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长江马鞍山河段江岸与沙洲演变的主要特征是:江心出现零星心滩—归并、壮大、成江心洲—下移,边滩形成—切滩—壮大—下移。由此形成分汊型河段发展的共同规律。
[江岸演变]
马鞍山河段江岸演变较为复杂,江面大体经历宽—窄—宽的变迁过程。
春秋晚期(约公元前528~516年),长江左岸(即西岸)在今和县县城中。据《历阳典录》记载,今和县一中附近、原百福寺后即为古江岸渡口。据此分析,那时左岸线相当于现在裕溪口—和县县城(历阳镇)—乌江一线以西的位置。右岸(即东岸)除少数丘陵岗地外,大部分地区被江水或古丹阳湖水所淹没,江水连着湖水,江面极其宽阔。在这一时期或较早一些,古丹阳湖开始收缩瓦解,逐渐形成石臼、固城等众多子湖泊。
汉朝以后,左岸迅速淤积,岸线向东扩张,在裕溪口—历阳镇—乌江一线以东的横江津、当利口、西梁山小洞口等皆成为军事要地。右岸淤积相对缓慢,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在古丹阳湖西岸(今当涂大公圩地区)“建丹阳湖田”。唐天宝年间(742~756),右岸江堤在今当涂县北的黄山山麓,大约位于今右岸线以东1.75公里的位置,即在今宁芜公路的位置上。
到了宋代,左岸已显著向东突出成为大凸岸,南宋乾道中(约1170年前后),左岸堆积阶地上已开凿了人工河流——姥下河、石跋河。与此同时,右岸迅速淤积,河漫滩和堆积阶地向西伸展,江面变得极为狭窄。史籍中有许多“隔岸闻呼见点头”、“樵声隔岸闻”之类的记载。南宋虞允文在采石矶抗击金兵时隔岸西望,能看见对岸金兵“瞰江筑高台”。金主完颜亮“手执红旗指挥逆旅”。这时期采石江面的宽度约1公里左右。这是马鞍山河段最狭窄的时期。
元、明以后,随着江心沙洲的大量涌现与合并,江岸又开始后退,江面不断增宽。明万历十七年(1589),在姑溪河口的金村建金柱塔。约76年后,因江潮冲刷,石岸崩圮,塔不可保,重修金柱塔。到1686年,金柱塔因江岸被江水冲刷发生倾斜,再次修葺加固。可见右岸在明以后受江水侵蚀严重,岸线向东后退,江面渐宽。另一方面,由于江心沙洲的不断扩大,分汊河道向两岸发展,江岸不断后退,左岸突出部分至清末已被分汊左支冲刷殆尽,弯曲河岸演变为顺直分汊河岸。清以后,陈家圩、恒兴洲、神农洲等江中沙洲逐渐淤积靠岸。
自本世纪初,马鞍山河段江岸的形势已初具现在的格局,整体上的演变较小,局部区域的江岸消长不断。左岸在姥下河至杜姬庙一带,坍江量最大,江岸向西退缩2~3公里。在金河口、针鱼嘴、新河口等地均有不等距离的崩坍。其下游因大黄洲靠岸又向东突出成为凸岸。右岸采石矶以上的江岸因陈家圩靠岸而西延。采石矶以下江岸,在明以前位于今翠螺山——宝积山——望夫山——西山——白壁山——马鞍山——慈姥山一线,江流迫近这些山岗的西麓。清代以后,随着左岸崩坍,江中沙洲迁移,这段江岸开始堆积,江水渐渐远离山麓。到民国23年(1934),白壁山距江6公里,马鞍山距江1公里,慈姥山距江0.5公里。今白壁山因恒兴洲的崩坍,距江不到1公里,马鞍山距江1~1.5公里,慈姥山距江0.5~0.75公里。50余年内,除恒兴洲段崩落退缩外,其它地段均有淤积增长的趋势。
[沙洲变迁]
江心洲,始见于明嘉靖《郑开阳杂著》,称为成洲,形似棒槌,位于采石矶与和县太阳河相对的长江中,靠近采石一侧(附图1—4)。经过160多年的冲淤,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前后,成洲演变为紧挨着的3块洲地:鲫鱼洲、南生洲、焦家洲。到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左右,鲫鱼洲明显向上下游伸展、拉长,这时鲫鱼洲已被定居的居民垦殖(附图1—5)。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鲫鱼洲已形成现在的两头窄、中间宽的形态。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江心洲的名称首次出现在地图上。清宣统元年(1909),江心洲与采石肌之间的右汊江道淤塞已相当严重,近数十年来,江心洲纵向变化比较显著。洲头彭兴洲、泰兴洲逐渐扩大,并靠向江心洲;洲尾在1923~1952年间受冲刷退缩约500米,在洲尾的西侧及西北侧,又新长出一个沙洲——何家洲,目前已成为长4公里、平均宽1公里、高程5米以上的小洲。
陈家圩,约形成于清代康乾年间。乾隆中叶(1771年前后)露出水面成为荒沙滩。清同治十年(1871),这个荒沙滩被称为陈家圩,位于采石矶正南方的长江中,与江心洲东西并列。民国22年(1933)在《中国分省图》上,陈家圩已经靠岸,其间仅隔五六十年。
采石矶至慈姥山的江段中,沙洲的形成时间比江心洲晚,规模也较小,但沙洲的横向迁移较大。大约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这段江中有9个无名小沙洲;至康熙三十一年,其中3个小洲命名为天界、鸡鸣、能仁洲,并渐趋靠拢统称为小鲫鱼洲。这些小沙洲就是以后的大黄洲、恒兴洲、神龙洲的前身。清雍正年间,小沙洲上开始征收芦课税。雍正六年(1728)沙洲由江宁县划属安徽当涂县。乾隆十五年(1750),志书中首次出现神龙洲、慈姥洲的记载。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国人绘制的《海道图说》上,记载着一块名为格罗斯的沙洲,就是大黄洲。同治十年(1871),《长江图说》上正式出现大黄洲的名称,位于望夫山与针鱼嘴之间的长江中。同治十三年(1874),《上江两县志》江防图中,采石矶以下依次画出八段洲、恒兴洲、大黄洲、神农洲(即神龙洲)、太平洲、新沙洲。其中八段洲、恒兴洲、神农洲、太平洲已靠近右岸,而大黄洲、新沙洲仍在江中。光绪二十二年(1896),《江南安徽全图》中,大黄洲明显增大并向左岸移动;八段、恒兴、神农洲已经靠右岸,成为边滩。八段、恒兴、神农洲的靠岸时间约在1874~1896年间。这些洲地相继延续下来,成为马鞍山市江岸的一部分。
小黄洲形成的确切年代虽已不可考,但据有关资料推测,大约形成于本世纪初,比大黄洲、恒兴洲、神农洲要晚得多,初期位置在江心洲与大黄洲中间。民国17年(1928)的测图上,小黄洲称为黄洲新滩,当地人称为小荒洲,主要由两个沙洲合并而成。今小黄洲南部有一条东北——西南向的小河沟,就是过去两个沙洲间的夹江。小黄洲形成后,随着大黄洲的变迁而下移,纵向变化非常显著。民国17年小黄洲头约在新河口以上1公里处,至1952年,崩退到新河口以下。25年间洲头崩塌下移1.5~2公里,洲尾伸展1.4公里;其中民国37年(1948)后的三四年中,洲头崩2000余亩,长约1500米。至今,小黄洲洲身已下移约5公里。沙洲在下移的同时,也向东西两侧扩张,扩张的幅度约300~400米。由于小黄洲的下移及向两侧扩张,改变了江水主涨线流向,使右泓主流线逐渐右移,小新洲、恒兴洲直接受水流顶冲而发生崩坍。民国17年前后,在采石边滩以下、恒兴洲与黄洲新滩(小黄洲)之间有个小新洲,中低水位时露出水面。1954年特大洪水后,小新洲逐渐消失(附图1—6)。
马鞍山河段沙洲近百年来的演变趋势是,江心洲头向上伸展,彭兴洲、泰兴洲逐渐与江心洲淤连;右汊逐渐淤积衰退,左汊相应展宽。小黄洲由两个沙洲合并为一个洲并向下游迁移,洲宽增大;右汊始终是主汊,没有出现过主支汊的交错。在江心洲尾与小黄洲头之间形成宽阔的过渡段水域,并新长出何家洲(附图1—7)。
附图1—4明嘉靖年间(1522~1566)长江马鞍山河段示意图

附图1—5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长江马鞍山河段示意图

附图1—6民国23年(1934)长江马鞍山河段形势图

附图1—71984年长江马鞍山河段形势图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