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社会福利生产
马鞍山社会福利生产始于建市初期,为安排优抚和救济对象,建市后,曾开办一些饭店、旅社和工厂。60年代初,这些店、厂先后移交给商业部门归口管理。70年代,又办起一家玻璃纤维布厂,由采石区管理。因无专门管理机构,福利生产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安排盲聋哑残人员的需要。从1979年起,市民政局开始明确由1名副局长分管,并决定由局民政科专人负责这项工作。1981年,民政科设置生产组。1983年,全市社会福利生产单位发展到8个。1984年2月,市民政企业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成立后,对局办福利生产单位实行直接领导,对各区和街道办福利生产单位实行业务指导,并协助和扶持他们进行生产,帮助生产单位解决产供销问题,督促企业完成各项经济指标。至1983年,市民政局直接管理的社会福利生产单位有3家,职工227人,其中聋哑残人67名;区办社会福利生产单位2家,职工41人,其中聋哑残人20人;街道办社会福利生产单位3家,职工67人,其中聋哑残人18人。全市社会福利生产单位共有职工335人,其中残疾人员105人。1985年,职工总数增加到565人,其中残疾人员达到211人。1979~1985年的7年中,全市社会福利生产总值达990万元,实现利润90万元,其中仅1985年生产总值即达到445万元,实现利润28万元,并有固定资产60万元,流动资金124万元。
附:马鞍山市盲人聋哑人协会
马鞍山市盲人聋哑人协会成立于1979年12月,至1985年底,共有城镇会员260人,其中盲人72人,聋哑人188人。下设雨山、花山、金家庄3个区协会和向山街道、市民政企业公司两个基层分会。市协会成立以前,盲聋哑人工作由民政部门直接办理;协会成立后,由协会协同各有关部门办理。主要活动有:一、协助有关部门安置盲聋哑人就业。全市城镇有劳动能力的盲人30名、聋哑人152名,除去9名盲人外,全部安置就业,安置率达90%以上。二、支持盲聋哑教育事业。1980年,协会拨款2000元,资助市聋哑学校建起校办工厂。1984~1985年,又拨款3000元为该校购置彩电和职业教育用具。三、组织盲聋哑人开展文体活动。1981年,协会组织市聋哑学校田径代表队参加省首届聋哑学校田径运动会,获乙组总分第二名。1984年在省首届伤残人运动会上,马鞍山代表队获金牌7枚、银牌13枚、铜牌16枚。1985年,协会组织6名聋哑人参加省伤残人文艺会演,获三等奖;组织2名聋哑人、3名截肢人参加省乒乓球选拔赛,均获得名次。此外,协会还协同有关部门,帮助盲人聋哑人解决婚姻、户口、住房、治病困难等一些问题。
附:马鞍山市盲人聋哑人协会
马鞍山市盲人聋哑人协会成立于1979年12月,至1985年底,共有城镇会员260人,其中盲人72人,聋哑人188人。下设雨山、花山、金家庄3个区协会和向山街道、市民政企业公司两个基层分会。市协会成立以前,盲聋哑人工作由民政部门直接办理;协会成立后,由协会协同各有关部门办理。主要活动有:一、协助有关部门安置盲聋哑人就业。全市城镇有劳动能力的盲人30名、聋哑人152名,除去9名盲人外,全部安置就业,安置率达90%以上。二、支持盲聋哑教育事业。1980年,协会拨款2000元,资助市聋哑学校建起校办工厂。1984~1985年,又拨款3000元为该校购置彩电和职业教育用具。三、组织盲聋哑人开展文体活动。1981年,协会组织市聋哑学校田径代表队参加省首届聋哑学校田径运动会,获乙组总分第二名。1984年在省首届伤残人运动会上,马鞍山代表队获金牌7枚、银牌13枚、铜牌16枚。1985年,协会组织6名聋哑人参加省伤残人文艺会演,获三等奖;组织2名聋哑人、3名截肢人参加省乒乓球选拔赛,均获得名次。此外,协会还协同有关部门,帮助盲人聋哑人解决婚姻、户口、住房、治病困难等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