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以后,马鞍山农村普遍建立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向农民推广使用农药、化肥和农业机械。供销部门积极开展农业生产资料供销业务,沟通城乡物资交流,大力扶持农业生产。市供销社经营的农业生产资料主要有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农业机械等。1984年,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287万元,最高年份为320万元。
建市初期,化肥调拨对象主要是和县、含山等县。60年代末,扩大到整个滁县地区以及巢湖、阜阳、濉溪等县。1981年,市供销社农资公司成立后,每年拨入合成铵1.7~1.8吨。1984年化肥调入量1172吨,销售量9114吨。
农药在50年代初只有“敌敌畏”和“六六六”两个品种,以后农药品种逐渐增多,有乐果、苏化二○三(高效)、四○四九、二二三乳剂等。70年代末,又增加除草螟、杀虫栓,敌杀死、稻瘟净等。1979年从外地调入农药212吨。1983年调入42吨。农用塑料薄膜在1980年,曾被马鞍山郊区农民普遍使用,使用期一般可达两年,每年销量20~30吨。1980年以后,全面改用地膜育苗。地膜使用期虽只有一年,但价格低廉,受到农民欢迎。
农业机械在60年代前期销售量较大。70年代后,逐步转为配件经营,市产农业机械及配件的主要产品有:濮塘农机厂生产的脱粒机,慈湖农机厂生产的磨粉机、206磨片、米辊筒及米刀,市农机厂生产的稻机纹杆,四新街道生产的板车钢丝,市橡胶厂生产的板车内外车胎,市电机厂生产的3.5、5.5、10千瓦的电动机等。
附:计划物资供应
马鞍山市生产建设所需的计划物资,由市物资局下属的各专业公司分口进行分配和供应。1987年,市物资局下属有生产资料服务公司、木材公司、机电设备公司、金属材料公司、建筑材料公司、化工轻工公司、农业机械公司、燃料公司以及拆船加工公司等9个专业公司。
[生产资料服务公司]
市生产资料服务公司的前身是1962年建立的物资局生产资料服务科,1963年改称生产资料服务部。同年9月,成立生产资料服务公司。当时只有资金2万元,年销售额仅20余万元。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公司机构被撤销。1973年恢复机构,重新开展业务。1978年后,销售额逐年扩大。1980年,年销售达100万元,盈利8万余元。服务范围从立足本地,到面向省内外;从解决用户的小、少、难、急,到经营大宗物资,及时满足工农业生产的急需。1981年后,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公司采取代购、代销、代加工、代托运以及调剂余缺等多种形式,使物资供应工作越做越活。至1984年底,年销售额增至400余万元,盈利14万元。1985年公司通过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购进额583.1万元,比上年增长111.6%;销售收入619.5万元,比上年增长117.2%;实现利润38.69万元,比上年增长168.7%。1986年该公司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千方百计组织货源,扶植乡镇企业,实行直达供货,先后为铸管厂、圆钉厂、当涂黄山五联拉丝厂提供原材料500余吨,处理积压物资295吨,解决资金50余万元。1987年该公司先后为全市组织了6000余吨急需钢材,全年购进总额1380.7万元,销售额1475.1万元,实现利润75.83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木材公司]
市木材公司成立于1958年,原属市林业局领导。1960年木材包装公司成立,与木材公司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61年12月,该公司一度划属市经济计划委员会领导,并成立了采运专业队,有职工200人。1963年4月复归物资局管辖。1982年4月,市林化产品供应站成立。1984年2月,组建木材经营处和木材加工厂。1983年增设向山木材网点。公司主要经营各种松杂木、杉木、胶合板、纤维板,兼营林化产品。平均每年木材销售量2.5万立方米。1985年前,以计划经营为主。1985年后,由于南方材区取消统购统销制度,实行议购议销,公司开始改变多年来的计划调进和计划销售方法,自行进山组织货源和组织进口材。并采取上门服务、有奖推销、增设网点等办法组织供应,当年即销售2416立方米苏松材。1986年该公司为保证全市木材供应,多方设法筹集外汇25万美元,订购进口木材3000立方米,为向硫矿组织4000立方计划坑木。1987年,又为马钢提供1000多立方的大规格美松,缓和了市场木材供应紧张的局面。
[机电设备公司]
市机电设备公司成立于1964年11月,主要经营机电一、二、三类产品,经营品种规格4500多个。公司组建初期,进销额较低。1965年进货370.33万元,销售279.7万元,流动资金71.22万元。1966~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影响,亏损20余万元。1969年公司撤销,并入综合服务公司。1974年恢复业务,进销额逐年增大。1979年以后,公司加强企业管理,打破了物资分配、经营分工和按行政区划、隶属关系进行供应的界限,采取按需供货、敞开供应、联营承包等多种经营形式,进一步搞活了机电产品流通市场。1981~1983年,平均年销售630万元,平均年盈利13万元。1984年,该公司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企业管理,先后制订了10个部门的职责范围、15种工作制度、29个岗位责任制度,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当年盈利27万元,为1979年的4.73倍。1985年后,公司通过改善经营方式,采取承包供应、配套供应、预约供应、直达供应、零供和批供相结合等方法,提高了服务功能。1987年仅送货上门物资即达200余万元,销售汽车327辆,销售额达953.7万元。
[金属材料公司]
市金属材料公司成立于1965年10月,当时钢材供应量只有90吨,进销额5万元。1967年金属公司改为综合服务公司金属组。1973年公司机构恢复,当年钢材进货额达61.5万元,销售额69.67万元,经营品种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黑色金属主要有钢材、生铁,兼营焦炭;有色金属有铜、铝、铅、锌、锡等。为确保全市建设和用户需要,公司采取“保主保重、择优供应”的办法,确保重点工程的急需,对紧缺品种采取调剂和串换的办法进行解决。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公司金属供应量逐年增加。1978年进货额63.9万元,销售额728.9万元。1984年进货额增至1677.5万元,销售额增至1837.4万元,比1978年增长1.5倍。同时进一步改善服务方式,先后组织力量下厂服务243人次,调剂钢材400多吨,其中调剂市内315吨,市外137吨,通过调剂调度,全市送货上门14次,钢材360吨,直达4748吨。1985年以后,公司改变“封闭式”的计划分配方式,大力组织计划外货源,积极扶持乡镇企业,开展多种优质服务,进一步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
[建筑材料公司]
市建材公司成立于1973年12月,其前身是1965年成立的市建筑材料供应站。1968年9月,与化轻公司合并,组成化建公司。1969年一度并入物资综合服务公司。建站初期,主要经营水泥、玻璃、油毡、石棉瓦及少量的保温材料。随着马鞍山城市建设的发展,经营范围逐步扩大。1974~1977年,经营品种扩大到砖、瓦、沙、石、灰等30多种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产品。1978年后,砖、瓦、沙、石、灰划归建材工业公司经营。建筑材料公司经营耐火、冶铸材料、卫生陶瓷、水泥预制品及部分新型建筑材料。1984年扩大经营建筑沥青等80多种产品。为满足社会需要,全市建筑材料除计划供应外,公司还积极组织计划外供应。现计划外物资已占公司总资源的60~70%。其中计划外短缺产品如水泥、玻璃、油毡等主要靠钢材、水渣、硫酸渣等串换进货。1985年后,建材公司通过开展承包配套供应,发展经济协作,增设供应网点等方式,不断扩大销售,取得较好效益。
[化工轻工公司]
市化轻公司成立于1973年11月,其前身是1965年10月成立的中国化轻公司马鞍山供应站。1968年与市建筑材料供应站合并为化轻建材公司。1969年一度改为物资综合服务公司化建组,主要经营化工产品,有83个品种。其中统配产品有硫酸、硝酸、纯碱、烧碱、橡胶火工产品,另有部分部管下放产品。1981年前,化轻公司经营范围小,多数由上级部门计划分配,每年销售500~600万元。1984年公司狠抓企业管理,开展优质服务,坚持下厂下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销售额达931万元,利润17.4万元。1985年5月,该公司与市化工局联合组建马鞍山市化工市场信息站。全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5.7万元,仓库面积2800平方米,销售额增至1200万元,利润21万元。1986年后,公司转变经营思想,销售积压物资,实行直达供应。仅1987年一年,即就港就站供货200余吨,为用户节约费用1700余元。
[农业机械公司]
市农业机械公司成立于1973年12月,经营的衣机产品主要有各种类型的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排灌机、水泵以及各种农机配件和农用轴承等。在管理上实行分配与计划供应,同时发展地方产品,进行加工调剂,基本满足了郊区农机具和配件供应,农业机械一直实行保本经营。1984年经过企业整顿,提高管理水平,年销售额288万元,比1983年同期增长88.99%。当年公司还协作引进拖拉机223台,柴油机237台,各种水泵382台,各种轮胎4040套,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1985年,公司通过扩大供应网点,实行拆零供应、预约供应、代办运输业务,为用户排忧解难,取得明显效益。至1986年,年进货达351.8万元,年销售376.9万元,实现利润11.45万元。
[燃料公司]
市燃料公司成立于1958年8月,原名石油煤建公司。1979年11月,由商业局划属物资局领导。下辖宁芜路煤场,位于跃进桥东,是全市最大的储煤场。另有花山、雨山、向山、慈湖、金家庄5个煤店。所有煤炭均属国家统配,由省公司下达年度分配计划,市公司负责全市工业用煤和居民生活用煤的供应,以及煤炭加工机械的制造、安装和维修。现有打粉机2台、蜂窝机12台、小煤球机5台,月生产煤粉3万吨、蜂窝煤200万只、小煤球1.4万吨。1979年公司成立初期,首先对全市用煤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共查105个企业,制定116个产品燃料消耗定额,对工业用煤实行凭证定量计划供应。1981年又制定了厂矿企业“燃料管理考核办法”,根据考核情况,择优供应,保主保重。1980年下厂服务队成立,先后帮助日用煤2吨以上单位建立健全进煤验收、入炉计量、节约有奖、超用有罚等制度。并配合有关部门帮助砖瓦、钢球、化肥行业开展节约竞赛,举办节能培训班,促使煤耗大幅度下降。1984年定额平均下降5%。1985年,公司对市内汽车运煤实行单车承包。1986年为当涂博望、新博地区提供煤和焦炭各2000吨,组织计划外煤1.5万吨。1987年根据以需定进、确保供应的原则,多次派员走访用煤和用焦炭大户,并在“双增双节”运动中狠抓节煤工作。全年节煤1.48万吨,在省定的39种产品中,有30种产品煤耗低于规定水平,有10种产品低于同行业水平。
[拆船加工公司]
为充分利用马鞍山濒临长江的天然优势,缓和原材料紧张状况,市物资局于1984年11月成立拆船加工公司。公司成立后,购进两艘外轮开展拆解加工。第一艘是联邦德国1961年建造的“卡伏奥克那”轮,约5709轻吨,1984年在望夫山脚下冲滩,11月由市航管处拆解,拆解金属材料2000余吨。第二艘是联邦德国1955年建造的“爱民”轮,约6326轻吨,1985年6月冲滩,由马钢机动处拆解,年内加工成材2263吨,同时获得大量废旧有色金属。至1985年6月,该公司共销售圆钢450.91吨,船板200吨,有色金属33吨,销售额达67.28万元,实现利润3087元。1987年开展回收废旧钢铁换取成材业务,全年回收废钢铁4000余吨,缓解了部分单位金属材料的缺口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