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工业品购销
一、生活资料
卷烟建国初期,全区销售卷烟55箱。嗣后,原芜湖新中烟厂(现芜湖卷烟厂)生产的卷烟由“芜湖地区专卖采购供应站”负责收购、调拨。50年代全区共购销卷烟138600箱,年均购销13860箱(其中地方产品占88.02%);60年代全区购销量达199000箱,年均购销上升到19900箱(其中地方产品占89.45%);70年代全区购销467500箱,年均销量增至46750箱(其中地方产品占92.62%);80年代(截止1986年)全区购销390000箱,年均购销量上升到55714箱(其中地方产品占85.46)。1987年,全区销售卷烟(55700箱)与80年代年均水平基本持平,比1949年全区购销量(5500箱)上升9.13倍,但地方产品收购量(42000箱)下降到75.40%。
酒类建国后,酒类生产与经营实行专卖制度,由“地区专卖公司”委托加工,统一价格,监督销售,严禁私酿、私卖、私运。50年代全区酒类购销13932吨,年均购销量为1393.2吨(其中地方产品占88.31%);60年代全区购销14634吨,年均购销1463.4吨(其中地方产品占87.74%);70年代全区购销量猛增到45546吨,年均购销上升为4554.6吨(地方产品占88.35%);80年代(截止1986年)全区购销量达81881吨,年均购销11697.3吨(地主产品占89.24%)。1987年,全区酒类购销量14740吨,比1949年(611吨)上升23.12倍,其中地方产品下降到11248吨,占76.31%。是年,全区有15家酒类生产企业,全年产值达3954万元。
食糖建国初期,全区食糖供应实行配售制度,规定城镇每人每季二市斤,农村减半,凭票供应,1949年共销售食糖390吨。50年代全区食糖配售量为11747吨,年均销量1174.7吨,比1949年上升2.01倍;60年代全区销售食糖20866吨,年均销量(2086.6吨)比50年代递增7.76%;70年代全区食糖供应逐步敞开,10年共销售36791吨,年均销量(3679.1吨)比60年代递增7.63%;80年代(截止1986年)全区食糖销售量共52559吨,年均销量7508吨。1987年,全区食糖销售7809吨,比1949年上升19.02倍,销售总额达981万元。
食盐建国前,因交通闭塞,市场供应往往脱销,价格暴涨。民国35年(1946年)每担(100市斤下同)售价11000元(法币),到民国37年8月涨到1226300元(法币),9月每担为12.94元(金元券),至次年4月涨到350986元(金元券),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建国后,国家工商部门和国营专业公司大力组织民间运输,使市场原盐供应渐趋缓解。50年代全区购销食盐93405吨,年均销售9340.5吨;60年代全区购销量增至129110吨,年均销售上升到12911吨;70年代全区购销量为152640吨,年均销售15264吨;80年代(截止1986年),全区购销食盐161724吨,年均销售23103吨。1987年,全区食盐购销量上升到23385吨,比1949年(5755吨)增加3.06倍。销售额达670万元,年末库存10456吨。
布匹建国初期,有不少农民担心国家征余粮,纷纷挑粮上街换取棉布,曾一度出现棉布抢购风。全区从1954年起棉布实行凭票供应以来,一直到1983年全区取消票证实行敞开供应之后,布匹销量渐趋上升。在实行票证供应的50年代,全区共销售棉布1040370百米,年均销量为104037百米;60年代,由于三年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全区棉布销量减少到843328百米,年均销售下降到84332.8百米;70年代全区棉布销量回升到1431940百米,年均销售上升为143194百米;80年代(截至1986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着渐趋向高档次需求,此间,棉布销量降至705325百米,年均下降到100760百米。1987年,全区棉布销量减少到66257百米,虽比1949年(35489百米)上升,但比70年代年均销量下降。而化纤、呢绒、绸缎,由1952年全区销量1620百米,上升到1987年33052百米,上升幅度为19.4倍。
日用工业品此类品种繁多,其主要商品有肥皂、火柴、缝纫机、自行车、手表、胶鞋、收音机、电灯泡等。这些商品的流通形式,大多随着货源和市场的变化而时紧时松。在建国初期全区召开的物资交流会上,此类工业品的成交额分别占1952年成交额的38%和1953年的44%。几种主要工业品的购销情况是:50年代全区销售肥皂153619百箱,年均销量15361.9百箱;销售火柴4875百件,年均销量487.5百件;销售胶鞋17236百双,年均销量1723.6百双。60年代,肥皂销售量下降到100515百箱,年均销量1005.5百箱,下降5.28%;火柴销售量下降到2333百件,年均销量降10.9%;胶鞋销售量增加到42343百双,年均销量递增14.57%。从1965年至1969年,全区共销售缝纫机2952架、手表3998只、自行车2061辆、收音机7522台、电灯泡1704百个。70年代,随着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日用工业品的销量渐趋上升,其中自行车销量上升到53838辆,年均销量5383.8辆;收音机年均销量13548.2台;手表上升到年均销量6752.5只;火柴上升到年均销量412.2百件;灯泡上升到56964百个,年均销量5696.4百个。80年代(截至1986年),火柴、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灯泡年均销量分别上升到547.6百件、63378.9只、34883.7辆、32358.6台、15866.9百个。1987年,全区销售胶鞋17367百双、火柴426百件、缝纫机19854架、手表91735只、自行车56680辆、收音机7126台,均比1965年上升;肥皂销量由1949年的3920百箱,下降到923百箱;洗衣粉销量由1969年的4吨,上升到835吨。是年,全区消费工业品销售总额达86282万元,占当年全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01223万元的85.24%。
二、生产资料
石油建国初期,国家对石油供应实行统购统销管理办法,由各级石油公司独家经营。1958年起,由于国内石油工业蓬勃发展,商品流转计划改由国家统配为地方审批。1960年后,国产石油基本自给,供求矛盾渐趋缓和。在执行计划供应期间,全区对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分别作出具体规定:
汽油供应首先保证农业生产,其次林业生产、交通运输、外事活动、医疗急救、公安消防、邮电通讯以及重点工矿企业和重点建设工程等用油。全区自1965年至1969年共销售汽油4238吨,年均销量为847.6吨;70年代,由于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汽油销量急剧增加,10年间全区共销售汽油78139吨,年均销量上升到7813.9吨;80年代(截至1986年),全区销售汽油104964吨,年均销量达14994.9吨。1987年,全区拥有汽油动力车4033辆,共销售汽油19390吨,比1965年(418吨)上升45.39倍。此外,还议价销售10801吨。
柴油供应首先保证农、林、牧、渔业生产需要,其次是航运、内燃机车、军工、重点工矿企业、重点建设工程以及地质勘探等基本用油。1965年至1969年,全区共销售柴油17171吨,年均销量为3434.2吨;进入70年代销售量渐趋上升,10年共销售柴油10511吨,年均销量上升到10511.1吨;80年代(截至1986年),全区共销售柴油101815吨,年均销量14545吨。1987年,全区拥有柴油机具33699台/470093马力,共销售柴油19132吨,比1965年(2464吨)上升6.76倍。此外,还议价销售863吨。
煤油主要供应农村和城镇无电区照明用油,每户一年定量6公斤;对公用和生产用油,视需要和货源,实行分配供应;医院和野外作业等特需用油一般予以供应。50年代全区销售煤油13250吨,年均销量1325吨;60年代全区销售总量增到25683吨,年均销量上升到2568.3吨;70年代全区销售煤油31186吨,年均销量上升3118.6吨。80年代(截止1986年),全区共销售煤油22085吨,年均销售上升到3155吨。1987年,全区煤油销量2971吨(不含议价销售230吨),比1949年(364吨)上升7.16倍。此后,由于电力事业迅速发展,煤油销量渐趋下降。
润滑油实行比例供应原则:汽油按1.8%、柴油3.2%的比例用量进行配售安排,其他用油,则根据需要和货源,参照历史耗油水平实行计划供应。全区自1965年至1986年,共销售润滑油30156吨,年均销量1311吨。1987年,全区销售润滑油1309吨。
化肥宣城地区从1951年开始引进硫酸铵时,由于农民存有疑虑,供销部门则以赊销方式逐步推广使用。嗣后,化肥品种扩大到硝酸铵和过磷酸钙等品种,销售量渐趋上升。从1952——1959年,全区共销售普通化肥22626吨,年均销量为2828.3吨;60年代初,宣城县第一家地方化肥厂建成投产,嗣后各县化肥厂相继建立,全区一般化肥供需矛盾逐步得到缓解,但优质化肥,如尿素、复合肥等仍实行计划分配,统一调拨。从1960——1969年,全区共销售化肥163376吨,年均销量上升到16337.6吨;70年代全区化肥销售量增加到632493吨,年均销量63249.3吨;80年代(截至1986年),全区销售化肥937075吨,年均销量133867.9吨;1987年,全区化肥销售量连续上升到146610吨(其中氮肥93110吨、磷肥36000吨、钾肥4300吨、复合肥13200吨),比50年代年均销售量增加50.84倍。
农药建国初期,农药品种仅有“滴滴涕”一个品种。嗣后陆续增加了“六六六”杀虫粉、“西力生”、“赛力散”等品种。从1952——1959年,全区销售农药2029吨,年均销量253.6吨;60年代,新品种“敌百虫”、“敌敌畏”、“乐果”、“氨硫酸”、“杀螟松”、“1605”、“1059”等先后投放市场,全区从1960——1969年农药销售量增加到7063吨,年均销量上升为706.3吨;70年代,农药生产趋向高效、低度产品发展,老品种逐渐淘汰,新品种不断出现,如“稻温净”代替了“西力生”和“赛力散”。全区从1970——1979年共销农药26372吨,年均销量上升到2637.2吨;80年代(截至1986年),全区农药供应量22970吨,年均销量(3281.4吨)比50年代增加11.94倍。1987年,农药市场进行整顿,品种均以混合型的粉剂(甲、乙茎1605混合粉)、乳剂(钾铵酸、苏化203、889等)代替了25个单一的剧毒性品种,对人畜有较大副作用的1059、西力生、赛力散等品种禁止生产,不再供应;各级农资公司和基层供销社严格执行计划分配、调运、储存和管理制度,严防伪劣品种流入市场,坑害农民。是年,全区农药销售量1420吨,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14941万元,占全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01223万元)14.76%。
卷烟建国初期,全区销售卷烟55箱。嗣后,原芜湖新中烟厂(现芜湖卷烟厂)生产的卷烟由“芜湖地区专卖采购供应站”负责收购、调拨。50年代全区共购销卷烟138600箱,年均购销13860箱(其中地方产品占88.02%);60年代全区购销量达199000箱,年均购销上升到19900箱(其中地方产品占89.45%);70年代全区购销467500箱,年均销量增至46750箱(其中地方产品占92.62%);80年代(截止1986年)全区购销390000箱,年均购销量上升到55714箱(其中地方产品占85.46)。1987年,全区销售卷烟(55700箱)与80年代年均水平基本持平,比1949年全区购销量(5500箱)上升9.13倍,但地方产品收购量(42000箱)下降到75.40%。
酒类建国后,酒类生产与经营实行专卖制度,由“地区专卖公司”委托加工,统一价格,监督销售,严禁私酿、私卖、私运。50年代全区酒类购销13932吨,年均购销量为1393.2吨(其中地方产品占88.31%);60年代全区购销14634吨,年均购销1463.4吨(其中地方产品占87.74%);70年代全区购销量猛增到45546吨,年均购销上升为4554.6吨(地方产品占88.35%);80年代(截止1986年)全区购销量达81881吨,年均购销11697.3吨(地主产品占89.24%)。1987年,全区酒类购销量14740吨,比1949年(611吨)上升23.12倍,其中地方产品下降到11248吨,占76.31%。是年,全区有15家酒类生产企业,全年产值达3954万元。
食糖建国初期,全区食糖供应实行配售制度,规定城镇每人每季二市斤,农村减半,凭票供应,1949年共销售食糖390吨。50年代全区食糖配售量为11747吨,年均销量1174.7吨,比1949年上升2.01倍;60年代全区销售食糖20866吨,年均销量(2086.6吨)比50年代递增7.76%;70年代全区食糖供应逐步敞开,10年共销售36791吨,年均销量(3679.1吨)比60年代递增7.63%;80年代(截止1986年)全区食糖销售量共52559吨,年均销量7508吨。1987年,全区食糖销售7809吨,比1949年上升19.02倍,销售总额达981万元。
食盐建国前,因交通闭塞,市场供应往往脱销,价格暴涨。民国35年(1946年)每担(100市斤下同)售价11000元(法币),到民国37年8月涨到1226300元(法币),9月每担为12.94元(金元券),至次年4月涨到350986元(金元券),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建国后,国家工商部门和国营专业公司大力组织民间运输,使市场原盐供应渐趋缓解。50年代全区购销食盐93405吨,年均销售9340.5吨;60年代全区购销量增至129110吨,年均销售上升到12911吨;70年代全区购销量为152640吨,年均销售15264吨;80年代(截止1986年),全区购销食盐161724吨,年均销售23103吨。1987年,全区食盐购销量上升到23385吨,比1949年(5755吨)增加3.06倍。销售额达670万元,年末库存10456吨。
布匹建国初期,有不少农民担心国家征余粮,纷纷挑粮上街换取棉布,曾一度出现棉布抢购风。全区从1954年起棉布实行凭票供应以来,一直到1983年全区取消票证实行敞开供应之后,布匹销量渐趋上升。在实行票证供应的50年代,全区共销售棉布1040370百米,年均销量为104037百米;60年代,由于三年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全区棉布销量减少到843328百米,年均销售下降到84332.8百米;70年代全区棉布销量回升到1431940百米,年均销售上升为143194百米;80年代(截至1986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着渐趋向高档次需求,此间,棉布销量降至705325百米,年均下降到100760百米。1987年,全区棉布销量减少到66257百米,虽比1949年(35489百米)上升,但比70年代年均销量下降。而化纤、呢绒、绸缎,由1952年全区销量1620百米,上升到1987年33052百米,上升幅度为19.4倍。
日用工业品此类品种繁多,其主要商品有肥皂、火柴、缝纫机、自行车、手表、胶鞋、收音机、电灯泡等。这些商品的流通形式,大多随着货源和市场的变化而时紧时松。在建国初期全区召开的物资交流会上,此类工业品的成交额分别占1952年成交额的38%和1953年的44%。几种主要工业品的购销情况是:50年代全区销售肥皂153619百箱,年均销量15361.9百箱;销售火柴4875百件,年均销量487.5百件;销售胶鞋17236百双,年均销量1723.6百双。60年代,肥皂销售量下降到100515百箱,年均销量1005.5百箱,下降5.28%;火柴销售量下降到2333百件,年均销量降10.9%;胶鞋销售量增加到42343百双,年均销量递增14.57%。从1965年至1969年,全区共销售缝纫机2952架、手表3998只、自行车2061辆、收音机7522台、电灯泡1704百个。70年代,随着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日用工业品的销量渐趋上升,其中自行车销量上升到53838辆,年均销量5383.8辆;收音机年均销量13548.2台;手表上升到年均销量6752.5只;火柴上升到年均销量412.2百件;灯泡上升到56964百个,年均销量5696.4百个。80年代(截至1986年),火柴、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灯泡年均销量分别上升到547.6百件、63378.9只、34883.7辆、32358.6台、15866.9百个。1987年,全区销售胶鞋17367百双、火柴426百件、缝纫机19854架、手表91735只、自行车56680辆、收音机7126台,均比1965年上升;肥皂销量由1949年的3920百箱,下降到923百箱;洗衣粉销量由1969年的4吨,上升到835吨。是年,全区消费工业品销售总额达86282万元,占当年全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01223万元的85.24%。
二、生产资料
石油建国初期,国家对石油供应实行统购统销管理办法,由各级石油公司独家经营。1958年起,由于国内石油工业蓬勃发展,商品流转计划改由国家统配为地方审批。1960年后,国产石油基本自给,供求矛盾渐趋缓和。在执行计划供应期间,全区对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分别作出具体规定:
汽油供应首先保证农业生产,其次林业生产、交通运输、外事活动、医疗急救、公安消防、邮电通讯以及重点工矿企业和重点建设工程等用油。全区自1965年至1969年共销售汽油4238吨,年均销量为847.6吨;70年代,由于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汽油销量急剧增加,10年间全区共销售汽油78139吨,年均销量上升到7813.9吨;80年代(截至1986年),全区销售汽油104964吨,年均销量达14994.9吨。1987年,全区拥有汽油动力车4033辆,共销售汽油19390吨,比1965年(418吨)上升45.39倍。此外,还议价销售10801吨。
柴油供应首先保证农、林、牧、渔业生产需要,其次是航运、内燃机车、军工、重点工矿企业、重点建设工程以及地质勘探等基本用油。1965年至1969年,全区共销售柴油17171吨,年均销量为3434.2吨;进入70年代销售量渐趋上升,10年共销售柴油10511吨,年均销量上升到10511.1吨;80年代(截至1986年),全区共销售柴油101815吨,年均销量14545吨。1987年,全区拥有柴油机具33699台/470093马力,共销售柴油19132吨,比1965年(2464吨)上升6.76倍。此外,还议价销售863吨。
煤油主要供应农村和城镇无电区照明用油,每户一年定量6公斤;对公用和生产用油,视需要和货源,实行分配供应;医院和野外作业等特需用油一般予以供应。50年代全区销售煤油13250吨,年均销量1325吨;60年代全区销售总量增到25683吨,年均销量上升到2568.3吨;70年代全区销售煤油31186吨,年均销量上升3118.6吨。80年代(截止1986年),全区共销售煤油22085吨,年均销售上升到3155吨。1987年,全区煤油销量2971吨(不含议价销售230吨),比1949年(364吨)上升7.16倍。此后,由于电力事业迅速发展,煤油销量渐趋下降。
润滑油实行比例供应原则:汽油按1.8%、柴油3.2%的比例用量进行配售安排,其他用油,则根据需要和货源,参照历史耗油水平实行计划供应。全区自1965年至1986年,共销售润滑油30156吨,年均销量1311吨。1987年,全区销售润滑油1309吨。
化肥宣城地区从1951年开始引进硫酸铵时,由于农民存有疑虑,供销部门则以赊销方式逐步推广使用。嗣后,化肥品种扩大到硝酸铵和过磷酸钙等品种,销售量渐趋上升。从1952——1959年,全区共销售普通化肥22626吨,年均销量为2828.3吨;60年代初,宣城县第一家地方化肥厂建成投产,嗣后各县化肥厂相继建立,全区一般化肥供需矛盾逐步得到缓解,但优质化肥,如尿素、复合肥等仍实行计划分配,统一调拨。从1960——1969年,全区共销售化肥163376吨,年均销量上升到16337.6吨;70年代全区化肥销售量增加到632493吨,年均销量63249.3吨;80年代(截至1986年),全区销售化肥937075吨,年均销量133867.9吨;1987年,全区化肥销售量连续上升到146610吨(其中氮肥93110吨、磷肥36000吨、钾肥4300吨、复合肥13200吨),比50年代年均销售量增加50.84倍。
农药建国初期,农药品种仅有“滴滴涕”一个品种。嗣后陆续增加了“六六六”杀虫粉、“西力生”、“赛力散”等品种。从1952——1959年,全区销售农药2029吨,年均销量253.6吨;60年代,新品种“敌百虫”、“敌敌畏”、“乐果”、“氨硫酸”、“杀螟松”、“1605”、“1059”等先后投放市场,全区从1960——1969年农药销售量增加到7063吨,年均销量上升为706.3吨;70年代,农药生产趋向高效、低度产品发展,老品种逐渐淘汰,新品种不断出现,如“稻温净”代替了“西力生”和“赛力散”。全区从1970——1979年共销农药26372吨,年均销量上升到2637.2吨;80年代(截至1986年),全区农药供应量22970吨,年均销量(3281.4吨)比50年代增加11.94倍。1987年,农药市场进行整顿,品种均以混合型的粉剂(甲、乙茎1605混合粉)、乳剂(钾铵酸、苏化203、889等)代替了25个单一的剧毒性品种,对人畜有较大副作用的1059、西力生、赛力散等品种禁止生产,不再供应;各级农资公司和基层供销社严格执行计划分配、调运、储存和管理制度,严防伪劣品种流入市场,坑害农民。是年,全区农药销售量1420吨,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14941万元,占全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01223万元)1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