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一、血吸虫病
清光绪十五年(1889),在宁国县境内首次发现钉螺。宣统三年(1910),该县甲路出现血吸虫病人。民国初年,广德县砖桥乡西蔡自然村死于血吸虫病的30多人,村民远避他乡,乞讨为生。民国27年(1938),广德县独山乡有个地冲自然村,因血吸虫病肆虐,几乎人绝村灭。泾县琴溪乡黄村没有剩下一个本地人,全是外乡移民;还有个山包村成了“罗汉村”(指大肚子病)。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疾苦,对防治血吸虫病高度重视,在流行区的县、乡、镇党委系统建立血防领导小组,在各级政府卫生系统设血防所(站),到1963年,全区基本形成了血吸虫病防治网络。
1954~1955年组织普查。区辖5县有116个乡(镇)的596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受威胁人口达94.35万人;钉螺分布总面积66648054平方米(其中陆地占68.16%,湖滩31.84%),最高密度630只/平方尺;共查出血吸虫病人110789人(其中晚期病人占1.9%),人群最高感染率46.5%。同时还查出病牛20139头。
1956~1976年为防治血吸虫病阶段。每年春秋两季定为重点查螺灭螺、查病治病防治季节。灭螺时推行“改字当头,灭在其中,改灭结合,以灭促改”的疫区人民自己总结出来的十六字方针;在查病治病过程中,实行“粪检为主,普查普治,分户建册,以人设卡”制度。经过20年的防治会战,耕牛粪检转阴率达95.92%。宁国、郎溪、泾县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1977~1987年为巩固防治成果阶段。各地根据疫情分布特点,建立健全图帐资料,采取综合措施,实行分类指导,巩固防治成果。1980年,地区血防所派出专业人员在泾县包合乡进行为期7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巩固监测研究试点工作,总结出“查清第一,以查促灭,因地制宜,反复查灭”和“扩大查螺范围,主攻复杂环境,定期抽查非疫区”等巩固措施,真正做到思想不松、组织不散、工作不停。1987年,全区基本控制了血吸虫病的流行。
二、疟疾
疟疾是宣城地区主要地方病之一。民国24年(1935),宣城一带曾发生过暴发性流行,人群感染率高达80%以上。建国后38年来,区内先后出现3次流行高峰;第一次发生在1954~1955年大水之后,各地发病率8.36~20.36%;第二次发生在1962~1964年,发病率6.64~8.21%,病死率0.063~0.481%;第三次出现在1973~1975年,发病率1.8~2%,病死率0.004%。每次流行2~3年,流行间隔8~10年,流行强度一次比一次减轻。据防疫部门调查分析,区内疟疾传播蚊种主要是“中华按蚊”,其次是“雷氏按蚊”。流行季节是每年的7、8、9三个月。流行区域山区和丘陵区高于圩区。人群疟史复发率为26.02~35.85%。出现以上流行规律,主要由于“按蚊”种群数量骤增、媒介能量增长以及人群重复感染后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等因素。各级防疫部门针对普遍流行的“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三种疟疾发病规律,分别采取普查普治、送药上门和“休止期”根治等办法,有效地控制了暴发性流行,使流行程度逐渐减轻。1987年,全区疟疾发病1176人,发病率降至0.045%,达到基本控制标准。
三、丝虫病
此病在区内流行面较广。1956~1958年,地区防疫部门组织了病史体征访问活动,患病率为2.59%。1959~1960年,全区进行普查,血检阳性率为2.81%。1977年,安徽省蚊虫媒介调查协作组对本区媒介蚊种作出鉴定,确定宣城、宁国以班氏丝虫为主,郎溪、广德和泾县以马来丝虫为主,自然感染率“雷氏按蚊”高于“中华按蚊”。1981年,区辖5县各在东、西、南、北、中选择一个调查点,25个点上血检29237人,其中阳性314人,阳性率降至1.07%。
丝虫病治疗主要采用海群生2000毫克合并卡巴砷10克十日疗法、单用海群生1500毫克一日疗法、海群生4200毫克七日疗法等措施,连续三个疗程,效果颇佳。对重点疫区的预防,采取人均4.5克的用量全民服用海群生食盐和灭蚊、防蚊等综合防治办法也收到良好效果。通过3次大规模普查普治,到1987年,全区微丝蚴率降至1%以下,实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目标。
四、头癣
头癣在农村发病率较高。1979年开始举办防治骨干培训班,聘请皖南医学院和地区医院高级医师、专家授课。防治工作由过去的零星治疗进入普查普治。1980年,共查出头癣病人12327人,治疗10886人,治愈9213人,治愈率为84.63%。次年又查出病人4915人(含上年遗留未治病人),治疗1482人,治愈1266人,治愈率达到85.43%。1983~1987年,进行复查补治,共查出病人5629人,治疗5442人,治愈5182人,治愈率上升到95.22%。通过对27个乡镇、69个行政村的防治效果考核,检查114230人,新发现病人17人,发病率降至0.01%,达到基本消灭头癣标准。
五、地甲病、克汀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地方性克汀病在区内流行历史较久。据重疫区泾县中村乡调查,60年代全乡共检查218人,其中患地甲病143人,患病率65.6%。70年代这个乡又检查278人,患地甲病115人,发病率降至41.37%,其中坎上行政村仍高达71.8%。该乡克汀病的发病率一般在1.4~4.3%,坎上行政村为13.1%。80年代初,全区组织普查,受检389689人,共查出地甲病160000人,发病率41.06%。1984年实行食盐加碘后,全区抽查17个流行点的52682人,其中地甲病患者4193人,患病率降至7.96%。次年,以乡为单位按5%人口整群抽样调查,受检109641人,其中患者2306人,发病率2.1%。1987年全区共考核13个乡镇的39所中心小学学生发病情况和13个基层供销社的35个代销点、5个县的盐业公司及街道居民34221人的碘盐供应情况,发现5个轻疫区地甲病平均发病率为1.57%,4个中疫区平均发病率为2%,4个重疫区平均发病率为2.68%;人群尿碘值为86.96~388.45微克/克肌酐,居民碘盐合格率为86.55~94.70%。考核结果,地甲、克汀两病均已达到省、地规定的基本控制标准。
清光绪十五年(1889),在宁国县境内首次发现钉螺。宣统三年(1910),该县甲路出现血吸虫病人。民国初年,广德县砖桥乡西蔡自然村死于血吸虫病的30多人,村民远避他乡,乞讨为生。民国27年(1938),广德县独山乡有个地冲自然村,因血吸虫病肆虐,几乎人绝村灭。泾县琴溪乡黄村没有剩下一个本地人,全是外乡移民;还有个山包村成了“罗汉村”(指大肚子病)。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疾苦,对防治血吸虫病高度重视,在流行区的县、乡、镇党委系统建立血防领导小组,在各级政府卫生系统设血防所(站),到1963年,全区基本形成了血吸虫病防治网络。
1954~1955年组织普查。区辖5县有116个乡(镇)的596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受威胁人口达94.35万人;钉螺分布总面积66648054平方米(其中陆地占68.16%,湖滩31.84%),最高密度630只/平方尺;共查出血吸虫病人110789人(其中晚期病人占1.9%),人群最高感染率46.5%。同时还查出病牛20139头。
1956~1976年为防治血吸虫病阶段。每年春秋两季定为重点查螺灭螺、查病治病防治季节。灭螺时推行“改字当头,灭在其中,改灭结合,以灭促改”的疫区人民自己总结出来的十六字方针;在查病治病过程中,实行“粪检为主,普查普治,分户建册,以人设卡”制度。经过20年的防治会战,耕牛粪检转阴率达95.92%。宁国、郎溪、泾县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1977~1987年为巩固防治成果阶段。各地根据疫情分布特点,建立健全图帐资料,采取综合措施,实行分类指导,巩固防治成果。1980年,地区血防所派出专业人员在泾县包合乡进行为期7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巩固监测研究试点工作,总结出“查清第一,以查促灭,因地制宜,反复查灭”和“扩大查螺范围,主攻复杂环境,定期抽查非疫区”等巩固措施,真正做到思想不松、组织不散、工作不停。1987年,全区基本控制了血吸虫病的流行。
二、疟疾
疟疾是宣城地区主要地方病之一。民国24年(1935),宣城一带曾发生过暴发性流行,人群感染率高达80%以上。建国后38年来,区内先后出现3次流行高峰;第一次发生在1954~1955年大水之后,各地发病率8.36~20.36%;第二次发生在1962~1964年,发病率6.64~8.21%,病死率0.063~0.481%;第三次出现在1973~1975年,发病率1.8~2%,病死率0.004%。每次流行2~3年,流行间隔8~10年,流行强度一次比一次减轻。据防疫部门调查分析,区内疟疾传播蚊种主要是“中华按蚊”,其次是“雷氏按蚊”。流行季节是每年的7、8、9三个月。流行区域山区和丘陵区高于圩区。人群疟史复发率为26.02~35.85%。出现以上流行规律,主要由于“按蚊”种群数量骤增、媒介能量增长以及人群重复感染后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等因素。各级防疫部门针对普遍流行的“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三种疟疾发病规律,分别采取普查普治、送药上门和“休止期”根治等办法,有效地控制了暴发性流行,使流行程度逐渐减轻。1987年,全区疟疾发病1176人,发病率降至0.045%,达到基本控制标准。
三、丝虫病
此病在区内流行面较广。1956~1958年,地区防疫部门组织了病史体征访问活动,患病率为2.59%。1959~1960年,全区进行普查,血检阳性率为2.81%。1977年,安徽省蚊虫媒介调查协作组对本区媒介蚊种作出鉴定,确定宣城、宁国以班氏丝虫为主,郎溪、广德和泾县以马来丝虫为主,自然感染率“雷氏按蚊”高于“中华按蚊”。1981年,区辖5县各在东、西、南、北、中选择一个调查点,25个点上血检29237人,其中阳性314人,阳性率降至1.07%。
丝虫病治疗主要采用海群生2000毫克合并卡巴砷10克十日疗法、单用海群生1500毫克一日疗法、海群生4200毫克七日疗法等措施,连续三个疗程,效果颇佳。对重点疫区的预防,采取人均4.5克的用量全民服用海群生食盐和灭蚊、防蚊等综合防治办法也收到良好效果。通过3次大规模普查普治,到1987年,全区微丝蚴率降至1%以下,实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目标。
四、头癣
头癣在农村发病率较高。1979年开始举办防治骨干培训班,聘请皖南医学院和地区医院高级医师、专家授课。防治工作由过去的零星治疗进入普查普治。1980年,共查出头癣病人12327人,治疗10886人,治愈9213人,治愈率为84.63%。次年又查出病人4915人(含上年遗留未治病人),治疗1482人,治愈1266人,治愈率达到85.43%。1983~1987年,进行复查补治,共查出病人5629人,治疗5442人,治愈5182人,治愈率上升到95.22%。通过对27个乡镇、69个行政村的防治效果考核,检查114230人,新发现病人17人,发病率降至0.01%,达到基本消灭头癣标准。
五、地甲病、克汀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地方性克汀病在区内流行历史较久。据重疫区泾县中村乡调查,60年代全乡共检查218人,其中患地甲病143人,患病率65.6%。70年代这个乡又检查278人,患地甲病115人,发病率降至41.37%,其中坎上行政村仍高达71.8%。该乡克汀病的发病率一般在1.4~4.3%,坎上行政村为13.1%。80年代初,全区组织普查,受检389689人,共查出地甲病160000人,发病率41.06%。1984年实行食盐加碘后,全区抽查17个流行点的52682人,其中地甲病患者4193人,患病率降至7.96%。次年,以乡为单位按5%人口整群抽样调查,受检109641人,其中患者2306人,发病率2.1%。1987年全区共考核13个乡镇的39所中心小学学生发病情况和13个基层供销社的35个代销点、5个县的盐业公司及街道居民34221人的碘盐供应情况,发现5个轻疫区地甲病平均发病率为1.57%,4个中疫区平均发病率为2%,4个重疫区平均发病率为2.68%;人群尿碘值为86.96~388.45微克/克肌酐,居民碘盐合格率为86.55~94.70%。考核结果,地甲、克汀两病均已达到省、地规定的基本控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