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输配电线路
一、宣城——郎溪110千伏输电线路
工程设计接线点,始于宣城220千伏莲塘变电所,全长53公里。施工时因该变电所尚未建成,改由宣城西门110千伏变电所“588#”开关供电,全长50公里。线路走向:经宣城县境丹山农场、敬亭乡、夏渡乡、双桥乡、建国乡、丁店乡、棋盘乡、洪林乡,进入县境后经毕桥乡、十字铺茶场、飞鲤乡、水鸣乡、城南乡,止于郎溪110千伏变电所。全线共立铁塔73基,混凝土等径杆115基(宣城境内立铁塔59基、混凝土等径杆52基),铁塔基础共占1.3亩。工程由四川省岳池县电力安装公司承包,1987年4月动工,1988年11月19日投入运行。总投资225.3万元,其中省基建拨改贷款70%,县投资30%。
二、石家榨——祥村35千伏输电线路
支接于溧阳县至白茅岭农场35千伏输电线路石家榨段,止于祥村变电所,全长8公里,共立水泥杆78基,导线型号LJ—50,又称溧——郎35千伏输电线路,1970年10月1日投运,1974年12月31日停用。后临近祥村2公里段,改作祥村变电所至凌笪变电所35千伏输电线,临近石家榨6公里段,改作10千伏建平窑厂至涛城庆丰输电线。
三、宣城——飞鲤35千伏输电线路
起于宣城110千伏变电所,进入飞鲤变电所,全长42公里(全线由宣城起,经飞鲤至祥村变电所共54公里,合称宣——郎35千伏输电线),共立水泥杆319基,导线型号LGJ—70、LJ—70,1973年下半年动工,1974年底建成投运,县投资71万元。1988年11月宣郎110千伏输电线路投运后,该线县境段,改为郎溪110千伏变电所经飞鲤至十字变电所35千伏输电线路使用。
四、飞鲤变——祥村35千伏输电线路
自飞鲤变电所至祥村变电所,长12公里,立水泥杆123基,导线型号LJ—50,1974年底建成投运。1988年郎溪110千伏变电所建成运行后,该线在城南乡鹞鹰山村附近开断分成两条35千伏线路,一条为110千伏变353号飞鲤变线路;另一条为354祥村变35千伏线路。飞鲤线长7.5公里,电杆73基;祥村线长7.5公里,电杆72基,导线均为LJ—50。
五、十字路茶场——十字35千伏输电线路
支接于宣郎35千伏输电线路十字路茶场处,止于十字变电所,导线型号LGJ—50,立水泥杆120基,全长12公里,1976年6月28日投入运行。初属广德誓节六O三军工基地,1977年移交郎溪县供电所,1988年后,改为县110千伏变电所经飞鲤至十字变电所35千伏输电线线段。
六、祥村变——凌笪35千伏输电线路
祥村变至凌笪变35千伏线路长13.3公里,采用LGJ—50导线,钢筋混凝土电杆108基,1985年开始勘测设计施工,1986年12月正式投入运行。
七、凌笪变—县水泥厂35千伏输电线路
1986年兴建凌笪至水泥厂35千伏线路,采用LGJ—50导线,线路长6.4公里,电杆53基,1986年10月投入运行。从而使县水泥厂由江苏溧阳供电转由郎溪县电网供电。
八、祥村变——三湾10千伏配电线路
起于祥村变电所,经城南至三湾,全长10公里,导线型号LJ—35,立水泥杆120基,1970年投入运行。中间支接线2处。
九、祥村变——定埠10千伏配电线路
起于祥村变电所,经钟桥、梅渚至定埠,全长35公里,导线型号LGJ—50、LGJ—35、LJ—35,立水泥杆400基。1971年7月1日祥村至钟桥段开始运行,1978年钟桥至梅渚、定埠段投运。
十、祥村变——阀门厂10千伏配电线路
起于祥村变电所,经县轮窑厂至分流劳动阀门厂,导线型号LGJ—50,立水泥杆120基,全长9公里。1982年5月16日投运。
十一、祥村变——红星站10千伏配电线路
起于祥村变电所,经钱浒至红星排灌站,全长11公里,导线型号LJ—35,立水泥杆135基。1972年投入运行。
十二、祥村变——酒精厂10千伏配电线路
起于祥村变电所,止于县酒精厂,全长3公里,导线型号LGJ—50,立水泥杆33基。1983年投入运行。
十三、祥村变——涛城、南丰10千伏配电线路
起自祥村变电所,经涛城和南丰,全长29公里,导线型号LJ—50,立水泥杆310基,1977年投运。中间支接线4处。
十四、十字变——姚家塔10千伏配电线路
起自十字变电所,经姚村至姚家塔,全长29公里,导线型号LGJ—50,立水泥杆314基,1976年投入运行。中间支接线4处。
十五、十字变——精制茶厂10千伏配电线路
起自十字变电所,经十字面粉厂至精制茶厂,全长2公里,导线型号LGJ—50,立水泥杆24基,1980年投入运行。
十六、十字变——十字铺茶场10千伏配电线路
起自十字变电所,至十字铺茶场,再延伸至水鸣,全长45公里,导线型号LJ—50,立水泥杆510基。1976年投入运行。
十七、飞鲤变——毕桥10千伏配电线路
起自飞鲤变电所,止于毕桥,全长19公里。导线型号LJ—35,立水泥杆207基。1975年投入运行。
十八、飞鲤变——磨盘山10千伏配电线路
起自飞鲤变电所,止于磨盘山翻水站,全长5.5公里,导线型号LJ—50,立水泥杆65基。1979年投入运行。
十九、飞鲤变——下湖10千伏配电线路
起于飞鲤变电所,经幸福、东夏至下湖,全长30公里,导线型号LJ—50,立水泥杆330基。1974年飞鲤变电所至幸福段投运;1979年后,东夏、下湖各段陆续投运。
二十、飞鲤变——飞鲤乡10千伏配电线路
起自飞鲤变电所,止于飞鲤街,全长6公里,导线型号LJ—35,立水泥杆70基。1976年投入运行。
二十一、飞鲤变——飞鲤县茶场配电线路
飞鲤县茶场场部用电接在10千伏磨盘山线路上,磨盘山线路长5.5公里,水泥杆65基。磨盘山翻水站是郎溪最大的翻水站,1978年建成通电。黄香茶场支接在飞鲤跃进圩10千伏线路上。
二十二、凌笪变——双庙10千伏配电线路
凌笪变电所至双庙、汤桥10千伏线路全长5公里,电杆56基,导线型号LJ—35;1988年建成投入运行,现已与凌笪街合用变电所,一路间隔,称凌笪10千伏线路。
二十三、凌笪变——凌笪街10千伏配电线路
凌笪街原先由祥村变电所供电,1986年凌笪35千伏变电所建成后改为凌笪变电所供电,凌笪线全长8公里,采用LGJ—50、LGJ—35导线,电杆88基。
二十四、凌笪变——伍牙山10千伏配电线路
凌笪变电所至伍牙山10千伏线路建成于1987年,全线采用LGJ—35导线,线路长5.2公里,电杆58基。
二十五、凌笪变——乡水泥厂10千伏配电线路
凌笪乡水泥厂10千伏线路建成于1986年,全线采用LGJ—50导线,线路长4.2公里,电杆57基。
二十六、凌笪变——岗南10千伏配电线路
凌笪变至岗南10千伏线路建于1989年,全长4.5公里,导线采用LGJ—35型线,是在凌笪轮窑厂线路上延伸的,共立电杆48基。
(二)变电所
一、郎溪110千伏变电所
地址在城南乡七里店望十公路西侧,占地19.5亩,系县内枢纽变电所。由安徽省电力设计院设计,华东送变电工程安装公司安装,土建工程由县建筑公司承建。1986年6月1日动工兴建,1988年11月19日投入运行。工程投资200万元(包括土建、设备、施工等费),其中省财政基建拨改贷款占70%,县财政拨款和地方集资占30%。按设计要求,变电所终期规模为:
安装110千伏、容量2万千伏安变压器2台(1988年已上1台)
110千伏输电线路2回,1回接宣城西门110千伏变电所,为主电源线(已投运),1回与广德110千伏变电所联网,互为备用(待二期工程上马)。
35千伏出线8回:白茅岭线、十字线、飞鲤线、祥村线、姚村线、新发线、凌笪线和备用线各1回。1988年已有祥村与飞鲤两线投运,十字暂经飞鲤迂回供电,凌笪仍由祥村35千伏输电线供电。
10千伏出线10回:建平线、城南线、南丰线、水鸣线、山脚底工业区专线、麸酸厂专线和城关线2回、备用线2回。暂缺资金,均未架设。
二、祥村变电所
位于建平乡三里亭村委会祥村,占地面积2.5亩。原为户外式单母线简易变电所。始建于1969年11月,1970年10月1日投入运行。电源取自溧—郎35千伏输电线路,基建投资30万元。初期安装1800千伏安主变1台,架10千伏至城关、钱浒、钟桥出线3回。1974年12月31日断开溧阳电源,改接宣城110千伏变电所35千伏电源。1979年7月,增设1000千伏安2号主变。1981年省电力局拨款6万元,地方自筹12万元改建增容,兴建配电房一座,拆除原主变2台及部分陈旧设备,换装S6型3150千伏安和SJ型3200千伏安主变各一台,DW6型35千伏油开关2台,GG—1A型10千伏室内开关柜13台。1982年5月,县供电局投资6万元,新建配电容器室1座,安装电容补偿1350千法拉,以提高功率因数。1983年3月底,全所改“二线一地制”为“三线制”运行。经多次改造,已由户外简易式成为户内式变电所。1988年11月,改由县110千伏变电所35千伏祥村输电线供电后,有35千伏至凌笪变电所出线各一回,10千伏出线6回:涛城线、三湾线、酒精厂线、红星站线、阀门厂线、定埠线,总长97公里。
三、飞鲤变电所
位于飞鲤乡白水村委会尹家湾村,为简易型户外式变电所。1974年与宣郎35千伏线路宣城至飞鲤段同时建成,电源线接于宣—郎35千伏输电线路,基建投资36万元。初期装有SJ型35千伏1000千伏安主变1台,10千伏输出线2回:县茶场、幸福线;飞鲤、毕桥线。1976年,飞鲤、毕桥线分开,另架10千伏至飞鲤输出线1回。1979年,增设10千伏至磨盘山输出线1回,并将原县茶场、幸福线拆除县茶场支接线,再延伸至东夏、下湖。1981年5月,增装1000千伏安主变1台(原祥村变电所2号主变)。1988年11月19日,改由县110千伏变电所飞鲤35千伏输出线供电,经变压后,共有10千伏输出线5回:下湖线、毕桥线、磨盘山线、飞鲤线、县茶场线,总长66公里。
四、十字变电所
位于十字铺东南,占地3300平方米,由广德誓节603军工基地投资20.6万元兴建,竣工于1976年6月28日。电源线支接于宣—郎35千伏输电线路十字路茶场处,为户外式单母线简易变电所。初期装有SJI型35千伏1000千伏安主变1台,35千伏至603军工基地出线1回,10千伏出线3回(十字铺茶场线,面粉厂线,十字、姚村线)。后增装35千伏1800千伏安2号主变1台。初期由603军工基地管理,1977年移交郎溪县供电所。1984年,省电力局投资24万元,县自筹13万元予以改建,1985年5月11日完成。改建后,主设备有1000千伏安和1800千伏安主变各1台,DW6型35千伏400安油开关2台,室内成套开关柜12台。共有10千伏输出线4回,即十字铺茶场线、十字精制茶厂线、十字镇线、姚家塔线。1988年11月19日,改由县110千伏变电所供电。
五、凌笪变电所
位于凌笪街以北、郎溧公路西侧,占地13亩。筹建于1985年,1986年12月31日投入运行。基建总投资57万元,除省、县拨改贷款32万元外,差额由县供电局筹集。主要设备有:S6型2000千伏安、S5型1000千伏安主变压器各1台,35千伏油开关3台,GG—1A型10千伏室内开关柜10台。主要输电线路有:起自祥村变电所35千伏进线1回,35千伏至水泥厂出线1回,10千伏出线4回,即乡水泥厂线、凌笪线、伍牙山线、岗南线。1988年11月9日,与祥村变电所同时接用县110千伏变电所祥村35千伏输电线电源。
郎溪县1970~1987年供用电情况表
(表11—3)

上一篇:第二节 发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