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小学教育
一、民国时期小学
国统区公私立小学民国元年(1912)宣城县崇正高等小学堂、端本高等小学堂、求实初等小学堂改为宣城县第一、第二、第三高等小学校。除广德县外,其他各县相继亦将小学堂改为小学校。民国3年,郎溪梅渚镇创办公立开志高等小学校,后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4年,据教育部令全区初等小学多改为国民学校。同年,宁国县创办女子初级小学,后时办时停。7年,郎溪县邑绅江东元在城西创办女子初等小学。10年,改为县立女子高等小学校,6个年级,以复式编为3个班。9年,广德县立高等小学堂改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启明学堂改第二高等小学,并增办县立女子小学,9年又增办第三高等小学。
泾县私家办学之风兴盛。10年,东乡黄田村朱侠骨多方募集资金,创办了私立培风小学。13年,泉北汪店村汪彩成创办泾县北二区第一小学。14年,汪获教育部颁金质奖章。
16年,宣城县教育局借县党部之力,将全县300余所小学全部取消,重新组建。同年,省立四中创办实验小学。18年,全县有各类小学25所,其中县立完全小学8所(女子小学1所),初级小学10所,公立小学2所;私立小学5所。17年,郎溪县进行教育整顿,18年,全县有各类小学22所,其中县立11所(女子小学1所);区立8所;私立1所。同年,广德县有各类小学98所,其中县立5所(完小1所,女子小学1所,初小1所);区立初级小学及私立小学计93所。泾县有各类小学33所,其中县立完小1所;公立初小1所,私立小学31所(完小1所,初小17所)。宁国县有各类小学36所,其中县立、公立小学30所(完小1所);私立小学6所,时全区有各类小学212所,在校学生8378人,教职工522人。
23年,省立四中原实验小学改师范附属小学。当年,全区办短期小学72所,有学生3410人。26年,宣城县有各类小学135所,其中县立完小8所,初小38所;义务小学27所,短小46所;私立完小7所,初小9所。郎溪县因日军侵占,部分学校被毁,部分学校停办,仅剩各类小学15所,其中完小3所,初小4所,短小8所。广德县有各类小学95所,其中县立完小6所,初小4所,乡保初小22所;短小63所。泾县有各类小学75所,其中完小20所,初小20所,短小35所。宁国县有各类小学102所,其中完小6所,初小25所,短小30所,私塾代短期小学41所。时全区计有各类小学422所。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日军轰炸、占领,多数小学停办,乡镇公、私立小学亦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开办。28年,国民政府颁《国民教育实施纲要》,实行政、教、卫合一的国民教育制度。29年,全区小学一律遵令改为国民学校,完全小学称乡(镇)中心国民学校,初等小学称保国民学校,短期小学并入保国民学校。
抗战胜利后,36年全区各县均设省立临时小学1所。38年,宣城县有各类小学240余所,其中乡镇中心国民学校48所(含私立完小7所),保国民学校200余所。郎溪县有各类小学33所。宁国有7所。广德有160所,其中乡镇中心国民学校17所,保国民学校140余所。泾县有69所,其中乡镇中心国民学校22所,保国民学校44所,私立小学3所。总计,全区有各类小学600余所,学生26000余人,教职工980余人(不含私塾)。
教会学校民国2年(1913)美以美教会在宣城城关创办私立储才小学,后附属于皖南中学。3年,又在城关创办私立育美女子小学,后改为皖南中学附属女子小学。
19年,天主教神甫在郎溪城关创办男、女校各1所,男校招生60余人,开2个初小复式班,设圣经、国文、英文、算术、常识等课程。女校招生30余人,1个复式班,课程同男校,另增设刺绣课。30年,因被日机轰炸,两校停办。27年,天主教西班牙籍神甫在郎溪城内创办同德小学校(男校)和育英小学校(女校)。男校招生74人,2个初小复式班;女校招生30人,1个四年级班。学校设英文、国文、圣经、编织、刺绣等课程。解放前夕,学校停办。28年,郎溪县姚村人毛鹏展从杭州教会学校毕业归来,在欧村湾天主堂办天子门教会学校。招生20余人,设孟子、圣经、英语、数学等课程。一年后学校改为初等小学校。
民国初期广德天主教会在城内办小学校1所,分男堂、女堂,各开2班计招生80余人。学校设国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圣经等课程。25年,月湾天主教会在月湾天主教堂内创办小学校1所,分男、女两堂,各有学生30余名。办学初,教员分别由男女教徒担任。38年春,广德解放前夕停办。
民国11年,基督教徒牧师在宁国县城创办教会小学1所,规模及停办日期不详。35年,西班牙神甫在河沥溪天主堂创办洁心小学,规模不详。解放前夕,学校停办。
13年,泾县基督教中华圣公会借城关金斗庐和会馆为校址,创办私立培德初级小学,招生1个班,16年底停办。抗日战争时期基督教圣公会在茂林办福群小学,29年,学校有1——6年级6个班。29年城关天主教堂神甫以教堂为校址办初级小学1所,招男、女生各1班。学校开设读经等课程。学生多为教徒子女,不久学校停办。
根据地小学民国33年,郎溪县凌笪乡建有5所抗日小学。学生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还配合民主政府开展抗日宣传和拥军优属活动。
二、建国后小学
新中国建立后,全区贯彻国家关于“恢复村小,整顿完小,大力改造私塾”的方针,各县将解放前遗留下来的不合规格的完小改为初小,恢复乡村初小。1951年,随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全区农村掀起了办学热潮。各地利用祠堂、庙宇和没收地主房屋,开办小学校。年底全区办有各类小学1233所,学生71217人,教职工2109人。1958年,贯彻“两条腿走路(公办、民办),多渠道(国家、集体、个人)办学”的方针,大力发展民办小学。全区(含区辖5县)小学发展至2189所,在校学生204149人,教职工5174人,其中民办教师1231人。
1959年至1962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不少小学校停办,部分教师退职、离职,学生退学回家生产。全区学校数、学生数急剧下降。1963年以后,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小学工作条例》,小学教育逐步走上正轨。此间,民办小学发展迅速,农村开始试办耕读小学(半日、隔日、早晚巡回教学制)。1965年,全区(含区内4县)共有小学4627所,在校学生212362人,教职工7321人,其中民办教师2914人。1966年至1969年“文革”初期,小学多次停课闹革命,正常教育秩序被打乱,学校数减少,学生入学率下降。学校在“左”的错误影响下,批判“智育第一”,学生成绩显著下降。1976年后,农村小学下放给大队管理,实行民办公助,在“读小学不出村,读初中不出队(大队),读高中不出社(公社)”的要求影响下,学校有所增加。1975年,全区(含区内4县)有小学4385所,在校学生320597人,教职工12241人,其中民办教师7091人。由于盲目发展,学校布局不合理,许多民办教师业务水平低,教育质量呈下降情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区小学迅速恢复发展,质量逐渐提高。农村民办小学的发展超过公办小学。1980年,全区共有小学3241所,在校学生393562人,教职工13953人,其中民办教师9659人。以后几年,全区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普及小学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1983年,地区制定《宣城地区普及初等教育规划和措施》,1985年,全区共有小学1659所,在校学生229051人,教职工1130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6.6%,达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基本要求。1987年,共有小学1653所,在校学生277664人,教职工12329人,其中民办教师6000余人。当年儿童入学率为98%。
附1、宣城县实验小学和泾县茂林小学简介
2、全区小学教育情况统计表宣城县实验小学前身为清崇正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改崇正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改称宣城县第一高等小学。16年,改县立第一小学时全校6个班,学生150人。17年秋,校舍被陈调元部第三混成旅占驻,被迫停办一学期,次年春复课。19年,改称宣城中心小学,6个班级,学生200余名,并附设幼儿园1所。20年,改称宣城县中心小学,时有学生600余人,教师20余人,25年,学生增至900余人。次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侵占县城,学校停课。28年春复课,改校名为城厢联合小学。30年,校址迁至天宁寺(今宣城师范校园内),改名天宁寺小学。32年又迁址北门孝衣巷内,改名宣城一小。35年,复迁址天宁寺,改名宣城镇中心国民学校,时设4个复式班,学生100余人。36年春,再迁址北门外江西会馆(今二小印刷厂处),时设6个年级6个班,学生200余人。37年,城关各界筹备成立建校委员会,募款于十字街西首(现实验小学址)新建校舍,次年元月竣工,共建教室12间。
1949年4月下旬宣城解放,5月9日学校正式复课。时有12个班,学生400余人,教师23人。1951年学校名为城厢完全小学。1953年上半年,改名新建镇小学。9月学校推行五年一贯制教育,有3个试点班。1954年7月,发展到23个班(本部16个班,幼儿班3个班,分部4个班)学生1000余名。1963年,学校被定为《小学四十条》试点学校。1966年“文革”开始,学校停课,1968年复课。1981年2月,该校被定为县小学五年一贯制实验学校,改名宣城县实验小学。1985年8月校教学大楼竣工,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校在教育改革,教学实验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1980至1987年,学校曾被评为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参加全国小学生作文通讯赛,获“优胜单位”称号,被授予锦旗和园丁奖金。女教师王文婉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省劳动模范,当年4月赴京出席全国优秀班主任会议。
1987年,实验小学有21个班,1281名学生,57名教职员,其中高级教师21名。图书室藏书近20000册,教学仪器、电教设备、文体器材基本齐全。
泾县茂林小学该校前身是吴氏乡塾。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茂林人吴赞臣(曾任山东巡抚)捐田800亩为基金,其侄吴德斋筹办。民国7年(1918),改名育英学校。10年(1912),改名为泾县吴氏私立养正小学校。35年(1946),又改名茂林中心国民学校。37年(1948),圣公会办的私立福群小学并入。泾县解放后,定名为泾县茂林小学。
解放前,学校规模不大。解放后,该校是全县乡镇小学中发展最快的,1964年定为县教改试点学校,1978年定为宣城地区重点小学。1977、1979年两次被评为全省教育战线先进单位。教师蔡继锦1982年当选为安徽省第六届人民代表,第八届县人大常委,1983年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教师鲍友智1983年被评为省级模范班主任。
1978年,地区教育局拨款48000元,新建校舍580平方米,增设图书室,并购置图书5000余册;还配给学校放映机、电视机、幻灯放映机各1部和其他教学仪器、体育器材等,充实了学校的教学设备。1987年,学校共有校舍面积820平方米,办有12个班,学生486人,教师26人。
1980年4月24日,茂林小学举办建校80周年校庆活动,共收到国内外校友赠送的书画作品200余件。全国人大常委,原财政部长吴波、北大教授吴组缃、吴小如等均亲笔题词丹书相赠。原籍泾县茂林的美籍华人吴菊芳女士亦特地书赠字屏,汇寄捐款。学校专辟陈列室,并请丹青巨擘吴作人题写了陈列室匾额。
宣城地区小学教育情况统计表
国统区公私立小学民国元年(1912)宣城县崇正高等小学堂、端本高等小学堂、求实初等小学堂改为宣城县第一、第二、第三高等小学校。除广德县外,其他各县相继亦将小学堂改为小学校。民国3年,郎溪梅渚镇创办公立开志高等小学校,后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4年,据教育部令全区初等小学多改为国民学校。同年,宁国县创办女子初级小学,后时办时停。7年,郎溪县邑绅江东元在城西创办女子初等小学。10年,改为县立女子高等小学校,6个年级,以复式编为3个班。9年,广德县立高等小学堂改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启明学堂改第二高等小学,并增办县立女子小学,9年又增办第三高等小学。
泾县私家办学之风兴盛。10年,东乡黄田村朱侠骨多方募集资金,创办了私立培风小学。13年,泉北汪店村汪彩成创办泾县北二区第一小学。14年,汪获教育部颁金质奖章。
16年,宣城县教育局借县党部之力,将全县300余所小学全部取消,重新组建。同年,省立四中创办实验小学。18年,全县有各类小学25所,其中县立完全小学8所(女子小学1所),初级小学10所,公立小学2所;私立小学5所。17年,郎溪县进行教育整顿,18年,全县有各类小学22所,其中县立11所(女子小学1所);区立8所;私立1所。同年,广德县有各类小学98所,其中县立5所(完小1所,女子小学1所,初小1所);区立初级小学及私立小学计93所。泾县有各类小学33所,其中县立完小1所;公立初小1所,私立小学31所(完小1所,初小17所)。宁国县有各类小学36所,其中县立、公立小学30所(完小1所);私立小学6所,时全区有各类小学212所,在校学生8378人,教职工522人。
23年,省立四中原实验小学改师范附属小学。当年,全区办短期小学72所,有学生3410人。26年,宣城县有各类小学135所,其中县立完小8所,初小38所;义务小学27所,短小46所;私立完小7所,初小9所。郎溪县因日军侵占,部分学校被毁,部分学校停办,仅剩各类小学15所,其中完小3所,初小4所,短小8所。广德县有各类小学95所,其中县立完小6所,初小4所,乡保初小22所;短小63所。泾县有各类小学75所,其中完小20所,初小20所,短小35所。宁国县有各类小学102所,其中完小6所,初小25所,短小30所,私塾代短期小学41所。时全区计有各类小学422所。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日军轰炸、占领,多数小学停办,乡镇公、私立小学亦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开办。28年,国民政府颁《国民教育实施纲要》,实行政、教、卫合一的国民教育制度。29年,全区小学一律遵令改为国民学校,完全小学称乡(镇)中心国民学校,初等小学称保国民学校,短期小学并入保国民学校。
抗战胜利后,36年全区各县均设省立临时小学1所。38年,宣城县有各类小学240余所,其中乡镇中心国民学校48所(含私立完小7所),保国民学校200余所。郎溪县有各类小学33所。宁国有7所。广德有160所,其中乡镇中心国民学校17所,保国民学校140余所。泾县有69所,其中乡镇中心国民学校22所,保国民学校44所,私立小学3所。总计,全区有各类小学600余所,学生26000余人,教职工980余人(不含私塾)。
教会学校民国2年(1913)美以美教会在宣城城关创办私立储才小学,后附属于皖南中学。3年,又在城关创办私立育美女子小学,后改为皖南中学附属女子小学。
19年,天主教神甫在郎溪城关创办男、女校各1所,男校招生60余人,开2个初小复式班,设圣经、国文、英文、算术、常识等课程。女校招生30余人,1个复式班,课程同男校,另增设刺绣课。30年,因被日机轰炸,两校停办。27年,天主教西班牙籍神甫在郎溪城内创办同德小学校(男校)和育英小学校(女校)。男校招生74人,2个初小复式班;女校招生30人,1个四年级班。学校设英文、国文、圣经、编织、刺绣等课程。解放前夕,学校停办。28年,郎溪县姚村人毛鹏展从杭州教会学校毕业归来,在欧村湾天主堂办天子门教会学校。招生20余人,设孟子、圣经、英语、数学等课程。一年后学校改为初等小学校。
民国初期广德天主教会在城内办小学校1所,分男堂、女堂,各开2班计招生80余人。学校设国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圣经等课程。25年,月湾天主教会在月湾天主教堂内创办小学校1所,分男、女两堂,各有学生30余名。办学初,教员分别由男女教徒担任。38年春,广德解放前夕停办。
民国11年,基督教徒牧师在宁国县城创办教会小学1所,规模及停办日期不详。35年,西班牙神甫在河沥溪天主堂创办洁心小学,规模不详。解放前夕,学校停办。
13年,泾县基督教中华圣公会借城关金斗庐和会馆为校址,创办私立培德初级小学,招生1个班,16年底停办。抗日战争时期基督教圣公会在茂林办福群小学,29年,学校有1——6年级6个班。29年城关天主教堂神甫以教堂为校址办初级小学1所,招男、女生各1班。学校开设读经等课程。学生多为教徒子女,不久学校停办。
根据地小学民国33年,郎溪县凌笪乡建有5所抗日小学。学生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还配合民主政府开展抗日宣传和拥军优属活动。
二、建国后小学
新中国建立后,全区贯彻国家关于“恢复村小,整顿完小,大力改造私塾”的方针,各县将解放前遗留下来的不合规格的完小改为初小,恢复乡村初小。1951年,随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全区农村掀起了办学热潮。各地利用祠堂、庙宇和没收地主房屋,开办小学校。年底全区办有各类小学1233所,学生71217人,教职工2109人。1958年,贯彻“两条腿走路(公办、民办),多渠道(国家、集体、个人)办学”的方针,大力发展民办小学。全区(含区辖5县)小学发展至2189所,在校学生204149人,教职工5174人,其中民办教师1231人。
1959年至1962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不少小学校停办,部分教师退职、离职,学生退学回家生产。全区学校数、学生数急剧下降。1963年以后,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小学工作条例》,小学教育逐步走上正轨。此间,民办小学发展迅速,农村开始试办耕读小学(半日、隔日、早晚巡回教学制)。1965年,全区(含区内4县)共有小学4627所,在校学生212362人,教职工7321人,其中民办教师2914人。1966年至1969年“文革”初期,小学多次停课闹革命,正常教育秩序被打乱,学校数减少,学生入学率下降。学校在“左”的错误影响下,批判“智育第一”,学生成绩显著下降。1976年后,农村小学下放给大队管理,实行民办公助,在“读小学不出村,读初中不出队(大队),读高中不出社(公社)”的要求影响下,学校有所增加。1975年,全区(含区内4县)有小学4385所,在校学生320597人,教职工12241人,其中民办教师7091人。由于盲目发展,学校布局不合理,许多民办教师业务水平低,教育质量呈下降情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区小学迅速恢复发展,质量逐渐提高。农村民办小学的发展超过公办小学。1980年,全区共有小学3241所,在校学生393562人,教职工13953人,其中民办教师9659人。以后几年,全区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普及小学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1983年,地区制定《宣城地区普及初等教育规划和措施》,1985年,全区共有小学1659所,在校学生229051人,教职工1130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6.6%,达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基本要求。1987年,共有小学1653所,在校学生277664人,教职工12329人,其中民办教师6000余人。当年儿童入学率为98%。
附1、宣城县实验小学和泾县茂林小学简介
2、全区小学教育情况统计表宣城县实验小学前身为清崇正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改崇正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改称宣城县第一高等小学。16年,改县立第一小学时全校6个班,学生150人。17年秋,校舍被陈调元部第三混成旅占驻,被迫停办一学期,次年春复课。19年,改称宣城中心小学,6个班级,学生200余名,并附设幼儿园1所。20年,改称宣城县中心小学,时有学生600余人,教师20余人,25年,学生增至900余人。次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侵占县城,学校停课。28年春复课,改校名为城厢联合小学。30年,校址迁至天宁寺(今宣城师范校园内),改名天宁寺小学。32年又迁址北门孝衣巷内,改名宣城一小。35年,复迁址天宁寺,改名宣城镇中心国民学校,时设4个复式班,学生100余人。36年春,再迁址北门外江西会馆(今二小印刷厂处),时设6个年级6个班,学生200余人。37年,城关各界筹备成立建校委员会,募款于十字街西首(现实验小学址)新建校舍,次年元月竣工,共建教室12间。
1949年4月下旬宣城解放,5月9日学校正式复课。时有12个班,学生400余人,教师23人。1951年学校名为城厢完全小学。1953年上半年,改名新建镇小学。9月学校推行五年一贯制教育,有3个试点班。1954年7月,发展到23个班(本部16个班,幼儿班3个班,分部4个班)学生1000余名。1963年,学校被定为《小学四十条》试点学校。1966年“文革”开始,学校停课,1968年复课。1981年2月,该校被定为县小学五年一贯制实验学校,改名宣城县实验小学。1985年8月校教学大楼竣工,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校在教育改革,教学实验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1980至1987年,学校曾被评为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参加全国小学生作文通讯赛,获“优胜单位”称号,被授予锦旗和园丁奖金。女教师王文婉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省劳动模范,当年4月赴京出席全国优秀班主任会议。
1987年,实验小学有21个班,1281名学生,57名教职员,其中高级教师21名。图书室藏书近20000册,教学仪器、电教设备、文体器材基本齐全。
泾县茂林小学该校前身是吴氏乡塾。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茂林人吴赞臣(曾任山东巡抚)捐田800亩为基金,其侄吴德斋筹办。民国7年(1918),改名育英学校。10年(1912),改名为泾县吴氏私立养正小学校。35年(1946),又改名茂林中心国民学校。37年(1948),圣公会办的私立福群小学并入。泾县解放后,定名为泾县茂林小学。
解放前,学校规模不大。解放后,该校是全县乡镇小学中发展最快的,1964年定为县教改试点学校,1978年定为宣城地区重点小学。1977、1979年两次被评为全省教育战线先进单位。教师蔡继锦1982年当选为安徽省第六届人民代表,第八届县人大常委,1983年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教师鲍友智1983年被评为省级模范班主任。
1978年,地区教育局拨款48000元,新建校舍580平方米,增设图书室,并购置图书5000余册;还配给学校放映机、电视机、幻灯放映机各1部和其他教学仪器、体育器材等,充实了学校的教学设备。1987年,学校共有校舍面积820平方米,办有12个班,学生486人,教师26人。
1980年4月24日,茂林小学举办建校80周年校庆活动,共收到国内外校友赠送的书画作品200余件。全国人大常委,原财政部长吴波、北大教授吴组缃、吴小如等均亲笔题词丹书相赠。原籍泾县茂林的美籍华人吴菊芳女士亦特地书赠字屏,汇寄捐款。学校专辟陈列室,并请丹青巨擘吴作人题写了陈列室匾额。
宣城地区小学教育情况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