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明清时宣城地区有驿道5条,其中水路1条,陆路4条。各县间均有大路可通。清末,陆路(官道)12条,总长11015华里(5507.5公里)。民国时期,经济萧条,交通比较闭塞。民国8年(1919),5县有大道20条,其间有险道,但皆为次险道。至建国前夕,区内只有慈张、双界、南宣、望十、钟梅5条公路,长317.3公里。民国22年(1933)7月,经铁道部批准,江南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修筑芜湖至宣城孙家埠段铁路,民国23年通车。同年8月,京(南京)芜段开工,次年5月15日,南京中华门至宣城孙家埠175公里干线通车。抗战爆发后,为阻止日军进逼中原,该路基被毁。
建国后,各县公路建设稳步发展,至1965年,区内公路里程达1125公里。1978年后,地区公路部门采取公、民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支持各乡、村自筹资金修筑公路。截止1987年底,全区有各种类型公路526条,总长3475.86公里。除宣城县圩区杨泗、裘公、雁翅3乡不通班车外,已基本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同年,增开跨省和地区长途线路11条,16班,共有客运汽车293辆,10025座位,周转量为54464万人公里;货运汽车4124辆(专业载货车392辆,2567.5吨位),运输量369.5万吨,周转量24040万吨公里。皖赣铁路通过宣城、宁国两县,境内长达116公里。除皖赣线外,尚有6条铁路专用线,总长25.34公里,其中以宁国港口至省水泥厂专用线为最长,余皆不超过3000米。皖赣线通车后,社会及经济效益明显。客运量宣城站最大,宁国站次之;货运量宁国港口站最大,宣城及宁国站次之。
区内北部河流密布,水系发达。主要水路有水阳江、青弋江、郎川河、南漪湖和汪联河。民国初年航运业较发达。民国8年,宣城、泾县、宁国及郎溪4县有汽船、帆船604只(艘),航程约200公里,载量约4000吨位。建国后,全区航运业发展较迅速。1956年,运输量为28.1万吨,周转量1485.7万吨公里。“文化大革命”前夕,运输量增至44.1万吨,周转量为2492.3万吨公里,其间古老的乌牌和木帆船逐渐被淘汰,水泥船和钢质船成为航运业的主力军。1978年后,城乡经济发展,市场繁荣,航运业发展更快。至1987年,全区有主要航线4条,货运运输量145.3万吨,周转量31505万吨公里。
清时,区内5县均设有递铺,配有铺司及铺兵。宣城县还设急递铺,每10里设1铺,铺兵以少壮男子充当。光绪二十二年(1896),“大清邮政”正式创办。光绪二十七年宣城县设立邮局,隶属芜湖邮区。后泾县、广德、宁国亦相继开办邮局或代办所。至民国17年(1926),区辖5县均设有邮政通信局或所,计64处。抗战前夕,共有邮局及代办所67处。抗战期间,由于宣郎广3县相继沦陷,宁国和泾县时遭日机轰炸,区内邮电通讯设施遭到较大破坏。民国28年,5县邮局先后划给浙江邮局管辖。民国34年12月,复归安徽邮局管辖。建国前夕,5县共设邮局及代办所98处。建国后汽车邮路逐渐开通,1952年自行车邮路投入使用。是时,5县邮路总长2386公里,仍以步班为主。60年代末,邮路总长7500公里,邮运机械化已占明显优势。1979年5县邮路总长7906公里。从80年代起,各县农村邮政代办所或点剧增,信件、报刊不需送到村或村民组,邮路明显缩短。至1987年,全区邮路总长为1938公里,其中汽车、自行车邮路合计为1923公里,步班邮路15公里。除邮递外,函件、包件、汇兑等邮政业务也发展迅速。50年代末,5县函件出口业务量达257.3352万件,包件出口业务量达34517件,开发汇票13.09万张。“文化大革命”前夕,全区函件出口业务量454.45万件,包件出口业务量3.79万件,开发汇票16.32万张。70年代,各县函件和包件出口业务量均有所增加,惟汇兑业务停滞不前。至1979年,函件出口业务量增至472.44万件,包件出口业务量达13.66万件,1987年,全区函件出口业务量达历史最高水平,为915.86万张,包件出口业务量为11.99万件,开发汇票24,86万张,兑付汇票20.2万张。是年,全区共有邮局、代办所及服务网点172处。
宣统二年(1910)宣城县率先设立电报局。之后,广德和宁国也相继开业,但解放前该项业务量小,范围不广。时有电信(电报)局(或电信营业处)及长途电话管理处9处。建国初,电报出口业务量很小,仅为万余份。至1958年,电报出口已近5万份。60年代起,5县电信业务不断扩大。1965年,有电路6条,电报出口业务量为7.74万份。1974年,宣城和宁国首先开通载报电路。1979年区辖5县电报出口业务量为25.95万份。至1987年,已增至37.32万份。地区长途电话管理处建立于民国24年(1935),当年即营业。建国后,该项业务发展迅速,设备得以不断更新改造。1959年,5县有长话通讯线路23条。1965年,长话去话业务量为9.53万张。1980年区内已有长话通讯线路41条。1987年,全区长话直达线路增至83条,去话业务量达48.59万张。是时,全区电信业已基本形成较完整的网络。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