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引子
建国前,宣城地区的医药卫生事业极其落后,广大农村缺医少药,各类疾病猖獗流行,劳动人民贫病交加,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威胁。
民国29年(1940)春,区辖五县始设卫生所,全区仅有卫生人员54人,房屋37间,病床23张。据宣城、泾县、郎溪县记载,病人死亡率高达22%。常见的血吸虫病使有的重疫区变成“寡妇村”、“罗汉村”,当地人民背井离乡,纷纷逃生,呈现出“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凄惨景象。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关心人民疾苦,重视卫生事业,层层建立卫生组织,逐年扩建医疗用房,卫生设备不断更新,医防队伍逐渐壮大,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指导下,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根本变化。1951年秋,普种牛痘苗200万人次;1953年,消灭了天花、霍乱、回归热、斑疹伤寒等烈性传染病;1958年,基本控制了血吸虫病、疟疾等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地方病;乙脑、痢疾、麻疹、百日咳、白喉等传染病也得到有效防治。60年代,全区曾3次组织医务人员及时控制疟疾暴发流行;70年代,各地组织医疗队下乡防病治病,抢救了一批晚期血吸虫病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卫生事业的改革,各地出现多种形式办医的好势头,全区三级医疗保健、防疫网络逐步建立健全,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医有药,做到能防能治。1987年,全区卫生机构发展到316个,其中国家办49个,集体办149个,其它部门办118个;医疗卫生队伍7029人,其中县以上卫生机构人员2608人,区乡镇卫生院人员2384人,乡村医生2037人;村设医疗点(室)1218个。病人死亡率由建国初期的20%下降到1.6%。全区卫生医疗机构房屋建筑总面积272459平方米,其中县以上医院(含中医院3630平方米)85755平方米,乡镇卫生院110497平方米,卫生防疫机构12216平方米,地方病防治机构16856平方米,妇幼保健机构4093平方米,卫校12048平方米,其它30994平方米。
民国29年(1940)春,区辖五县始设卫生所,全区仅有卫生人员54人,房屋37间,病床23张。据宣城、泾县、郎溪县记载,病人死亡率高达22%。常见的血吸虫病使有的重疫区变成“寡妇村”、“罗汉村”,当地人民背井离乡,纷纷逃生,呈现出“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凄惨景象。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关心人民疾苦,重视卫生事业,层层建立卫生组织,逐年扩建医疗用房,卫生设备不断更新,医防队伍逐渐壮大,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指导下,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根本变化。1951年秋,普种牛痘苗200万人次;1953年,消灭了天花、霍乱、回归热、斑疹伤寒等烈性传染病;1958年,基本控制了血吸虫病、疟疾等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地方病;乙脑、痢疾、麻疹、百日咳、白喉等传染病也得到有效防治。60年代,全区曾3次组织医务人员及时控制疟疾暴发流行;70年代,各地组织医疗队下乡防病治病,抢救了一批晚期血吸虫病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卫生事业的改革,各地出现多种形式办医的好势头,全区三级医疗保健、防疫网络逐步建立健全,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医有药,做到能防能治。1987年,全区卫生机构发展到316个,其中国家办49个,集体办149个,其它部门办118个;医疗卫生队伍7029人,其中县以上卫生机构人员2608人,区乡镇卫生院人员2384人,乡村医生2037人;村设医疗点(室)1218个。病人死亡率由建国初期的20%下降到1.6%。全区卫生医疗机构房屋建筑总面积272459平方米,其中县以上医院(含中医院3630平方米)85755平方米,乡镇卫生院110497平方米,卫生防疫机构12216平方米,地方病防治机构16856平方米,妇幼保健机构4093平方米,卫校12048平方米,其它30994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