及织布厂为集体企业,另外4家均为乡镇企业。主要产品有棉纱、棉布、被单、蚊帐布和涤棉细布。宣城纺织厂是全能厂,人员多、设备精,产值高,余皆为单织厂,只能织布不能纺纱,且规模小、人员少、设备差、产值亦低。1987年底,全区6家主要棉纺织企业共有职工3800人,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2575人,占职工总数的68%;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1225人,占32%。6家企业共产棉纱2401吨,棉布2473万米,拥有22000纱绽,1327台布机。年末,共创总产值3442万元,其中全民所制企业创产值占总数的62%,实现利税534.15万元。全民所有制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565.4元/人,集体所有制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689元/人。4家乡镇企业中织布和针织厂各2家,有织机80台,实现产值93.7万元。
二、丝绸
宣城地区虽盛产蚕茧,但历史上丝织业却并不发达。据史书记载,唐朝贡品中就有广德产的丝织品。清同治年间,兵燹疫疠,境内几无人迹,丝织业开始衰落。民国8年(1919),广德全县仅5家茧行,所收蚕茧主要销往外地,直至建国前,丝织业仍未恢复。清末民初,泾县每年销出的白厂丝和麻布平均收入在百万银以上(以厂丝为主)。民国元年,泾县城关天生丝行开业,有缫车10架,缫锅10口,职工20余人。后章渡、陈村、厚岸、赤滩、马头等地丝行相继开业。缫丝工人百余人,年产丝约3000公斤,销往芜湖、上海等地。民国元年至15年,上海丝织业先后在泾县各集镇设茧厂10家,收茧缫丝,运往上海加工成丝织品。此后,人造丝充斥市场,缫丝业渐趋衰落。解放前夕,该县缫丝业已处于凋残状态。抗战前宣城县有几家丝线店,收茧缫丝打线,其中以吕炽昌开设的吕大元丝线店最有名。
建国后,区内丝织企业皆建于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全区较大的国营宣城丝绸厂(县改市后为宣州市丝绸厂)于1985年11月破土兴建,次年10月试车生产,1987年正式投产。全厂占地2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00万元,各种机器设备30台。厂内设有准备、力织两个车间和9个科室。主要产品有12102双绉,12103双绉、软缎被面和明朗缎等。明朗缎七色交织,为区内丝绸行业优质产品。1987年,企业有职工235人(包括计划外用工)。当年,双绉产品30%出口;正式投产后的7至12月,完成工业产值49万元,上缴利税5万元(以1980年不变价算)。广德县于50年代始大力发展蚕桑生产,桑园面积逐年扩大,蚕茧产量渐增。1982年全县桑园面积达18945亩,产茧155吨。1987年产茧297吨。广德县(四合乡)缫丝厂建于1980年,次年投产,当年产白厂丝2万吨。该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1987年有职工586人,缫丝机128台,当年产白厂丝39.1吨,丝织品13万米,创产值310.3万元。该厂产品质优,受外商和用户好评,销往日本、美国等西欧国家。内销产品与乡内第一、第二丝织厂配套。该厂为省明星企业。广德县(四合乡)第一丝织厂建于1979年,现有各种丝织设备60余台,辅助设备齐全。产品有真丝被面、素绉缎、真丝斜纹绸等。该厂从上海聘请技术人员,专把质量关。1987年,素绉缎、斜纹绸投放日本、西德等国际市场,被省丝绸公司列为重点产品。是年,企业有职工215人,固定资产120万元,创产值56.5万元。1987年,四合乡乡办企业广德县第二丝织厂建成投产,当年创产值35.9万元。1980年,宁国县上门乡办丝绸厂,产品有丝绸被面,手套和涤纶华达呢。除手套外,其余产品因缺乏竞争力而亏损(1987年亏损12.3万元)。至1987年底,全区有丝绢纺织企业5家,其中乡镇企业3家,共产白厂丝42吨,丝织品30万米。
三、主要企业简介
宣城县纺织厂建于1958年,次年6月投产。1961年停产,1967年续建,初建时仅占地3万平方米,只有4千枚纱绽。厂内设纺部和机电2个车间,职工600余人,实行连排建制,为小型纺织厂。20年来该厂发展较快,至1987年,企业有职工1923人(其中工人1475人),工厂占地面积近11.8万平方米,接近初建时的4倍。拥有25000枚纱绽,1152台布机,内设纺部、织部、阔幅布、机电4个车间,生产实行“四班三运转”。主要产品有各种型号蚊帐布、细布、涤棉布及8种规格的棉纱,已成为一个多机台、多工序、多工种的全能棉纺企业,形成由13道工序、38个工程组成的分工细致、联系紧密的一条龙流水生产线。1978年后,企业制定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近百种规章制度,企业管理逐步完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87年,该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112.4万元,净值740.1万元,通用工业设备886台,纺织专用设备1308台,共产棉纱2401万米,布2148万米,完成产值1923.9万元,创利润208.5万元,纳税5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1737.21元/人。
广德染织厂该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广德县经委。前身为棉针织联营社,是1952年由城镇个体手工业者自行组织起来的。1956年后,又改称广德县日新棉织生产合作社,有职工120余人,铁木机46台。1958年,与国营纺织厂合并,有职工220余人,铁木机220台。1963年,纺织厂又“下马”。原日新棉织生产合作社的部分职工重新组织针棉织合作社,生产民用线与回纺布。1969年11月,该厂正式定名为广德染织厂,主要生产棉布、蚊帐布、彩条被单布。恢复生产以后,更新生产设备,淘汰木制土布机,以1511型自动布机代之,生产规模与效率均明显扩大和提高。1978年后,该厂引进自动铁木机,购置滑水机、大筒车等一系列生产设备,扩大生产,增加新品种,产品畅销;并大胆改革,全面推行计件工资制。1984年,企业试行厂长负责制,实行定额承包,取得明显效果。该厂现有7个科室和漂染、准备、织造、机修等7个车间,职工214人,其中女工175人。1987年末,企业拥有固定资产70余万元,有织机76台,各种辅助设备135台,当年产棉布60多万米,创产值88.2万元,上缴税金2.12万元,无利润。
泾县纺织厂该厂是泾县唯一的单织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县经委。始建于1951年,由棉织生产小组发展到棉织生产合作社,后改为泾县纺织厂。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该厂经营困难,几乎停产。1964年,泾县纺织厂恢复生产,且规模不断扩大,至1987年,全厂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生产设备也逐步更新,以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铁木制织机代替落后的木制织机。1978年后,该厂完善厂部、科室、车间三级管理;各科室及车间均订有岗位责任制,实行超定额计件工资制,赏罚分明,增强了企业活力。至1987年底,该厂共有1511型织布机55台,宽幅提花织布机12台。当年,全厂有职工216人,工程技术人员12人。1987年该厂创工业产值101.4万元,为建厂初期的17.8倍,创利税6.1万元。
郎溪棉织厂 该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郎溪县经委。始建于1957年,是由分散在各乡镇的手工业棉纺织小组自行组织起来的。该厂建筑面积5146平方米。厂内设生产、设备、经营等6个科室和漂染、筒纬、整经等5个车间,以生产床单布为主。1987年企业有职工243人(固定工),有各种设备116台,拥有固定资产净值137万元,创产值181万元,实现利税4.8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