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计划管理
一、管理体制
宣城地区计划管理机构1954年初建,时称芜湖专署统计科,业务上受省计划委员会、省统计局指导。1956年3月,成立芜湖专署计划委员会,1957年统计科撤销并入计委。1958年专署成立物资科,负责全区物资计划管理,业务受专署计委的指导。当年,地区与芜湖市合署办公,专署计划委员会更名为经济计划委员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机构撤销。地区革委会成立后,下设生产指挥组综合计划小组,取代原经济计划委员会的职能。1976年恢复计划委员会内设办公室、计划统计科、物资科、物价科和增产节约办公室。1980年改为宣城行署计划委员会,1982年10月统计科划出计委,成立统计局。
1980年,计划委员会内设办公室、计划科、基建科、物价科、农业区划办公室。1986年物价科由计委划出,成立行署物价局。1987、1988年相继增设国土科、引进科及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站。
改革开放以前,计划委员会作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组织社会生产的综合部门,承担着向地委、行署提出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计划和政策建议;另一方面,通过对整个社会资源实行指令性分配,保障政府计划目标的实施。改革开放后,随着新经济体制的确立,计划管理体制实行了重大改革,计划工作的职能、方法,由过去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性管理转向简政放权,重点赋予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由单纯的指令性计划转为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由主要分钱、分物、分指标、批项目转为侧重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并提出措施建议。
主要职能是:
(一)制订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和重点,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二)搞好宏观调控,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对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
(三)抓好基本建设管理,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监控,积极探索投资体制的改革。开发全区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管理工作。
(四)搞好重要物资的计划安排与供应。积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五)抓好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重点,选拔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积极筹措资金,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为全区经济增长积累后劲。
(六)开展信息、预测工作,加快信息产业发展。
(七)完成地委、行署交办的各项任务,为部门、企业和基层搞好服务。
二、计划编制
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计划要根据国家、省的总体精神,结合本区实际,按照地委、行署区的部署,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以逐步缩小同先进地区的距离。
计划体制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原则,涉及全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由地区直接安排并下达各县、企业作为指令性计划。1986年以后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对一般性产品及有关专项计划,逐步由计委统一管理转为下放到部门和县计委管理,并相应下放了有关管理权限。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计划体系,按时期分,有长期计划(十年或十年以上),中期计划(五年)和年度计划;按层次分,有全国计划、部门计划、地方计划和企业计划;按内容分,主要有农业、工业、商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财政、信贷、人口、卫生、文化体育、民政等。
计划编制的方法,主要有经济分析法、综合平衡法、专项规划法以及经济数学法。在具体编制过程中这几种方法综合运用。
计划编制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程序。即上级计划部门在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下一年度的初步设想和控制目标,下达到下级计划部门和有关企业,指导他们编制计划,下级计划部门和企业接到控制目标后,结合本地区、部门和企业的实际,对控制数进行研究,提出计划意见上报上级计划部门。上级计划部门经过平衡后,提出计划草案,报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作为正式计划下达各地、各部门及有关企业执行。地区一级因不设人大,计划草案经地委、专署审定后下达到各县和地直部门及省地直属企业实施。
三、计划实施
地区计划部门自成立到1987年期间,先后编制了“一五”、“二五”、“三五”、“五五”、“六五”、“七五”计划及1976——1986年十年远景规划。期间由于区划变动频繁和“文化大革命”,有些规划未能正式审定,有的未能全部实施。
1、“一五”计划
1957年1月,芜湖专员公署向所辖各县人民委员会下达了地区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内容分为工业生产计划、农业林业生产计划,商业零售公私比重计划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计划四个部门。
工业计划到195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4798.5万元,比1952年增长180.88%,年均增长13%。其中地方国营工业达到1411.7万元,比1952年增长1.67倍;合作社工业1878.8万元,比1952年增长1.22倍;公私合营工业855万元,比1952年增长9%;私营工业653万元,比1952年下降47.1%。时专区所辖23个县,仅有电力、煤炭、棉纺、酿酒、轻工等少数工业部门。
农业、林业计划1957年,全区耕地面积1430.3万亩,比1952年增长11.1%,粮食播种面积2249.3万亩,总产量61.52亿斤,分别比1952年增长44.7%和32.3%。棉花播种面积39.6万亩,总产9.52万担,分别比1952年增长27.2%和46.1%。麻类面积4.64万亩,总产9.36万担,分别增长53.9%和90.9%。油菜籽面积166.2万亩,总产1.4亿斤;分别增长19%和47%。,五年合计造林517.66万亩。
社会商品零售公私比重计划到1957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32亿元,其中国营商业4273万元,占9.9%,合作社经济2.07亿元,占47.98%,经代销合营8155万元,占18.8%,私营经济1亿元,占25.5%。
文化、卫生、教育事业计划1957年,全区在校学生达到42.95万人,比1952年增长10.3%,其中民办学校8437人,比1952年下降2%,私立学校由1952年1315人下降为零。医院病床数达到1050张,增长38.9%。
上述计划执行结果,主要指标都大大超额完成,其中工业总产值实际达到30146.2万元,是计划的5.3倍。“一五”时期,地委、专署的主要力量在于稳定经济,开展三大改造,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做准备。
2、“二五”计划
经过“一五”时期的努力,在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以后,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二五”计划内容基本体现了党的总路线的要求,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都有大的增长。
工农业总产值计划到1962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计划达到61.26亿元,比1957年增长5倍,年均递增43.4%,其中工业总产值33.8亿元,比1957年增长10.2倍,年均递增64%;农业总产值27.45亿元,比1957年增长2.87倍,年均递增31.1%。
“二五”计划期间,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壮大,私营工业逐步缩小,到1962年,个体工业产值计划为零。
“二五”计划除工业、农业、社会事业外,增加了交通、邮电计划、商业计划和财政、金融计划。
由于“左”的错误,加上三年自然灾害,“二五”计划未能认真实施,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到“二五”末,工业生产比“一五”末大幅度下降,工业产值仅完成“二五”计划的10%,粮食总产由“一五”时期的60亿斤下降到50亿斤。仅完成“二五”计划“必成”目标197亿斤的25%,“期成”目标213.63亿斤的24%。
3、“三五”计划
1961年芜湖、徽州专区分设后,经过1963年——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地区工农业生产基础有所加强。为搞好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专区经济计划委员会提出了1965至1970年工农业规划初步设想。
“三五”期间,专区辖8县1市,391个人民公社,总人口385.8万。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较弱,但资源比较丰富。根据当时情况,“三五”计划提出:以毛主席思想为指导,高举总路线伟大红旗,继续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贯彻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大抓基础工业,为国防、为农业服务,积极发展纺织、轻工业,为市场服务。设想:从1965年开始“一年争取百斤棉,二年消灭白水面,三年四年超‘纲要’,五年消灭荒山头。”
计划到1970年,粮食总产66.5亿斤,比1965年增加57.7%,年递增9.5%;棉花60万亩,总产80.2万担,比1965年增长113.2%,年递增16.4%;油料177.4万担,增长173.7%,年递增22.3%;茶叶10万担,增长136.6%,年递增18.8%;蚕茧10万担,增长31.2倍,年递增100%;累计造林351万亩。
主要工业品计划有较大增长。其中化肥10万吨,比1965年增加10万吨;煤炭10万吨,增加8万吨,水泥5万吨,手扶拖拉机1000台,水泵2000台,棉纱3.75万件,棉布720米,人造纤维1500吨,机制纸1.2万吨,水果罐头1000吨,均为新增产品。工业总产值达到3.9亿元,比1965年增长1.37倍,年递增20%。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农业的主要措施是:坚持政治挂帅,开展三大革命运动,千方百计夺取农业大丰收;高举三面红旗,发扬大寨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加强工业支援农业,因地制宜地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加快实现农业四化(水利化、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工业上,主要是充分利用资源,以化肥、机械为重点,带动轻工业和其他工业;合理布局,发展中小型工业企业,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干扰,政府机构被冲击,计划实施基本中断。“三五”计划执行结果:1970年工业总产值1.26亿元,仅完成“三五”计划的32%,粮食总产23.5亿斤,仅完成“三五”计划的35.3%。
4、“四五”、“五五”计划和十年远景规划
“四五”期间,全区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开展所谓批林批孔等政治运动,经济建设继续受到影响。“四五”期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7%,1975年达到9.2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7亿元,年递增14.6%,工业总产值3.59亿元,年递增23.3%。
根据四届全国人大提出的战略方针,地区计委结合区情认真研究提出了全区十年规划和“五五”计划。
十年远景规划设想经过十年努力,到“六五”计划期间,把全区建设成为农业高产稳产,轻重工业比较协调,农、轻、重比例适当,国民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业:普及大寨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总产值达到9.8亿元,粮食总产达到53.6亿斤,亩产1543斤。基本上实现耕、播、收、运、加工机械化。工业:80%以上的企业建成大庆式企业,总产值达到8亿元,大力发展钢铁、煤炭、支农工业,初步建成比较完整的小而全的支农工业。
“五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农业:加快普及大寨县,分期分批把全区八个县基本上建成大寨县。实现粮食、棉花过“纲半”,一人一头猪,工业大发展,贡献有增多,积累有增加,社员生活有提高。全区粮食总产达到43.47亿斤,单产1289斤,人均产粮1269斤,向国家贡献12亿斤。棉花总产达到42万担,油料135万担。基本上消灭荒山,实现绿化。工业:狠抓钢铁、煤炭、电力等基础工业,同时,加快发展手工业,增加社会积累,做到以轻养重,以重促农加速农业机械化的进程。198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5亿元。继续大打矿山之仗,发展冶金、机械、化学工业。积极发展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加速水运网、公路网建设。加强财贸工作,增强出口创汇;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体育、电视等事业,控制人口增长。
“五五”计划时期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大转变时期,经济建设逐步走上正轨,整个计划执行情况良好。1980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0.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7亿元,工业总产值4.9亿元,粮食总产24亿斤。
5、“六五”计划、“七五”计划
“六五”期间,行政区划再一次发生变更,由芜湖地区改为宣城地区。地区所在地由芜湖搬迁至宣城,所辖五县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比重,工业以“五小企业”为主。这一时期,地区先后遭受了83、84年两次特大洪水的袭击,损失惨重,地委、行署领导全区人民克服搬迁后面临的种种困难,同自然灾害作斗争,千方百计稳定人民生活,恢复生产。通过分析区情,地委、行署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了加快发展工业,以乡镇企业为突破口,打好基础,力争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的战略目标,狠抓投入,大力开发新产品,使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有个新的起步。“六五”末,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25亿元,年递增13.6%,其中工业总产值6.23亿元,年递增17.1%,农业总产值6.03亿元,年递增10.5%,乡镇企业总产值2.8亿元,递增22.4%,财政收入8179.8万元,递增9.7%。
进入“七五”时期,全区经济建设计划要求:在继续贯彻开放搞活总方针,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好产业结构,加速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把全区经济建设进一步转到速度比较实在,效益比较好,人民能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上来,理顺经济关系,实现良性循环,为90年代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计划到1990年,全区(5县)工农业总产值为20.5亿元,比1980年翻1.6番,比1985年增长67.3%,年递增10.9%。其中农业总产值9亿元,递增8.4%,工业总产值11.5亿元,递增13%。财政收入达到1.3亿元,递增9.7%,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6.9亿元,人均达到478美元。
“七五”时期的战略重点,一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使乡镇企业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突破口。三是实行加工和采掘并举,地上、地下并重,加快发展交通、能源和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四是把第三产业发展放在突出地位。五是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六是以加快改革作为这一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七是狠抓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企业技术改革步伐,积极开发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八是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七五”计划实施过程中,绩溪、旌德两县由黄山划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确定的目标,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到1987年,全区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8.4亿元,比1985年增长35.3%,其中农业总产值7.83亿元,增长13.5%,工业总产值10.5亿元,增长56.8%,乡镇企业总产值8.04亿元,增长91.4%,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28.4%,国民生产总值18.9亿元,增长40%。主要经济指标逐步摆脱在省内的落后位次,经济实力有所增强,为“七五”计划全面超额完成和九十年代的更大发展初步奠定了基础。
宣城地区计划管理机构1954年初建,时称芜湖专署统计科,业务上受省计划委员会、省统计局指导。1956年3月,成立芜湖专署计划委员会,1957年统计科撤销并入计委。1958年专署成立物资科,负责全区物资计划管理,业务受专署计委的指导。当年,地区与芜湖市合署办公,专署计划委员会更名为经济计划委员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机构撤销。地区革委会成立后,下设生产指挥组综合计划小组,取代原经济计划委员会的职能。1976年恢复计划委员会内设办公室、计划统计科、物资科、物价科和增产节约办公室。1980年改为宣城行署计划委员会,1982年10月统计科划出计委,成立统计局。
1980年,计划委员会内设办公室、计划科、基建科、物价科、农业区划办公室。1986年物价科由计委划出,成立行署物价局。1987、1988年相继增设国土科、引进科及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站。
改革开放以前,计划委员会作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组织社会生产的综合部门,承担着向地委、行署提出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计划和政策建议;另一方面,通过对整个社会资源实行指令性分配,保障政府计划目标的实施。改革开放后,随着新经济体制的确立,计划管理体制实行了重大改革,计划工作的职能、方法,由过去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性管理转向简政放权,重点赋予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由单纯的指令性计划转为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由主要分钱、分物、分指标、批项目转为侧重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并提出措施建议。
主要职能是:
(一)制订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和重点,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二)搞好宏观调控,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对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
(三)抓好基本建设管理,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监控,积极探索投资体制的改革。开发全区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管理工作。
(四)搞好重要物资的计划安排与供应。积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五)抓好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重点,选拔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积极筹措资金,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为全区经济增长积累后劲。
(六)开展信息、预测工作,加快信息产业发展。
(七)完成地委、行署交办的各项任务,为部门、企业和基层搞好服务。
二、计划编制
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计划要根据国家、省的总体精神,结合本区实际,按照地委、行署区的部署,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以逐步缩小同先进地区的距离。
计划体制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原则,涉及全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由地区直接安排并下达各县、企业作为指令性计划。1986年以后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对一般性产品及有关专项计划,逐步由计委统一管理转为下放到部门和县计委管理,并相应下放了有关管理权限。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计划体系,按时期分,有长期计划(十年或十年以上),中期计划(五年)和年度计划;按层次分,有全国计划、部门计划、地方计划和企业计划;按内容分,主要有农业、工业、商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财政、信贷、人口、卫生、文化体育、民政等。
计划编制的方法,主要有经济分析法、综合平衡法、专项规划法以及经济数学法。在具体编制过程中这几种方法综合运用。
计划编制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程序。即上级计划部门在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下一年度的初步设想和控制目标,下达到下级计划部门和有关企业,指导他们编制计划,下级计划部门和企业接到控制目标后,结合本地区、部门和企业的实际,对控制数进行研究,提出计划意见上报上级计划部门。上级计划部门经过平衡后,提出计划草案,报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作为正式计划下达各地、各部门及有关企业执行。地区一级因不设人大,计划草案经地委、专署审定后下达到各县和地直部门及省地直属企业实施。
三、计划实施
地区计划部门自成立到1987年期间,先后编制了“一五”、“二五”、“三五”、“五五”、“六五”、“七五”计划及1976——1986年十年远景规划。期间由于区划变动频繁和“文化大革命”,有些规划未能正式审定,有的未能全部实施。
1、“一五”计划
1957年1月,芜湖专员公署向所辖各县人民委员会下达了地区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内容分为工业生产计划、农业林业生产计划,商业零售公私比重计划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计划四个部门。
工业计划到195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4798.5万元,比1952年增长180.88%,年均增长13%。其中地方国营工业达到1411.7万元,比1952年增长1.67倍;合作社工业1878.8万元,比1952年增长1.22倍;公私合营工业855万元,比1952年增长9%;私营工业653万元,比1952年下降47.1%。时专区所辖23个县,仅有电力、煤炭、棉纺、酿酒、轻工等少数工业部门。
农业、林业计划1957年,全区耕地面积1430.3万亩,比1952年增长11.1%,粮食播种面积2249.3万亩,总产量61.52亿斤,分别比1952年增长44.7%和32.3%。棉花播种面积39.6万亩,总产9.52万担,分别比1952年增长27.2%和46.1%。麻类面积4.64万亩,总产9.36万担,分别增长53.9%和90.9%。油菜籽面积166.2万亩,总产1.4亿斤;分别增长19%和47%。,五年合计造林517.66万亩。
社会商品零售公私比重计划到1957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32亿元,其中国营商业4273万元,占9.9%,合作社经济2.07亿元,占47.98%,经代销合营8155万元,占18.8%,私营经济1亿元,占25.5%。
文化、卫生、教育事业计划1957年,全区在校学生达到42.95万人,比1952年增长10.3%,其中民办学校8437人,比1952年下降2%,私立学校由1952年1315人下降为零。医院病床数达到1050张,增长38.9%。
上述计划执行结果,主要指标都大大超额完成,其中工业总产值实际达到30146.2万元,是计划的5.3倍。“一五”时期,地委、专署的主要力量在于稳定经济,开展三大改造,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做准备。
2、“二五”计划
经过“一五”时期的努力,在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以后,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二五”计划内容基本体现了党的总路线的要求,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都有大的增长。
工农业总产值计划到1962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计划达到61.26亿元,比1957年增长5倍,年均递增43.4%,其中工业总产值33.8亿元,比1957年增长10.2倍,年均递增64%;农业总产值27.45亿元,比1957年增长2.87倍,年均递增31.1%。
“二五”计划期间,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壮大,私营工业逐步缩小,到1962年,个体工业产值计划为零。
“二五”计划除工业、农业、社会事业外,增加了交通、邮电计划、商业计划和财政、金融计划。
由于“左”的错误,加上三年自然灾害,“二五”计划未能认真实施,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到“二五”末,工业生产比“一五”末大幅度下降,工业产值仅完成“二五”计划的10%,粮食总产由“一五”时期的60亿斤下降到50亿斤。仅完成“二五”计划“必成”目标197亿斤的25%,“期成”目标213.63亿斤的24%。
3、“三五”计划
1961年芜湖、徽州专区分设后,经过1963年——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地区工农业生产基础有所加强。为搞好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专区经济计划委员会提出了1965至1970年工农业规划初步设想。
“三五”期间,专区辖8县1市,391个人民公社,总人口385.8万。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较弱,但资源比较丰富。根据当时情况,“三五”计划提出:以毛主席思想为指导,高举总路线伟大红旗,继续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贯彻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大抓基础工业,为国防、为农业服务,积极发展纺织、轻工业,为市场服务。设想:从1965年开始“一年争取百斤棉,二年消灭白水面,三年四年超‘纲要’,五年消灭荒山头。”
计划到1970年,粮食总产66.5亿斤,比1965年增加57.7%,年递增9.5%;棉花60万亩,总产80.2万担,比1965年增长113.2%,年递增16.4%;油料177.4万担,增长173.7%,年递增22.3%;茶叶10万担,增长136.6%,年递增18.8%;蚕茧10万担,增长31.2倍,年递增100%;累计造林351万亩。
主要工业品计划有较大增长。其中化肥10万吨,比1965年增加10万吨;煤炭10万吨,增加8万吨,水泥5万吨,手扶拖拉机1000台,水泵2000台,棉纱3.75万件,棉布720米,人造纤维1500吨,机制纸1.2万吨,水果罐头1000吨,均为新增产品。工业总产值达到3.9亿元,比1965年增长1.37倍,年递增20%。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农业的主要措施是:坚持政治挂帅,开展三大革命运动,千方百计夺取农业大丰收;高举三面红旗,发扬大寨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加强工业支援农业,因地制宜地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加快实现农业四化(水利化、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工业上,主要是充分利用资源,以化肥、机械为重点,带动轻工业和其他工业;合理布局,发展中小型工业企业,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干扰,政府机构被冲击,计划实施基本中断。“三五”计划执行结果:1970年工业总产值1.26亿元,仅完成“三五”计划的32%,粮食总产23.5亿斤,仅完成“三五”计划的35.3%。
4、“四五”、“五五”计划和十年远景规划
“四五”期间,全区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开展所谓批林批孔等政治运动,经济建设继续受到影响。“四五”期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7%,1975年达到9.2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7亿元,年递增14.6%,工业总产值3.59亿元,年递增23.3%。
根据四届全国人大提出的战略方针,地区计委结合区情认真研究提出了全区十年规划和“五五”计划。
十年远景规划设想经过十年努力,到“六五”计划期间,把全区建设成为农业高产稳产,轻重工业比较协调,农、轻、重比例适当,国民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业:普及大寨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总产值达到9.8亿元,粮食总产达到53.6亿斤,亩产1543斤。基本上实现耕、播、收、运、加工机械化。工业:80%以上的企业建成大庆式企业,总产值达到8亿元,大力发展钢铁、煤炭、支农工业,初步建成比较完整的小而全的支农工业。
“五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农业:加快普及大寨县,分期分批把全区八个县基本上建成大寨县。实现粮食、棉花过“纲半”,一人一头猪,工业大发展,贡献有增多,积累有增加,社员生活有提高。全区粮食总产达到43.47亿斤,单产1289斤,人均产粮1269斤,向国家贡献12亿斤。棉花总产达到42万担,油料135万担。基本上消灭荒山,实现绿化。工业:狠抓钢铁、煤炭、电力等基础工业,同时,加快发展手工业,增加社会积累,做到以轻养重,以重促农加速农业机械化的进程。198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5亿元。继续大打矿山之仗,发展冶金、机械、化学工业。积极发展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加速水运网、公路网建设。加强财贸工作,增强出口创汇;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体育、电视等事业,控制人口增长。
“五五”计划时期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大转变时期,经济建设逐步走上正轨,整个计划执行情况良好。1980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0.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7亿元,工业总产值4.9亿元,粮食总产24亿斤。
5、“六五”计划、“七五”计划
“六五”期间,行政区划再一次发生变更,由芜湖地区改为宣城地区。地区所在地由芜湖搬迁至宣城,所辖五县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比重,工业以“五小企业”为主。这一时期,地区先后遭受了83、84年两次特大洪水的袭击,损失惨重,地委、行署领导全区人民克服搬迁后面临的种种困难,同自然灾害作斗争,千方百计稳定人民生活,恢复生产。通过分析区情,地委、行署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了加快发展工业,以乡镇企业为突破口,打好基础,力争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的战略目标,狠抓投入,大力开发新产品,使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有个新的起步。“六五”末,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25亿元,年递增13.6%,其中工业总产值6.23亿元,年递增17.1%,农业总产值6.03亿元,年递增10.5%,乡镇企业总产值2.8亿元,递增22.4%,财政收入8179.8万元,递增9.7%。
进入“七五”时期,全区经济建设计划要求:在继续贯彻开放搞活总方针,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好产业结构,加速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把全区经济建设进一步转到速度比较实在,效益比较好,人民能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上来,理顺经济关系,实现良性循环,为90年代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计划到1990年,全区(5县)工农业总产值为20.5亿元,比1980年翻1.6番,比1985年增长67.3%,年递增10.9%。其中农业总产值9亿元,递增8.4%,工业总产值11.5亿元,递增13%。财政收入达到1.3亿元,递增9.7%,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6.9亿元,人均达到478美元。
“七五”时期的战略重点,一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使乡镇企业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突破口。三是实行加工和采掘并举,地上、地下并重,加快发展交通、能源和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四是把第三产业发展放在突出地位。五是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六是以加快改革作为这一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七是狠抓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企业技术改革步伐,积极开发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八是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七五”计划实施过程中,绩溪、旌德两县由黄山划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确定的目标,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到1987年,全区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8.4亿元,比1985年增长35.3%,其中农业总产值7.83亿元,增长13.5%,工业总产值10.5亿元,增长56.8%,乡镇企业总产值8.04亿元,增长91.4%,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28.4%,国民生产总值18.9亿元,增长40%。主要经济指标逐步摆脱在省内的落后位次,经济实力有所增强,为“七五”计划全面超额完成和九十年代的更大发展初步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