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述
马鞍山是本世纪50年代后期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位于安徽东部、长江下游南岸。是安徽东部的门户,皖南交通的要冲。东北与江苏江宁接壤,东南与江苏溧水、高淳相邻,西与和县隔江相望,南濒青山河、水阳江下游,与芜湖、宣城毗连。全市总面积1684平方公里,总人口98.64万人,其中市区面积285平方公里,人口38.45万人。在市区人口中,有非农业人口27.86万人,农业人口10.59万人。境内居住着以汉族为主的回、满、壮、藏、苗、白、水、侗、蒙古、朝鲜、土家、布依、锡伯、达斡尔、维吾尔等16个民族。现辖4个区1个县,即金家庄、花山、雨山、向山区和当涂县。市区中心在花山区。马鞍山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东部是丘陵区,间有山谷平地;西北部是沿江低丘阶地与河漫滩,江中有沙洲;中部是平坦宽阔的冲积平原,河渠纵横,湖塘密布。河流主要有流经市区西部的长江,以及长江水系的慈湖河、采石河、雨山河、六汾河、锁溪河等,河流总长115.66公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5.8℃,降水量1023毫米,无霜期234天,日照时数2109.9小时。
马鞍山原属当涂县。早在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西周时为吴国属地,春秋战国时由吴改属越国和楚国。秦统一后,属丹阳县。东晋江北豫州侨置牛渚,牛渚一度为南豫州治所。南朝梁代置南丹阳郡,采石为郡治地。隋开皇九年(589)徙当涂县治于姑孰(今县城关镇)。宋设太平州,元改太平路,明、清置太平府,当涂均为其属县,马鞍山为当涂县辖境不变。民国时期,今市区属当涂县第二区和第三区。解放后,区乡建置屡有变更,先后隶属当涂县第十二、十三、十四区。1954年始设马鞍山镇,1955年成立马鞍山矿区人民政府,195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市,因境内有马鞍山,以山名市,为省直辖市。1983年6月当涂县划为马鞍山市辖县。
马鞍山濒临大江,紧靠南京,冠山履湖,古称险要,尤以市区西南的采石矶最为峻绝。采石矶突兀江流,有据险临前之势,“六朝京畿天然屏障”之称,旧志载:采石之险甲于东南,其地南控楚疆,东络吴会,扼三江之襟要,溃江淮之腹心,一向是群雄争战的战略要地。东汉末年刘繇、孙策先后在此遣将屯兵,设牛渚营,筑牛渚垒。三国吴时,孙桓下镇牛渚,设牛渚督,作横江坞,采石己成为滨江兵马重地。两晋时期,采石开始置戍,晋咸和三年(328),苏峻自历阳(今和县)横江登牛渚,军于陵口(今采石东北),置江滨戍守处。永和三年(347)谢尚出镇牛渚,复筑牛渚城,建练兵台。隋代在采石设军镇,唐改称采石军,于此增营垒、铸兵器。宋宝庆元年(1225)采石已有戍卒营房3000余间,成为古都建康(今南京)西南的军事重镇。明天启年间,置江防行署,崇祯时改设采石营参将公署,并在采石江口、鲫鱼洲、思贤港一带筑石炮台。清代采石常驻长江水师,为游兵营把总驻地。
马鞍山历史上兵争迭起,战事连绵。自孙策渡江袭夺牛渚,开创东吴立国基地以后,司马炎灭吴俘孙皓,陈后主遣兵战采石,韩擒虎宵济灭陈朝,曹彬挥师取南唐,以及宋金采石之战、元末朱元璋采石渡江战役、清军与太平军之战以及国民革命军与直鲁军及孙殿英之战等,都曾在这里反复争夺,南北交兵,共发生重大战事50余起。历史上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如周瑜、孙权、温峤、谢尚、陈霸先、黄巢、曹彬、虞允文、朱元璋、陈友谅、徐达、洪秀全、石达开等,或为征占南京,统一江南,或为逐鹿中原,挥师北伐,都曾亲率大军,血战采石,这里成了我国江南著名的古战场。
马鞍山地区又是江南较早开辟的抗日游击战区之一。马鞍山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民国26年(1937)12月,刘一鸿组成抗日自卫队。民国27年5月,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江南敌后,途经马鞍山地区,点燃革命火种。接着,新四军一支队、二支队先后开进马鞍山地区。新四军二支队派随军服务团深入濮塘山区和大官司圩水网区,宣传抗日,发展党的组织。同年8月,中国共产党马鞍山地区第一个支部——中共濮塘支部正式成立。与此同时,在大官圩成立了以彭二中为书记的中共当芜县委。由此而始,马鞍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斗争。民国32年初,中共横山县委在向山矿区开展党的工作,分别建立了矿山和农村两个支部。是年6月,中共横山县委为建立区级党组织和政权,又在横山以西成立了中共山西工委和山西办事处。民国34年6月,江北新四军七师江东挺进大队来到濮塘、霍里一带活动,复建霍里区,同时成立了中共霍里区委。在此期间,马鞍山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反对封建剥削压迫的斗争,此起彼伏,持续不断,至马鞍山全境解放,发生大小战事150余起。马鞍山人民的优秀儿子刘一鸿、费明龙、贾济民、刘正根、鲁德法等一批烈士为之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马鞍山矿产资源丰富。史载秦汉时,这一带即因盛产铁而著称,操铁艺者多达千人。三国时,冶铁己用于铸造兵器。清宣统三年(1911),桃冲长龙山开始发现铁矿正线,“矿质之美,可与大冶并驾”。民国元年(1912),马鞍山地区的南山、向山、姑山相继发现铁矿床点10余处。解放后,经过大规模的矿山普查与地质勘探,已发现铁矿床、点60余处,探明铁矿储量16.35亿吨,占安徽全省铁矿总储量的57.32%。矿区范围跨越沿江一市四县,纵长210公里,占地面积10.59平方公里。铁矿主要分布在南山、姑山、黄梅山、桃冲、罗河5个矿区的15座矿山、31处产地。主要种类有磁铁矿、赤铁矿、镜铁矿,并伴生和共生有钒、磷、硫、钴、钛、墨玉、高岭土、明矾石、钾长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铁矿基地,是全国七大铁矿区之一。
马鞍山采矿冶铁历史悠久。民国初,继桃冲、南山、姑山相继发现铁矿后,从民国2年起,先后有裕繁、宝兴、益华、振冶、福利民公司等在此采矿,时有大小矿区24个,总面积1.57万亩。矿工最多时达万余人,年产量80万吨。民国3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铁价骤贵”,马鞍山一带铁矿大为世人注目,一时官、商竞相在此开办铁矿公司。日本侵略势力乘机窥探铁矿资源与私商密谋将大批矿石“让卖”日本。至抗日战争爆发前的20年间,输日矿石524万吨。民国26年矿区沦陷,日本侵略者“得地之利”,在此设立矿业所和制铁所,“加紧掠夺资源以济军需”。至民国31年,已建成日产20吨小熔铁炉10座。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接管了矿山和高炉,隶属资源委员会华中矿务局。但到解放前夕,这里已是杂草丛生、满目荒凉的废墟。
新中国成立后,马鞍山焕发了青春,各项建设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3年,国家集结了全国15个省市的建设大军,搭棚为营,挖坎为炊,修建码头,开拓地基,百里矿山迅速沸腾起来。同年9月,马鞍山铁厂2号高炉炼出第一炉铁水。年底,6座小高炉改造工程全部竣工投产,建成马鞍山第一代小高炉群。1954年,姑山矿率先投产,打响矿山恢复生产第一炮。1955年,马钢最大的“粮仓”南山铁矿采出第一批矿石。翌年3月,桃冲长龙山矿开始出矿。1958年,马鞍山钢铁公司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聂荣臻、罗瑞卿等先后来此视察。毛泽东指出:“马鞍山条件很好,可以发展成为中型钢铁联合企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马鞍山钢铁工业突飞猛进,捷报频传。至1960年,马钢面貌开始巨变,矿山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一批中型高炉、大型炼焦、小型轧钢工厂相继建成。1958~1960年,马钢共完成2.3亿元投资,建成9座210~250立方米高炉、2座65孔焦炉、4台18平方米烧结机、2套小型轧机,以及小型转炉和耐火材料等多项工程。1958年3月,马钢炼出第一炉钢水;12月轧出第一根钢材;1959年4月,第一批铁合金产品问世;1960年6月,第一炉机制焦炭出炉。至此,马钢已初步形成能生产铁、钢、钢材、焦炭等系列产品,拥有12个生产厂矿、9个基建工程处、7万余名职工的初具规模的中型钢铁联合企业。1961年,中共中央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马鞍山建设我国第一座车轮轮箍厂。国家先后动员了全国192家设备制造厂,调集了7个技术工程组、8支冶金建设队伍,共1.4万人参加的车轮轮箍工程协作大会战。经过2年多的艰苦建设,建成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的车轮轮箍厂,生产出了我国急需的车轮轮箍等异型钢材,为我国自力更生发展铁路交通和航空事业创造了条件,从此结束了我国长期依赖外国进口火车车轮轮箍的历史。在此期间,矿石、生铁、钢、钢材生产进一步协调发展。到1965年,马钢的生产建设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钢铁工业总产值达2.14亿元,超过国家计划的37.45%,为1958年2.9倍;上交利润6570万元,为1958年的11.4倍,一跃跨入全国冶金战线的先进行列。与此同时,马钢公司从治理脏、乱入手,广泛开展文明生产活动,建立、健全了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种规章制度,企业面貌焕然一新,马钢也由此被誉为“江南一枝花”而闻名全国。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马鞍山钢铁工业的发展几经波折,生产长期处于徘徊局面。在各级党政组织的关怀下,马鞍山人民团结一致,排除干扰,战胜困难,坚持生产,先后扩建了凹山铁矿,新建和改造了烧结机、焦炉、中板轧机等一批骨干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新增固定资产3.18亿元。至1976年底,马钢实际生产水平已达到年产铁矿石385万吨、生铁121万吨、钢50万吨、钢材31万吨的生产能力。1978年,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马鞍山钢铁工业进入了全面振兴时期。马钢依靠技术进步,走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路子,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完善以经济责任制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企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经济效益持续稳步增长。这期间,马钢相继建成了年产90万吨钢坯的初轧厂、120万吨规模的第三炼钢厂、年产40万吨的高速线材厂、1万立方米制氧机,以及钢坯连轧等几十个重大工程项目。马钢己形成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开坯、轧材以及焦化、耐火、机修、动力、运输、科研设计和施工等完整配套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生产系统;拥有我国唯一的最大的车轮轮箍厂和80年代国际上最先进的高速线材轧机。至1987年,马钢的工业总产值已达9.97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62.12%,平均每年递增5.84%。已具备年产铁矿石750万吨、年产钢2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能生产8大类、34种、3000多种不同规格的产品,有47个处室,28个生产厂矿和辅助系统,122个附属企业,产业职工达9.4万人。从1953年恢复生产到1987年的34年间,马钢为国家创造利税40.03亿元,上交利税35.45亿元,工业总产值累计达126.17亿元,有43种产品获得国优、部优和省优称号,9座中型高炉全部达到国家特级高炉标准。在全国十大钢铁联合企业中,铁矿产量居第五位,金属量占第四位,矿石自给率达80%。马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铁矿石原料基地和钢铁工业基地之一。
建市以来,在钢铁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地方工业也得到蓬勃发展。建市初期,全市地方工业只有21家企业,职工1091人,年产值仅1853万元。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地方工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至1987年,全市(含当涂县)已有乡办以上工业企业700家,其中市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92家。职工6.83万人,地方工业产值已达7.1亿元,主要产品400余种。产品结构已由原来的轻手工业,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化工、机械、纺织、电子、建材、电力、食品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并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实力。其中有原来只能生产简单的橡胶制品,发展到能生产硫酸、苯酐、车胎、炭黑、化肥、钛白粉等50多种产品,年产值1.1亿多元,具有雄厚的煤焦化工优势的化学工业;有从建市初期的小型机具修理,发展到能生产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传动机械、工业锅炉、仪器仪表、微型压缩机、高强度漆包线、铁道、汽车配件等几十种产品,年产值1.2亿元,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机械工业;有在全国最先实行跨地区联合,拥有纺织、针织、色织、巾被、帆布等18类、近100个品种、年产值达1亿多元的纺织工业;有从手工业作坊发展起来,发展到能生产玻璃、造纸、印刷、皮革、铁锅、冰箱、酿酒、塑料制品等产品、年产值达8747万元的轻工业;有起步较晚、发展较快,能生产彩色、黑白电视机、袖珍收音机、高频晶体管、磁性元件等产品、年产值达6820万元的电子工业;有充分利用马钢副产品优势,生产矿渣水泥、耐火纤维制品、铁精粉、石棉瓦、玻璃钢制品、年产值达8857万元、有较强市场适应能力的建材工业。还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肉类、食品加工等工业门类。1978年以后,地方工业在产业、产品结构方面经过进一步调整,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获得了稳步发展的生机。至1987年,全市已有136个产品分别获得国家和部、省优质名牌产品称号,有的产品已用于国防尖端工业,有的已打入国际市场。此外,马鞍山的建筑业实力雄厚,有勘探设计单位23家,建筑安装企业91家,职工人数7.5万人,年施工产值3亿多元。建筑施工队伍的足迹遍及上海、江苏、福建等省市,在国际招标中多次中标。
马鞍山生态条件优越。山场广阔,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宜于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市郊有耕地9.12万亩,水田7.23万亩,林地9万余亩,水面5.4万亩,河川径流总量1.13亿立方米。盛产水稻、三麦、豆类、竹木、茶叶、棉花、瓜果、蔬菜、鱼虾,有各种鱼类70余种。解放前,农业基础薄弱,易涝易旱,耕作粗放,发展缓慢。解放后,依靠集体力量,兴修水利,改变耕作制度,推广先进技术,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建市初期,全市农业总产值仅415万元,粮食产量1185万公斤,蔬菜种植面积245亩。1978年农业总产值增加到3282万元,粮食产量上升到4130万公斤,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7431亩。1978年以后,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多种经营得到发展,粮食生产基本稳定,蔬菜、西瓜、麻类等大宗经济作物有大幅度增长。至1987年,郊区农业总产值已达3323万元,粮食产量3.96万吨、油料1728吨、水产品749吨、出栏生猪3.38万头,并陆续开发和建立了一批农副业生产基地。
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区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解放前,马鞍山道路狭窄,房屋低矮,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解放后,从改造金家庄开始,着手拓宽道路,设置商业网点,修建简易住房,开始形成市镇规模。1956年筹备建市初期,始行大块分区,进行市政初步规划。1957年后,为适应生产大发展的需要,按规划三年进行大规模筑路,开山填塘,辟建花山、雨山新区,发展一、二工业厂区,把工业区与生活区连结起来,初步形成市区干道网络。1965年发动全市人民挖湖堆岛,驳岸植树,先后建成金字塘、雨山湖公园。同时扩建采石公园,发展第三工业厂区。1978年后,按照城市远景规划,城区逐步向雨山湖以南、以东方向延展,开始在佳山脚下、大北庄一带开发大片住宅新区。到1987年,全市建成区面积已达26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总长88.7公里,有商业网点7456个,综合贸易市场11个,专业市场3个,个体商户6408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36亿元,集市贸易年成交额1.36亿元。随着生产的发展,对外交往日益扩大,全市已有100余家企业与外省市建立协作关系,达成经济技术联合项目381个,出口产品66种,出口总额5138万元,产品远销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西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相应发展。1987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27所。其中有高等院校6所、中专9所、普通中学34所、农职中学6所、小学53所、特殊学校2所、幼儿园17所,在校学生9.21万人。全市有科研机构17个、科技咨询机构20个、各种科技学术团体63个,各类科技人员2.3万人。有影剧院和开放会堂64个、文化馆、站43个、图书馆、室213个,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群众艺术馆、工人文化宫等设施齐全。1987年底,全市已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24个、病床2768张。群众性体育活动得到广泛开展,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1987年,全市(含当涂县)社会总产值达33.55亿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26.88亿元,财政收入4.1亿元。市区职工人均工资收入1502元,比1978年增长1.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580元,比1978年增长4.3倍。城乡人民人均储蓄余额376元,城市人均住房面积6.5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92.3%,居全省第二位,居民管道煤气气化率达72.7%,居华东地区之首。
马鞍山风光秀丽,古迹众多。市区西北有慈姥山、马鞍山、白壁山伫立江边;西南有西山、望夫山、翠螺山三峰叠翠;东南有雨山、佳山隔湖对峙;东北有葛阳山兀立其间,形成“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之势。位于市区西南的采石矶,遥对天门山,绝壁临江,山石峥嵘,是“翠螺八景”之首和“长江三矶”之魁,水激浪险,风景奇幽,向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大诗人李白晚年在此流连忘返,留下“跳江捉月”、“一醉千古水倒流”的美谈。他在这里写下的《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横江词》等已成千古绝唱,广为人们传诵。嗣后,白居易、刘禹锡、梅尧臣、苏轼、曾巩、王安石、贺铸、沈括、李之仪、张孝祥、陆游、辛弃疾、文天祥、萨都剌、袁宏道、萧云从、汪中、张之洞等人都曾在此憩足漫游,留下大量华章佳句。解放后,采石公园经过修复扩建,面貌一新。园内有著名的太白楼、三元洞、蛾眉亭、然犀亭、横江馆、翠螺轩,怀谢亭、李白衣冠冢等名胜古迹。离采石10余公里的青山太白祠、李白墓,是李白长眠之所,更是中外游人旅游向往之地。市郊濮塘山区的幽谷庵,林壑幽深,苍松翠竹,至今还有600多年前发掘的玉乳泉。1984年在市区发现的三国东吴名将朱然墓葬,是市郊已发掘的27处墓葬中规模最大的墓葬,被列为80年代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在出土的140余件文物中,有不少是国家一级珍品。
市辖当涂县位于马鞍山市南部,截至1987年,全县面积有1399平方公里,人口60.19万人,有耕地65.83万亩,林地13.10万亩,可养水面14.15万亩。辖31个乡、镇,312个行政村。土质优良,物产丰富,素称江南鱼米之乡,曾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芜湖米市的主要“粮仓”,如今是全国优质稻米基地、安徽省主要鱼产区之一。1983年以后,当涂县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产值连年上升,名列全省第一。随着产业、产品结构的变化,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当涂由传统的农业县一跃而成为工业农业县。
马鞍山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地处长江经济带和沪、宁、杭经济发达区的边缘,是商品、信息、技术交流的窗口和安徽对外开放的前沿。背靠两淮,临江近海,有利条件很多。目前,马钢正处在2500立方米大高炉建设前期。按照国家规划,“八五”期间,马钢将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形成年产400万吨铁、320万吨钢的生产规模,同时形成线材、车轮轮箍、板材、型钢、五氧化二钒、煤焦化工等6大系列的名优产品结构。与钢铁工业的发展相适应,电力工业和港口建设也将有很大发展。在全面完成2台12.5万千瓦发电机组建设的基础上,将加快第二发电厂的建设,确保2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并网发电,力争在本世纪末成为华东地区的重要电力基地,安徽省的能源中心之一。马鞍山港的吞吐能力也将由现在的330万吨扩大到1000万吨以上,成为长江中下游的重要交通口岸。地方工业通过全面技术改造,加速产品更新换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企业组合,形成有特色的工业体系,进一步提高全市的整体经济素质和经济实力。此外,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各项事业也将协调发展。一个开放型、多功能、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环境优美、民风高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现代化城市必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马鞍山原属当涂县。早在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西周时为吴国属地,春秋战国时由吴改属越国和楚国。秦统一后,属丹阳县。东晋江北豫州侨置牛渚,牛渚一度为南豫州治所。南朝梁代置南丹阳郡,采石为郡治地。隋开皇九年(589)徙当涂县治于姑孰(今县城关镇)。宋设太平州,元改太平路,明、清置太平府,当涂均为其属县,马鞍山为当涂县辖境不变。民国时期,今市区属当涂县第二区和第三区。解放后,区乡建置屡有变更,先后隶属当涂县第十二、十三、十四区。1954年始设马鞍山镇,1955年成立马鞍山矿区人民政府,195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市,因境内有马鞍山,以山名市,为省直辖市。1983年6月当涂县划为马鞍山市辖县。
马鞍山濒临大江,紧靠南京,冠山履湖,古称险要,尤以市区西南的采石矶最为峻绝。采石矶突兀江流,有据险临前之势,“六朝京畿天然屏障”之称,旧志载:采石之险甲于东南,其地南控楚疆,东络吴会,扼三江之襟要,溃江淮之腹心,一向是群雄争战的战略要地。东汉末年刘繇、孙策先后在此遣将屯兵,设牛渚营,筑牛渚垒。三国吴时,孙桓下镇牛渚,设牛渚督,作横江坞,采石己成为滨江兵马重地。两晋时期,采石开始置戍,晋咸和三年(328),苏峻自历阳(今和县)横江登牛渚,军于陵口(今采石东北),置江滨戍守处。永和三年(347)谢尚出镇牛渚,复筑牛渚城,建练兵台。隋代在采石设军镇,唐改称采石军,于此增营垒、铸兵器。宋宝庆元年(1225)采石已有戍卒营房3000余间,成为古都建康(今南京)西南的军事重镇。明天启年间,置江防行署,崇祯时改设采石营参将公署,并在采石江口、鲫鱼洲、思贤港一带筑石炮台。清代采石常驻长江水师,为游兵营把总驻地。
马鞍山历史上兵争迭起,战事连绵。自孙策渡江袭夺牛渚,开创东吴立国基地以后,司马炎灭吴俘孙皓,陈后主遣兵战采石,韩擒虎宵济灭陈朝,曹彬挥师取南唐,以及宋金采石之战、元末朱元璋采石渡江战役、清军与太平军之战以及国民革命军与直鲁军及孙殿英之战等,都曾在这里反复争夺,南北交兵,共发生重大战事50余起。历史上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如周瑜、孙权、温峤、谢尚、陈霸先、黄巢、曹彬、虞允文、朱元璋、陈友谅、徐达、洪秀全、石达开等,或为征占南京,统一江南,或为逐鹿中原,挥师北伐,都曾亲率大军,血战采石,这里成了我国江南著名的古战场。
马鞍山地区又是江南较早开辟的抗日游击战区之一。马鞍山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民国26年(1937)12月,刘一鸿组成抗日自卫队。民国27年5月,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江南敌后,途经马鞍山地区,点燃革命火种。接着,新四军一支队、二支队先后开进马鞍山地区。新四军二支队派随军服务团深入濮塘山区和大官司圩水网区,宣传抗日,发展党的组织。同年8月,中国共产党马鞍山地区第一个支部——中共濮塘支部正式成立。与此同时,在大官圩成立了以彭二中为书记的中共当芜县委。由此而始,马鞍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斗争。民国32年初,中共横山县委在向山矿区开展党的工作,分别建立了矿山和农村两个支部。是年6月,中共横山县委为建立区级党组织和政权,又在横山以西成立了中共山西工委和山西办事处。民国34年6月,江北新四军七师江东挺进大队来到濮塘、霍里一带活动,复建霍里区,同时成立了中共霍里区委。在此期间,马鞍山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反对封建剥削压迫的斗争,此起彼伏,持续不断,至马鞍山全境解放,发生大小战事150余起。马鞍山人民的优秀儿子刘一鸿、费明龙、贾济民、刘正根、鲁德法等一批烈士为之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马鞍山矿产资源丰富。史载秦汉时,这一带即因盛产铁而著称,操铁艺者多达千人。三国时,冶铁己用于铸造兵器。清宣统三年(1911),桃冲长龙山开始发现铁矿正线,“矿质之美,可与大冶并驾”。民国元年(1912),马鞍山地区的南山、向山、姑山相继发现铁矿床点10余处。解放后,经过大规模的矿山普查与地质勘探,已发现铁矿床、点60余处,探明铁矿储量16.35亿吨,占安徽全省铁矿总储量的57.32%。矿区范围跨越沿江一市四县,纵长210公里,占地面积10.59平方公里。铁矿主要分布在南山、姑山、黄梅山、桃冲、罗河5个矿区的15座矿山、31处产地。主要种类有磁铁矿、赤铁矿、镜铁矿,并伴生和共生有钒、磷、硫、钴、钛、墨玉、高岭土、明矾石、钾长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铁矿基地,是全国七大铁矿区之一。
马鞍山采矿冶铁历史悠久。民国初,继桃冲、南山、姑山相继发现铁矿后,从民国2年起,先后有裕繁、宝兴、益华、振冶、福利民公司等在此采矿,时有大小矿区24个,总面积1.57万亩。矿工最多时达万余人,年产量80万吨。民国3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铁价骤贵”,马鞍山一带铁矿大为世人注目,一时官、商竞相在此开办铁矿公司。日本侵略势力乘机窥探铁矿资源与私商密谋将大批矿石“让卖”日本。至抗日战争爆发前的20年间,输日矿石524万吨。民国26年矿区沦陷,日本侵略者“得地之利”,在此设立矿业所和制铁所,“加紧掠夺资源以济军需”。至民国31年,已建成日产20吨小熔铁炉10座。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接管了矿山和高炉,隶属资源委员会华中矿务局。但到解放前夕,这里已是杂草丛生、满目荒凉的废墟。
新中国成立后,马鞍山焕发了青春,各项建设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3年,国家集结了全国15个省市的建设大军,搭棚为营,挖坎为炊,修建码头,开拓地基,百里矿山迅速沸腾起来。同年9月,马鞍山铁厂2号高炉炼出第一炉铁水。年底,6座小高炉改造工程全部竣工投产,建成马鞍山第一代小高炉群。1954年,姑山矿率先投产,打响矿山恢复生产第一炮。1955年,马钢最大的“粮仓”南山铁矿采出第一批矿石。翌年3月,桃冲长龙山矿开始出矿。1958年,马鞍山钢铁公司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聂荣臻、罗瑞卿等先后来此视察。毛泽东指出:“马鞍山条件很好,可以发展成为中型钢铁联合企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马鞍山钢铁工业突飞猛进,捷报频传。至1960年,马钢面貌开始巨变,矿山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一批中型高炉、大型炼焦、小型轧钢工厂相继建成。1958~1960年,马钢共完成2.3亿元投资,建成9座210~250立方米高炉、2座65孔焦炉、4台18平方米烧结机、2套小型轧机,以及小型转炉和耐火材料等多项工程。1958年3月,马钢炼出第一炉钢水;12月轧出第一根钢材;1959年4月,第一批铁合金产品问世;1960年6月,第一炉机制焦炭出炉。至此,马钢已初步形成能生产铁、钢、钢材、焦炭等系列产品,拥有12个生产厂矿、9个基建工程处、7万余名职工的初具规模的中型钢铁联合企业。1961年,中共中央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马鞍山建设我国第一座车轮轮箍厂。国家先后动员了全国192家设备制造厂,调集了7个技术工程组、8支冶金建设队伍,共1.4万人参加的车轮轮箍工程协作大会战。经过2年多的艰苦建设,建成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的车轮轮箍厂,生产出了我国急需的车轮轮箍等异型钢材,为我国自力更生发展铁路交通和航空事业创造了条件,从此结束了我国长期依赖外国进口火车车轮轮箍的历史。在此期间,矿石、生铁、钢、钢材生产进一步协调发展。到1965年,马钢的生产建设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钢铁工业总产值达2.14亿元,超过国家计划的37.45%,为1958年2.9倍;上交利润6570万元,为1958年的11.4倍,一跃跨入全国冶金战线的先进行列。与此同时,马钢公司从治理脏、乱入手,广泛开展文明生产活动,建立、健全了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种规章制度,企业面貌焕然一新,马钢也由此被誉为“江南一枝花”而闻名全国。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马鞍山钢铁工业的发展几经波折,生产长期处于徘徊局面。在各级党政组织的关怀下,马鞍山人民团结一致,排除干扰,战胜困难,坚持生产,先后扩建了凹山铁矿,新建和改造了烧结机、焦炉、中板轧机等一批骨干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新增固定资产3.18亿元。至1976年底,马钢实际生产水平已达到年产铁矿石385万吨、生铁121万吨、钢50万吨、钢材31万吨的生产能力。1978年,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马鞍山钢铁工业进入了全面振兴时期。马钢依靠技术进步,走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路子,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完善以经济责任制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企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经济效益持续稳步增长。这期间,马钢相继建成了年产90万吨钢坯的初轧厂、120万吨规模的第三炼钢厂、年产40万吨的高速线材厂、1万立方米制氧机,以及钢坯连轧等几十个重大工程项目。马钢己形成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开坯、轧材以及焦化、耐火、机修、动力、运输、科研设计和施工等完整配套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生产系统;拥有我国唯一的最大的车轮轮箍厂和80年代国际上最先进的高速线材轧机。至1987年,马钢的工业总产值已达9.97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62.12%,平均每年递增5.84%。已具备年产铁矿石750万吨、年产钢2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能生产8大类、34种、3000多种不同规格的产品,有47个处室,28个生产厂矿和辅助系统,122个附属企业,产业职工达9.4万人。从1953年恢复生产到1987年的34年间,马钢为国家创造利税40.03亿元,上交利税35.45亿元,工业总产值累计达126.17亿元,有43种产品获得国优、部优和省优称号,9座中型高炉全部达到国家特级高炉标准。在全国十大钢铁联合企业中,铁矿产量居第五位,金属量占第四位,矿石自给率达80%。马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铁矿石原料基地和钢铁工业基地之一。
建市以来,在钢铁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地方工业也得到蓬勃发展。建市初期,全市地方工业只有21家企业,职工1091人,年产值仅1853万元。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地方工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至1987年,全市(含当涂县)已有乡办以上工业企业700家,其中市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92家。职工6.83万人,地方工业产值已达7.1亿元,主要产品400余种。产品结构已由原来的轻手工业,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化工、机械、纺织、电子、建材、电力、食品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并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实力。其中有原来只能生产简单的橡胶制品,发展到能生产硫酸、苯酐、车胎、炭黑、化肥、钛白粉等50多种产品,年产值1.1亿多元,具有雄厚的煤焦化工优势的化学工业;有从建市初期的小型机具修理,发展到能生产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传动机械、工业锅炉、仪器仪表、微型压缩机、高强度漆包线、铁道、汽车配件等几十种产品,年产值1.2亿元,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机械工业;有在全国最先实行跨地区联合,拥有纺织、针织、色织、巾被、帆布等18类、近100个品种、年产值达1亿多元的纺织工业;有从手工业作坊发展起来,发展到能生产玻璃、造纸、印刷、皮革、铁锅、冰箱、酿酒、塑料制品等产品、年产值达8747万元的轻工业;有起步较晚、发展较快,能生产彩色、黑白电视机、袖珍收音机、高频晶体管、磁性元件等产品、年产值达6820万元的电子工业;有充分利用马钢副产品优势,生产矿渣水泥、耐火纤维制品、铁精粉、石棉瓦、玻璃钢制品、年产值达8857万元、有较强市场适应能力的建材工业。还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肉类、食品加工等工业门类。1978年以后,地方工业在产业、产品结构方面经过进一步调整,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获得了稳步发展的生机。至1987年,全市已有136个产品分别获得国家和部、省优质名牌产品称号,有的产品已用于国防尖端工业,有的已打入国际市场。此外,马鞍山的建筑业实力雄厚,有勘探设计单位23家,建筑安装企业91家,职工人数7.5万人,年施工产值3亿多元。建筑施工队伍的足迹遍及上海、江苏、福建等省市,在国际招标中多次中标。
马鞍山生态条件优越。山场广阔,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宜于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市郊有耕地9.12万亩,水田7.23万亩,林地9万余亩,水面5.4万亩,河川径流总量1.13亿立方米。盛产水稻、三麦、豆类、竹木、茶叶、棉花、瓜果、蔬菜、鱼虾,有各种鱼类70余种。解放前,农业基础薄弱,易涝易旱,耕作粗放,发展缓慢。解放后,依靠集体力量,兴修水利,改变耕作制度,推广先进技术,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建市初期,全市农业总产值仅415万元,粮食产量1185万公斤,蔬菜种植面积245亩。1978年农业总产值增加到3282万元,粮食产量上升到4130万公斤,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7431亩。1978年以后,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多种经营得到发展,粮食生产基本稳定,蔬菜、西瓜、麻类等大宗经济作物有大幅度增长。至1987年,郊区农业总产值已达3323万元,粮食产量3.96万吨、油料1728吨、水产品749吨、出栏生猪3.38万头,并陆续开发和建立了一批农副业生产基地。
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区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解放前,马鞍山道路狭窄,房屋低矮,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解放后,从改造金家庄开始,着手拓宽道路,设置商业网点,修建简易住房,开始形成市镇规模。1956年筹备建市初期,始行大块分区,进行市政初步规划。1957年后,为适应生产大发展的需要,按规划三年进行大规模筑路,开山填塘,辟建花山、雨山新区,发展一、二工业厂区,把工业区与生活区连结起来,初步形成市区干道网络。1965年发动全市人民挖湖堆岛,驳岸植树,先后建成金字塘、雨山湖公园。同时扩建采石公园,发展第三工业厂区。1978年后,按照城市远景规划,城区逐步向雨山湖以南、以东方向延展,开始在佳山脚下、大北庄一带开发大片住宅新区。到1987年,全市建成区面积已达26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总长88.7公里,有商业网点7456个,综合贸易市场11个,专业市场3个,个体商户6408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36亿元,集市贸易年成交额1.36亿元。随着生产的发展,对外交往日益扩大,全市已有100余家企业与外省市建立协作关系,达成经济技术联合项目381个,出口产品66种,出口总额5138万元,产品远销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西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相应发展。1987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27所。其中有高等院校6所、中专9所、普通中学34所、农职中学6所、小学53所、特殊学校2所、幼儿园17所,在校学生9.21万人。全市有科研机构17个、科技咨询机构20个、各种科技学术团体63个,各类科技人员2.3万人。有影剧院和开放会堂64个、文化馆、站43个、图书馆、室213个,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群众艺术馆、工人文化宫等设施齐全。1987年底,全市已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24个、病床2768张。群众性体育活动得到广泛开展,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1987年,全市(含当涂县)社会总产值达33.55亿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26.88亿元,财政收入4.1亿元。市区职工人均工资收入1502元,比1978年增长1.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580元,比1978年增长4.3倍。城乡人民人均储蓄余额376元,城市人均住房面积6.5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92.3%,居全省第二位,居民管道煤气气化率达72.7%,居华东地区之首。
马鞍山风光秀丽,古迹众多。市区西北有慈姥山、马鞍山、白壁山伫立江边;西南有西山、望夫山、翠螺山三峰叠翠;东南有雨山、佳山隔湖对峙;东北有葛阳山兀立其间,形成“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之势。位于市区西南的采石矶,遥对天门山,绝壁临江,山石峥嵘,是“翠螺八景”之首和“长江三矶”之魁,水激浪险,风景奇幽,向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大诗人李白晚年在此流连忘返,留下“跳江捉月”、“一醉千古水倒流”的美谈。他在这里写下的《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横江词》等已成千古绝唱,广为人们传诵。嗣后,白居易、刘禹锡、梅尧臣、苏轼、曾巩、王安石、贺铸、沈括、李之仪、张孝祥、陆游、辛弃疾、文天祥、萨都剌、袁宏道、萧云从、汪中、张之洞等人都曾在此憩足漫游,留下大量华章佳句。解放后,采石公园经过修复扩建,面貌一新。园内有著名的太白楼、三元洞、蛾眉亭、然犀亭、横江馆、翠螺轩,怀谢亭、李白衣冠冢等名胜古迹。离采石10余公里的青山太白祠、李白墓,是李白长眠之所,更是中外游人旅游向往之地。市郊濮塘山区的幽谷庵,林壑幽深,苍松翠竹,至今还有600多年前发掘的玉乳泉。1984年在市区发现的三国东吴名将朱然墓葬,是市郊已发掘的27处墓葬中规模最大的墓葬,被列为80年代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在出土的140余件文物中,有不少是国家一级珍品。
市辖当涂县位于马鞍山市南部,截至1987年,全县面积有1399平方公里,人口60.19万人,有耕地65.83万亩,林地13.10万亩,可养水面14.15万亩。辖31个乡、镇,312个行政村。土质优良,物产丰富,素称江南鱼米之乡,曾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芜湖米市的主要“粮仓”,如今是全国优质稻米基地、安徽省主要鱼产区之一。1983年以后,当涂县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产值连年上升,名列全省第一。随着产业、产品结构的变化,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当涂由传统的农业县一跃而成为工业农业县。
马鞍山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地处长江经济带和沪、宁、杭经济发达区的边缘,是商品、信息、技术交流的窗口和安徽对外开放的前沿。背靠两淮,临江近海,有利条件很多。目前,马钢正处在2500立方米大高炉建设前期。按照国家规划,“八五”期间,马钢将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形成年产400万吨铁、320万吨钢的生产规模,同时形成线材、车轮轮箍、板材、型钢、五氧化二钒、煤焦化工等6大系列的名优产品结构。与钢铁工业的发展相适应,电力工业和港口建设也将有很大发展。在全面完成2台12.5万千瓦发电机组建设的基础上,将加快第二发电厂的建设,确保2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并网发电,力争在本世纪末成为华东地区的重要电力基地,安徽省的能源中心之一。马鞍山港的吞吐能力也将由现在的330万吨扩大到1000万吨以上,成为长江中下游的重要交通口岸。地方工业通过全面技术改造,加速产品更新换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企业组合,形成有特色的工业体系,进一步提高全市的整体经济素质和经济实力。此外,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各项事业也将协调发展。一个开放型、多功能、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环境优美、民风高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现代化城市必将展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