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主要活动
[组织学习]
马鞍山市政协早在筹建初期即有学习委员会组织,以此团结各界人士,进行政治学习和自我教育。“文化大革命”开始,学习委员会被迫停止活动。1980年2月,市政协二届一次常委会重新宣布恢复学习委员会机构,按照政协委员所在单位和行业特点,成立9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由102人增加到165人。1980年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以后,学习委员会活动主要是围绕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总任务,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党的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改草案》以及全国人大、政协的有关文件,帮助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了解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为广开言路和广开才路创造条件。1983年市政协三届一次会议后,学习委员会通过举办形势报告会、科技报告会、对台政策报告会、改革者学习座谈会等,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文件和书籍,开展了17次学习活动。为使学习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市政协又在大型企业、大专院校、各大系统建立了13个学习班。与此同时,市政协还组织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先后24次、555人参观工厂、农村和学校,采取听、看、访、议的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开阔视野,进一步激发全体委员的爱国热情。
[办理提案]
马鞍山市政协从二届一次会议起,历次全体会议均设有提案审查委员会,负责审理委员提出的各种议案和提案。自二届一次会议至三届六次会议期间,共收到委员提案1491件,经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答复处理1475件。其中二届一次会议受理194件,办理答复186件;二届二次会议受理178件,办理答复172件;二届三次会议受理106件,办理答复104件;三届一、二次会议受理152件;三次会议受理105件,四次会议受理205件,五次会议受理264件,六次会议受理272件,也都全部作了办理答复。在二届政协会议期间,根据委员提案建议有关部门举办经济管理学习班,兴建职工住宅,加快煤气工程,恢复《马鞍山报》,维修市展览馆,治理雨山湖污染,加强治安管理和打击犯罪活动等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在三届政协会议期间,根据委员提案建议政府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城市交通秩序整顿,组织物价大检查,创办马鞍山辅导大学,开通上海电视台节目,调配民主党派专职干部等问题也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此外,政协二届一次会议后,市政协还收到人民来信127件,对其中86件合理意见和建议也都进行了认真受理和转办。
[协商监督]
马鞍山市政协建立初期,主要活动是通过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常务委员会议、学习委员会议以及谈心会、座谈会等形式,联系和团结各界人士,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政协开始围绕市委、市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通过列席市委、市政府的有关会议,列席市历次人民代表会议,参加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各种意见听取会、研讨会等,参政议政,广开言路,直接参与全市重大政务的协商讨论,较好地发挥了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从1982年起,市政协组织委员2次参与全市物价大检查。同年12月,又由市政协常委牵头,组织视察了全市财贸系统的商店、粮站和供销社,对财贸系统开展的“双佳”活动及市场物价等问题进行认真监督,并提出重要意见和建议。为帮助政府改进工作,1984年12月,在市委召开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意见听取会上,市政协常委和各民主党派提出了9个方面26条意见和建议。1985年以后,市政协通过组织委员参观视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就城市建设、群众生活以及机构改革等问题继续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渠道逐步增多,内容日益丰富,在各界人士中产生了良好影响。
[开展工作组活动]
马鞍山市政协从二届一次会议以后,开始成立工作组。1980年5月,首先成立文史资料工作组,科技工作组和对台工作组。1980年3月,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以后,将原来的文史资料工作组改为文史资料委员会,新增设了教育工作组。1982年5月,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以后,又增设了医疗卫生工作组和妇女工作组。1983年4月,政协三届一次会议以后,为开创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政协章程的有关规定,将原来的“两委”(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五组”(科技、对台、教育、卫生、妇女工作组)改为“三委”、“九组”,新增了提案审查委员会和财贸、体育、经济建设和民族宗教4个工作组。工作组成员也由原来的30人增加到127人。1980年7~10月,政协工作组会同市委统战部一起,对全市非中共知识分子状况进行调查,向市委提出了调查报告。1981年,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开始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至1985年的5年中,共征集文史资料100余篇,计100余万字,编辑出版《马鞍山文史资料》4集,计50余万字。1983年,政协三届一次会议后,各工作组开始进行各种专题调研、参观考察和咨询服务,召开座谈会、报告会200多次,参加活动的有6000多人次。1984年,政协医疗卫生工作组多次组织送医送药下乡,深入当涂县博望等边远乡镇为农民看病治病。同年10月,政协科技工作组为建设长江马和汽车轮渡,邀请工程设计、水文、土建专家和技术人员召开咨询会议,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教育组为总结提高全市中等教育质量的经验,对全市1986年录取的大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对中等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等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1985年后,在市政协召开的2次政协委员为四化服务经验交流会上,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优异成绩的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200余人进行了表彰,有40多位委员介绍了他们为“四化”建设服务的经验。
附表5—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马鞍山市委员会领导人名录
马鞍山市政协早在筹建初期即有学习委员会组织,以此团结各界人士,进行政治学习和自我教育。“文化大革命”开始,学习委员会被迫停止活动。1980年2月,市政协二届一次常委会重新宣布恢复学习委员会机构,按照政协委员所在单位和行业特点,成立9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由102人增加到165人。1980年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以后,学习委员会活动主要是围绕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总任务,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党的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改草案》以及全国人大、政协的有关文件,帮助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了解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为广开言路和广开才路创造条件。1983年市政协三届一次会议后,学习委员会通过举办形势报告会、科技报告会、对台政策报告会、改革者学习座谈会等,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文件和书籍,开展了17次学习活动。为使学习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市政协又在大型企业、大专院校、各大系统建立了13个学习班。与此同时,市政协还组织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先后24次、555人参观工厂、农村和学校,采取听、看、访、议的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开阔视野,进一步激发全体委员的爱国热情。
[办理提案]
马鞍山市政协从二届一次会议起,历次全体会议均设有提案审查委员会,负责审理委员提出的各种议案和提案。自二届一次会议至三届六次会议期间,共收到委员提案1491件,经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答复处理1475件。其中二届一次会议受理194件,办理答复186件;二届二次会议受理178件,办理答复172件;二届三次会议受理106件,办理答复104件;三届一、二次会议受理152件;三次会议受理105件,四次会议受理205件,五次会议受理264件,六次会议受理272件,也都全部作了办理答复。在二届政协会议期间,根据委员提案建议有关部门举办经济管理学习班,兴建职工住宅,加快煤气工程,恢复《马鞍山报》,维修市展览馆,治理雨山湖污染,加强治安管理和打击犯罪活动等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在三届政协会议期间,根据委员提案建议政府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城市交通秩序整顿,组织物价大检查,创办马鞍山辅导大学,开通上海电视台节目,调配民主党派专职干部等问题也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此外,政协二届一次会议后,市政协还收到人民来信127件,对其中86件合理意见和建议也都进行了认真受理和转办。
[协商监督]
马鞍山市政协建立初期,主要活动是通过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常务委员会议、学习委员会议以及谈心会、座谈会等形式,联系和团结各界人士,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政协开始围绕市委、市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通过列席市委、市政府的有关会议,列席市历次人民代表会议,参加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各种意见听取会、研讨会等,参政议政,广开言路,直接参与全市重大政务的协商讨论,较好地发挥了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从1982年起,市政协组织委员2次参与全市物价大检查。同年12月,又由市政协常委牵头,组织视察了全市财贸系统的商店、粮站和供销社,对财贸系统开展的“双佳”活动及市场物价等问题进行认真监督,并提出重要意见和建议。为帮助政府改进工作,1984年12月,在市委召开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意见听取会上,市政协常委和各民主党派提出了9个方面26条意见和建议。1985年以后,市政协通过组织委员参观视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就城市建设、群众生活以及机构改革等问题继续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渠道逐步增多,内容日益丰富,在各界人士中产生了良好影响。
[开展工作组活动]
马鞍山市政协从二届一次会议以后,开始成立工作组。1980年5月,首先成立文史资料工作组,科技工作组和对台工作组。1980年3月,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以后,将原来的文史资料工作组改为文史资料委员会,新增设了教育工作组。1982年5月,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以后,又增设了医疗卫生工作组和妇女工作组。1983年4月,政协三届一次会议以后,为开创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政协章程的有关规定,将原来的“两委”(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五组”(科技、对台、教育、卫生、妇女工作组)改为“三委”、“九组”,新增了提案审查委员会和财贸、体育、经济建设和民族宗教4个工作组。工作组成员也由原来的30人增加到127人。1980年7~10月,政协工作组会同市委统战部一起,对全市非中共知识分子状况进行调查,向市委提出了调查报告。1981年,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开始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至1985年的5年中,共征集文史资料100余篇,计100余万字,编辑出版《马鞍山文史资料》4集,计50余万字。1983年,政协三届一次会议后,各工作组开始进行各种专题调研、参观考察和咨询服务,召开座谈会、报告会200多次,参加活动的有6000多人次。1984年,政协医疗卫生工作组多次组织送医送药下乡,深入当涂县博望等边远乡镇为农民看病治病。同年10月,政协科技工作组为建设长江马和汽车轮渡,邀请工程设计、水文、土建专家和技术人员召开咨询会议,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教育组为总结提高全市中等教育质量的经验,对全市1986年录取的大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对中等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等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1985年后,在市政协召开的2次政协委员为四化服务经验交流会上,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优异成绩的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200余人进行了表彰,有40多位委员介绍了他们为“四化”建设服务的经验。
附表5—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马鞍山市委员会领导人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