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长江马鞍山河段护岸保坍]
长江马鞍山河段护岸保坍工程,根据施工时间、地点,大致可分为恒兴洲、薛家凹、电厂码头3个工程段。
一、恒兴洲护岸保坍恒兴洲一带江岸,表层为亚粘土,厚约5米,下层为细沙层,厚达30~40米。沙层含水饱和,呈流动状,在水流冲刷作用下,极不稳定。恒兴洲一带,崩岸现象时有发生。
1949年12月中旬,恒兴洲中段约10米宽的江岸崩塌入江。1950年春,在崩岸后部60米处新建江堤1450米。同年8月22日夜,新堤突然崩塌。在2个半小时之内,塌陷入江中的堤岸长约150米,宽达200米。1952年11月4日,又有200~300米长的新堤塌入江中。至此,恒兴洲江堤,外缘崩塌已达700米,岸内塌陷达300米。1954年7月15日清晨,江岸再次崩塌,3小时内,崩去长450米、宽300米一大段。崩岸处距电厂仅1450米,江床深槽已紧迫崩口土嘴外侧,危及电厂安全。为防止江床深槽近电厂,经苏联专家会同有关人员查勘研究,安徽省水利厅、南京电业局、马鞍山铁厂浦口下关护岸工程指挥部等单位会商决定实施以土嘴为中心,在长约930米的岸线上兴建以重型柴排为主的护岸工程。工程方案由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第一期工程由浦口下关护岸工程指挥部与安徽省水利厅联合承建,1955年冬开工,1956年春完成。工程主要项目有:低水位以下沉放柴排,共沉柴排19块10.68万平方米;低水位以上砌0.6米厚的护坡石,共整坡土8599立方米、铺底碎石1324立方米,干砌石块5919立方米;排头与砌坡间压抛块石,并于流急段排头石上加抛树枝以缓流挂淤,共抛石7.72万立方米,水下挖土3.49万立方米,沉树2.09万组,施工段长1000米、国家投资180万元。
恒兴洲第一期保坍护岸工程,出于为电厂迁址争取时间的近期效果考虑,设计标准较低,工程完工后,虽经1956、1957年洪水冲刷,沉排区岸坡尚属完整,但上游人工矶头冲刷速度加快。加之上游小新洲面积日渐缩小,恒兴洲江岸逐渐失去屏障,崩岸事故又有发生。1956年汛期,沉排区上游凸岸,崩去240米,并继续向上游发展。加之江槽主流严重顶冲凹岸,使凹岸日凹,矶头挑流日激。为防止矶头崩裂发生巨大岸坍,省市有关部门又提出以加固人工矶头为重点的恒兴洲第二期保坍护岸工程。这期工程于1957年9月由省水利厅设计,1958年6月开始施工,1959年4月6日完工。工程项目以沉排为主,在矶头处共沉柴排8块2.79万平方米,抛石9.19万立方米,沉树5.48万组,砌石护坡7301立方米,碎石垫层2278立方米,堆石护坡975立方米,整个施工段长900米,国家投资164万元。
恒兴洲第二期保坍护岸工程竣工后,阻止了崩岸向下游发展。但矶头上游受深泓南移的影响,江槽严重冲刷,造成1960年的矶头上游400米处与1500米处的两次大岸崩。为防矶头上游再次崩岸,又由省水利电力厅设计,在矶头上游750米建堆石丁坝1座,同时在矶头上游外围纵长600米冲刷坑进行抛石加固,作为恒兴洲保坍护岸第三期工程。这期工程于1960年11月动工,1962年6月完成,完成堆石丁坝1座,长108米,抛石6.08万立方米;修丁坝护河床纵340米,横130至170米,抛石5.04万立方米;护岸抛石6000立方米,矶头加固抛石5.35万立方米。整个工程共抛石17.07万立方米,国家投资213万元。1963年6月,上游滩地再度发生岸崩,崩口长170米,宽95米,崩塌土体约34万立方米。崩窝下游边缘紧贴丁坝坝根,自坝根向中心长40米的一段坝身被毁坏,上游坡面及部分坝顶滑脱。险情发生后,有关部门及时抛石整修,又加固石方0.4万立方米,丁坝得以修复。
二、马钢31号泵房护岸保坍马钢公司31号泵房位于江心洲与小黄洲洲头主流汇合处的右岸、采石边滩的下游,1959年筹建,1963年10月建成使用。该泵房装有6台离心水泵、6根吸水管,由泵房中心伸入江中73米处取水。由于恒兴洲第一、二、三期保坍护岸工程实施后,江流顶冲点位置上提,严重危及到31号泵房的安全。1963年3~6月,马钢公司组织力量在泵房前实施沉排护岸工程。工点长230米,沉柴排6块共1.41万平方米。同年11月,崩岸在距泵房中心190米处发生。为此,1964年汛期前又在原沉柴排下缘至六汾河口一带进行抢险抛石。这次施工点长250米,抛石7万立方米,马钢公司投资100万元。工程完成后,深泓逐渐离岸左移,施工点开始有泥沙淤积,江岸渐趋稳定。
三、电厂沿岸护岸保坍1967年以后,小黄洲洲头迅速向下游崩退,致使深泓左移,上游距电厂1400米处的人工矶头排流作用减弱,电厂沿岸重新受到冲刷,形成深槽逼岸,岸坡变陡。1970年6月,又发现电厂码头外缘36米处出现负20米深槽,加之码头外缘水下岸坡逐年变陡,坡度由1964年的1∶58发展到1969年的1∶3,1970年6月局部已达1∶1.2,严重威胁着电厂安全。为抢护电厂码头岸坡,决定实施电厂沿岸护岸工程。1970年10月工程开工,到1971年1月完成,计抛石4.6万立方米,施工主要项目是长度为570米的平顺抛护,国家投资45万元。
四、恒兴洲大崩窝抢护1976年11月10日19时许,在电厂上游500米处的江岸上发现裂缝,20时许,江岸开始崩塌,至11日凌晨2时,崩岸处出现了一个长460余米、宽350余米的大崩窝,共崩坍防洪江堤450余米,25户社员住房也塌陷于江中,共崩坍入江中土方100万立方米以上。为防止岸崩继续发生,确保电厂及防洪江堤的安全,市抢险指挥部决定实施抢险护岸工程。工程项目:(1)抛石护岸,自崩窝上游400米处的人工矶头沉排区末端到电厂原护岸区上首的1100米地段,分3处抛石。首先抢护崩窝下嘴,抛石4.8万立方米;然后抢护崩窝上嘴,抛石4.7万立方米;最后抛护崩窝下嘴到电厂之间的未护段,抛石6万立方米。(2)崩窝整治,在崩窝内沉树5000棵,以促淤稳定岸坡,并在崩窝内缘散抛块石,防止浪蚀。(3)岸堤加固,运土6.98万立方米,加固1号港隔堤710米,在滩地建月牙堤691米,就地取土4万立方米,以防止汛期滩地漫水。整个工程自1976年11月开工至1977年7月底完成,实际施工长度900米,抛石12.1万立方米,完成土方10.98万立方米,沉树5000棵,投资127万元。
附表3—14长江马鞍山河段历年护岸工程施工情况统计表

[小黄洲洲头护岸保坍]
1967年,长江主流脱离江心洲洲尾,经过小黄洲洲头向马鞍山江岸过渡,洲头直接受到江流顶冲。水流顶冲后,崩岸强度增大,年崩率达133米。洲头的崩退,导致长江主流顶冲马鞍山江岸,造成江岸部位下移,致使恒兴洲一带崩岸日益严重。为确保小黄洲及恒兴洲江岸的安全,决定实施洲头保坍护岸工程。1969年3月,小黄洲洲头护岸工程动工。主要项目是:在小黄洲右侧迎江面,间隔抛石护岸三段。上、下两段用覆盖式平顺抛石,中段航标灯处抛沉柳石枕。上段抛石长250米,宽50米,厚0.8~1米,上、中段间留空档180米;中段抛石长200米,宽40米,沉柳石枕2000组,中、下段间留空档170米;下段抛石长200米,宽50米,厚0.8~1米,施工总长度660米。同年5月下旬,工程完成,耗资20万元。工程竣工后,小黄洲洲头横向冲刷受到一定控制,但纵向冲刷加剧,冲刷坑向上下游延伸扩大,使得未抛护地段连续发生岸崩。1970年5月,小黄洲洲头第二期护岸工程开工,工程由局部防护转向洲头以下2000米全线防护。后因汛期到来,江水暴涨,施工被迫中途停顿。至6月中旬,发现预留空档段大面积窝崩。未及半月,已做工程的75%崩陷江中,窝崩发生后,即用800吨铁驳船日夜抛石抢护,共抛石35万立方米,施工长800米,耗资35万元。结果,第二期工程未见成效。
1970年9月,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河流室技术人员的意见,决定实施小黄洲第三期护岸工程。工程重点是在洲头凸出部位裹头抛石,以形成分水鱼嘴。1971年2月工程方案开始实施,同年7月完成,施工段2014米,抛石15.4万立方米。其中重点裹头抛护分水鱼嘴,宽度达50~70米,抛石厚度0.8~1米,耗资179.88万元。该期工程经当年汛期考验,效果较好。
1972、1973两年,在小黄洲洲头处进行了外缘抛石加固施工,计护岸900米,抛石6.1万立方米,耗资54.69万元。1974年汛期前,又在航标灯下延护石160米,外缘冲刷部位加固长480米,抛石4.1万立方米。此前,又兴建小黄洲外护堤,堤高程12米,内坡1∶3,外坡1∶2.5,顶宽4米,施工长度588.3米,完成土方4.87万立方米。新堤完工后,即开始用块石砌石护坡,护坡顶高10.5米,堤脚基槽下至滩面宽0.8米、深0.8米。滩面20~30米以下二台子部分,人工削坡1∶2,基槽下至江水边以下宽1米,深1米,二台子坡顶高程7米。与此同时,重点加强分水鱼嘴的砌石厚度与基槽的宽深度,计完成干砌块石护坡石方9952立方米,水下抛石4.1万立方米,耗资55万元。
从1975~1982年,小黄洲保坍护岸工程先后施工5次,完成施工面2505米,抛石13.94万立方米,耗资136.14万元。1983年,马鞍山段长江最高水位达11.14米(7月13日),沿江几处护岸工程,均稳定少变,但小黄洲洲头分水鱼嘴左侧出现3处崩窝。第一处崩窝于1982年汛期抢护抛石2310立方米、沉柳石枕1002个,但1983年汛期中有扩大且向下游发展,又出现第二、三个崩窝。由于小黄洲西江沿岸崩坍频繁,窝嘴交替,平面形态也变化较大,过水断面扩大,终于江水漫顶、圩堤溃决,崩坍220亩,淹没农田3712亩,搬迁住户139户。
为防止小黄洲再次崩岸溃堤,1984年3月,小黄洲保坍护岸工程再次开始施工。同年4月,长江马鞍山河段小黄洲护岸工程技术研讨会在马鞍山召开,经过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省水利厅科研所等单位的专家代表论证,肯定了“继续控制小黄洲左汊(西江)的崩岸发展,守护住洲头分鱼嘴”的护岸治理措施,为已开工的护岸工程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当年6月第一阶段施工任务完成,计施工850米,水下抛石5.5万立方米,削坡及复堤土方6.5万立方米,耗资68.5万元,后因为石料紧缺,施工被迫中止。1985年3月,按原定计划继续施工,到同年4月底,计完成水下抛石4.64万立方米,削坡土方1万立方米,施工长度达920米,工程耗资131.1万元。
小黄洲左汊(西江沿岸)经过1984、1985两年实施抛护加固工程后,近岸崩坍有所缓和,洲头正面岸线无转折性变化,崩退现象基本得到控制;右岸矶头至电厂段深槽部位仍以淤为主,人工矶头处近岸岸坡虽有局部冲刷,其量甚微,整个护岸工区基本稳定。
附表3—15小黄洲历年保坍护岸工程施工情况统计表
上一篇:第一节 堤防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