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土壤类型]
马鞍山土壤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共有4个土纲、4个土类、9个亚类、24个土属、41个土种。根据成土过程的共性划分,这4个土纲为初育土、淋溶土、人为水成土、半水成土;根据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剖面形态和土壤属性,又可分成4个土类,即粗骨土(初育土纲)、黄棕壤(淋溶土纲)、水稻土(人为水成土纲)、潮土(半水成土纲)。
市郊地形特征为东高西低,从东向西依次为丘陵、岗地、冲田、平原圩区。土壤类型基本上也是从东向西,依照粗骨土、黄棕壤、水稻土、潮土的顺序排列分布。粗骨土分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片状分布,即整个残丘均为该类土壤。此种分布土层浅薄,砾石含量高,部分岩石裸露,主要分布在冯桥、杜塘两乡境内,其它乡(除小黄洲)也有零星分布。另一种是点状分布,集中在较高山的山腰以上,主要分布在霍里、濮塘、杜塘等乡镇境内,其它乡也有零星分布。黄棕壤是市郊分布较广面积较大的土类,除小黄洲乡外,其它7个乡镇均有分布,其中以濮塘、杜塘、霍里为最多。分布地区均在海拔20米以上。黄棕壤土类中的黄棕壤性土亚类主要分布于丘陵中部或中部以上部位、较高山的山腰以下部位,普通黄棕壤亚类则分布于低丘、岗地上。水稻土在市郊分布面积较广,主要分布于圩、冲、畈等处,以市郊中部、西南部为多。分布地区多在海拔20米以下。潮土集中分布于小黄洲和慈湖两乡,雨山乡沿江地区也有一片条带形分布地区。分布区海拔高度为5.5~9.5米。
一、粗骨土土类在市郊4个土类中分布面积最小,约3.17万亩,占全郊区土壤面积的9.50%。除小黄洲乡以外,其它7个乡镇内的石质丘陵上都有分布。该区域内粗骨土土类只有硅铝质粗骨土1个亚类,麻石粗骨土、细粒粗骨土、扁石粗骨土、硅质粗骨土4个土属。
二、黄棕壤土类分布面积较大,约11.1万亩,占全郊区土壤面积的33.44%。分布于除小黄洲乡以外的其它7个乡镇的石质残丘和坡状起伏地段。该区域内的黄棕壤土类共划分为黄棕壤性土、普通黄棕壤和粘盘黄棕壤3个亚类和细粒黄棕壤性土、扁石黄棕壤性土、硅质黄棕壤性土、麻石黄棕壤、细粒黄棕壤、扁石黄棕壤、硅质黄棕壤、粘盘黄棕壤和马肝土等9个土属。
三、水稻土土类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约15.5万亩,占全郊区土壤面积的46.48%。8个乡镇均有分布,该区域内的水稻土土类共划分为淹育型、潴育型、潜育型水稻土3个亚类和淹育马肝田、细粒砂泥田、麻石砂泥田、硅质泥田、马肝田、石灰性砂泥田、砂泥田、青细粒砂泥田等8个土属。
四、潮土土类分布面积最小,约3.6万亩,占全郊区土壤面积的10.68%。分布于小黄洲和雨山、冯桥、慈湖等乡沿江地带。该区域内的潮土土类共划分为湿潮土、灰潮土两个亚类和灰湿沙土、灰沙土、灰沙泥土3个土属。
[土壤肥力]
根据1982年土壤普查结果综合,马鞍山市郊土壤肥力如下所述。
一、土壤物理性状与肥力土壤质地,分砂质土壤、粘质土壤、壤质土壤3种。砂质土壤结构疏松,蓄水能力弱,保肥能力差,土温变化快,但通透性好,易耕作;粘质土壤保肥保水能力较强,土温较稳定,但通透性差,较难耕作;壤质土壤介于砂质土和粘质土之间,为含有适量砂粒、粉粒和粘粒的土壤,是农业生产的理想土壤。壤质土壤又分为重壤土、中壤土、轻壤土、砂壤土4类。马鞍山市郊以重壤土面积最大,约22.05万亩,占全郊区土壤面积的65.86%。其次是轻壤土,面积为5.68万亩,占总面积的19.65%。再次是中壤土,面积为3.01万亩,占总面积的8.99%。最少为砂壤土,面积为2.75万亩,占总面积的8.20%。在马鞍山市农业用地中,耕层、表层为壤质土的用地占总土地面积的98.87%,农业土壤质地较为理想。市郊耕层土壤容重适中的有14个土种,面积16.99万亩,占总耕种土壤的55.5%;容重大于1.32的有8个土种,面积为13.62万亩,占总耕种土壤的44.5%;犁底层土壤容重适中的有3个土种,面积为3.33万亩,占总耕种土壤的10.89%;容重大于1.32的有19个土种,面积为27.28万亩,占总耕种土壤的89.11%。耕地土壤熟化程度较高的有10个土种,其耕层容重平均值为1.22,质地为壤质,结构良好;加之全郊区耕层或表土层的孔隙度变化范围在38.5~66%之间的土种有15个,面积约18.11万亩,占全区总耕种土壤的59.16%,土壤通气状况好,适宜农作物生长发育。
二、土壤化学性状与肥力市郊农用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一级)的有6850亩,占全郊区土壤面积的1.99%;含量较高(二级)的有4.36万亩,占12.7%;含量一般(三至四级)的有23.73万亩,占69.12%;含量缺乏(五至六级)的有5.56万亩,占16.19%。农用耕地土壤全氮含量丰富的有9998亩,占土壤总面积的3.1%;含量较高的有6.82万亩,占21.1%;含量一般的有20.90万亩,占64.7%;含量缺乏的有3.58万亩,占11.08%。农用耕地土壤速效磷含量丰富的有9732亩,占土壤总面积的3.23%;含量较高的有2.50万亩,占8.29%;含量一般的有12.88万亩,占42.84%;含量缺少的有11.13万亩,占36.95%;含量极缺的有2.62万亩,占8.7%。全郊区急需补磷的土壤共有13.74万亩。农用耕地土壤全钾含量丰富的有21.12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63.06%;含量最丰富的有2.77万亩,占8.26%;含量中等的有6.03万亩,占18%;含量较低的有3.58万亩,占10.7%。土壤中速效钾含量丰富的有9100亩,占土壤总面积的2.7%;含量较高的有2.53万亩,占7.4%;含量中等的有25.40万亩,占74%;含量缺少至极缺的有5.47万亩,占16%。市郊土壤阳离子代换量每百克土10~20毫克当量的土壤有26.91万亩,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80.37%;每百克土小于10毫克当量的有4.99万亩,占14.9%。在自然土壤中。PH值(即酸碱度)小于4.5的强酸性土壤有4.03万亩,占郊区土壤总面积的12.04%;PH值在4.5~5.5之间的酸性土壤有4.63万亩,占13.82%;PH值在5.5—6.5之间的弱酸性土壤有1.69万亩,占5.05%;PH值在6.5~7.5之间的中性土壤有6760亩,占2.02%;PH值在7.6~8.5之间的弱碱性土壤有499亩,占0.15%。在耕作土壤中,PH值小于4.5的强酸性土壤有664亩,占郊区土壤总面积的0.20%;PH值在4.6~5.5之间的酸性土壤有16.83万亩,占50.3%;PH值在5.6~6.5之间的弱酸性土壤有284亩,占0.85%;PH值在6.6~7.5之间的中性土壤有3.23万亩,占9,6%;PH值在7.6~8.5之间的弱碱性土壤有2.26万亩,占6.7%。
[高产土壤与低产土壤]
市郊高产土壤共有18.96万亩,占全区土壤面积的62.84%。其中主要土种是:潮土土类中的菜园灰沙土、灰沙泥土、砂底灰泥沙土和菜园灰沙泥土;水稻土土类中的细粒泥田、马肝田、表潜马肝田、沙泥田、表潜沙泥田、灰泥田、表潜灰泥田;黄棕壤土类中菜园马肝土。高产水稻土分布于各乡镇的冲、畈和平原圩区。高产旱地土分布于小黄洲、慈湖、雨山、冯桥和杜塘等乡的洲地、平原圩区和平畈。该类土壤有灰砂泥土、砂底灰沙泥土、菜园灰泥泥土、菜园马肝土4个土种,面积有3.68万亩,占郊区高产土壤面积的19.43%。低产土壤共7430亩,仅占全区土壤面积的2.46%。其主要土种为灰砂土,其次为砂身灰砂泥土。该类土壤漏肥漏水,全量养份和速效养份含量低,地力无后劲,作物后期易早衰。
[土壤改良利用]
根据土壤利用现状和改良方向,至1987年初,市郊土壤分布大致可分为3个区类。第一类是东部丘岗冲粗骨土、黄棕壤、水稻土农林、水土保持区。该区域包括十里长山、大黄山、烤山、横山、神堂山、笔架山、仙人山、老虎山、陵山、代山、大静山、霍里山、团部山、葛阳山、娘娘山和土山头,基本分布于濮塘、霍里、杜塘3个乡镇和慈湖、佳山两乡的部分地区,土地面积20余万亩,占全郊区土地总面积的56.87%。该区域是马鞍山的主要林业基地,也是粮食、果树、杂粮种植区,其土壤土层浅薄,且砾石含量高,养份含量低,质地粘重,熟化度不高,水源较缺,少数冲底田水冷土死,生产性能差;有些地段林木疏密不匀,自然植被破坏严重,有不同程度的浸蚀现象。该区类土壤改良方向是:搞好封山育林,加强水土保持;深耕土地,实行麦芋轮作和水旱轮作;增施磷肥,增加土层厚度与肥力。
第二类是中部平原水稻土高产培肥区。该区域环抱城区,含雨山、冯桥乡和慈湖、佳山乡的部分圩区,面积为10万余亩,占全郊区土地总面积的28.44%。区域内高、稳产农田较多,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也有少量的菜地和果园。此外,区域西部还有一片包括马鞍山、白壁山、西山、望夫山、翠螺山在内的风景游览区,这片游览区以林木种植为主,林木覆盖率高达95%以上。该区土壤熟化度高低不一,耕层较浅,犁底层增厚,质地偏粘,通透性差,土温低,土壤有轻度的浸蚀现象。改良方向是:改一年二熟为二年五熟制,以充分发挥地力优势;扩种绿肥,增施有机肥料;科学用水,加厚耕层;封山育林,加强水土保持。
第三类是西部江洲和沿江滩地潮土粮、菜、杂轮作培肥区。该区域含小黄洲乡和慈湖乡的大部,雨山乡的恒兴、九华、芦场行政村的一部分,面积为4.88万亩,占全郊区土地总面积的13.88%。区域内除小黄洲以外,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蔬菜,蔬菜上市量约占市郊的50%以上。(小黄洲乡是旱地土壤,为高粱、玉米、黄豆的集中产地)。区域内土壤漏肥漏水严重,养份含量低,熟化度低,全氮和速效钾含量较低。改良方向:增施腐熟的人畜粪,培肥土壤;调整蔬菜种植品种比例,以调节土壤养份比例关系;排除“三废”,防止土壤污染;改小黄洲的杂粮种植为蔬菜种植,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蔬菜产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