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伊斯兰教 在理教 圣公会
一、伊斯兰教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失败后,清同治四年(1865)左右,河南、湖北等省大批移民来宣城地区定居。这些移民中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从此伊斯兰教传入宣城地区。抗日战争前,宣城城关珍珠塘、沈村乡的胡村、北乡水阳镇等地建有清真寺。抗日战争时期,城关和水阳镇的清真寺毁于战火。建国初,区内仅存宣城沈村乡丹桂、胡村两处清真寺。胡村清真寺建于民国8年(1919)3月,因该村居民全系回族,又都信仰伊斯兰教,故又名“兰教村”。清真寺有阿訇6人(住堂1人、散班5人),教徒300余人。民国年间有清真小学一所,建国后于1955年改为公办民助。
1962年以前,每逢穆圣忌诞纪念日,宣城沈村、水阳、孙埠和城关的回教徒,都到沈村清真寺集会,举行礼拜活动,祈祷真主降福。后来因住堂阿訇黄聘三返原籍河南,教务无人过问,活动亦即停止。现清真寺已年久失修,虽有散班阿訇两人,但均已年老体弱,不问教务。
二、在礼教(在理教)
该教于清末民初在宣城、宁国两县一度盛行。其教义标榜“学佛教之法,习儒教之礼,行道教之行,融三教为一体”,旨在劝戒烟酒。当时宣城县的主要集镇都设有教堂,如城关西门狱庙巷的万善堂、水阳镇的慕善堂、新河庄与河西的福善堂、孙埠与湾址的德善堂、沈村的理善堂、水东的致善堂、裘公渡与东门渡的普善堂等。
宁国县有中华在理教总会宁国分会。河沥溪大仙庙设有惠善堂,城关东轩庙(现宁国中学大院)设同善堂,港口设永善堂,各有教徒数十人。
宣城县的在礼教抗日战争时期大都自行解散。宁国县的在理教1951年12月宣告解散。
三、圣公会
民国4年(1915),中华圣公会皖赣教区派人到泾县城关北街金斗饭店设立会址,宣讲教理教义,发展信徒,开展教务活动。同年,茂林圣公会也购置民宅设立会址,开展传教活动。至民国8年先后有100余人加入圣公会,入教者大都是湖北和皖北移居泾县的客籍居民。
泾县圣公会在县城创办培德初级小学,招收教徒和非教徒子弟入学,会长兼任校长,复式教学。民国17年(1928)北伐战争时,教会活动停止,学校停办。茂林圣公会创办福群小学,为六年制完全小学,招收教内外男女学生,开当时男女同校的先河。该校课程设置与普通学校一样,但增有礼拜教理活动内容;师资力量较强,教学质量较好,当时颇有影响。建国后并入茂林公办小学。
抗日战争时期,芜湖教会广益中学、安庆教会医院、皖赣教区机构等纷纷迁至茂林,一时茂林圣公会教务活动颇盛。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失败后,清同治四年(1865)左右,河南、湖北等省大批移民来宣城地区定居。这些移民中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从此伊斯兰教传入宣城地区。抗日战争前,宣城城关珍珠塘、沈村乡的胡村、北乡水阳镇等地建有清真寺。抗日战争时期,城关和水阳镇的清真寺毁于战火。建国初,区内仅存宣城沈村乡丹桂、胡村两处清真寺。胡村清真寺建于民国8年(1919)3月,因该村居民全系回族,又都信仰伊斯兰教,故又名“兰教村”。清真寺有阿訇6人(住堂1人、散班5人),教徒300余人。民国年间有清真小学一所,建国后于1955年改为公办民助。
1962年以前,每逢穆圣忌诞纪念日,宣城沈村、水阳、孙埠和城关的回教徒,都到沈村清真寺集会,举行礼拜活动,祈祷真主降福。后来因住堂阿訇黄聘三返原籍河南,教务无人过问,活动亦即停止。现清真寺已年久失修,虽有散班阿訇两人,但均已年老体弱,不问教务。
二、在礼教(在理教)
该教于清末民初在宣城、宁国两县一度盛行。其教义标榜“学佛教之法,习儒教之礼,行道教之行,融三教为一体”,旨在劝戒烟酒。当时宣城县的主要集镇都设有教堂,如城关西门狱庙巷的万善堂、水阳镇的慕善堂、新河庄与河西的福善堂、孙埠与湾址的德善堂、沈村的理善堂、水东的致善堂、裘公渡与东门渡的普善堂等。
宁国县有中华在理教总会宁国分会。河沥溪大仙庙设有惠善堂,城关东轩庙(现宁国中学大院)设同善堂,港口设永善堂,各有教徒数十人。
宣城县的在礼教抗日战争时期大都自行解散。宁国县的在理教1951年12月宣告解散。
三、圣公会
民国4年(1915),中华圣公会皖赣教区派人到泾县城关北街金斗饭店设立会址,宣讲教理教义,发展信徒,开展教务活动。同年,茂林圣公会也购置民宅设立会址,开展传教活动。至民国8年先后有100余人加入圣公会,入教者大都是湖北和皖北移居泾县的客籍居民。
泾县圣公会在县城创办培德初级小学,招收教徒和非教徒子弟入学,会长兼任校长,复式教学。民国17年(1928)北伐战争时,教会活动停止,学校停办。茂林圣公会创办福群小学,为六年制完全小学,招收教内外男女学生,开当时男女同校的先河。该校课程设置与普通学校一样,但增有礼拜教理活动内容;师资力量较强,教学质量较好,当时颇有影响。建国后并入茂林公办小学。
抗日战争时期,芜湖教会广益中学、安庆教会医院、皖赣教区机构等纷纷迁至茂林,一时茂林圣公会教务活动颇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