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流通渠道
1952~1960年,全区外贸出口任务由各级商业部门承担,出口商品全部调往上海口岸,调拨总值1061万元。
1961~1978年,地区和各县相继建立外贸专业机构,出口业务改由地区外贸系统自行经营,但出口渠道仍通过上海口岸,此间,调拨总值42528万元。
1979~1987年,出口渠道由上海口岸改为省内经营,全区各类出口商品全部调往本省各专业进出口公司统一调拨,调拨总值38563万元。二、扶持生产全区从1978年开始至1984年共扶持外贸出口产品生产资金766000元。分别为:1978年扶持生产资金77000元,占10.05%。一是用于宣城杨泗、水阳、新河乡扩种大蒜400亩,资金24000元。二是扶持宣城杨柳乡陈村养兔场及社员个体户从浙江引进兔种2323只,投资15000元。三是泾县外贸公司向安吴笔厂贷款8000元,用于购置宣笔烘干设备。四是地区畜产公司为扶持宁国等县发展养貂事业下贷资金30000元。
1979年扶持生产资金111000元。占14.49%。用于广德下寺公社蚕桑生产资金5000元;宁国县扶持种貂养殖业和香菇生产81000元;泾县建立蚕茧生产基地投资25000元。
1980年扶持生产资金40000元,占5.22%。用于宣城水阳、南渔养殖场发展养蚌资金35000元和郎溪县幸福公社上施大队养蚌资金5000元。
1981年扶持生产资金158000元,占20.63%。用于泾县宣纸厂恢复传统产品书画纸生产专项贷款100000元和宣城县发展珍珠生产、抽纱刺绣工艺28000元以及扶持宁国等地水貂养殖30000元。
1982年扶持泾县扩大宣纸生产资金30000元,占3.92%。
1984年扶持生产资金350000元,占45.69%。用于广德发展缫丝生产200000元、泾县发展宣纸生产150000元。
三、外汇留成
国家对外汇管理的原则是统一管理、重点使用。宣城地区从1979年留成外汇开始,主要用于扶持出口商品生产、购进原材料和引进技术设备等。
1984年,为鼓励出口商品生产企业积极性,外汇留成一律下拨创汇企业,由企业自主使用,亦可在企业之间进行调剂,并由用汇企业附加1%的调剂费。
1979~1987年,全区共留成外汇6016500美元,使用3025598.4美元,占50.29%。其中购进各种零、配件11862美元,占0.39%;地区木材公司进口美国花旗松4000立方米,用汇388000美元,占12.82%;泾县宣纸厂进口聚乙烯及宣州市水东玻璃厂进口纯碱(100吨)计用外汇14540美元;占0.48%;用于进口羽毛球打孔机(16孔)1台1982.4美元,占0.07%;地委购传真机及“2084”型解调器11000美元,占0.36%;地区水电局进口威尔特经纬仪4614美元,占0.15%;地区交通局进口运输汽车及小轿车517500美元;占17.10%;地区宣州宾馆进口装修材料103700美元,占3.43%;宣州市华侨鞋业有限公司及宣州市毛巾厂和地区敬亭山啤酒厂共引进技术设备1052900美元,占34.80%;地区医院进口心电图仪及B超诊断仪39500美元,占1.31%;地区制药厂、宣州市水产公司进口单机设备867000美元,占28.66%;出国考察用汇13000美元;占0.43%。
使用外汇审批程序:1985年前,区内各用汇单位事先提出申请,由地区外贸局审查上报省进出口委员会批准后执行。自1985年6月起,省将审批权下放到地区,此后,用汇单位经地区外贸局批准,由地区外汇管理局审核报省外汇管理局备案即可。外汇留成比例:省计划委员会33%,地方留成67%(各县留成比例由行署决定)。
外贸系统通过经营管理和经营体制改革以后,经济效益显著好转。1981年全区外贸销售总额达3546.32万元,利润总额92.5万元,分别比改革前的1977年增长62.56%和77.53%。1987年资金周转为16.37次,比1977年加快了10.69次。
宣城地区若干年份对外贸易四项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