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道路建设
[古道]
马鞍山地区的陆路交通在明、清以后有了较大发展。到民国初年,境内已有以京芜官道为主干的6条道路,总长150余华里,形成了以采石镇为中心的陆路交通网。
一、京芜官道是南京至芜湖的过境道路,由江宁县入境,南经褚家桥、慈湖镇、子孙桥、双板桥、西村桥、征往桥、回龙桥、采石镇、四喜桥、外灌渡桥入当涂县,境内全长27华里。该道铜井以下路段在明万历以前为土路,每逢阴雨,往来行人苦于泥泞。万历七年(1579),太平府同知龙宗武兴工铺路,功几半而告停。万历四十六年(1618),监察御史田生金鸠工续修,亦未竣而罢。后徽州人郑耀父子又捐资修其圮废,砌以砖石,往来称便。官道自慈湖、采石街心穿过,路面均用条石铺筑,宽2.5米。是当时南京至芜湖的主要通道。
二、采当里路由采石镇南行,经谢公桥、永丰桥、里灌渡桥入当涂县,境内全长7华里,与京芜官道大致平行。因在官道内侧,故称里路。该路昔日过往商旅频繁,现尚能行人。
三、采秣乡道由采石镇下江口向东,经城隍庙、玄坛庙、狗卵桥、四姑桥、王家店、平山头、霍罗村、花庙桥、霍里镇,又折向北,经红硃岘、新庄、庙资岘、陇上、板山、中溪、行山村,入江苏界达秣陵关,境内全长39华里。民国21年(1932)在原路基上曾修建简易公路。该路西段(即今采石至建材二厂)为采向公路一部分,其东段霍里至江苏边界今为马濮公路一部分。
四、慈丹乡道由慈湖镇东南行,经上湖村、霍里镇、茅草陇、长塘、山东岘,入当涂县界达小丹阳镇,境内全长45华里,是当时重要的粮食运输线。
五、和濮乡道由当涂县北和尚桥入境,经迪里村、双松、杜塘,至濮塘镇苏皖界牌,全长23华里。
六、和霍乡道由当涂县北和尚桥入境,经杨巷村、山东岘、溪,至霍里镇,全长10华里。
[干线公路]
马鞍山境内唯一的干线公路是宁芜公路马鞍山段,为205国道皖境南段之首段。由江苏江宁县入境,经慈湖、采石,入当涂县界,纵贯市境18公里,其中油路面15公里,水泥路面3.4公里,桥梁5座,交会铁路道口6处。宁芜公路原名京芜公路,始建于民国18年(1929),由安徽省建设厅募集公债,招商承包修建。该路段多经圩田,地势低洼,填方备料极为费工。民国22年(1933)6月,全线竣工通车。路基宽8米,路面宽3米,为泥结碎石结构。原路基动用农田泥土堆砌夯实、碾平、铺石而成,质量低劣,时有沉陷。建国后,京芜公路改名为宁芜公路,马鞍山路段由芜湖公路段第一养护工区管养。直到1959年,该路仍为泥结碎石路面,净宽不足6米,桥梁多为木质结构。是年市汽车管理站(公路管理站前身)建立后,宁芜公路才正式纳入市公路养护计划。1965年,市公路站开始利用马钢焦化厂的煤焦油对路段进行浇铺处理。两年后,全线改为6米宽的黑色油路面,公路质量始有较大提高。1970年又对宁芜线上的慈湖桥、西村桥、采石桥及外桥进行加固修整,使桥面的荷载由8吨提高到12吨。从1980年起,宁芜公路经分段石砌路肩边坡和排水沟渠,实行田路分家,并相继完成24公里处、53.3公里处、56.2公里处的3处降坡加宽和裁弯取直工程,改善了来往会车的视线,提高了行车速度。1984年8月,市政府决定将采石至慈湖之间的8公里路面全面拓宽。在沿线各单位的大力协作下,拆迁房屋1.5万平方米,整平路基6.7万平方米,片石砌岸2.3万米,疏通水沟6000米。拓宽后的路基达18~20米,路面净宽12米。1985年,慈湖桥又在原址进行了重建,新桥比老桥抬高2.2米,消除了潮汛期的水患威胁。经整修后的这段国家干线公路,路面平整,线型流畅,等级标准由原来的三级提高到二级或二级以上。1987年12月1日,宁芜公路马钢二厂站道口实行红绿灯信号控制,解决了因马钢火车调车作业频繁,长期影响公路交通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宁芜公路的通过能力。
[支线公路]
一、马向公路起自湖东路与花山路的平交道口(原起跃进桥),东南行经建材二厂、兴和入向山镇,全长10.85公里。全线无桥梁,沿线地势多起伏,是市重点保障公路。该路始建于1957年,1958年建成通车,为泥结碎石路面,施工技术严格,质量高于市内早期所有公路标准。路基宽10~12米,路面宽9米。路面平整,排水畅通。当时最大纵坡6.5%,平曲线最小半径为40米。各类标志牌、里程牌、百米桩齐全,绿树成荫,与采向公路相互连接。1966年起,该路分段浇筑黑色油路面,至1968年全线完工。1976年又在该路6公里处进行粉煤灰三合土整体基础试点获得成功,继而在全线普遍推广使用。1980年6月,复对马向路3.5公里处的500米险坡进行降坡。1983年8月完成八亩塘零公里处裁弯降坡工程后,马向路最大纵坡为30%,弯道半径在450米以上。
二、向丹公路起自向山镇,经杜塘、锁库、陶村、山东岘,入江苏界,再经泗龙、西山达当涂县小丹阳镇。全线长15.5公里(其中江苏境内长8.6公里),马鞍山市境内6.9公里。70年代以前,江苏境内已建成7.6公里砂石路面,仅留有与马鞍山相衔接的1公里路段尚未兴建。1972年,市公路部门与江苏省江宁县公路管理部门会同勘测,商定筑路技术标准、线型走向、定线、设站等问题,各自承担境内路段的施工。1976年全线通车,1978年浇筑黑色油路面。路基宽10米,路面宽6米,沿线树木茂盛,路标齐全。向丹公路的建成通车,缩短了马鞍山与苏南、上海、浙江等地之间的路程,促进了同上述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三、马濮公路俗称市郊公路。起自马向公路2.24公里处,东北行经冯桥乡、园林场、霍里变电所、新庄、双板、上北庄、盆山农场、蜈蚣庙、濮塘镇、至锁库与向丹公路衔接,长24.25公里,环绕马鞍山市腹地,全线绝大部分路段处在丘陵地带。马濮公路原为简易公路,砂石路面,路面宽仅4米。1971~1982年,经逐年分段加固拓宽,浇筑黑色油路面18公里,路基宽近7米,初能双车交会。1986年,经过全面拓宽,路基增宽至12米,路面宽7米,均为砂石结构。
四、采向公路起自采石,经王家店、平山头、迄于马向公路4.8公里处的建材二厂,全长6.8公里。该路为原采秣公路西段,始建于民国21年(1932),因多年失修,路况极差。建国后,该路经过周期性循环维修,尚能保持通车。1967年,又经整修,片石加固,灌浆补强,修复路肩边沟,路况稍有好转。次年复改为黑色焦油路面,路面宽5米,双车可勉强交会。70年代初,采向公路再次拓宽为6~7米,沿线广栽行道树。1972年,又将该路平山头西200米处易遭洪水冲刷的300米低洼路面抬高路基1米以上,建造大型过路涵洞,解除了水患威胁。1984年,采向公路经全面改造,使用粉煤灰做路基垫层,拓宽后路基宽14米,油路面宽12米,最大纵坡不超过2%,除个别路段外,基本达到国家二级公路标准。
五、联合公路该路为马和汽车轮渡引渡线,取马鞍山市与和县联合修筑之意命名。东起化工路,经昭明桥至江边,再经汽车轮渡过江至和县石跋河,行2.5公里至濮陈集与柘(皋)乌(衣)公路相接,全长5.3公里,其中马鞍山境内2.8公里。该路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12米,路线选择较为合理,其中利用了1.3公里的机耕路,穿越圩田的线路采用钢渣和粉煤灰为垫料基础,最大纵坡2.5%。1985年年初动工,当年7月全部竣工。1987年5月改建水泥路,当年12月竣工,为马鞍山市第一条水泥公路,路面宽9米,水泥层厚22厘米,路况较好。
[乡村公路]
一、葛阳路起自跃进桥东侧,东北行经葛阳山南麓,至娘娘山出省界与江苏铜矿山连接,境内全长7.4公里。该路始建于1960年,1981年进行全线大修。大修后部分路段路基宽9米,路面宽7米,路况有所改善。
二、曙光路因在曙光村境内而得名。起自宁芜公路47.5公里处,向西延伸至马钢三铁厂止,全长2.1公里。泥结碎石路面,路基宽度不一,东段宽达8~9米,西段宽仅5~6米,双车交会时有困难。沿线为慈湖乡蔬菜基地,东段至塘盆路叉道口的路基较好,晴雨天均能通车。
三、临江路又称薛家凹路,起自大庆路,经马钢焦化厂至薛家凹江边码头。全线长1.8公里,原系砂石路面,后因十七冶水泥厂及马钢焦化厂车辆进出频繁,遂将部份道路改筑水泥大道,路面宽7~8米,符合技术标准要求,全线无桥梁。
四、霍里路由霍里山至霍里镇,为泥结碎石路面,长约4.6公里。原属采秣公路一段,始建于民国21年(1932)。1958年马向公路建成通车后,霍里路作为辅助支线。路宽4~6米,能保持晴雨通车。
五、濮塘路起自濮塘镇,东行至江苏界,全长4.2公里。全线处于山区,蜿蜒曲折,起伏较大。为碎石路面,路宽4~5米。
六、印山路又称佳山路。起自采向路6.5公里处,向南至佳山乡政府,全长6.5公里。是佳山乡通往市区的唯一通道,路宽4~6米,砂石路面。沿线地势平坦,视线良好,可晴雨通车。
[厂区公路]
马鞍山境内厂区公路纵横交错,多处与市区道路和干线公路相接,其中以马钢公司各厂矿之间的公路为多。最早的厂区公路建于民国31年(1942),由今马钢第一炼铁厂至江边老碎矿场,为简易公路,宽4米,长约2公里,泥结碎石路面。建国后,随着马钢的发展和地方工业的崛起,厂区公路迅速发展。截止1987年,仅马钢公司就有厂区公路28条,总长28公里。马钢公司设有专门机构、人员和设备进行管护。其中以长4.8公里、宽10米的马钢大道为重点保障公路,同时加强对三台路、西村路、平湖路、焦化路、初轧路等厂际干线的维修、保养。各厂矿内部的道路,由厂矿自行管理和使用。马钢厂区公路施工技术标准较高,一般路段均可通行载重汽车。其公路类型有水泥混凝土、沥青、砂石、钢渣和土路等5种,永久性路面比重大,其中水泥路面占20%,沥青路面占75%。
[桥梁涵洞]
一、古代桥梁据史籍记载:马鞍山地区最早的木质结构桥梁是东晋谢尚所建的谢公桥,距今约1500多年。其次是北宋初年,宋伐南唐时在采石江面架设的浮桥。明代建造较早的石拱桥有四喜桥和外灌渡桥,木质结构的有回龙桥和征住桥。民国时期,马鞍山境内尚存古桥45座,大部分是清代所建或重建。如今这些古桥或改建为现代桥梁,或改为涵洞,或仅存遗址。现存的古桥只有8座,其中花庙桥还保存着原有建筑风貌。
1、谢公桥在采石镇东南采当古道上,跨四喜桥港,相传系东晋镇西将军谢尚所建。旧为木结构桥梁,民国3年(1914)经采石人谢某捐资,砌石重建。桥长7.5米,宽4.2米,高3.5米,系单孔石拱桥。现尚可行人。
2、永丰桥在佳山乡小南村以南约400米处,民国元年(1912),采石人谢熏募捐重建。桥长9.5米,宽4.4米,高3.3米,为单孔石拱桥。
3、里灌渡桥在佳山乡东湖村境内,跨灌渡河(今采石河),俗称里桥,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十九年(1754),太平府知府朱肇基倡募重建。民国元年,落星村人陈荣浩出资再建。桥长47米,宽6.7米,高7.7米,为3孔石拱桥。现保存比较完整。
4、丁周桥位于佳山乡马塘村,跨灌渡河,民国初崩坍殆尽。民国11年(1922),采石人芮虎臣独资重建。桥长40米,宽5.2米,高4米,为3孔石拱桥。
5、花庙桥在霍里镇西1.5公里处的霍里公路上,跨下涧溪。原系木桥,民国10年(1921),霍里人周郎斋募捐改建为石桥。桥长26米,宽4.5米,高3.5米,为3孔石拱桥。现仍通行车辆。
二、公路桥梁市境公路桥梁共有16座。其中宁芜公路5座,联合公路1座,马濮公路5座,采向公路2座,向丹公路3座。
1、慈湖桥在宁芜公路46.2公里处,跨慈湖河。始建于民国21年(1932),为半永久性木架结构桥。1969年改建成3孔石拱桥,全长30米,孔宽6米,桥面宽7米,荷载12吨。1984年在原地重建钢筋混凝土T型桥梁,1985年7月建成通车。重建后为两墩三跨,全长42米,宽18米,比原桥抬高2.2米,荷载18吨。因桥身抬高,桥堍两端大面积填土引坡,各延长200余米、
2、平湖桥在宁芜公路50.15公里处,原名子孙桥。民国21年改建为洋松木桩桥。1969年复改为石板钢筋混凝土单孔桥,孔宽5.5米,全长6.5米,桥面宽4.7米,荷载15吨。1985年再次改建,全长9米,桥面宽16米,其中车行道宽14米,人行道备宽1米,1987年7月竣工。
3、西村桥在宁芜公路50.9公里处,跨慈湖河支流。原名横城铺桥。清乾隆十五年(1750)经过修缮。民国9年(1920),采石人芮裕国出资重建。1962年改建成水泥板单孔桥。1969年重点加固桥墩,增砌八字坡墙,孔宽6米,全长7米,宽7米,荷载15吨,1985年在一侧加宽7.4米,1987年7月竣工,桥宽增至14.7米。
4、采石桥在宁芜公路57.8公里处,跨采石河支流。始建于民国21年,木架结构。1970年改建为单孔石拱桥,孔宽6米,全长15.5米,桥面宽8.3米,荷载12吨。1983年又经加固整修,改水泥栏杆为铁栏杆,并延伸至桥堍。
5、外桥即外灌渡桥,在宁芜公路59.8公里处,跨采石河。始建于民国21年,系沿用古官道上外桥之名,易地兴建的公路木桩桥。1970年改建成4孔石拱桥。孔宽6米,全长37米,宽8米,荷载12吨。1983年又经整修,改水泥桥栏为铁栏,并延伸至桥堍。
6、冯家桥在冯桥乡丰收村境内、马濮公路1.75公里处,跨慈湖河。清光绪年间(1875~1908)由当地民众募捐兴建。60年代改建成9孔石拱桥,孔宽又米,全长31米,宽4.5米,荷载12吨。
7、霍里桥在市园林场场部附近、马濮公路6.4公里处。原名园林桥。60年代改建为3孔石拱桥,水泥混凝土桥栏,孔宽2米,全长9.6米,宽4.5米,荷载8吨。
8、马步桥在霍里镇新庄村附近、马濮公路8.2公里处。60年代改为3孔石拱桥,孔宽1.7米,全长9.9米,桥面净宽6.5米,荷载10吨。
9、横塘桥在濮塘镇横塘村境内、马濮公路15.2公里处。原名虹塘桥。为3孔石桥。孔宽1.8米,全长9米,宽4米,荷载10吨。
10、濮塘桥在濮塘镇北、马濮公路18.3公里处。桥身不在线路上,折入濮塘街道口。钢筋混凝土板3孔桥,孔宽2.6米,全长10米,桥宽4.5米,荷载12吨。
11、沟南桥在采石镇东、采向公路1公里处。原为木桩小桥。民国19年(1930)改建成石桥。建国后整修采向公路时,增宽桥面,拆除栏杆,改为盖桥涵洞形式,长3米,跨径1米。1984年,桥面拓宽至12米。
12、四顾桥在沟南桥东、采向公路1.5公里处,又名四姑桥、师姑桥。清光绪年间由乡民募捐建成木桩小桥。1963年改为水泥预制平板桥。桥面覆盖焦油磨耗层,无护栏,与平板涵洞无异。一墩两跨,跨径1米,全长4米。1984年,桥随路面拓宽至12米。
13、杜塘桥在向丹公路350米处,原为小桥,1975年新建桥墩,加宽跨度,建成单孔钢筋混凝土平板桥,孔宽6米,跨径5米,全长6米,荷载18吨。
14、锁库桥在马濮公路与向丹公路交会处,系1975年由涵洞扩建的单孔平板桥。钢筋混凝土桥墩,孔宽6米,全长8米,水泥护栏,荷载20吨。
15、长塘桥在向丹公路4.1公里处,系单孔平板桥,无栏杆,八字护坡。孔宽4本,全长8米,荷载20吨。1975年经过整修。
16、昭明桥在联合公路1.4公里处,跨慈湖河为马—和汽车轮渡配套工程。1985年5月动工兴建,当年9月建成。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60米,宽12米,三孔,每孔宽9~15米,荷载20吨。
三、涵洞市境共有永久性公路涵洞263道,其中宁芜公路43道,马向公路35道,采向公路30道,向丹公路17道,马濮公路83道,乡村道路55道。涵洞类型分粗口径铁管涵、混凝土石板涵、水泥管涵、预制水泥盖板涵、水泥预制管涵等,口径一般都在30~60厘米之间,涵面盖土在50~100厘米以上,部分涵管有石砌护墙。1979年以前,每遇洪涝常出现因涵洞淤塞而水漫路面现象。80年代以后,公路两侧顺线排放设施大力改善,水漫现象逐步减少。但遇到干旱和洪涝时,乡村道路时有断路放水事情发生。
[公路养护]
马鞍山市最早的公路管理机构是1959年8月成立的市汽车管理站。1963年1月改为市公路管理站。其后几度与车辆监理部门合署办公。“文革”期间一度与市政公司合并。1985年改为市公路管理局,为市交通局下属事业单位,辖市公路管理站和当涂县公路管理站,承担市境各条公路的保养维护与养路费征收等工作。
一、道班建设马鞍山公路道班设置,随着线路量、级变动和路幅扩展等因素有过多次分合调整。60年代前期,管养砂石路面,保养周期短,劳动强度大,保养里程相应较短。先后设有采石、慈湖、三台、佳山、向山、平山头等道班,每个道班不足10人,营养里程不足10公里。70年代一度将道班人员集中生产,同吃、同住、同劳动,谓之大道班。由于公路养护线长面广,不适宜组织大道班,1980年后又恢复原来道班。现设采石、慈湖、兴和道班3个,实行划段分管包干,按各道班实有人员定额分派管养任务,道班劳动条件大有改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二、小修保养公路小修保养由分管道班按公路专业定额标准,分段定员、定任务、定费用、定质量进行常年维修,遇到严重自然灾害和水毁、塌方,则另组织力量抢险。小修费用纳入省公路建设经费计划内开支,所需工费、料费、杂费均归入线路小修项目,其标准因公路干支线性质、行车密度、自然条件、路面宽窄而不等。马鞍山公路油路按每年每千平方米180元,支线油路折半包干使用。多年来,由于马鞍山车辆密度大,重型车辆多,路面易损耗等原因,小修保养工程量逐年增加,小修费用屡有超支,定额保养人员紧缺。1985年小修保养经费11.8万元,原则上按管养地段面积,由采石、慈湖、兴和道班支配使用,按报修项目计划经站工程技术人员核实后,交付经办备料,然后施工,按支出性质分项列入线路小修保养科目,结算盈亏。
三、防洪抢险马鞍山地区的公路易遭洪涝灾害,每年梅雨季节,多发生水毁公路现象。民国22年至24年,连年水患,道路冲毁,桥梁淹没。建国后,也时有此类现象发生,特别是1954年的大水给公路造成极大灾害。1979年、1982年、1983年相继出现长江高水位,局部公路遭受水毁破坏。马向公路5公里建材二厂附近,地势低洼,暴雨过后,公路积水连片。采向公路3公里平山头高坡下端,涵闸导水不及,两侧水位高低悬殊,水溢公路现象时有发生。马濮公路冯家桥和霍里桥,常因慈湖河水骤涨,排水受阻,公路桥两侧基础部位被洪水掏空,造成坍陷,交通中断。宁芜公路42公里处新建大排水闸,遭大雨冲刷,基础松动,路堤侵蚀严重,坍方60余立方米。每年洪水期间,公路管理部门都组织防洪排涝机构,分片负责,派人值班,组织抢险队伍,保证及时通车。
四、公路绿化市公路管理部门成立初期,即把公路绿化列为冬、春季节中心任务。但因管理跟不上,树种选择不当,培植方法不科学,公路绿化成活率一直不高。1963年3月起,市公路管理部门加强对行道树培育管理,积极宣传爱树护树重要性,并合理解决树权、收益及经费等问题,公路沿线绿化渐有起色。1979年根据国家颁布的《森林保护法》,对公路行道树实行国栽国有,队栽队有,民栽民有,收益分成的办法后,市公路站开始与采向公路、马濮公路沿线农村分别签订栽植公路行道树的公约,进行有计划修枝,更新树种,双方受益,效果良好。1981年,宁芜公路技术等级提高,42~47公里,54~60公里行道树全部更新,统一栽种悬铃木,间植女贞,当年成活。1982年以来,各条公路线上,基本做到了缺棵添、缺行补、死棵换、歪棵扶的简便速效栽植。每年补棵、移栽、更新、扶直树苗约万棵左右。1984年,宁芜线慈湖、采石间路面大修,行道树有计划作了移栽,漏棵均于1985年更新补齐。
五、养路机械60年代初,养路工具大都为人工操作,道班工人使用铁锹、扫帚、铁镐、小板车之类的简单工具,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当时公路部门只有1部2.5吨的旧嘎斯汽车装运石料,施工主要依靠小板车拉料、运料、倒料,人工扫平,人拉石磙压路。若遇公路纵坡,劳动强度更大。至70年代以后,养路机械化程度开始逐年提高。1971年春季,始置第一台10吨压路机,工人第一次从背拉石磙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次年又增添了1台小型压路机,2台江淮牌汽车,工人的劳动条件逐渐有所改善。1975年春,公路站的职工成功地仿制了1台固定装置的12吨的大油锅,安置了2台油泵,从油池装车、放油、浇油,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改变了过去用油桶卸油、工地烧油、人力提运的笨重劳动,并取消各个施工点的小油锅,以节省燃料,减少污染,这一措施提高工效近4倍。至1987年,市公路局有主要养路机械19台,普遍使用工程车、压路机、装载机、洒布机等现代化养路机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六、养路费征收马鞍山市养路费征收工作,原由地方财政部门征办,1959年8月后由交通公路部门接办。当时制度不健全,征收指标不明确,漏交现象严重,以路养路缺乏经费保障。1979年以后,市公路管理部门坚决执行国家关于养路费征收的有关规定,采取上门催收和上路查收两种收费形式,在采石、慈湖、向山3个公路检查站配合下,检查过往车辆养路费交纳情况,还不定期组织力量在交通道口突击检查,漏交现象逐步减少。1985年实征养路费905万元,比1970年征收额增加9倍。
马鞍山地区的陆路交通在明、清以后有了较大发展。到民国初年,境内已有以京芜官道为主干的6条道路,总长150余华里,形成了以采石镇为中心的陆路交通网。
一、京芜官道是南京至芜湖的过境道路,由江宁县入境,南经褚家桥、慈湖镇、子孙桥、双板桥、西村桥、征往桥、回龙桥、采石镇、四喜桥、外灌渡桥入当涂县,境内全长27华里。该道铜井以下路段在明万历以前为土路,每逢阴雨,往来行人苦于泥泞。万历七年(1579),太平府同知龙宗武兴工铺路,功几半而告停。万历四十六年(1618),监察御史田生金鸠工续修,亦未竣而罢。后徽州人郑耀父子又捐资修其圮废,砌以砖石,往来称便。官道自慈湖、采石街心穿过,路面均用条石铺筑,宽2.5米。是当时南京至芜湖的主要通道。
二、采当里路由采石镇南行,经谢公桥、永丰桥、里灌渡桥入当涂县,境内全长7华里,与京芜官道大致平行。因在官道内侧,故称里路。该路昔日过往商旅频繁,现尚能行人。
三、采秣乡道由采石镇下江口向东,经城隍庙、玄坛庙、狗卵桥、四姑桥、王家店、平山头、霍罗村、花庙桥、霍里镇,又折向北,经红硃岘、新庄、庙资岘、陇上、板山、中溪、行山村,入江苏界达秣陵关,境内全长39华里。民国21年(1932)在原路基上曾修建简易公路。该路西段(即今采石至建材二厂)为采向公路一部分,其东段霍里至江苏边界今为马濮公路一部分。
四、慈丹乡道由慈湖镇东南行,经上湖村、霍里镇、茅草陇、长塘、山东岘,入当涂县界达小丹阳镇,境内全长45华里,是当时重要的粮食运输线。
五、和濮乡道由当涂县北和尚桥入境,经迪里村、双松、杜塘,至濮塘镇苏皖界牌,全长23华里。
六、和霍乡道由当涂县北和尚桥入境,经杨巷村、山东岘、溪,至霍里镇,全长10华里。
[干线公路]
马鞍山境内唯一的干线公路是宁芜公路马鞍山段,为205国道皖境南段之首段。由江苏江宁县入境,经慈湖、采石,入当涂县界,纵贯市境18公里,其中油路面15公里,水泥路面3.4公里,桥梁5座,交会铁路道口6处。宁芜公路原名京芜公路,始建于民国18年(1929),由安徽省建设厅募集公债,招商承包修建。该路段多经圩田,地势低洼,填方备料极为费工。民国22年(1933)6月,全线竣工通车。路基宽8米,路面宽3米,为泥结碎石结构。原路基动用农田泥土堆砌夯实、碾平、铺石而成,质量低劣,时有沉陷。建国后,京芜公路改名为宁芜公路,马鞍山路段由芜湖公路段第一养护工区管养。直到1959年,该路仍为泥结碎石路面,净宽不足6米,桥梁多为木质结构。是年市汽车管理站(公路管理站前身)建立后,宁芜公路才正式纳入市公路养护计划。1965年,市公路站开始利用马钢焦化厂的煤焦油对路段进行浇铺处理。两年后,全线改为6米宽的黑色油路面,公路质量始有较大提高。1970年又对宁芜线上的慈湖桥、西村桥、采石桥及外桥进行加固修整,使桥面的荷载由8吨提高到12吨。从1980年起,宁芜公路经分段石砌路肩边坡和排水沟渠,实行田路分家,并相继完成24公里处、53.3公里处、56.2公里处的3处降坡加宽和裁弯取直工程,改善了来往会车的视线,提高了行车速度。1984年8月,市政府决定将采石至慈湖之间的8公里路面全面拓宽。在沿线各单位的大力协作下,拆迁房屋1.5万平方米,整平路基6.7万平方米,片石砌岸2.3万米,疏通水沟6000米。拓宽后的路基达18~20米,路面净宽12米。1985年,慈湖桥又在原址进行了重建,新桥比老桥抬高2.2米,消除了潮汛期的水患威胁。经整修后的这段国家干线公路,路面平整,线型流畅,等级标准由原来的三级提高到二级或二级以上。1987年12月1日,宁芜公路马钢二厂站道口实行红绿灯信号控制,解决了因马钢火车调车作业频繁,长期影响公路交通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宁芜公路的通过能力。
[支线公路]
一、马向公路起自湖东路与花山路的平交道口(原起跃进桥),东南行经建材二厂、兴和入向山镇,全长10.85公里。全线无桥梁,沿线地势多起伏,是市重点保障公路。该路始建于1957年,1958年建成通车,为泥结碎石路面,施工技术严格,质量高于市内早期所有公路标准。路基宽10~12米,路面宽9米。路面平整,排水畅通。当时最大纵坡6.5%,平曲线最小半径为40米。各类标志牌、里程牌、百米桩齐全,绿树成荫,与采向公路相互连接。1966年起,该路分段浇筑黑色油路面,至1968年全线完工。1976年又在该路6公里处进行粉煤灰三合土整体基础试点获得成功,继而在全线普遍推广使用。1980年6月,复对马向路3.5公里处的500米险坡进行降坡。1983年8月完成八亩塘零公里处裁弯降坡工程后,马向路最大纵坡为30%,弯道半径在450米以上。
二、向丹公路起自向山镇,经杜塘、锁库、陶村、山东岘,入江苏界,再经泗龙、西山达当涂县小丹阳镇。全线长15.5公里(其中江苏境内长8.6公里),马鞍山市境内6.9公里。70年代以前,江苏境内已建成7.6公里砂石路面,仅留有与马鞍山相衔接的1公里路段尚未兴建。1972年,市公路部门与江苏省江宁县公路管理部门会同勘测,商定筑路技术标准、线型走向、定线、设站等问题,各自承担境内路段的施工。1976年全线通车,1978年浇筑黑色油路面。路基宽10米,路面宽6米,沿线树木茂盛,路标齐全。向丹公路的建成通车,缩短了马鞍山与苏南、上海、浙江等地之间的路程,促进了同上述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三、马濮公路俗称市郊公路。起自马向公路2.24公里处,东北行经冯桥乡、园林场、霍里变电所、新庄、双板、上北庄、盆山农场、蜈蚣庙、濮塘镇、至锁库与向丹公路衔接,长24.25公里,环绕马鞍山市腹地,全线绝大部分路段处在丘陵地带。马濮公路原为简易公路,砂石路面,路面宽仅4米。1971~1982年,经逐年分段加固拓宽,浇筑黑色油路面18公里,路基宽近7米,初能双车交会。1986年,经过全面拓宽,路基增宽至12米,路面宽7米,均为砂石结构。
四、采向公路起自采石,经王家店、平山头、迄于马向公路4.8公里处的建材二厂,全长6.8公里。该路为原采秣公路西段,始建于民国21年(1932),因多年失修,路况极差。建国后,该路经过周期性循环维修,尚能保持通车。1967年,又经整修,片石加固,灌浆补强,修复路肩边沟,路况稍有好转。次年复改为黑色焦油路面,路面宽5米,双车可勉强交会。70年代初,采向公路再次拓宽为6~7米,沿线广栽行道树。1972年,又将该路平山头西200米处易遭洪水冲刷的300米低洼路面抬高路基1米以上,建造大型过路涵洞,解除了水患威胁。1984年,采向公路经全面改造,使用粉煤灰做路基垫层,拓宽后路基宽14米,油路面宽12米,最大纵坡不超过2%,除个别路段外,基本达到国家二级公路标准。
五、联合公路该路为马和汽车轮渡引渡线,取马鞍山市与和县联合修筑之意命名。东起化工路,经昭明桥至江边,再经汽车轮渡过江至和县石跋河,行2.5公里至濮陈集与柘(皋)乌(衣)公路相接,全长5.3公里,其中马鞍山境内2.8公里。该路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12米,路线选择较为合理,其中利用了1.3公里的机耕路,穿越圩田的线路采用钢渣和粉煤灰为垫料基础,最大纵坡2.5%。1985年年初动工,当年7月全部竣工。1987年5月改建水泥路,当年12月竣工,为马鞍山市第一条水泥公路,路面宽9米,水泥层厚22厘米,路况较好。
[乡村公路]
一、葛阳路起自跃进桥东侧,东北行经葛阳山南麓,至娘娘山出省界与江苏铜矿山连接,境内全长7.4公里。该路始建于1960年,1981年进行全线大修。大修后部分路段路基宽9米,路面宽7米,路况有所改善。
二、曙光路因在曙光村境内而得名。起自宁芜公路47.5公里处,向西延伸至马钢三铁厂止,全长2.1公里。泥结碎石路面,路基宽度不一,东段宽达8~9米,西段宽仅5~6米,双车交会时有困难。沿线为慈湖乡蔬菜基地,东段至塘盆路叉道口的路基较好,晴雨天均能通车。
三、临江路又称薛家凹路,起自大庆路,经马钢焦化厂至薛家凹江边码头。全线长1.8公里,原系砂石路面,后因十七冶水泥厂及马钢焦化厂车辆进出频繁,遂将部份道路改筑水泥大道,路面宽7~8米,符合技术标准要求,全线无桥梁。
四、霍里路由霍里山至霍里镇,为泥结碎石路面,长约4.6公里。原属采秣公路一段,始建于民国21年(1932)。1958年马向公路建成通车后,霍里路作为辅助支线。路宽4~6米,能保持晴雨通车。
五、濮塘路起自濮塘镇,东行至江苏界,全长4.2公里。全线处于山区,蜿蜒曲折,起伏较大。为碎石路面,路宽4~5米。
六、印山路又称佳山路。起自采向路6.5公里处,向南至佳山乡政府,全长6.5公里。是佳山乡通往市区的唯一通道,路宽4~6米,砂石路面。沿线地势平坦,视线良好,可晴雨通车。
[厂区公路]
马鞍山境内厂区公路纵横交错,多处与市区道路和干线公路相接,其中以马钢公司各厂矿之间的公路为多。最早的厂区公路建于民国31年(1942),由今马钢第一炼铁厂至江边老碎矿场,为简易公路,宽4米,长约2公里,泥结碎石路面。建国后,随着马钢的发展和地方工业的崛起,厂区公路迅速发展。截止1987年,仅马钢公司就有厂区公路28条,总长28公里。马钢公司设有专门机构、人员和设备进行管护。其中以长4.8公里、宽10米的马钢大道为重点保障公路,同时加强对三台路、西村路、平湖路、焦化路、初轧路等厂际干线的维修、保养。各厂矿内部的道路,由厂矿自行管理和使用。马钢厂区公路施工技术标准较高,一般路段均可通行载重汽车。其公路类型有水泥混凝土、沥青、砂石、钢渣和土路等5种,永久性路面比重大,其中水泥路面占20%,沥青路面占75%。
[桥梁涵洞]
一、古代桥梁据史籍记载:马鞍山地区最早的木质结构桥梁是东晋谢尚所建的谢公桥,距今约1500多年。其次是北宋初年,宋伐南唐时在采石江面架设的浮桥。明代建造较早的石拱桥有四喜桥和外灌渡桥,木质结构的有回龙桥和征住桥。民国时期,马鞍山境内尚存古桥45座,大部分是清代所建或重建。如今这些古桥或改建为现代桥梁,或改为涵洞,或仅存遗址。现存的古桥只有8座,其中花庙桥还保存着原有建筑风貌。
1、谢公桥在采石镇东南采当古道上,跨四喜桥港,相传系东晋镇西将军谢尚所建。旧为木结构桥梁,民国3年(1914)经采石人谢某捐资,砌石重建。桥长7.5米,宽4.2米,高3.5米,系单孔石拱桥。现尚可行人。
2、永丰桥在佳山乡小南村以南约400米处,民国元年(1912),采石人谢熏募捐重建。桥长9.5米,宽4.4米,高3.3米,为单孔石拱桥。
3、里灌渡桥在佳山乡东湖村境内,跨灌渡河(今采石河),俗称里桥,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十九年(1754),太平府知府朱肇基倡募重建。民国元年,落星村人陈荣浩出资再建。桥长47米,宽6.7米,高7.7米,为3孔石拱桥。现保存比较完整。
4、丁周桥位于佳山乡马塘村,跨灌渡河,民国初崩坍殆尽。民国11年(1922),采石人芮虎臣独资重建。桥长40米,宽5.2米,高4米,为3孔石拱桥。
5、花庙桥在霍里镇西1.5公里处的霍里公路上,跨下涧溪。原系木桥,民国10年(1921),霍里人周郎斋募捐改建为石桥。桥长26米,宽4.5米,高3.5米,为3孔石拱桥。现仍通行车辆。
二、公路桥梁市境公路桥梁共有16座。其中宁芜公路5座,联合公路1座,马濮公路5座,采向公路2座,向丹公路3座。
1、慈湖桥在宁芜公路46.2公里处,跨慈湖河。始建于民国21年(1932),为半永久性木架结构桥。1969年改建成3孔石拱桥,全长30米,孔宽6米,桥面宽7米,荷载12吨。1984年在原地重建钢筋混凝土T型桥梁,1985年7月建成通车。重建后为两墩三跨,全长42米,宽18米,比原桥抬高2.2米,荷载18吨。因桥身抬高,桥堍两端大面积填土引坡,各延长200余米、
2、平湖桥在宁芜公路50.15公里处,原名子孙桥。民国21年改建为洋松木桩桥。1969年复改为石板钢筋混凝土单孔桥,孔宽5.5米,全长6.5米,桥面宽4.7米,荷载15吨。1985年再次改建,全长9米,桥面宽16米,其中车行道宽14米,人行道备宽1米,1987年7月竣工。
3、西村桥在宁芜公路50.9公里处,跨慈湖河支流。原名横城铺桥。清乾隆十五年(1750)经过修缮。民国9年(1920),采石人芮裕国出资重建。1962年改建成水泥板单孔桥。1969年重点加固桥墩,增砌八字坡墙,孔宽6米,全长7米,宽7米,荷载15吨,1985年在一侧加宽7.4米,1987年7月竣工,桥宽增至14.7米。
4、采石桥在宁芜公路57.8公里处,跨采石河支流。始建于民国21年,木架结构。1970年改建为单孔石拱桥,孔宽6米,全长15.5米,桥面宽8.3米,荷载12吨。1983年又经加固整修,改水泥栏杆为铁栏杆,并延伸至桥堍。
5、外桥即外灌渡桥,在宁芜公路59.8公里处,跨采石河。始建于民国21年,系沿用古官道上外桥之名,易地兴建的公路木桩桥。1970年改建成4孔石拱桥。孔宽6米,全长37米,宽8米,荷载12吨。1983年又经整修,改水泥桥栏为铁栏,并延伸至桥堍。
6、冯家桥在冯桥乡丰收村境内、马濮公路1.75公里处,跨慈湖河。清光绪年间(1875~1908)由当地民众募捐兴建。60年代改建成9孔石拱桥,孔宽又米,全长31米,宽4.5米,荷载12吨。
7、霍里桥在市园林场场部附近、马濮公路6.4公里处。原名园林桥。60年代改建为3孔石拱桥,水泥混凝土桥栏,孔宽2米,全长9.6米,宽4.5米,荷载8吨。
8、马步桥在霍里镇新庄村附近、马濮公路8.2公里处。60年代改为3孔石拱桥,孔宽1.7米,全长9.9米,桥面净宽6.5米,荷载10吨。
9、横塘桥在濮塘镇横塘村境内、马濮公路15.2公里处。原名虹塘桥。为3孔石桥。孔宽1.8米,全长9米,宽4米,荷载10吨。
10、濮塘桥在濮塘镇北、马濮公路18.3公里处。桥身不在线路上,折入濮塘街道口。钢筋混凝土板3孔桥,孔宽2.6米,全长10米,桥宽4.5米,荷载12吨。
11、沟南桥在采石镇东、采向公路1公里处。原为木桩小桥。民国19年(1930)改建成石桥。建国后整修采向公路时,增宽桥面,拆除栏杆,改为盖桥涵洞形式,长3米,跨径1米。1984年,桥面拓宽至12米。
12、四顾桥在沟南桥东、采向公路1.5公里处,又名四姑桥、师姑桥。清光绪年间由乡民募捐建成木桩小桥。1963年改为水泥预制平板桥。桥面覆盖焦油磨耗层,无护栏,与平板涵洞无异。一墩两跨,跨径1米,全长4米。1984年,桥随路面拓宽至12米。
13、杜塘桥在向丹公路350米处,原为小桥,1975年新建桥墩,加宽跨度,建成单孔钢筋混凝土平板桥,孔宽6米,跨径5米,全长6米,荷载18吨。
14、锁库桥在马濮公路与向丹公路交会处,系1975年由涵洞扩建的单孔平板桥。钢筋混凝土桥墩,孔宽6米,全长8米,水泥护栏,荷载20吨。
15、长塘桥在向丹公路4.1公里处,系单孔平板桥,无栏杆,八字护坡。孔宽4本,全长8米,荷载20吨。1975年经过整修。
16、昭明桥在联合公路1.4公里处,跨慈湖河为马—和汽车轮渡配套工程。1985年5月动工兴建,当年9月建成。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60米,宽12米,三孔,每孔宽9~15米,荷载20吨。
三、涵洞市境共有永久性公路涵洞263道,其中宁芜公路43道,马向公路35道,采向公路30道,向丹公路17道,马濮公路83道,乡村道路55道。涵洞类型分粗口径铁管涵、混凝土石板涵、水泥管涵、预制水泥盖板涵、水泥预制管涵等,口径一般都在30~60厘米之间,涵面盖土在50~100厘米以上,部分涵管有石砌护墙。1979年以前,每遇洪涝常出现因涵洞淤塞而水漫路面现象。80年代以后,公路两侧顺线排放设施大力改善,水漫现象逐步减少。但遇到干旱和洪涝时,乡村道路时有断路放水事情发生。
[公路养护]
马鞍山市最早的公路管理机构是1959年8月成立的市汽车管理站。1963年1月改为市公路管理站。其后几度与车辆监理部门合署办公。“文革”期间一度与市政公司合并。1985年改为市公路管理局,为市交通局下属事业单位,辖市公路管理站和当涂县公路管理站,承担市境各条公路的保养维护与养路费征收等工作。
一、道班建设马鞍山公路道班设置,随着线路量、级变动和路幅扩展等因素有过多次分合调整。60年代前期,管养砂石路面,保养周期短,劳动强度大,保养里程相应较短。先后设有采石、慈湖、三台、佳山、向山、平山头等道班,每个道班不足10人,营养里程不足10公里。70年代一度将道班人员集中生产,同吃、同住、同劳动,谓之大道班。由于公路养护线长面广,不适宜组织大道班,1980年后又恢复原来道班。现设采石、慈湖、兴和道班3个,实行划段分管包干,按各道班实有人员定额分派管养任务,道班劳动条件大有改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二、小修保养公路小修保养由分管道班按公路专业定额标准,分段定员、定任务、定费用、定质量进行常年维修,遇到严重自然灾害和水毁、塌方,则另组织力量抢险。小修费用纳入省公路建设经费计划内开支,所需工费、料费、杂费均归入线路小修项目,其标准因公路干支线性质、行车密度、自然条件、路面宽窄而不等。马鞍山公路油路按每年每千平方米180元,支线油路折半包干使用。多年来,由于马鞍山车辆密度大,重型车辆多,路面易损耗等原因,小修保养工程量逐年增加,小修费用屡有超支,定额保养人员紧缺。1985年小修保养经费11.8万元,原则上按管养地段面积,由采石、慈湖、兴和道班支配使用,按报修项目计划经站工程技术人员核实后,交付经办备料,然后施工,按支出性质分项列入线路小修保养科目,结算盈亏。
三、防洪抢险马鞍山地区的公路易遭洪涝灾害,每年梅雨季节,多发生水毁公路现象。民国22年至24年,连年水患,道路冲毁,桥梁淹没。建国后,也时有此类现象发生,特别是1954年的大水给公路造成极大灾害。1979年、1982年、1983年相继出现长江高水位,局部公路遭受水毁破坏。马向公路5公里建材二厂附近,地势低洼,暴雨过后,公路积水连片。采向公路3公里平山头高坡下端,涵闸导水不及,两侧水位高低悬殊,水溢公路现象时有发生。马濮公路冯家桥和霍里桥,常因慈湖河水骤涨,排水受阻,公路桥两侧基础部位被洪水掏空,造成坍陷,交通中断。宁芜公路42公里处新建大排水闸,遭大雨冲刷,基础松动,路堤侵蚀严重,坍方60余立方米。每年洪水期间,公路管理部门都组织防洪排涝机构,分片负责,派人值班,组织抢险队伍,保证及时通车。
四、公路绿化市公路管理部门成立初期,即把公路绿化列为冬、春季节中心任务。但因管理跟不上,树种选择不当,培植方法不科学,公路绿化成活率一直不高。1963年3月起,市公路管理部门加强对行道树培育管理,积极宣传爱树护树重要性,并合理解决树权、收益及经费等问题,公路沿线绿化渐有起色。1979年根据国家颁布的《森林保护法》,对公路行道树实行国栽国有,队栽队有,民栽民有,收益分成的办法后,市公路站开始与采向公路、马濮公路沿线农村分别签订栽植公路行道树的公约,进行有计划修枝,更新树种,双方受益,效果良好。1981年,宁芜公路技术等级提高,42~47公里,54~60公里行道树全部更新,统一栽种悬铃木,间植女贞,当年成活。1982年以来,各条公路线上,基本做到了缺棵添、缺行补、死棵换、歪棵扶的简便速效栽植。每年补棵、移栽、更新、扶直树苗约万棵左右。1984年,宁芜线慈湖、采石间路面大修,行道树有计划作了移栽,漏棵均于1985年更新补齐。
五、养路机械60年代初,养路工具大都为人工操作,道班工人使用铁锹、扫帚、铁镐、小板车之类的简单工具,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当时公路部门只有1部2.5吨的旧嘎斯汽车装运石料,施工主要依靠小板车拉料、运料、倒料,人工扫平,人拉石磙压路。若遇公路纵坡,劳动强度更大。至70年代以后,养路机械化程度开始逐年提高。1971年春季,始置第一台10吨压路机,工人第一次从背拉石磙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次年又增添了1台小型压路机,2台江淮牌汽车,工人的劳动条件逐渐有所改善。1975年春,公路站的职工成功地仿制了1台固定装置的12吨的大油锅,安置了2台油泵,从油池装车、放油、浇油,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改变了过去用油桶卸油、工地烧油、人力提运的笨重劳动,并取消各个施工点的小油锅,以节省燃料,减少污染,这一措施提高工效近4倍。至1987年,市公路局有主要养路机械19台,普遍使用工程车、压路机、装载机、洒布机等现代化养路机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六、养路费征收马鞍山市养路费征收工作,原由地方财政部门征办,1959年8月后由交通公路部门接办。当时制度不健全,征收指标不明确,漏交现象严重,以路养路缺乏经费保障。1979年以后,市公路管理部门坚决执行国家关于养路费征收的有关规定,采取上门催收和上路查收两种收费形式,在采石、慈湖、向山3个公路检查站配合下,检查过往车辆养路费交纳情况,还不定期组织力量在交通道口突击检查,漏交现象逐步减少。1985年实征养路费905万元,比1970年征收额增加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