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古 迹
1987年,全区5县有古遗址90余处,古墓葬110余处,古建筑310余处,古石、碑刻30余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 一、古遗址
麻姑山化石出土点1973年,中国科学院古生物考察队在宣城县城东15公里的麻姑山西发现距今约6千万年的哺乳动物化石,有“中兽”左下颌骨。上属地质年代太古代动物,已绝灭。1981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业考察队来麻姑山考察,又发现古生物化石多件。在宣城县水东吴村、碧山龙泉洞、狸桥锰矿区也发现古脊椎动物化石。
关家湾化石出土点位于广德县城东北19公里的独山镇关家湾。1976年7月,农民开山炸石出土腕足类化石19件(总重1.27千克,最大的一件189克)和古脊椎动物的中国犀、棕熊、班鬣狗、羊亚科、鹿、牛等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鉴定为晚古生代至中生代(300万年~60万年)的动物化石。现收藏在广德县文物管理所。
水阳江旧石器遗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水阳江上游两岸二级阶地上(宣城县与宁国县交界处长5O公里、宽20公里范围内)进行两行调查和一次发掘,发现宁国县英雄岭、轮窑厂、百货公司纺织品仓库和宣城县向阳乡窑厂工地陈山、夏渡乡窑厂等10余处旧石器遗址,共采集旧石器标本近2000件。所采旧石器标本可分早、晚两期,早期有砍伐器、尖状器、刮削器、球形器、石碓器;晚期石器用单面锤击打制而成,技术简单,造型粗犷。水阳江旧石器具有大型石器多(不少长达100毫米,重1000克以上),小型石器少,砾石器多(占30%以上),石片石器少,砍伐器多,刮削器等其他类型石器少的特点,与北方旧石器文化面貌有显著差异。
从宣城县向阳窑厂工地陈山考古发掘可见遗址文化层厚1~10米,共堆积11层。早期旧石器在6层~10层网状红土地层,晚期旧石器在5层下蜀黄土地层。由此可知,其地质时代约在晚古生代至中生代。
现宣城县向阳乡陈山旧石器出土地点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古墩新石器遗址位于泾县城西35公里处包合乡高园村。地处合溪河与青弋江汇流的东岸,依鸿峨山西南麓。遗址地面略斜,文化层已暴露,厚不到1米,面积2000平方米。出土斧、、铲、镰、带把刀、砺石、镞等石器10余件,骨针1件,陶片若干。就石器地理分布和特征分析,属浙江良渚文化系统。又与江苏青莲岗文化、湖北屈家岭文化有相似之处。1985年5月,泾县人民政府公布世古墩遗址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乌龟包遗址位于郎溪县建平乡城东行政村小李村东南,1981年发现。原面积约1500平方米,系三个土包连成一起伏的高台地,因改建农田,现存面积约300平方米,高出周围农田1.5~3米。北边断面上一个Ⅱ型大灰坑清晰可见,距地表1米高处,裸露一层红烧土,宽约2米,厚5~10厘米不等。
遗址出土陶片、石器近百种。陶片多轮制,有硬陶、灰砂红陶。泥质灰红陶等,表面纹饰以云雷纹、叶脉纹、方格纹、曲折纹等。从陶片可辨认出的罐、盆、钵、釜、豆、鼎等。石器有磨光石器、穿孔石器,都是斧、凿、刀、镢、铲等生产用具。
遗址系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前3000~1500年)文化。1981年,被郎溪县人民政府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埠遗址位于宣城县城南15公里处孙埠中学教学区,俗称“小山头”。遗址为二层台地,因水阳江经其西南、西北环流,台地常受江水冲击而塌方,面积逐年缩小,现存约10000平方米。已用片石围砌。
台地文化层厚5~8米,内涵丰富。多年来采集的石器有刀、铲、斧、锛、镢等,多为磨制;陶片有细泥红陶碗片、细泥黑陶豆、夹砂红陶鬲片等;纹饰为云雷纹、方格纹、水纹、划纹、绳纹、篮纹、回纹、堆纹、网结纹、曲折纹、席纹等。
1978年夏,省文物工作队、地区文化局考察遗址。1979年,省博物馆胡悦谦来此试掘,出土石镢、锛、陶纺轮、白陶鬲足等。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鉴定,认为遗物与南京北阴阳营、锁金村遗物相近。台地是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1981年,宣城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10月在台地1公里外小拐村东沟又出土西周末至春秋初期青铜器4件。
下阳遗址位于广德县城西南21公里梨山乡下阳村上冲以北台地上。面积约47000平方米。1981年冬,村民翻耕土地时发现。出土有铲、斧、、耘田器等石器。1982年6月,县文化局派员调查,发现遗址受到破坏,许多陶片散乱地暴露在道路、田埂、溪流中。调查人员采集到口沿、肩腹、鬲足等陶器残片。陶质有夹砂软工陶、夹砂灰陶、夹砂粗红陶、印纹硬陶。纹饰有水波纹、雷纹、回纹和方格、斜格网等。还在台地断面上发现两处红烧土块。
出土的石器陶片与江苏吴县高景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北孝感光山造遗址有相似特征。其中耘田器与良渚文化有联系。因此,该遗址暂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奴隶社会早期文化遗址。1983年6月,广德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欧墩遗址位于郎溪县钟桥乡钟桥行政村李家村南,钟桥河北岸。1985年5月普查文物时发现。遗址为一不规则多边形台地,高出地表约2.5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2米以上。出土陶器有陶片、鼎足、鬲足、口沿等,陶质有灰砂红陶、硬灰陶;石器有网坠、纺轮、锛、刀等,均通体精磨而成。遗址中还发现少数原始瓷,为商周期间文化遗址。现郎溪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琴溪古窑址群在泾县境东琴溪河两岸陶窑村、窑峰、摇头岭等处。陶窑村距县城北14公里。遗址为两处古代青瓷堆积层,总面积1500平方米,厚度6米以上。出土多陶瓷残片,完好器皿少。青瓷多素面,胎色深青,釉层较薄,圈足多矮小外撇,装饰简朴,仅见沿口五瓣葵花式并“出筋”。遗址还见部分残破窑道壁和刻有“宣”字窑具。
窑峰在距县城12公里的琴溪河东岸。沿河瓷片、窑具堆积形成一座高约10米的“窑包”,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窑址主要遗物是碗、壶、盘等器皿碎片。由碎片可见器皿造形小巧精致,胎质细、胎壁薄,釉色可分青、白、黑三大类,内有一壶腹部刻有双层莲瓣纹。其中“黑”内务古窑址中少见。从窑包北断崖,可见堆积层位,从地表下至1.5米依序是黑瓷、白瓷、淡黄青瓷,再往下至2.5米,是采用支钉迭烧的青瓷。
摇头岭距窑峰1.5公里,在琴溪河上游西岸潘村乡。古窑址在山坳中,堆积面约1500平方米。收集到碗、盘类瓷片。胎色有灰色、砖红,胎壁较薄,色有白、青白、青黄等。发现有匣钵、垫饼、垫圈等窑具,可见是用漏斗形匣体烧造瓷器。发现一青瓷片上刻有“大钟祥符□年十月”字样,“大中祥符”是北宋真宗赵恒的年号。
1984年,我国著名陶瓷专家傅振伦、冯先铭、高金喜、朱伯谦、叶金民等鉴定琴溪古瓷窑址是五代至北宋的古窑址。从刻有“宣”字的窑具又推断该窑址群是古宣州窑窑口。
199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将该该窑址群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陶遗址位于郎溪白茅岭农场白云山分场以北,白茅岭以西。此处在宋代是建康(南京)至临安(杭州)必经之路。南宋岳飞曾率兵在此屯营扎寨围残垣尚在。土垒营盘成方形,每座面积约200平方米,间距不等。从石寨围残垣看,寨围是沿山势修筑蜿蜓伸展的,残围高约1米。这里“石台”古称“岳武穆点将台”。
扎寨圩遗址系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岳飞抗金所建营寨。位于广德城西横山西南麓,是一直径约90米近似圆形的土圩子,中间高四周低。东北角、西南角有出入口5个。外面有宽约2米,深1米的环圩沟堑。现遗址尚存,圩内松树丛生。
岳寨遗踪岳飞抗金作战工事。位于广德赵村乡凌岩村西北1公里处。工事由土石堆筑,高约1米,长约250米,沿山腰连接三座山丘。两丘间低洼处都建10平方米面积平台1座。
“岳寨遗踪”名称见《凌氏宗谱》,乃凌岩十三景观之一。
吴氏宗祠遗址位于宁国县云梯村。系南宋名人吴渊的宗祠。总面积200平方米,正殿60平方米,1982年殿毁。原祠中鱼池、柱础、石柱仍在。
二、古墓葬
郎溪土墩墓群系西周至春秋战国时,吴越人一种独特的墓葬形式。墓群分布在郎川河两岸丘陵、山岗上。1985年,郎溪县文物组调查清理了下湖、毕桥、幸福、钟桥等乡土墩墓群7处。这些墓皆成群落,平地起封堆土为墩,墩呈馒头状,平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8~13米不等,高1~3米。县文物组1985年在钟桥乡新华村白塘埂东南一处土墩墓群试掘,出土文物50余件,多是陶器和原始青瓷器,有一柄青铜剑。
宣城战国土坑木椁墓位于城西2华里砖瓦厂东约200米处。1982年8月发现,省考古研究所和宣城县文物组即时进行了清理。
墓口长3.25米,宽2.5米,深3.3米,坑壁整齐光滑,上部填“五花土”,近椁盖填青灰泥。葬具双椁一棺,除盖板腐朽外,其余保存良好。外椁长2,75米,宽1.5米,高0.57米。椁中偏南有2.11×0.3×0.52厢藏随葬品。内椁长1.78米,宽0.51米,高0.38米。棺内人骨架腐朽无存。出土随葬品有玉器1件(直径24.5厘米玉璧),陶器14件(鼎二、鬲二、方壶二、盒二、罐四、杯二,均为黑陶、施黑衣、火侯低、陶质软),漆器5件(木胎耳杯,黑漆为底,红漆彩绘),木俑5件,梳、篦各1件。在出土的陶器中,残存部分稻粒、一颗果实和一些树叶,由省农学院鉴定为籼稻、锥栗和锥栗叶、女贞叶、尾叶冬青叶、木犀叶(桂花树叶)四种树叶。
据葬具、埋葬方法、出土器物分析,该墓为战国晚期墓葬,墓主可能属士的阶层。墓葬的发现,对研究吴、楚文化互相影响、地方历史和战国晚期的丧葬制度均有一定价值。该墓出土器物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郎溪岑村汉墓群位于郎溪县下湖乡官桥行政村岑村东北300米处。“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现。发掘一墓,墓石有砖砌墓门,墓道,拱圈墓顶。墓砖上印有对角菱形、网格形和钱形花纹。出土器物有铁剑、钱戈、铜弩机等兵器和东汉“五铢”等。在该墓附近挖出部分印纹墓砖。根据出土器物和墓葬形式分析此处为东汉墓葬群。
广德西汉木椁墓位于广德县独山镇扣里村中坡地南侧,村民取土时发现。1987年10月,广德县文物组清理。墓室已塌毁,椁外填“五花土”。墓底距地表约1.9米,墓坑长3,8米,宽2米,深1.7米。陪葬品有铜、铁、漆器(置墓东南处)和陶器(置墓西北处)。出土器物共34件,铜器19件,陶器10件,漆器残体4件,墓主铜印章一枚。出土器物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鼎、盆、盂、博山炉、长颈壶、行灯,釉陶罐等与陕西、徐州、扬州、仪征等地西汉墓葬、窑藏出土器物相似。墓主印章铭文“马闰私印”,“私印”二字体与山西郢县西汉并穴木椁墓出土印章铭文“私印”二字相同。陶器以釉陶为主,铜镜为禽兽纹镜,乃西汉后期器物特征。可见墓主马闰是西汉晚期在广德有较高地位的人物。出土器物种类之多,在皖南发掘的汉墓中尚属少见,对研究汉经济与文化史有重要价值。出土器物现收藏于广德县文物管理所。
广德南来汉墓群位于广德县东亭乡南来林场西北隅。在30余亩南北向的山丘上,分布数十处高于地面1米左右土冢。1975年2月,南来林场寻砖建房,挖掘一墓,墓一主室,四耳室,拱圈顶,内器物已被盗。砖有长方、楔形两种,上有麻布纹、鱼纹和钱纹。省考古研究所鉴定为汉墓,周围数十处土冢为汉墓群。
广德长安村西晋墓位于广德县双河乡长安村一片小松林中,距城5公里。1986年1月,县文化局文物组清理。该墓平面呈“凸”字形,由甬道和单墓室组成,墓顶拱圈状。墓室长4.1米,宽1.42米,深1.3米。墓壁、墓底均用青砖砌铺,砖为模印花纹砖(长34.5厘米,宽1.6.5厘米,厚6.5厘米)、乳丁纹砖(长25厘米、宽15.3厘米,厚6厘米)和刀形砖(长33.6厘米,宽15.4厘米,一侧厚6.5厘米,一侧厚4.5厘米)。出土器物27件,其中陶器15件、青瓷器9件、铜铁器3件。从墓的结构、墓砖、出土器物考证,为西晋墓。
宣城南朝砖室墓位于宣城城西2公里的宣南公路左侧。1986年宣城地区皖南机动车辆厂基建过程中发现,宣城县文物组清理。墓坐西朝东,前有甬道,后有棺室,内外两进,以砖封门,墓全长4.3米,甬道长1.45米,宽1.17米,高1.60米;棺室长2.95米,宽1.95米,深1.44米,半园形拱圈顶1.22米。墓壁长3.56米、宽1.9米,下有排水沟。死者骨架无存。墓内有盗孔三处,在盗孔下三堆淤泥中出土13件器物,其中青瓷器11件,灰蓝色棱形石珠1件,水晶饰物1件。从墓出土器物考证,该墓当属南北朝时墓葬,墓主为女性。
汪伦墓位于距泾县县城45公里的陈村镇。1958年,兴建陈村水电站时被毁,存清代刻墓碑一块。1985年10月,县文化局拨款在该镇桃花潭彩虹岗修筑新墓,墓前置原碑,另立一新碑,简述墓址变迁。
赵不吝墓位于距泾县县城5公里的潘村乡槟树口村。赵系宋太宗六世孙,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1)来泾为县丞,后升德化县令,卒于任,追封朝议大夫,谥号“简静”。归葬德化县水西,后迁葬于此。原墓冢高大,墓前有神道、石人、石兽。现仅存遗址。
吴应龙墓位于郎溪县水鸣乡戴桥行政村戴西村北。墓高1.52米,呈土堆状。墓道两旁列石雕兽石虎、石羊一对,左首立一高2.17米的晕首龟。墓前有一碑,系清乾隆年间吴氏后人重修墓地时所立,碑文直行楷书:“宋故直宝谟阁大学士都大提点吴讳应龙同妣赵氏夫人合墓。”
万孺人墓位于广德县苏村乡中心小学西北侧,占地61.6平方米。有拜台、祭坛、墓冢三层台阶,是典型明代墓葬。拜台前立坊一座,上有“万孺人佳成”石额。墓前有碑志,载万孺人“宣邑利九公之女,适高阳许君东溪。”嘉靖四十五年(1566),“全夫志构英溪桥,东溪殁后六年,捐其所有构苏河桥。”万历九年(1581)大荒,“出谷百余担赈饥”,“乡族数百人免于饿毙。”万孺人墓建于万历九年,至今完好,1983年被广德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沈古林墓位于郎溪县姚村乡红山中学西南,座落在陡峭山脊上。墓用条石圈起围栏。墓前有碑,碑额篆字“古林沈公墓表”,碑文由明万历年南京国子监祭酒万士和撰写,浙江布政使司右布政徐元太书,近800字。由碑文可知沈古林明代宣城人,官至广西布政司左参方明代万历癸本年(1573)殁。
施闰章墓位于宣城县峄山乡板桥村螺丝冲的燕子峪,距城10公里。墓坐东朝西,地面封土高1.2米、长10.5米、宽17.5米。墓地三面山势似梅花瓣状,墓犹如镶嵌在梅花蕊中。宣城县文物组参照施氏自题《病中忆卜葬处》:“生前教父细商量,山似梅花峪里藏;愿得幽魂相接近,年年麦饭野花香”,经过深入乡间调查确认此处为施闰章与夫人合葬墓。墓室长2.35米,东宽1.71米,西宽1.42米,墓室贴棺,砖圈砌,高1.2米。1987年7月宣州市人民政府将其墓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梅清墓位于宣城县新田乡新田村高冲村民组陈荣庭家菜园里,1985年文物普查时,宣城县文物组由被弃埋的“道光五年孟夏月之吉旦立”的梅清与夫人合葬的墓碑寻得墓址。墓地南北长5.4米,东西宽3.5米,封土高2米。1987年7月宣城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重点保护单位,并作了修葺。
梅文鼎墓位于宣城县杨林乡小管村梅家冲梅氏墓茔地。整个墓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面临水田,远眺似荷花瓣状,故又称荷花池。文鼎墓坐西朝东,封土高2.4米。墓前原有石坊、翁仲、祭台等,均毁于咸丰年间。民国年间被盗掘,今隐约可见掘孔。墓碑遗弃。1986年宣城县文物组查找到墓碑残段。为纪念梅文鼎诞生355周年,宣州市人民政府在梅氏墓地重立梅文鼎墓碑和梅氏家族墓碑。并栽柏树数百棵。
三、古建筑
1、城池楼阁
鼓角楼又名谯楼,俗称钟鼓楼。原俯落广德州署正南仪门之上。楼建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至熙宁元年(1068),原为二层,上为复宇重楼,楼中设鼓、角、钟、漏刻各一,取“伐鼓鸣角,以警昏听,下漏数刻,以节昼夜”之意;下为拱形卷洞楼座。元战乱遭损。明洪武四年重建。清末战乱,楼毁,鼓、角、钟、漏皆遗失。民国15年(1926),邑绅占家鹏捐资按原样重建楼字三间。26年又毁于日机轰炸,仅存楼座。座高4.3米。卷洞系花岗石砌就,高3.54米,宽3.9米。现为县政府机关大院大门。
郎溪县明代城墙建于明代嘉靖四十五年(1566)。城墙南紧靠郎川河,其他三方掘有护城河。城墙现仅存城关东门至南门渡口约400米一段,其中以东门向西约90米一段保存较完整。东段内墙脚处砌有一块宽83厘米、高53厘米的石碑,记载了城墙监造官吏、工匠姓名、立碑时间。1981年,郎溪县县人民政府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1985年县城建局对东城门90米一段墙体进行修缮加固。
踏歌岸阁位于泾县西40公里处的陈村镇桃花潭东岸。下方即东园古渡口。相传此处为唐汪伦送李白处。时李白游桃花潭,离去时汪伦送至渡口,踏地为节,挥手作歌。后人为纪念李白与汪伦情谊,称此渡口为“踏歌古岸”。明代,当地人于岸上建“踏歌岸阁”。清乾隆年间重建,民国初年复修。阁上横匾“踏歌古岸”初建时由当地翟容手书。后毁。1984年由安徽省政协主席张恺帆重题。
阁有两层,底层为通道,入阁门即南阳古镇正街,出阁即渡口。楼上可凭栏俯瞰桃花潭景色,眺望对岸万村老街、彩虹窗、汪伦墓、太白楼等景点。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踏歌岸阁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阁位于泾县陈村镇西北水东翟村村头。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翟氏宗族建,嘉庆四年(1799)至民国27年(1938)间三次重修。阁为三层八角砖木结构,高25米,底层直径10米。阁内原装璜精致,底层正面有“盛世文明”横匾,左右侧壁嵌有清书法家赵青藜(泾县人)撰书的建阁碑和翟氏建阁义输碑。二层有“文光射斗”横匾;三层有“共登云梯”匾;三匾均遗失。阁外原有院墙环绕,内植松竹花卉。置水池,现已不存。1985年5月,泾县人民政府将阁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济古民居即为泾县查济乡查济村村落,距县城60公里。查济村四面环山,周围有四门(钟秀门、平岭门、巴山门、石门)、二塔(青山塔、如松塔)。岑河、许河、石河三水合一,穿村而过,跨河架有平桥、拱桥、洞桥若干。河西岸石板旁有100余幢民居,紧密相联,均为元、明、清时所建。
相传查济村清时有108座桥梁,100座祠堂和108座庙宇。80年代县文物普查组调查统计,该村现有元代建筑1处,明代建筑57处,清代建筑140余处。其中桥梁40余座、祠堂30座、庙宇4座。元代建筑“德公厅屋”位于村中水郎巷,三层门楼,厅内前檐较低,檐柱楠木质,粗矮浑圆,柱础为覆盆式,无雕琢。明代“涌清堂”、“进士门”则雕刻细腻、结构精致。青山、如松两塔系清嘉庆五年建造,五层六角密檐式砖塔。查济村村民历来重视保护这些传统建筑,查济古民居是皖南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体。
笃诚堂位于泾县黄田乡黄田村,距城40公里。是清光绪年间村人朱一乔、朱宗怀父子所建私家住宅,沿屋基筑沟,二水分流,屋外形酷似轮船,人们俗称“洋船屋”。该屋部分建筑已倒塌和拆除。1985年5月,泾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胡村万年台位于宣城县水东乡东冲,为当地胡姓家庙戏台,呈凸字形,表演区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可三面观看。台身砖木结构,四周有柱16根。台基高1.85米,宽12.7米,前台深4.4米,后台深5.1米。从台的结构和胡氏家谱、族谱考证,台的建筑年代在南宋末至明代初期之间。现存民国5年(1916)《同村重修万年台碑记》一块于舞台墙边,碑刻:“惟我村中之戏楼,创自土民前人之手,延接前清光绪末年”。
西阳万年台又称花戏楼,位于泾县城东40公里的西阳乡。台有二,分别坐落在内西阳(西阳村)和外西阳(金溪村),相距2公里。台为旧时酬神唱戏场所,砖木结构,小瓦盖顶,两层翘角,内西阳台后台墙壁上尚存当时所书戏目200余出。所记最早演出时间为清光绪二年(1876)。1985年,泾县文化局拨款,西阳乡政府经手维修了西阳万年台。同年5月,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祠堂寺庙
宝胜寺位于泾县城西郊距城2公里处。始建于南北朝,明代增建“无梁殿”、“藏经阁”。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多次维修、扩建。全寺由前进山门、大殿,后进厅堂、廊厢、钟鼓楼等组成,面积约5000平方米。后进在本世纪50年代初倒塌。全部塑像和钟鼓楼上大钟在“文化革命”时被毁。现尚存前进部分建筑,除大殿两侧山墙是唐代建筑,其余系清代建筑。1984年,省宗教事务管理局拨款维修。同年12月,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全省佛、道教重点寺观之一。
崇法寺位于广德县四合乡洪冲行政村耿河村。始建于唐代,明代和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道光八年(1828)、民国17年(1928)多次修缮。原寺三座殿宇,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后殿已毁,仅存中进大佛殿和前进天王殿。经国家文物局和南京工学院鉴定,其主体为明代建筑。
范氏宗祠原称范公祠,亦称文正堂,为祀宋名臣范文正公仲淹所建。位于广德县城西南16公里处的凤桥乡范村。祠为砖木结构,原二进一院,占地512平方米。现存后进5间,面积123平方米。《范氏宗谱》称祠为文正公二子纯仁后裔建。据《广德州志》录宋代汪藻、明代周叙所撰碑记,祠初建于宋绍兴九年(1139)。明景泰三年(1452)重修。现祠主体为明代建筑。
候村祠堂位于郎溪县凌笪乡侯村。建于清乾隆年间。祠堂共三进,砖木结构,占地约1500平方米。祠内雕梁画栋,后进东墙存4幅完好的彩色花鸟壁画,每幅纵70厘米、横210厘米。院内栽2株牡丹,高约1.5米,百余年来每年春末开花50余朵,花如碗。1981年,郎溪县人民政府将祠堂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古塔
开元塔位于宣城县开元寺遗址陵阳第三峰(今宣州电影院右侧)。随永安寺建于晋,塔随寺名,初为永安塔,唐称开元寺塔,宋称景德寺塔,清称永宁塔。现存开元塔系九级六面转塔,高34米。塔内有螺旋木梯可登顶层。登顶,县城周围山水风光尽收眼底。明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寓宣时,曾作《开元寺浮图》,诗云:“对坐芙蓉塔,延观柏枧云。青霞城北涌,翠潋水西分。巅树疑岚湿,岩花入螟薰,风铃流梵响,玉漏自闻声。”开元塔影倒映句溪河内,“句溪塔影”乃古宣城十景之一。
开元塔经多次修葺,塔形结构与初建时有较大变化,唯塔顶三戟瓶护环上盘挂的粗铁链,自北宋以来一直保持原样,并留下一段动人的传说:北宋末,君昏臣奸,民不聊生,各方豪杰,揭竿而起。时宁国府知府王烂侦获内武官陈武与洞庭湖义军首领江龙是师兄弟,便扣其母为人质,令陈去揖捕江龙。陈与义军共设计,“缉拿”二首领卡通“归案”,换陈母,连夜奔义军。卡通被官府用铁链捆绑,推往法场,行至开元塔下,突然两臂一振,双脚一蹬,跃上塔顶,卸下锁链盘坐塔尖,后从容而去。
广教寺双塔位于宣城县敬亭山南麓。北距县城3公里。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两塔内均嵌有苏轼手书石刻,署款为“元丰四年二月二十七日责受黄州团练副使眉阳苏轼书以赠宣城广教院模上人。”后跋书:“绍圣三年元月旦日宛陵乾明寺楞严讲院童行徐怀义摹刊普劝众生同赠善果。”双塔是唐代遗风的宋代砖塔,平面皆四方形,中间设有塔心柱。外观是仿木结构式。整个塔身用佛像砖砌成,每一层每一面用圆柱砖条划成三间,中间是圆拱门,有阑额,转角圆形角柱有“巷杀”、“侧角”,檐有华拱出跳。塔内面积很小,各层原有楼板,上下用木梯。双塔对峙,直线距离26.90米。双塔塔顶均已毁,现有7层残高20余米。东塔稍大,每边2.65米,西塔每边2.35米。
1956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将双塔列为首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元月,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寿寺大圣宝塔位于广德县桃州镇迎春街北侧。1956年,省政府列其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系天寿寺内建筑,始建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初建五层,宋元符二年(1099)十二月二十七日为火焚。元符三年(1100)至崇宁四年(1105)六月,重修成七级浮屠。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清康熙七年(1668)两次修葺。光绪二十六年(1900)九月庙会放爆竹失火,塔之飞檐、楼板、顶部毁,仅存砖制塔体。1983年12月,县文化部门在清理塔内积土时发现地宫。地宫为砖砌直口坑,深110厘米,正方形边长32厘米。宫内有一石碑记该塔渊源。1984年7月,国家拔款25万元,省批木材140立方米,由县文化局经手全面整修,修复后的大圣塔基本保持原特点,七级六面,六角飞檐,铁钵式塔顶,总高42.8米,塔基面积46平方米,青砖铺地。各层檐角悬挂铁风铃,风拂铃声悠悠悦耳。
大观塔与绍兴塔大观塔位于泾县城西水西宝胜寺前。北宋崇宁年间始建,成于大观二年(1108),故又称“崇宁塔”。塔系楼阁式砖塔,七层八面,底层直径11米。每面有砖圈拱门,层层用叠涩法砌出短檐,双檐,檐下有砖砌斗拱,错落有致,工整典雅。塔内原有木梯螺旋上顶,已毁。塔内有宋政和五年(1115)南堂居土邑人包整的长篇石刻。
绍兴塔俗称小方塔,位于宝胜寺右边。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邑人梅权捐造。塔方形,七层,楼阁式砖石结构。底层直径3.5米。塔顶已圯,五、六两层墙体有裂缝。第一层内南北壁上嵌有石刻佛像和记事碑,碑文记该塔建造情况。
大观塔雄伟壮观,小方塔小巧玲珑,相映成辉。1981年9月,省人民政府将二塔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人塔位于宁国县三元乡拓亭村南冲,当阳山的峭壁上,距城50公里。塔挺拔秀丽,立于巅峰,犹如仙女飘然于云端。该塔建于南宋,砖木结构,七层六面,高26米,每面宽2米。蹬道由外壁盘旋而上。每层有桃花飞檐,一至三层外檐六角。塔刹高5米,系生铁浇铸,现覆钵、仰莲、相轮及宝瓶均完整。塔刹通体布满铭文和花纹。铭文有3000余宇,铸刻捐助人姓名及捐款数字,落款为“绍兴十三年癸亥岁”。塔刹相轮六圈,上端铸有六个龙头。塔内楼板、飞檐均毁。
独山砖塔又名镇妖塔。位于郎溪县凌笪乡独山水库东畔。该塔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砖木结构,六面两层,体高7米,塔内南壁原嵌有记碑,碑文为:“此地多疾疫,又匪患不断,恐有山妖作祟,故建宝塔以镇之。”碑现已遗失。1981年郎溪县人民政府将塔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1987年两次修缮。
四、石、碑刻
春秋人物石雕座落于广德县四合乡车站西面山坡上。1981年从附近小河打捞上来。石雕系花岗岩人物坐像,高1.36米,现头颈处折断。经国家文物局和南京工学院鉴定为春秋时期人物雕像。
摩崖石刻佛像位于宁国县梅林乡新安村,明代刻建佛像凿进石崖1米深、2米宽,像高1米,坐式,佛披袈裟戴佛珠。现保存完好。
摩崖如来佛像位于宁国县沙埠乡花园村,明代刻建。像刻于山中石崖上,呈盘坐式,现保存完好。
三天洞石刻位于宣城县东南25公里稽亭山仙人崖三天洞内。洞口高7米、宽9米,现存摩崖石刻和碑刻6方,分布在洞口两侧崖壁上,系宋至清游人的留言、诗文。其中一碑刻为清施闰章题诗:“一径穿云这,三天入洞开,仙宫穷斧凿,龙窟走风雷。日抱松根下,泉通口眼来;幽楼何待客,禅坐有荒台。”1986年6月,宣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三天洞摩崖石刻碑刻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极洞石刻广德县太极洞洞壁上宋至清历代骚人墨客留下的墨迹,题刻甚多,但大多已难辨认。唯跫然岩题刻(位于洞口500米处)、太极洞题刻(洞门额)、“二仪攸分”题刻(位于洞门大厅东西分路的底壁上)、“同云别境”题刻(位于西洞深55.6米处),“回步峡”题刻,(西洞深700米处)5方石刻,清晰可辨。“跫然岩”题刻落款为“大中祥符八年(1015)仲冬宋进士朱说”(范仲淹)。该石刻为宣城地区现存历史最久的石刻古迹。其它4块题刻为明代进士广德刺史吴同春所书。
云山洞石刻云山洞位于宣城县东北50公里的狸桥乡。洞内两壁和钟乳柱上留有明万历年间至民国时期游人的题刻。明万历年间宣城县令尹三聘在洞内题联:“白云一片开寥廓,枯石千宗见画图。”后洞府钟乳阜上,有突兀碑一座,中刻“武圣关夫子位”,二侧各刻“心存汉室三分合,志在春秋一卷书。”落款为“中华民国十六年六月吉建。”
敬亭山崖刻在敬亭风景区龟山颈通往穿云亭的路口,有“片云”二字直行书刻,一尺见方,气度恢宏,左下落款“龙皓题”。崖壁北端隶书刻“风壑云泉”,从左横排,字一尺见方,圆浑庄重,右上直行落款“汤陟题”。
朝阳洞石刻位于宁国县山门乡山门洞西200米的朝阳洞内。洞壁刻有“朝阳洞,月峰天洞”楷书,落款为“郡守罗汝芳书”。罗汝芳系嘉靖进士,曾任宁国府知府。
梅林屏石刻屏刻1对,原立于宁国港口镇侯村候氏祠堂,现存港口镇候村村民吴国良住宅。屏刻于清道光十八年(1938),由江西迁至宁国。屏高1.87米,宽O.67米,上半部刻行草诗文,下半部刻山石梅竹、亭台楼阁,构图明快,轮廓清晰,立体感强。
申明乡约碑位于广德县鼓角楼洞门东侧,碑身嵌于墙内,碑高2米,宽1米,原置何处不详。碑系明嘉靖六年(1527)广德知州龙大有立,正文竖写“直隶广德州申明乡约以敦风化事……刻石立于本社,永为遵守施行。”
培风阁藏书记碑该碑藏于泾县黄田村黄田中学教师宿舍内。原存清代藏书家朱(珔)之私人藏书室培风阁(又称“小万卷斋”)内。嘉庆八年(1903)洪亮吉为阁作藏书记文。道光七年(1827),朱宗熙书丹,培风阁同人立石成碑。碑高55厘米,宽100厘米,碑刻系楷书。
丹溪大石联句碑原在泾县文昌阁墙上,现存于泾县文化局。该碑记载清嘉庆丙寅年(1806)七月二十五日洪亮吉、施雪帆、胡承珙、胡世琦、于峰禅院外丹溪饮酒时用“巧”字联句事及联句内容。碑系嘉庆甲戌年(1914)冬十月,由胡先河书,旌德汤美堂镌刻而成,高31.3厘米,宽60厘米,楷书。 御文碑原在泾县茂林镇潘村“河帅第”(潘锡恩府第)内。1980年夏,移藏镇文化站。该碑系清光绪帝三年七月为表彰潘锡恩御文碑,高2.4米,宽1.05米,碑文楷书。
麻姑山化石出土点1973年,中国科学院古生物考察队在宣城县城东15公里的麻姑山西发现距今约6千万年的哺乳动物化石,有“中兽”左下颌骨。上属地质年代太古代动物,已绝灭。1981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业考察队来麻姑山考察,又发现古生物化石多件。在宣城县水东吴村、碧山龙泉洞、狸桥锰矿区也发现古脊椎动物化石。
关家湾化石出土点位于广德县城东北19公里的独山镇关家湾。1976年7月,农民开山炸石出土腕足类化石19件(总重1.27千克,最大的一件189克)和古脊椎动物的中国犀、棕熊、班鬣狗、羊亚科、鹿、牛等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鉴定为晚古生代至中生代(300万年~60万年)的动物化石。现收藏在广德县文物管理所。
水阳江旧石器遗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水阳江上游两岸二级阶地上(宣城县与宁国县交界处长5O公里、宽20公里范围内)进行两行调查和一次发掘,发现宁国县英雄岭、轮窑厂、百货公司纺织品仓库和宣城县向阳乡窑厂工地陈山、夏渡乡窑厂等10余处旧石器遗址,共采集旧石器标本近2000件。所采旧石器标本可分早、晚两期,早期有砍伐器、尖状器、刮削器、球形器、石碓器;晚期石器用单面锤击打制而成,技术简单,造型粗犷。水阳江旧石器具有大型石器多(不少长达100毫米,重1000克以上),小型石器少,砾石器多(占30%以上),石片石器少,砍伐器多,刮削器等其他类型石器少的特点,与北方旧石器文化面貌有显著差异。
从宣城县向阳窑厂工地陈山考古发掘可见遗址文化层厚1~10米,共堆积11层。早期旧石器在6层~10层网状红土地层,晚期旧石器在5层下蜀黄土地层。由此可知,其地质时代约在晚古生代至中生代。
现宣城县向阳乡陈山旧石器出土地点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古墩新石器遗址位于泾县城西35公里处包合乡高园村。地处合溪河与青弋江汇流的东岸,依鸿峨山西南麓。遗址地面略斜,文化层已暴露,厚不到1米,面积2000平方米。出土斧、、铲、镰、带把刀、砺石、镞等石器10余件,骨针1件,陶片若干。就石器地理分布和特征分析,属浙江良渚文化系统。又与江苏青莲岗文化、湖北屈家岭文化有相似之处。1985年5月,泾县人民政府公布世古墩遗址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乌龟包遗址位于郎溪县建平乡城东行政村小李村东南,1981年发现。原面积约1500平方米,系三个土包连成一起伏的高台地,因改建农田,现存面积约300平方米,高出周围农田1.5~3米。北边断面上一个Ⅱ型大灰坑清晰可见,距地表1米高处,裸露一层红烧土,宽约2米,厚5~10厘米不等。
遗址出土陶片、石器近百种。陶片多轮制,有硬陶、灰砂红陶。泥质灰红陶等,表面纹饰以云雷纹、叶脉纹、方格纹、曲折纹等。从陶片可辨认出的罐、盆、钵、釜、豆、鼎等。石器有磨光石器、穿孔石器,都是斧、凿、刀、镢、铲等生产用具。
遗址系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前3000~1500年)文化。1981年,被郎溪县人民政府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埠遗址位于宣城县城南15公里处孙埠中学教学区,俗称“小山头”。遗址为二层台地,因水阳江经其西南、西北环流,台地常受江水冲击而塌方,面积逐年缩小,现存约10000平方米。已用片石围砌。
台地文化层厚5~8米,内涵丰富。多年来采集的石器有刀、铲、斧、锛、镢等,多为磨制;陶片有细泥红陶碗片、细泥黑陶豆、夹砂红陶鬲片等;纹饰为云雷纹、方格纹、水纹、划纹、绳纹、篮纹、回纹、堆纹、网结纹、曲折纹、席纹等。
1978年夏,省文物工作队、地区文化局考察遗址。1979年,省博物馆胡悦谦来此试掘,出土石镢、锛、陶纺轮、白陶鬲足等。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鉴定,认为遗物与南京北阴阳营、锁金村遗物相近。台地是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1981年,宣城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10月在台地1公里外小拐村东沟又出土西周末至春秋初期青铜器4件。
下阳遗址位于广德县城西南21公里梨山乡下阳村上冲以北台地上。面积约47000平方米。1981年冬,村民翻耕土地时发现。出土有铲、斧、、耘田器等石器。1982年6月,县文化局派员调查,发现遗址受到破坏,许多陶片散乱地暴露在道路、田埂、溪流中。调查人员采集到口沿、肩腹、鬲足等陶器残片。陶质有夹砂软工陶、夹砂灰陶、夹砂粗红陶、印纹硬陶。纹饰有水波纹、雷纹、回纹和方格、斜格网等。还在台地断面上发现两处红烧土块。
出土的石器陶片与江苏吴县高景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北孝感光山造遗址有相似特征。其中耘田器与良渚文化有联系。因此,该遗址暂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奴隶社会早期文化遗址。1983年6月,广德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欧墩遗址位于郎溪县钟桥乡钟桥行政村李家村南,钟桥河北岸。1985年5月普查文物时发现。遗址为一不规则多边形台地,高出地表约2.5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2米以上。出土陶器有陶片、鼎足、鬲足、口沿等,陶质有灰砂红陶、硬灰陶;石器有网坠、纺轮、锛、刀等,均通体精磨而成。遗址中还发现少数原始瓷,为商周期间文化遗址。现郎溪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琴溪古窑址群在泾县境东琴溪河两岸陶窑村、窑峰、摇头岭等处。陶窑村距县城北14公里。遗址为两处古代青瓷堆积层,总面积1500平方米,厚度6米以上。出土多陶瓷残片,完好器皿少。青瓷多素面,胎色深青,釉层较薄,圈足多矮小外撇,装饰简朴,仅见沿口五瓣葵花式并“出筋”。遗址还见部分残破窑道壁和刻有“宣”字窑具。
窑峰在距县城12公里的琴溪河东岸。沿河瓷片、窑具堆积形成一座高约10米的“窑包”,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窑址主要遗物是碗、壶、盘等器皿碎片。由碎片可见器皿造形小巧精致,胎质细、胎壁薄,釉色可分青、白、黑三大类,内有一壶腹部刻有双层莲瓣纹。其中“黑”内务古窑址中少见。从窑包北断崖,可见堆积层位,从地表下至1.5米依序是黑瓷、白瓷、淡黄青瓷,再往下至2.5米,是采用支钉迭烧的青瓷。
摇头岭距窑峰1.5公里,在琴溪河上游西岸潘村乡。古窑址在山坳中,堆积面约1500平方米。收集到碗、盘类瓷片。胎色有灰色、砖红,胎壁较薄,色有白、青白、青黄等。发现有匣钵、垫饼、垫圈等窑具,可见是用漏斗形匣体烧造瓷器。发现一青瓷片上刻有“大钟祥符□年十月”字样,“大中祥符”是北宋真宗赵恒的年号。
1984年,我国著名陶瓷专家傅振伦、冯先铭、高金喜、朱伯谦、叶金民等鉴定琴溪古瓷窑址是五代至北宋的古窑址。从刻有“宣”字的窑具又推断该窑址群是古宣州窑窑口。
199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将该该窑址群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陶遗址位于郎溪白茅岭农场白云山分场以北,白茅岭以西。此处在宋代是建康(南京)至临安(杭州)必经之路。南宋岳飞曾率兵在此屯营扎寨围残垣尚在。土垒营盘成方形,每座面积约200平方米,间距不等。从石寨围残垣看,寨围是沿山势修筑蜿蜓伸展的,残围高约1米。这里“石台”古称“岳武穆点将台”。
扎寨圩遗址系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岳飞抗金所建营寨。位于广德城西横山西南麓,是一直径约90米近似圆形的土圩子,中间高四周低。东北角、西南角有出入口5个。外面有宽约2米,深1米的环圩沟堑。现遗址尚存,圩内松树丛生。
岳寨遗踪岳飞抗金作战工事。位于广德赵村乡凌岩村西北1公里处。工事由土石堆筑,高约1米,长约250米,沿山腰连接三座山丘。两丘间低洼处都建10平方米面积平台1座。
“岳寨遗踪”名称见《凌氏宗谱》,乃凌岩十三景观之一。
吴氏宗祠遗址位于宁国县云梯村。系南宋名人吴渊的宗祠。总面积200平方米,正殿60平方米,1982年殿毁。原祠中鱼池、柱础、石柱仍在。
二、古墓葬
郎溪土墩墓群系西周至春秋战国时,吴越人一种独特的墓葬形式。墓群分布在郎川河两岸丘陵、山岗上。1985年,郎溪县文物组调查清理了下湖、毕桥、幸福、钟桥等乡土墩墓群7处。这些墓皆成群落,平地起封堆土为墩,墩呈馒头状,平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8~13米不等,高1~3米。县文物组1985年在钟桥乡新华村白塘埂东南一处土墩墓群试掘,出土文物50余件,多是陶器和原始青瓷器,有一柄青铜剑。
宣城战国土坑木椁墓位于城西2华里砖瓦厂东约200米处。1982年8月发现,省考古研究所和宣城县文物组即时进行了清理。
墓口长3.25米,宽2.5米,深3.3米,坑壁整齐光滑,上部填“五花土”,近椁盖填青灰泥。葬具双椁一棺,除盖板腐朽外,其余保存良好。外椁长2,75米,宽1.5米,高0.57米。椁中偏南有2.11×0.3×0.52厢藏随葬品。内椁长1.78米,宽0.51米,高0.38米。棺内人骨架腐朽无存。出土随葬品有玉器1件(直径24.5厘米玉璧),陶器14件(鼎二、鬲二、方壶二、盒二、罐四、杯二,均为黑陶、施黑衣、火侯低、陶质软),漆器5件(木胎耳杯,黑漆为底,红漆彩绘),木俑5件,梳、篦各1件。在出土的陶器中,残存部分稻粒、一颗果实和一些树叶,由省农学院鉴定为籼稻、锥栗和锥栗叶、女贞叶、尾叶冬青叶、木犀叶(桂花树叶)四种树叶。
据葬具、埋葬方法、出土器物分析,该墓为战国晚期墓葬,墓主可能属士的阶层。墓葬的发现,对研究吴、楚文化互相影响、地方历史和战国晚期的丧葬制度均有一定价值。该墓出土器物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郎溪岑村汉墓群位于郎溪县下湖乡官桥行政村岑村东北300米处。“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现。发掘一墓,墓石有砖砌墓门,墓道,拱圈墓顶。墓砖上印有对角菱形、网格形和钱形花纹。出土器物有铁剑、钱戈、铜弩机等兵器和东汉“五铢”等。在该墓附近挖出部分印纹墓砖。根据出土器物和墓葬形式分析此处为东汉墓葬群。
广德西汉木椁墓位于广德县独山镇扣里村中坡地南侧,村民取土时发现。1987年10月,广德县文物组清理。墓室已塌毁,椁外填“五花土”。墓底距地表约1.9米,墓坑长3,8米,宽2米,深1.7米。陪葬品有铜、铁、漆器(置墓东南处)和陶器(置墓西北处)。出土器物共34件,铜器19件,陶器10件,漆器残体4件,墓主铜印章一枚。出土器物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鼎、盆、盂、博山炉、长颈壶、行灯,釉陶罐等与陕西、徐州、扬州、仪征等地西汉墓葬、窑藏出土器物相似。墓主印章铭文“马闰私印”,“私印”二字体与山西郢县西汉并穴木椁墓出土印章铭文“私印”二字相同。陶器以釉陶为主,铜镜为禽兽纹镜,乃西汉后期器物特征。可见墓主马闰是西汉晚期在广德有较高地位的人物。出土器物种类之多,在皖南发掘的汉墓中尚属少见,对研究汉经济与文化史有重要价值。出土器物现收藏于广德县文物管理所。
广德南来汉墓群位于广德县东亭乡南来林场西北隅。在30余亩南北向的山丘上,分布数十处高于地面1米左右土冢。1975年2月,南来林场寻砖建房,挖掘一墓,墓一主室,四耳室,拱圈顶,内器物已被盗。砖有长方、楔形两种,上有麻布纹、鱼纹和钱纹。省考古研究所鉴定为汉墓,周围数十处土冢为汉墓群。
广德长安村西晋墓位于广德县双河乡长安村一片小松林中,距城5公里。1986年1月,县文化局文物组清理。该墓平面呈“凸”字形,由甬道和单墓室组成,墓顶拱圈状。墓室长4.1米,宽1.42米,深1.3米。墓壁、墓底均用青砖砌铺,砖为模印花纹砖(长34.5厘米,宽1.6.5厘米,厚6.5厘米)、乳丁纹砖(长25厘米、宽15.3厘米,厚6厘米)和刀形砖(长33.6厘米,宽15.4厘米,一侧厚6.5厘米,一侧厚4.5厘米)。出土器物27件,其中陶器15件、青瓷器9件、铜铁器3件。从墓的结构、墓砖、出土器物考证,为西晋墓。
宣城南朝砖室墓位于宣城城西2公里的宣南公路左侧。1986年宣城地区皖南机动车辆厂基建过程中发现,宣城县文物组清理。墓坐西朝东,前有甬道,后有棺室,内外两进,以砖封门,墓全长4.3米,甬道长1.45米,宽1.17米,高1.60米;棺室长2.95米,宽1.95米,深1.44米,半园形拱圈顶1.22米。墓壁长3.56米、宽1.9米,下有排水沟。死者骨架无存。墓内有盗孔三处,在盗孔下三堆淤泥中出土13件器物,其中青瓷器11件,灰蓝色棱形石珠1件,水晶饰物1件。从墓出土器物考证,该墓当属南北朝时墓葬,墓主为女性。
汪伦墓位于距泾县县城45公里的陈村镇。1958年,兴建陈村水电站时被毁,存清代刻墓碑一块。1985年10月,县文化局拨款在该镇桃花潭彩虹岗修筑新墓,墓前置原碑,另立一新碑,简述墓址变迁。
赵不吝墓位于距泾县县城5公里的潘村乡槟树口村。赵系宋太宗六世孙,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1)来泾为县丞,后升德化县令,卒于任,追封朝议大夫,谥号“简静”。归葬德化县水西,后迁葬于此。原墓冢高大,墓前有神道、石人、石兽。现仅存遗址。
吴应龙墓位于郎溪县水鸣乡戴桥行政村戴西村北。墓高1.52米,呈土堆状。墓道两旁列石雕兽石虎、石羊一对,左首立一高2.17米的晕首龟。墓前有一碑,系清乾隆年间吴氏后人重修墓地时所立,碑文直行楷书:“宋故直宝谟阁大学士都大提点吴讳应龙同妣赵氏夫人合墓。”
万孺人墓位于广德县苏村乡中心小学西北侧,占地61.6平方米。有拜台、祭坛、墓冢三层台阶,是典型明代墓葬。拜台前立坊一座,上有“万孺人佳成”石额。墓前有碑志,载万孺人“宣邑利九公之女,适高阳许君东溪。”嘉靖四十五年(1566),“全夫志构英溪桥,东溪殁后六年,捐其所有构苏河桥。”万历九年(1581)大荒,“出谷百余担赈饥”,“乡族数百人免于饿毙。”万孺人墓建于万历九年,至今完好,1983年被广德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沈古林墓位于郎溪县姚村乡红山中学西南,座落在陡峭山脊上。墓用条石圈起围栏。墓前有碑,碑额篆字“古林沈公墓表”,碑文由明万历年南京国子监祭酒万士和撰写,浙江布政使司右布政徐元太书,近800字。由碑文可知沈古林明代宣城人,官至广西布政司左参方明代万历癸本年(1573)殁。
施闰章墓位于宣城县峄山乡板桥村螺丝冲的燕子峪,距城10公里。墓坐东朝西,地面封土高1.2米、长10.5米、宽17.5米。墓地三面山势似梅花瓣状,墓犹如镶嵌在梅花蕊中。宣城县文物组参照施氏自题《病中忆卜葬处》:“生前教父细商量,山似梅花峪里藏;愿得幽魂相接近,年年麦饭野花香”,经过深入乡间调查确认此处为施闰章与夫人合葬墓。墓室长2.35米,东宽1.71米,西宽1.42米,墓室贴棺,砖圈砌,高1.2米。1987年7月宣州市人民政府将其墓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梅清墓位于宣城县新田乡新田村高冲村民组陈荣庭家菜园里,1985年文物普查时,宣城县文物组由被弃埋的“道光五年孟夏月之吉旦立”的梅清与夫人合葬的墓碑寻得墓址。墓地南北长5.4米,东西宽3.5米,封土高2米。1987年7月宣城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重点保护单位,并作了修葺。
梅文鼎墓位于宣城县杨林乡小管村梅家冲梅氏墓茔地。整个墓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面临水田,远眺似荷花瓣状,故又称荷花池。文鼎墓坐西朝东,封土高2.4米。墓前原有石坊、翁仲、祭台等,均毁于咸丰年间。民国年间被盗掘,今隐约可见掘孔。墓碑遗弃。1986年宣城县文物组查找到墓碑残段。为纪念梅文鼎诞生355周年,宣州市人民政府在梅氏墓地重立梅文鼎墓碑和梅氏家族墓碑。并栽柏树数百棵。
三、古建筑
1、城池楼阁
鼓角楼又名谯楼,俗称钟鼓楼。原俯落广德州署正南仪门之上。楼建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至熙宁元年(1068),原为二层,上为复宇重楼,楼中设鼓、角、钟、漏刻各一,取“伐鼓鸣角,以警昏听,下漏数刻,以节昼夜”之意;下为拱形卷洞楼座。元战乱遭损。明洪武四年重建。清末战乱,楼毁,鼓、角、钟、漏皆遗失。民国15年(1926),邑绅占家鹏捐资按原样重建楼字三间。26年又毁于日机轰炸,仅存楼座。座高4.3米。卷洞系花岗石砌就,高3.54米,宽3.9米。现为县政府机关大院大门。
郎溪县明代城墙建于明代嘉靖四十五年(1566)。城墙南紧靠郎川河,其他三方掘有护城河。城墙现仅存城关东门至南门渡口约400米一段,其中以东门向西约90米一段保存较完整。东段内墙脚处砌有一块宽83厘米、高53厘米的石碑,记载了城墙监造官吏、工匠姓名、立碑时间。1981年,郎溪县县人民政府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1985年县城建局对东城门90米一段墙体进行修缮加固。
踏歌岸阁位于泾县西40公里处的陈村镇桃花潭东岸。下方即东园古渡口。相传此处为唐汪伦送李白处。时李白游桃花潭,离去时汪伦送至渡口,踏地为节,挥手作歌。后人为纪念李白与汪伦情谊,称此渡口为“踏歌古岸”。明代,当地人于岸上建“踏歌岸阁”。清乾隆年间重建,民国初年复修。阁上横匾“踏歌古岸”初建时由当地翟容手书。后毁。1984年由安徽省政协主席张恺帆重题。
阁有两层,底层为通道,入阁门即南阳古镇正街,出阁即渡口。楼上可凭栏俯瞰桃花潭景色,眺望对岸万村老街、彩虹窗、汪伦墓、太白楼等景点。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踏歌岸阁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阁位于泾县陈村镇西北水东翟村村头。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翟氏宗族建,嘉庆四年(1799)至民国27年(1938)间三次重修。阁为三层八角砖木结构,高25米,底层直径10米。阁内原装璜精致,底层正面有“盛世文明”横匾,左右侧壁嵌有清书法家赵青藜(泾县人)撰书的建阁碑和翟氏建阁义输碑。二层有“文光射斗”横匾;三层有“共登云梯”匾;三匾均遗失。阁外原有院墙环绕,内植松竹花卉。置水池,现已不存。1985年5月,泾县人民政府将阁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济古民居即为泾县查济乡查济村村落,距县城60公里。查济村四面环山,周围有四门(钟秀门、平岭门、巴山门、石门)、二塔(青山塔、如松塔)。岑河、许河、石河三水合一,穿村而过,跨河架有平桥、拱桥、洞桥若干。河西岸石板旁有100余幢民居,紧密相联,均为元、明、清时所建。
相传查济村清时有108座桥梁,100座祠堂和108座庙宇。80年代县文物普查组调查统计,该村现有元代建筑1处,明代建筑57处,清代建筑140余处。其中桥梁40余座、祠堂30座、庙宇4座。元代建筑“德公厅屋”位于村中水郎巷,三层门楼,厅内前檐较低,檐柱楠木质,粗矮浑圆,柱础为覆盆式,无雕琢。明代“涌清堂”、“进士门”则雕刻细腻、结构精致。青山、如松两塔系清嘉庆五年建造,五层六角密檐式砖塔。查济村村民历来重视保护这些传统建筑,查济古民居是皖南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体。
笃诚堂位于泾县黄田乡黄田村,距城40公里。是清光绪年间村人朱一乔、朱宗怀父子所建私家住宅,沿屋基筑沟,二水分流,屋外形酷似轮船,人们俗称“洋船屋”。该屋部分建筑已倒塌和拆除。1985年5月,泾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胡村万年台位于宣城县水东乡东冲,为当地胡姓家庙戏台,呈凸字形,表演区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可三面观看。台身砖木结构,四周有柱16根。台基高1.85米,宽12.7米,前台深4.4米,后台深5.1米。从台的结构和胡氏家谱、族谱考证,台的建筑年代在南宋末至明代初期之间。现存民国5年(1916)《同村重修万年台碑记》一块于舞台墙边,碑刻:“惟我村中之戏楼,创自土民前人之手,延接前清光绪末年”。
西阳万年台又称花戏楼,位于泾县城东40公里的西阳乡。台有二,分别坐落在内西阳(西阳村)和外西阳(金溪村),相距2公里。台为旧时酬神唱戏场所,砖木结构,小瓦盖顶,两层翘角,内西阳台后台墙壁上尚存当时所书戏目200余出。所记最早演出时间为清光绪二年(1876)。1985年,泾县文化局拨款,西阳乡政府经手维修了西阳万年台。同年5月,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祠堂寺庙
宝胜寺位于泾县城西郊距城2公里处。始建于南北朝,明代增建“无梁殿”、“藏经阁”。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多次维修、扩建。全寺由前进山门、大殿,后进厅堂、廊厢、钟鼓楼等组成,面积约5000平方米。后进在本世纪50年代初倒塌。全部塑像和钟鼓楼上大钟在“文化革命”时被毁。现尚存前进部分建筑,除大殿两侧山墙是唐代建筑,其余系清代建筑。1984年,省宗教事务管理局拨款维修。同年12月,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全省佛、道教重点寺观之一。
崇法寺位于广德县四合乡洪冲行政村耿河村。始建于唐代,明代和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道光八年(1828)、民国17年(1928)多次修缮。原寺三座殿宇,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后殿已毁,仅存中进大佛殿和前进天王殿。经国家文物局和南京工学院鉴定,其主体为明代建筑。
范氏宗祠原称范公祠,亦称文正堂,为祀宋名臣范文正公仲淹所建。位于广德县城西南16公里处的凤桥乡范村。祠为砖木结构,原二进一院,占地512平方米。现存后进5间,面积123平方米。《范氏宗谱》称祠为文正公二子纯仁后裔建。据《广德州志》录宋代汪藻、明代周叙所撰碑记,祠初建于宋绍兴九年(1139)。明景泰三年(1452)重修。现祠主体为明代建筑。
候村祠堂位于郎溪县凌笪乡侯村。建于清乾隆年间。祠堂共三进,砖木结构,占地约1500平方米。祠内雕梁画栋,后进东墙存4幅完好的彩色花鸟壁画,每幅纵70厘米、横210厘米。院内栽2株牡丹,高约1.5米,百余年来每年春末开花50余朵,花如碗。1981年,郎溪县人民政府将祠堂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古塔
开元塔位于宣城县开元寺遗址陵阳第三峰(今宣州电影院右侧)。随永安寺建于晋,塔随寺名,初为永安塔,唐称开元寺塔,宋称景德寺塔,清称永宁塔。现存开元塔系九级六面转塔,高34米。塔内有螺旋木梯可登顶层。登顶,县城周围山水风光尽收眼底。明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寓宣时,曾作《开元寺浮图》,诗云:“对坐芙蓉塔,延观柏枧云。青霞城北涌,翠潋水西分。巅树疑岚湿,岩花入螟薰,风铃流梵响,玉漏自闻声。”开元塔影倒映句溪河内,“句溪塔影”乃古宣城十景之一。
开元塔经多次修葺,塔形结构与初建时有较大变化,唯塔顶三戟瓶护环上盘挂的粗铁链,自北宋以来一直保持原样,并留下一段动人的传说:北宋末,君昏臣奸,民不聊生,各方豪杰,揭竿而起。时宁国府知府王烂侦获内武官陈武与洞庭湖义军首领江龙是师兄弟,便扣其母为人质,令陈去揖捕江龙。陈与义军共设计,“缉拿”二首领卡通“归案”,换陈母,连夜奔义军。卡通被官府用铁链捆绑,推往法场,行至开元塔下,突然两臂一振,双脚一蹬,跃上塔顶,卸下锁链盘坐塔尖,后从容而去。
广教寺双塔位于宣城县敬亭山南麓。北距县城3公里。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两塔内均嵌有苏轼手书石刻,署款为“元丰四年二月二十七日责受黄州团练副使眉阳苏轼书以赠宣城广教院模上人。”后跋书:“绍圣三年元月旦日宛陵乾明寺楞严讲院童行徐怀义摹刊普劝众生同赠善果。”双塔是唐代遗风的宋代砖塔,平面皆四方形,中间设有塔心柱。外观是仿木结构式。整个塔身用佛像砖砌成,每一层每一面用圆柱砖条划成三间,中间是圆拱门,有阑额,转角圆形角柱有“巷杀”、“侧角”,檐有华拱出跳。塔内面积很小,各层原有楼板,上下用木梯。双塔对峙,直线距离26.90米。双塔塔顶均已毁,现有7层残高20余米。东塔稍大,每边2.65米,西塔每边2.35米。
1956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将双塔列为首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元月,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寿寺大圣宝塔位于广德县桃州镇迎春街北侧。1956年,省政府列其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系天寿寺内建筑,始建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初建五层,宋元符二年(1099)十二月二十七日为火焚。元符三年(1100)至崇宁四年(1105)六月,重修成七级浮屠。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清康熙七年(1668)两次修葺。光绪二十六年(1900)九月庙会放爆竹失火,塔之飞檐、楼板、顶部毁,仅存砖制塔体。1983年12月,县文化部门在清理塔内积土时发现地宫。地宫为砖砌直口坑,深110厘米,正方形边长32厘米。宫内有一石碑记该塔渊源。1984年7月,国家拔款25万元,省批木材140立方米,由县文化局经手全面整修,修复后的大圣塔基本保持原特点,七级六面,六角飞檐,铁钵式塔顶,总高42.8米,塔基面积46平方米,青砖铺地。各层檐角悬挂铁风铃,风拂铃声悠悠悦耳。
大观塔与绍兴塔大观塔位于泾县城西水西宝胜寺前。北宋崇宁年间始建,成于大观二年(1108),故又称“崇宁塔”。塔系楼阁式砖塔,七层八面,底层直径11米。每面有砖圈拱门,层层用叠涩法砌出短檐,双檐,檐下有砖砌斗拱,错落有致,工整典雅。塔内原有木梯螺旋上顶,已毁。塔内有宋政和五年(1115)南堂居土邑人包整的长篇石刻。
绍兴塔俗称小方塔,位于宝胜寺右边。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邑人梅权捐造。塔方形,七层,楼阁式砖石结构。底层直径3.5米。塔顶已圯,五、六两层墙体有裂缝。第一层内南北壁上嵌有石刻佛像和记事碑,碑文记该塔建造情况。
大观塔雄伟壮观,小方塔小巧玲珑,相映成辉。1981年9月,省人民政府将二塔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人塔位于宁国县三元乡拓亭村南冲,当阳山的峭壁上,距城50公里。塔挺拔秀丽,立于巅峰,犹如仙女飘然于云端。该塔建于南宋,砖木结构,七层六面,高26米,每面宽2米。蹬道由外壁盘旋而上。每层有桃花飞檐,一至三层外檐六角。塔刹高5米,系生铁浇铸,现覆钵、仰莲、相轮及宝瓶均完整。塔刹通体布满铭文和花纹。铭文有3000余宇,铸刻捐助人姓名及捐款数字,落款为“绍兴十三年癸亥岁”。塔刹相轮六圈,上端铸有六个龙头。塔内楼板、飞檐均毁。
独山砖塔又名镇妖塔。位于郎溪县凌笪乡独山水库东畔。该塔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砖木结构,六面两层,体高7米,塔内南壁原嵌有记碑,碑文为:“此地多疾疫,又匪患不断,恐有山妖作祟,故建宝塔以镇之。”碑现已遗失。1981年郎溪县人民政府将塔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1987年两次修缮。
四、石、碑刻
春秋人物石雕座落于广德县四合乡车站西面山坡上。1981年从附近小河打捞上来。石雕系花岗岩人物坐像,高1.36米,现头颈处折断。经国家文物局和南京工学院鉴定为春秋时期人物雕像。
摩崖石刻佛像位于宁国县梅林乡新安村,明代刻建佛像凿进石崖1米深、2米宽,像高1米,坐式,佛披袈裟戴佛珠。现保存完好。
摩崖如来佛像位于宁国县沙埠乡花园村,明代刻建。像刻于山中石崖上,呈盘坐式,现保存完好。
三天洞石刻位于宣城县东南25公里稽亭山仙人崖三天洞内。洞口高7米、宽9米,现存摩崖石刻和碑刻6方,分布在洞口两侧崖壁上,系宋至清游人的留言、诗文。其中一碑刻为清施闰章题诗:“一径穿云这,三天入洞开,仙宫穷斧凿,龙窟走风雷。日抱松根下,泉通口眼来;幽楼何待客,禅坐有荒台。”1986年6月,宣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三天洞摩崖石刻碑刻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极洞石刻广德县太极洞洞壁上宋至清历代骚人墨客留下的墨迹,题刻甚多,但大多已难辨认。唯跫然岩题刻(位于洞口500米处)、太极洞题刻(洞门额)、“二仪攸分”题刻(位于洞门大厅东西分路的底壁上)、“同云别境”题刻(位于西洞深55.6米处),“回步峡”题刻,(西洞深700米处)5方石刻,清晰可辨。“跫然岩”题刻落款为“大中祥符八年(1015)仲冬宋进士朱说”(范仲淹)。该石刻为宣城地区现存历史最久的石刻古迹。其它4块题刻为明代进士广德刺史吴同春所书。
云山洞石刻云山洞位于宣城县东北50公里的狸桥乡。洞内两壁和钟乳柱上留有明万历年间至民国时期游人的题刻。明万历年间宣城县令尹三聘在洞内题联:“白云一片开寥廓,枯石千宗见画图。”后洞府钟乳阜上,有突兀碑一座,中刻“武圣关夫子位”,二侧各刻“心存汉室三分合,志在春秋一卷书。”落款为“中华民国十六年六月吉建。”
敬亭山崖刻在敬亭风景区龟山颈通往穿云亭的路口,有“片云”二字直行书刻,一尺见方,气度恢宏,左下落款“龙皓题”。崖壁北端隶书刻“风壑云泉”,从左横排,字一尺见方,圆浑庄重,右上直行落款“汤陟题”。
朝阳洞石刻位于宁国县山门乡山门洞西200米的朝阳洞内。洞壁刻有“朝阳洞,月峰天洞”楷书,落款为“郡守罗汝芳书”。罗汝芳系嘉靖进士,曾任宁国府知府。
梅林屏石刻屏刻1对,原立于宁国港口镇侯村候氏祠堂,现存港口镇候村村民吴国良住宅。屏刻于清道光十八年(1938),由江西迁至宁国。屏高1.87米,宽O.67米,上半部刻行草诗文,下半部刻山石梅竹、亭台楼阁,构图明快,轮廓清晰,立体感强。
申明乡约碑位于广德县鼓角楼洞门东侧,碑身嵌于墙内,碑高2米,宽1米,原置何处不详。碑系明嘉靖六年(1527)广德知州龙大有立,正文竖写“直隶广德州申明乡约以敦风化事……刻石立于本社,永为遵守施行。”
培风阁藏书记碑该碑藏于泾县黄田村黄田中学教师宿舍内。原存清代藏书家朱(珔)之私人藏书室培风阁(又称“小万卷斋”)内。嘉庆八年(1903)洪亮吉为阁作藏书记文。道光七年(1827),朱宗熙书丹,培风阁同人立石成碑。碑高55厘米,宽100厘米,碑刻系楷书。
丹溪大石联句碑原在泾县文昌阁墙上,现存于泾县文化局。该碑记载清嘉庆丙寅年(1806)七月二十五日洪亮吉、施雪帆、胡承珙、胡世琦、于峰禅院外丹溪饮酒时用“巧”字联句事及联句内容。碑系嘉庆甲戌年(1914)冬十月,由胡先河书,旌德汤美堂镌刻而成,高31.3厘米,宽60厘米,楷书。 御文碑原在泾县茂林镇潘村“河帅第”(潘锡恩府第)内。1980年夏,移藏镇文化站。该碑系清光绪帝三年七月为表彰潘锡恩御文碑,高2.4米,宽1.05米,碑文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