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肥料
[有机肥料]
马鞍山郊区农村使用的主要有机肥料有畜禽(包括厩肥)、人粪尿、草塘泥、绿肥、饼肥、沤肥等。
一、畜禽粪畜禽粪中主要使用的是猪粪。猪粪作肥料最常见的有3种:第一种是水粪,用作水稻的基肥,小麦、油菜的盖籽肥,油菜的追肥。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前,每个生产队都集体收集猪粪,每冲田都有1—2个田头窖。累二种是堆肥,用作水稻的基肥,小麦、油菜的盖籽肥。第三种是泥肥,主要有用作各种农作物的基肥。
二、绿肥红花草籽是马鞍山种植多年的主要绿肥,一般与晚稻套种,第二年4月左右耕翻在田中沤制,用作水稻的基肥。1958年绿肥种植面积3.4万亩,约占同期午季三麦面积的57%。由于当时化肥使用量较少,绿肥成了农作物氮素的主要来源之一。60年代初期,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绿肥种植面积急剧下降。1962年,绿肥面积仅有985亩。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双季”稻面积不断扩大,市郊农村普遍推广“绿肥——稻——稻”的茬口,绿肥面积不断增加,每年基本保持在3~3.5万亩,1965年达到4万余亩。70年代每年基本保持在4~4.5万亩,1972年达到4.7万亩。1980年以后,由于“双季”稻种植面积下降,加之大量使用化肥,绿肥种植面积有所减少。1981年减少到2.4万亩,到1987年仅有1.03万亩。
三、三水一萍马鞍山市郊区水网密布,以水生植物沤制肥料得天独厚。三水一萍,即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红萍,既可作猪的青饲料,又可作为有机肥料。作为肥料一般需入窖沤制。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于60年代初期从广东省引进放养。红萍又叫绿萍、紫浮萍,1963年从江苏等地引进,作为水稻田底肥效果较好,尤其在稻田中放养,既可作肥料,又能有效地阻止田中杂草的生长,增产效果极为明显。1964年,霍罗公社蔡村大队杨桥三队栽种“农垦58”水稻10.3亩,以红萍为主要底肥,平均单产达1066斤。1970年,郊区已普遍在田、塘、沟、坝中放养红萍。雨山公社安民大队、佳山公社平山大队、霍里公社杨坝大队、红旗公社蔡村大队、杜塘公社南庄大队、濮塘公社双板大队等,单、双晚稻田80%以上放养红萍作底肥,水稻产量都获得丰收,超过了“纲要”指标。1980年后,水稻田放养红萍开始逐年减少,至1985年基本不再使用红萍作肥料。
四、草塘泥市郊农村习惯于每年秋冬季捞塘泥或挖干塘泥作三麦、油菜、红花草籽的压苗肥。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市郊农村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塘、沟水被抽干挖塘泥,70%以上的午季作物都用塘泥作压苗肥。此外,还推广田头窖沤制草塘泥。1975年,市郊农村有70%的水田挖了田头窖。田头窖的推广,提高了肥效,广开了自然肥料的来路。
[化学肥料]
市郊农村常用的化学肥料有碳酸铵、氨水、硫酸铵、硝酸铵、尿素、磷肥、复合肥等。使用化肥始于1949年,主要用碳酸铵,全年使用量仅310公斤。到1957年,每亩农田平均施化肥0.035公斤。1966年,增加到12公斤。1978年,市郊农村施用化肥总量已达3895吨,平均每亩施用达38.3公斤。到1985年,农用化肥总量增加到5205吨,平均每亩用量增加到60公斤,为1957年每亩农田化肥施用量的1714倍。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大幅度上升,施用的化肥种类随之增多。50年代,只使用碳酸铵1种,60年代增加到碳酸铵、硫酸铵、硝酸铵3种。70年代化肥普遍施用,种类有碳酸铵、硫酸铵、硝酸铵、磷肥、尿素、复合肥等。1980年以后,开始使用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多种化肥的使用,虽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也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致使土壤日趋板结。
[微生物肥料]
马鞍山市郊区1971年开始试制微生物肥料,到1972年有28个单位土法上马试制和应用微生物制品。种类有五四○六、九二○、七○二等。这些制品分别用于小麦、油菜、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种植和养猪方面。1973年,许多大队开办小菌肥厂。由于技术、资金、管理等问题,未能得到全面推广使用。从1975年起,微生物肥料生产逐年减少,至1985年已全部停止制造与使用。
马鞍山郊区农村使用的主要有机肥料有畜禽(包括厩肥)、人粪尿、草塘泥、绿肥、饼肥、沤肥等。
一、畜禽粪畜禽粪中主要使用的是猪粪。猪粪作肥料最常见的有3种:第一种是水粪,用作水稻的基肥,小麦、油菜的盖籽肥,油菜的追肥。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前,每个生产队都集体收集猪粪,每冲田都有1—2个田头窖。累二种是堆肥,用作水稻的基肥,小麦、油菜的盖籽肥。第三种是泥肥,主要有用作各种农作物的基肥。
二、绿肥红花草籽是马鞍山种植多年的主要绿肥,一般与晚稻套种,第二年4月左右耕翻在田中沤制,用作水稻的基肥。1958年绿肥种植面积3.4万亩,约占同期午季三麦面积的57%。由于当时化肥使用量较少,绿肥成了农作物氮素的主要来源之一。60年代初期,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绿肥种植面积急剧下降。1962年,绿肥面积仅有985亩。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双季”稻面积不断扩大,市郊农村普遍推广“绿肥——稻——稻”的茬口,绿肥面积不断增加,每年基本保持在3~3.5万亩,1965年达到4万余亩。70年代每年基本保持在4~4.5万亩,1972年达到4.7万亩。1980年以后,由于“双季”稻种植面积下降,加之大量使用化肥,绿肥种植面积有所减少。1981年减少到2.4万亩,到1987年仅有1.03万亩。
三、三水一萍马鞍山市郊区水网密布,以水生植物沤制肥料得天独厚。三水一萍,即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红萍,既可作猪的青饲料,又可作为有机肥料。作为肥料一般需入窖沤制。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于60年代初期从广东省引进放养。红萍又叫绿萍、紫浮萍,1963年从江苏等地引进,作为水稻田底肥效果较好,尤其在稻田中放养,既可作肥料,又能有效地阻止田中杂草的生长,增产效果极为明显。1964年,霍罗公社蔡村大队杨桥三队栽种“农垦58”水稻10.3亩,以红萍为主要底肥,平均单产达1066斤。1970年,郊区已普遍在田、塘、沟、坝中放养红萍。雨山公社安民大队、佳山公社平山大队、霍里公社杨坝大队、红旗公社蔡村大队、杜塘公社南庄大队、濮塘公社双板大队等,单、双晚稻田80%以上放养红萍作底肥,水稻产量都获得丰收,超过了“纲要”指标。1980年后,水稻田放养红萍开始逐年减少,至1985年基本不再使用红萍作肥料。
四、草塘泥市郊农村习惯于每年秋冬季捞塘泥或挖干塘泥作三麦、油菜、红花草籽的压苗肥。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市郊农村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塘、沟水被抽干挖塘泥,70%以上的午季作物都用塘泥作压苗肥。此外,还推广田头窖沤制草塘泥。1975年,市郊农村有70%的水田挖了田头窖。田头窖的推广,提高了肥效,广开了自然肥料的来路。
[化学肥料]
市郊农村常用的化学肥料有碳酸铵、氨水、硫酸铵、硝酸铵、尿素、磷肥、复合肥等。使用化肥始于1949年,主要用碳酸铵,全年使用量仅310公斤。到1957年,每亩农田平均施化肥0.035公斤。1966年,增加到12公斤。1978年,市郊农村施用化肥总量已达3895吨,平均每亩施用达38.3公斤。到1985年,农用化肥总量增加到5205吨,平均每亩用量增加到60公斤,为1957年每亩农田化肥施用量的1714倍。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大幅度上升,施用的化肥种类随之增多。50年代,只使用碳酸铵1种,60年代增加到碳酸铵、硫酸铵、硝酸铵3种。70年代化肥普遍施用,种类有碳酸铵、硫酸铵、硝酸铵、磷肥、尿素、复合肥等。1980年以后,开始使用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多种化肥的使用,虽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也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致使土壤日趋板结。
[微生物肥料]
马鞍山市郊区1971年开始试制微生物肥料,到1972年有28个单位土法上马试制和应用微生物制品。种类有五四○六、九二○、七○二等。这些制品分别用于小麦、油菜、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种植和养猪方面。1973年,许多大队开办小菌肥厂。由于技术、资金、管理等问题,未能得到全面推广使用。从1975年起,微生物肥料生产逐年减少,至1985年已全部停止制造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