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图书发行
全区书店建立以来,图书销售量逐渐增长。建国初,各书店发行政治、文学、科技、理论等方面数十种图书和中小学课本、各类书画。土改运动结束,广大翻身农民踊跃购买毛主席画像,全区开始订购3万张,后追订9万张,又追订6万张,共18万张。1951年,同时发行《毛泽东选集》第一卷850册、《惩治反革命要例图解通俗本》28000册、《婚姻法图解连环画》17000册。1952年,发行《毛泽东选集》第二卷800册,1953年,发行《毛泽东选集》第三卷800册。同年,再度宣传《婚姻法》,新华书店主动采购《婚姻法图解连环画》10万册,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1956年,出版界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图书出版发行呈繁荣景象。这时期文艺类、科技类图书发行量较大,重要政治文件(《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党章》和党的“八大”文件等)的发行量也大。这一年图书总发行量较上年增长47%。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全区图书销售总额下降。1962年后,图书发行量逐渐回升。“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外、古、今文艺,科技理论书籍都被视为“封、资、修毒草”受到封存和销毁。1977年,全区发行《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图书发行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区书店的科技、文艺、理论书籍销售额以平均每年增长15%的速度,持续、均衡增长。至1987年,全区图书发行呈现建国以来最繁荣的景象。
二、图书借阅
各较大图书馆都设有借阅处,向读者发放借阅证,读者凭证借书。规模较小的图书室则采取登记借阅的方法。60年代初至80年代,有的县图书馆在乡镇设有图书流动箱、流动点、送书到农村巡回借阅。各县图书馆设阅览室,供读者翻阅报刊。1987年,宣城县图书馆有持证读者1560人,年借阅31449人次;阅览室年阅览13000人次;有流动图书点14个。郎溪县图书馆有持证读者665人,年借阅15000余人次;阅览室年阅览81793人次;广德县有持证读者500余人,年借阅18000人次;阅览室年阅览14000人次;有流动图书箱30个;宁国县图书馆有持证读者850人,年借阅11000人次;阅览室年阅览21600人次。泾县图书馆有持证读者300人,年借阅30000人次;阅览室年阅览3800人次,有流动图书箱18个。
三、档案接收
各县档案馆负责全县档案资料的收集。地区档案馆负责接收:一、地直局以上党政机关、人民团体需要永久保管的档案;二、已撤销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三、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历史档案。至1987年,全区档案馆接收范围逐渐扩大,从单一接收历史文书档案发展到接收保管历史、科技、文献几方面档案,一般分为文书、图书、报刊、声像几个种类。地、县档案馆按《档案工作条例》每年接收一次档案。1987年,地、县档案馆共接收保存档案121501卷。其中地区档案馆有15959卷,内包括《太平府志》、《宁国府志》,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安徽一些高级将领抗敌殉国事迹,解放军渡江前夕,江北解放区,江淮四专署、五专署、五分区人民支援大军渡江的珍贵资料。1961年,复设徽州、芜湖地区后,原芜湖、徽州、地区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合并期间档案,基本上保存在此。
四、档案保管
1、保管设施
地、县档案馆自建立起,都建有或辟有库房,并配备铁、木质档案箱、装订机、手推车、资料架、照像机和温度测试器、除湿机、灭火机等防湿防火设备。后逐渐增添了复印机、吸尘器等。
芜湖专署档案馆1958年有库房65平方米,1959年与地委档案室合并,库房在芜湖市人委大院内,面积增至150平方米。1961年地、市分开。1963年库房迁芜湖黄山路46号,面积160平方米。1978年迁张家山地委大院西楼西侧,面积210平方米。1987年新档案大楼在宣城鳌峰地委大院东南侧动工,大楼建成后,库房面积为666平方米。1960年专区档案馆有木质档案箱496只,1965年分设芜湖、巢湖地区时,自留360只。至1983年,陆续购置铁制档案箱51套255只。1985年购佳能复印机1部、吸尘器1只、温湿度测试器1只、灭火机10只、装订机1架、百页箱8只、照相机1架、收录机2部。
2、保管方法
档案在库房保存时,库房安装有自动报警器。门窗采取密封措施,库内备有木炭吸潮。地、具档案馆实行轮流值班制,坚持测量、记录、调节控制库房温湿度,努力达到“七防”(防虫、霉、火、盗、潮、鼠、阳光直射)要求。1983年水灾,全区有37箱900余卷档案严重受潮。
1952年,全区采用“旧卷校交法”整理档案,即印100份文件装成1卷。1955年改按文件性质分类整理立卷。1960年采用“上下级一条龙立卷法”。1963年改按永久、长期、定期的保管期限分类组卷。1965年改用“四分法”(分时间、分问题、分级别、分价值)组卷。1984年下半年至1985年初,全区档案清理,给所有的档案划定全宗,编制档号,调整案卷。全宗排列的次序为党委系统政府系统二级机构。1957年反右派斗争方面的文件,“文化大革命”期间档案单划全宗。全宗内档案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按组织机构——年度分类;二是从年度——组织机构分类,分类后按“四分法”立卷编号。1987年,地、县档案馆保管档案共有434个全宗121501卷,其中地区档案馆保管83个全宗,馆藏58个全宗15159卷,另有声像档案两盒。
五、档案利用
地、县档案馆建立初,采取对外借阅,送卷上门的方法,发挥档案的利用率。随着各馆阅览室面积扩大,条件改变,档案利用率不断提高,利用范围扩大到政治历史研究、政策咨询、科技研究、发展生产、编史修志、城市建设规划制定等方面。1978年广德大旱,县水电局利用水利科技档案,找到许多水源,定位打井几百眼;1979年至1983年,县档案局为案件复查提供资料2324卷,使1385件冤假错案得到改正、平反,党的政策得到落实。1981年,宣城县档案馆为制定宣城城市建设规划提供1960年测绘的全县地形图和有关档案资料10余卷,使规划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时间和资金3万元。1980至1987年,地、县档案馆共接待查阅档案42600余人次,调阅案卷153200余卷,为查阅档案复印资料47300余页。1987年,全区馆藏档案利用率达48.7%。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