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广 播
一、广播网络
收音站1950年8月,根据专署《关于各县市筹建广播站的决定》,各县年底陆续建立广播收音站,配专职收音员1人。收音站始由县政府,后归县委宣传部管理。各县站在县直部分单位建立收音点,配兼职收音员1人。各收音站、点定时组织群众收听新闻、政令、气象预报。至1955年底,区辖5县活动较正常的收音点有26个,入户小喇叭200只,街头大喇叭12只。
广播站1956年各县在收音站的基础上组建了广播站。每站配有专职编、播及机务人员5人左右,每天转播中央和省电台部分节目,编、播5至10分钟的本县新闻。
广播网1958年,各县城关有几只大喇叭。此后小喇叭逐渐进入寻常家庭。1959~1961年经济困难,广播网发展受到影响。1962年后,经济恢复,广播事业亦逐步恢复、发展。
1969年2月,安徽省发出《关于迅速普及农村广播规划》,6月专区成立普网办公室,后改设广播事业管理局。所属县先后成立普网领导小组和广播局。各乡、镇相继建立配有专职人员的广播放大站,组织群众自筹物资架线快速普网。至1973年,全区建公社放大站154个,放大室120个,通播率96.3%;有1201个生产大队通了广播,通播率达98.7%;生产小队有14633个通了广播,通播率98%;农民家庭有287713户装有小喇叭,通播率达76.8%。此时各县广播站、放大站设备日益齐全,全区计有大喇叭714只,扩音机24架73.55千瓦;专线建设县至公社68杆公里,公社至大队6005杆公里。
1973年农村广播网普及达到高峰,但因设备质量不高和管理不当,当年广播收听率有所下降。年内,全区通过整网,理顺了广播网络,维修老杆、老线,增添新杆、新线,修理了喇叭,发展调频广播,县至乡镇的专线至1985年达897杆公里。但乡镇至大队的专线却逐年下降,1985年底,只剩3445杆公里。通播率县至公社,1985年稳定在97%;1985年底生产大队下降到70%,生产小队下降到38.6%。同年,小喇叭入户数64902只,入户率仅占农户总数的14%;但田头喇叭兴起,大喇叭逐年上升,1985年底达2609只。1987年全区通播率:乡镇99%,行政村75.2%,村民组50.6%;计有大喇叭3207只,小喇叭55991只,小喇叭入户率13.3%;各县站计有扩音机9架4.30千瓦,农村共280架82.40千瓦。
二、广播传输方式
有线传输建国初,始建收音站时,多数乡、镇以干电池收音机建立收听点,县城装有几只大喇叭,有线广播。1956年建广播站后,有线广播逐步伸向区、社和企业单位。当时有线广播利用电话线,一线两用。普及广播网以后,各地普遍实行专线传输。
调频载播1983、1984年,区内连续发生风雪和特大洪水灾害,全区广播网络遭到严重破坏。各县由财政拨款、省厅补助先后办起调频广播,将有线、无线相结合,至1987年底全部开播。
中波转播台郎溪、宁国、泾县部分山区因收不到中央和省广播电台的节目,根据省广播事业厅决定,1975年5月,原芜湖地区广播网办公室在宣城县筹建中波转播台,至1979年5月1日建成转播。1985年3月1日参加全省同步广播,1987年中波转播覆盖人口181.37万。
三、广播节目
全区广播站建立初期,有线广播每天一次转播中央、省台节目,10分钟广播本县新闻。“文化大革命”后期每天两次转播中央和省台节目,两次播本县新闻。1979年起,每天播音多次,其中自办节目1小时左右。80年代全区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各地广播站先后增办“乡镇企业专题”、“科技与信息”、“乡镇新貌”、“渔老万问答”、“鸡鸭鹅”、“来自外地的经验”、“计划生育”、“植树造林”等节目,每周三定时播出。
四、编播队伍
各县广播站建立初,每站均配有1~2名编、播人员。1985年全区计有编播人员48人,骨干通讯员416人。1987年编、播人员发展到102人,其中编辑6人,助理编辑10人,一级播音员1人,二级播音员20人,三级播音员56人。
为提高通讯员写作水平,各县不定期举办通讯员培训班,发展业余通讯员队伍。1971年宁国县有业余通讯员50人,1981年60人,1984年107人,1987年发展到117人。宣城县1984年8月召开骨干通讯员会议,以会代训,有100余名骨干通讯员参加学习培训。1987年,宁国县广播站编播的小故事《考试择婿》、新闻《竞争吹来的文明风》、录音访问记《喜结良缘比翼飞》、科技小品《果中之王——猕猴桃》等稿件获省广播优秀稿三等奖。
五、广播电视服务部
1958年7月1日原芜湖广播电台服务部建立,主要任务是承担皖南21个县广播设备等修理和技术辅导工作,同时开展经营业务。
1960年底,服务部开始小批量生产半导体二管和三管收音机,装配五灯交流收音机,试产电解电容器,绕制各种规格小型变压器,经营情况良好。1965年6月,根据规定,服务部经营业务移交给芜湖五交化公司,仅保留12名维修人员,为农村有线广播服务。
1969年下半年,全区开始普及农村有线广播,至1984年,服务部共举办7期技术培训班,培训县、公社、乡(镇)广播站机务、线务、修理和电视机维修人员计400余人。
1984年服务部更名为宣城地区广播电视服务部,一部仍留芜湖市,有工作人员24人,房屋2000余平方米,流动资金15万元。同时在宣城县增设二部,于1986年4月营业,1987年底有职工10人,房屋200平方米,固定资产15万元。
收音站1950年8月,根据专署《关于各县市筹建广播站的决定》,各县年底陆续建立广播收音站,配专职收音员1人。收音站始由县政府,后归县委宣传部管理。各县站在县直部分单位建立收音点,配兼职收音员1人。各收音站、点定时组织群众收听新闻、政令、气象预报。至1955年底,区辖5县活动较正常的收音点有26个,入户小喇叭200只,街头大喇叭12只。
广播站1956年各县在收音站的基础上组建了广播站。每站配有专职编、播及机务人员5人左右,每天转播中央和省电台部分节目,编、播5至10分钟的本县新闻。
广播网1958年,各县城关有几只大喇叭。此后小喇叭逐渐进入寻常家庭。1959~1961年经济困难,广播网发展受到影响。1962年后,经济恢复,广播事业亦逐步恢复、发展。
1969年2月,安徽省发出《关于迅速普及农村广播规划》,6月专区成立普网办公室,后改设广播事业管理局。所属县先后成立普网领导小组和广播局。各乡、镇相继建立配有专职人员的广播放大站,组织群众自筹物资架线快速普网。至1973年,全区建公社放大站154个,放大室120个,通播率96.3%;有1201个生产大队通了广播,通播率达98.7%;生产小队有14633个通了广播,通播率98%;农民家庭有287713户装有小喇叭,通播率达76.8%。此时各县广播站、放大站设备日益齐全,全区计有大喇叭714只,扩音机24架73.55千瓦;专线建设县至公社68杆公里,公社至大队6005杆公里。
1973年农村广播网普及达到高峰,但因设备质量不高和管理不当,当年广播收听率有所下降。年内,全区通过整网,理顺了广播网络,维修老杆、老线,增添新杆、新线,修理了喇叭,发展调频广播,县至乡镇的专线至1985年达897杆公里。但乡镇至大队的专线却逐年下降,1985年底,只剩3445杆公里。通播率县至公社,1985年稳定在97%;1985年底生产大队下降到70%,生产小队下降到38.6%。同年,小喇叭入户数64902只,入户率仅占农户总数的14%;但田头喇叭兴起,大喇叭逐年上升,1985年底达2609只。1987年全区通播率:乡镇99%,行政村75.2%,村民组50.6%;计有大喇叭3207只,小喇叭55991只,小喇叭入户率13.3%;各县站计有扩音机9架4.30千瓦,农村共280架82.40千瓦。
二、广播传输方式
有线传输建国初,始建收音站时,多数乡、镇以干电池收音机建立收听点,县城装有几只大喇叭,有线广播。1956年建广播站后,有线广播逐步伸向区、社和企业单位。当时有线广播利用电话线,一线两用。普及广播网以后,各地普遍实行专线传输。
调频载播1983、1984年,区内连续发生风雪和特大洪水灾害,全区广播网络遭到严重破坏。各县由财政拨款、省厅补助先后办起调频广播,将有线、无线相结合,至1987年底全部开播。
中波转播台郎溪、宁国、泾县部分山区因收不到中央和省广播电台的节目,根据省广播事业厅决定,1975年5月,原芜湖地区广播网办公室在宣城县筹建中波转播台,至1979年5月1日建成转播。1985年3月1日参加全省同步广播,1987年中波转播覆盖人口181.37万。
三、广播节目
全区广播站建立初期,有线广播每天一次转播中央、省台节目,10分钟广播本县新闻。“文化大革命”后期每天两次转播中央和省台节目,两次播本县新闻。1979年起,每天播音多次,其中自办节目1小时左右。80年代全区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各地广播站先后增办“乡镇企业专题”、“科技与信息”、“乡镇新貌”、“渔老万问答”、“鸡鸭鹅”、“来自外地的经验”、“计划生育”、“植树造林”等节目,每周三定时播出。
四、编播队伍
各县广播站建立初,每站均配有1~2名编、播人员。1985年全区计有编播人员48人,骨干通讯员416人。1987年编、播人员发展到102人,其中编辑6人,助理编辑10人,一级播音员1人,二级播音员20人,三级播音员56人。
为提高通讯员写作水平,各县不定期举办通讯员培训班,发展业余通讯员队伍。1971年宁国县有业余通讯员50人,1981年60人,1984年107人,1987年发展到117人。宣城县1984年8月召开骨干通讯员会议,以会代训,有100余名骨干通讯员参加学习培训。1987年,宁国县广播站编播的小故事《考试择婿》、新闻《竞争吹来的文明风》、录音访问记《喜结良缘比翼飞》、科技小品《果中之王——猕猴桃》等稿件获省广播优秀稿三等奖。
五、广播电视服务部
1958年7月1日原芜湖广播电台服务部建立,主要任务是承担皖南21个县广播设备等修理和技术辅导工作,同时开展经营业务。
1960年底,服务部开始小批量生产半导体二管和三管收音机,装配五灯交流收音机,试产电解电容器,绕制各种规格小型变压器,经营情况良好。1965年6月,根据规定,服务部经营业务移交给芜湖五交化公司,仅保留12名维修人员,为农村有线广播服务。
1969年下半年,全区开始普及农村有线广播,至1984年,服务部共举办7期技术培训班,培训县、公社、乡(镇)广播站机务、线务、修理和电视机维修人员计400余人。
1984年服务部更名为宣城地区广播电视服务部,一部仍留芜湖市,有工作人员24人,房屋2000余平方米,流动资金15万元。同时在宣城县增设二部,于1986年4月营业,1987年底有职工10人,房屋200平方米,固定资产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