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言
在举国“盛世修志”的大好形势下,全市人民期待已久的《马鞍山市志》经市地方志办公室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问世了。这是我市编史修志的一项规模空前的系统文化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地方志乃“一方之全史”、“一地之古今总览”。中华民族编史修志源远流长、卷帙浩繁。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通过修志,对本地有价值的史料进行发掘、整理,使前有所稽、后有所鉴,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意义十分深远。
马鞍山古为秦丹阳县地,隋以后为当涂县所辖,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市,有史以来尚无一部全面、系统反映本地区自然和社会、历史和现状的史志全书。有鉴于此,中共马鞍山市委、市人民政府于1982年作出编纂《马鞍山市志》的决定。全市上下纷起响应,编史修志蔚成风气。一大批部门志、厂矿志、院校志、乡镇志相继出版,为编纂市志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在此基础之上,市地方志办公室广收博采、披沙拣金,或考诸志乘,或参诸史传,或辑之百家文集,或采之金石碑刻,详征博引、排比钩玄。信者用之,讹者正之,疑者考之,误者辨之。删繁择要、去芜存菁,提纲举目、统合全书。其间四历寒暑、六易其稿,焚膏继晷、潜心著述,终于完成这部161万字的宏篇巨制。
《马鞍山市志》上起远古、下迄今世,翔实地记载了本地区几千年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集古今之大成,汇百科之精华,融“资政、教化、存史”三大功能于一体,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市情大全,是对全市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的极好教材,是各级领导机关决策的重要借鉴和依据。《马鞍山市志》凝聚了市地方志办公室全体同志的大量心血,包含了全市众多的专兼职修志人员的集体智慧。它的问世体现了各级党政部门的殷切关怀。在此,我谨向所有支持和关心本书编纂出版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尤其要向那些默默无闻、笔耕墨耘、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编辑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马鞍山历史悠久,其文明的源头可追溯到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镇采石,扼大江之咽喉、控通衢之要冲,据险临前、屏藩金陵,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漫长的岁月中,多次成为金戈铁马、剑影刀光的古战场。曹彬架设跨江浮桥,飞渡天堑,一举统一江南;虞允文书生督战,以少胜多,保全南宋半壁河山;更有黄巢、朱元璋、石达开等农民起义大军在此纵横驰骋、浴血奋战。其功勋和业绩震古铄今、史不绝书。
马鞍山风光旖旎,山清水秀。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钟情此地山水,多次来此盘桓漫游,晚年寓居于斯、终老于斯,与青山相伴、翠螺为邻。千百年来,李白墓、太白楼引来无数英雄豪杰、骚人墨客瞻仰凭吊、吟咏题唱,留下许多名篇佳作、千古绝唱。如此绚丽斑斓的历史画卷,如此博大丰厚的文化遗产,为这座年轻的城市描绘了神奇的色彩,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马鞍山枕山面水,沃野平畴,交通便利,物产丰饶,素以江南鱼米之乡闻名遐迩。然自东汉以降,战乱频仍、干戈扰攘,生灵涂炭、哀鸿遍野。洎乎近世,军阀混战,外寇入侵,祸连兵结,民不聊生。幸有中国共产党高擎义旗、砥柱中流,挽狂澜于既倒、解黎民于倒悬,外御敌寇,内安社稷,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勤劳、勇敢、智慧、纯朴的马鞍山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以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忘我的献身精神,在这块古老而荒凉的土地上建立起一座崭新的城市。今日的马鞍山,不仅以其整洁的市容,优美的环境,典雅的风格,雄踞于扬子江畔,为中外人士所瞩目,而且已成为全国大型的钢铁工业基地,化工、电子、机械、轻纺、建材等工业门类齐全,经济实力日益壮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一座自然美与人工美巧妙结合,民族传统与现代文明和谐统一,美丽富饶、朝气蓬勃的新兴城市正展现在人们面前。马鞍山的巨变,是新中国突飞猛进的缩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伟力的真实写照,是共产党人建设新世界的成功范例!
值此政通人和、百业俱兴之际,《马鞍山市志》的问世,实为我市一大盛事。受市志编委会之托为本书作序,我感到十分荣幸。愿肩负历史重任的马鞍山人民通过这本书,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这座城市痛苦而光荣的昨天,艰难而伟大的今天,从中获得启迪和力量,勤奋开拓,锐意进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人民幸福的明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九九一年四月一日
地方志乃“一方之全史”、“一地之古今总览”。中华民族编史修志源远流长、卷帙浩繁。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通过修志,对本地有价值的史料进行发掘、整理,使前有所稽、后有所鉴,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意义十分深远。
马鞍山古为秦丹阳县地,隋以后为当涂县所辖,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市,有史以来尚无一部全面、系统反映本地区自然和社会、历史和现状的史志全书。有鉴于此,中共马鞍山市委、市人民政府于1982年作出编纂《马鞍山市志》的决定。全市上下纷起响应,编史修志蔚成风气。一大批部门志、厂矿志、院校志、乡镇志相继出版,为编纂市志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在此基础之上,市地方志办公室广收博采、披沙拣金,或考诸志乘,或参诸史传,或辑之百家文集,或采之金石碑刻,详征博引、排比钩玄。信者用之,讹者正之,疑者考之,误者辨之。删繁择要、去芜存菁,提纲举目、统合全书。其间四历寒暑、六易其稿,焚膏继晷、潜心著述,终于完成这部161万字的宏篇巨制。
《马鞍山市志》上起远古、下迄今世,翔实地记载了本地区几千年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集古今之大成,汇百科之精华,融“资政、教化、存史”三大功能于一体,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市情大全,是对全市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的极好教材,是各级领导机关决策的重要借鉴和依据。《马鞍山市志》凝聚了市地方志办公室全体同志的大量心血,包含了全市众多的专兼职修志人员的集体智慧。它的问世体现了各级党政部门的殷切关怀。在此,我谨向所有支持和关心本书编纂出版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尤其要向那些默默无闻、笔耕墨耘、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编辑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马鞍山历史悠久,其文明的源头可追溯到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镇采石,扼大江之咽喉、控通衢之要冲,据险临前、屏藩金陵,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漫长的岁月中,多次成为金戈铁马、剑影刀光的古战场。曹彬架设跨江浮桥,飞渡天堑,一举统一江南;虞允文书生督战,以少胜多,保全南宋半壁河山;更有黄巢、朱元璋、石达开等农民起义大军在此纵横驰骋、浴血奋战。其功勋和业绩震古铄今、史不绝书。
马鞍山风光旖旎,山清水秀。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钟情此地山水,多次来此盘桓漫游,晚年寓居于斯、终老于斯,与青山相伴、翠螺为邻。千百年来,李白墓、太白楼引来无数英雄豪杰、骚人墨客瞻仰凭吊、吟咏题唱,留下许多名篇佳作、千古绝唱。如此绚丽斑斓的历史画卷,如此博大丰厚的文化遗产,为这座年轻的城市描绘了神奇的色彩,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马鞍山枕山面水,沃野平畴,交通便利,物产丰饶,素以江南鱼米之乡闻名遐迩。然自东汉以降,战乱频仍、干戈扰攘,生灵涂炭、哀鸿遍野。洎乎近世,军阀混战,外寇入侵,祸连兵结,民不聊生。幸有中国共产党高擎义旗、砥柱中流,挽狂澜于既倒、解黎民于倒悬,外御敌寇,内安社稷,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勤劳、勇敢、智慧、纯朴的马鞍山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以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忘我的献身精神,在这块古老而荒凉的土地上建立起一座崭新的城市。今日的马鞍山,不仅以其整洁的市容,优美的环境,典雅的风格,雄踞于扬子江畔,为中外人士所瞩目,而且已成为全国大型的钢铁工业基地,化工、电子、机械、轻纺、建材等工业门类齐全,经济实力日益壮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一座自然美与人工美巧妙结合,民族传统与现代文明和谐统一,美丽富饶、朝气蓬勃的新兴城市正展现在人们面前。马鞍山的巨变,是新中国突飞猛进的缩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伟力的真实写照,是共产党人建设新世界的成功范例!
值此政通人和、百业俱兴之际,《马鞍山市志》的问世,实为我市一大盛事。受市志编委会之托为本书作序,我感到十分荣幸。愿肩负历史重任的马鞍山人民通过这本书,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这座城市痛苦而光荣的昨天,艰难而伟大的今天,从中获得启迪和力量,勤奋开拓,锐意进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人民幸福的明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九九一年四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