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货币流通
[币制]
从辛亥革命到建国前夕,马鞍山地区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异常杂乱,先后有清代历朝铸造的铜钱,清末铸制的铜币、银元,民国时期各省铸制的铜币,国民政府铸制的铜质分币、银元和印制的纸质“法币”,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央银行、实业银行、通商银行以及中南、垦业、农商、四明、浙江兴业、豫鄂皖赣农民银行印制的纸币。此外还有安徽省地方银行发行的钞票、伪国民政府中央储蓄银行发行的储备票和国民政府发行的金元券等。
1949年4月马鞍山解放后,解放区华中银行和华北人民银行发行的50元和100元票面人民币随之在市面上流通。接着,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开始流通,同时明令禁止使用建国前国民政府发行的金元券。为了便于清理和结算债权债务,规定换算标准为每4000元金元券折合人民币1元。从当年下半年开始,在马鞍山流通的人民币面额分别为壹元、伍元、拾元、贰拾元、伍拾元、壹百元、贰百元、伍百元和壹千元。同年底,壹元、伍元、拾元、贰拾元人民币退出流通。1950年,开始流通伍千元和壹万元两种面额的人民币。1954年,伍万元券开始流通。1955年,流通新版人民币,即现行人民币,比值为旧人民币1万元等于新人民币1元。新币的主币面额为壹元、贰元、叁元、伍元、拾元五种;辅币为壹分、贰分、伍分、壹角、贰角、伍角6种。1958年,铝质硬币壹分、贰分、伍分开始流通。1964年5月,收兑并停止流通苏联政府代印的3种票券:黑色工农图景的拾元券、酱紫色各民族大团结图景的伍元券、深绿色井岗山图景的叁元券。1974年,收回1956年版蓝黑色壹元券。1976年,收回1953年版蓝黑色贰元券。1987年,开始流通新版伍角券和伍拾元券。
[货币投放与回笼]
马鞍山是个以钢铁生产为主体的工业城市,早期地方基础工业和商业饮食服务行业发展迟缓,居民多前往附近的南京、芜湖等城市购买物品。因此,货币投放始终大于货币回笼。
建市前,马鞍山地区的观金活动,最初由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下关办事处管理。现金收付由下关办事处在马鞍山矿区设立的收付处办理,传票寄回下关办事处结算。1952年12月,马鞍山矿区收付处移交给当涂县支行,改称当涂县支行马鞍山营业所。该所仅办理现金收付、储蓄汇兑、支票结算,未管理货币流通。1953年,营业所扩建为县支行级的矿区办事处,开始办理会计结算,试编现金出纳计划,着手现金管理。同年6月,矿区办事处对铁矿厂、发电厂等11个单位第一次进行现金库存核定,核定现金库存680元。当年,矿区现金收入97.9万元,现金支出244.2万元,现金净投放146.3万元。1955年,马鞍山地区的生铁产量与粮食产量较往年增多,国营商业网点陆续建立,全年投放现金721.1万元,为1954年的1.17倍;回笼现金495.6万元,是1954年的1.32倍;净投放225万元,比1954年减少17.2万元。1956年,人民银行马鞍山市支行成立后,通过对货币流通量的调查,试编现金出纳计划,统计分析现金收支增减因素,进一步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加强了现金管理。当年现金收入862.7万元,比1955年增加367.7万元,现金支出1179.5万元,净投放316.8万元。1957年,全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到8个,职工人数达到1.54万人。主要产品从建国初期的1种(硫铁矿)增加到生铁、铁矿石、硫铁矿、电力、纸张、大米等9种,工业总产值达6127万元,现金收入总额猛增到1745万元,现金支出总额2200万元,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1957~1960年,马鞍山工人激增,工资投放总额由1094万元上升到51514万元,贷款由618万元上升到1176万元;现金收入总数为19726万元,现金支出总数为22912万元,净投放总数达到2686万元。而企业经济效益普遍降低,银行贷款偏松,市场流通货币猛增,出现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现象。从1961年开始,经过国民经济调整,马鞍山货币投放量随之下降,物价趋于稳定,市场供应逐步恢复正常。1962年4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市人民银行及时压缩信贷规模,改变贷款办法,促使经济效益差的亏损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经过努力,到1963年,全市各项贷款压缩到2487万元,比1960年下降78.9%。同时,开始回笼大量货币。从1962~1965年的4年中,现金收入总计16503万元,现金支出总计20890万元,收支相抵净投放4387万元。商品销售收入10744万元,与前4年(1958~1961年)相比,减少1567万元;工资总支出15865万元,与前4年相比,减少964万元。1966~1976年,马鞍山现金收入与支出同步发展,处于递增趋势。全市现金总收入为71677万元,其中:前5年维持在3000~5000万元之间;后6年逐年上升,以每年500~900万元的速度递增。至1976年,增至8788.9万元。现金收入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商品销售收入,总数为51677万元,占现金总收入的72.1%。11年中,全市现金总支出为76967.7万元,其中:前4年维持在5000万元左右。自1971年起,以每年300~500万元的速度递增,至1976年,增至9147.6万元。现金支出中,工资性支出累计54810.6万元,占现金总支出的71.2%。1966~1976年,全市净投放现金累计达5294.7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因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耐用消费品大量投放市场,居民收入增加,购买力增强,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生产发展快,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农民收入增加,马鞍山货币投放与回笼量也大幅度上升。在现金收入方面,商品销售收入明显增加。1977年,全市现金收入为6972.1万元,到1978年增加到7451.2万元。1982年以后,平均每年增长3424万元。1977~1987年,总收入20912.1万元,平均每年1901万元。储蓄存款增长快,1977~1987年,全市储蓄总数为98154.7万元,平均每年8923.1万元。(附表20—1)在现金支出方面,主要表现为全市工资支出明显增加。全市工资性投放现金11年总计171285.5万元,平均每年达到15571.4万元。其中,城镇集体经济工资支出增长较快,1987年比1977年增加8228.3万元。1977~1987年,全市现金收入总计379124.6万元,是前11年(1966~1976年)的5.29倍;现金支出总计417867.9万元,是前11年的5.43倍;净投放现金总计38743.3万元,是前11年的7.32倍。(附表20—2)
[流通调查]
1956年市人民银行建立以后,每四年进行一次货币流通调查,以后改为每两年进行一次。“文化大革命”期间调查中断7年,从1974年起,每年均对货币流通状况进行调查统计。1979年以后,为进一步加强货币流通调查工作,每年除会同各专业银行对全市货币流通状况进行调查外,还坚持按月按季度进行分析。根据调查分析,1983年全市市场货币流通量为3317万元,1984年为5315万元,1987年上升到11500万元。其中,1984年货币流通出现的新变化是,市场货币总量猛增,农民、城镇职工和居民年持现金增长幅度过大,货币分布不均衡;农村持币量偏多,占全市市场货币总量的74.19%。其中乡镇企业库存量达1246.6万元,农民手持现金2632万元,这两项占了农村持币总量的98%。此外,城镇职工和居民手持现金占市场货币总量的22.29%,较1983年上升2.61%,城市货币流通量较1983年上升81.5%。1985年,马鞍山社会商品零售额达4.02亿元,较1984年增长29%;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为6726万元,较1984年增长64%。由于经济繁荣,市场活跃,反映在货币流通上是货币需要量大,城乡居民购买力增强,商品横向流通扩大。是年,全市约有1亿元货币流向外省市。1986年,马鞍山流通领域呈现市场繁荣,购销两旺,商品销售大幅度增长之势。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5.52亿元,较1985年增长21.6%。货币分布状况:集团单位保留现金环节增多,铺底现金增大,集团单位年末现金库存约为1078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持币量增大,全市职工工资奖金人均收入1570元。春节前夕,家计调查人均持币量达49.27元,较1985年增长34.1%。从百户农民家庭调查,人均年终结余167.5元,手持现金达134.67元;商品经济发展,流动人员持币量增长快,较1985年增长71.8%;商品横向流通扩大,地区间货币流动性亦随之增大,当年全市流入货币784万元,流出12203万元,净流出11419万元。1987年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达1.15亿元,较1986年增长17.14%。分布状况是:集团单位库存现金800万元,农民手持现金5670万元,城镇居民手持现金2010万元。货币流通的特点是,城市消费基金现金投放大,工资性支出高,达4.37亿元;乡镇企业发展快,支付现金1.89亿元,占农业银行市支行支出总额的54%;商品流进、货币流出明显增多。
附表20-11953~1987年马鞍山现金收入统计表单位:万元
附表20-21953~1987年马鞍山现金支出统计表单位:万元
从辛亥革命到建国前夕,马鞍山地区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异常杂乱,先后有清代历朝铸造的铜钱,清末铸制的铜币、银元,民国时期各省铸制的铜币,国民政府铸制的铜质分币、银元和印制的纸质“法币”,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央银行、实业银行、通商银行以及中南、垦业、农商、四明、浙江兴业、豫鄂皖赣农民银行印制的纸币。此外还有安徽省地方银行发行的钞票、伪国民政府中央储蓄银行发行的储备票和国民政府发行的金元券等。
1949年4月马鞍山解放后,解放区华中银行和华北人民银行发行的50元和100元票面人民币随之在市面上流通。接着,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开始流通,同时明令禁止使用建国前国民政府发行的金元券。为了便于清理和结算债权债务,规定换算标准为每4000元金元券折合人民币1元。从当年下半年开始,在马鞍山流通的人民币面额分别为壹元、伍元、拾元、贰拾元、伍拾元、壹百元、贰百元、伍百元和壹千元。同年底,壹元、伍元、拾元、贰拾元人民币退出流通。1950年,开始流通伍千元和壹万元两种面额的人民币。1954年,伍万元券开始流通。1955年,流通新版人民币,即现行人民币,比值为旧人民币1万元等于新人民币1元。新币的主币面额为壹元、贰元、叁元、伍元、拾元五种;辅币为壹分、贰分、伍分、壹角、贰角、伍角6种。1958年,铝质硬币壹分、贰分、伍分开始流通。1964年5月,收兑并停止流通苏联政府代印的3种票券:黑色工农图景的拾元券、酱紫色各民族大团结图景的伍元券、深绿色井岗山图景的叁元券。1974年,收回1956年版蓝黑色壹元券。1976年,收回1953年版蓝黑色贰元券。1987年,开始流通新版伍角券和伍拾元券。
[货币投放与回笼]
马鞍山是个以钢铁生产为主体的工业城市,早期地方基础工业和商业饮食服务行业发展迟缓,居民多前往附近的南京、芜湖等城市购买物品。因此,货币投放始终大于货币回笼。
建市前,马鞍山地区的观金活动,最初由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下关办事处管理。现金收付由下关办事处在马鞍山矿区设立的收付处办理,传票寄回下关办事处结算。1952年12月,马鞍山矿区收付处移交给当涂县支行,改称当涂县支行马鞍山营业所。该所仅办理现金收付、储蓄汇兑、支票结算,未管理货币流通。1953年,营业所扩建为县支行级的矿区办事处,开始办理会计结算,试编现金出纳计划,着手现金管理。同年6月,矿区办事处对铁矿厂、发电厂等11个单位第一次进行现金库存核定,核定现金库存680元。当年,矿区现金收入97.9万元,现金支出244.2万元,现金净投放146.3万元。1955年,马鞍山地区的生铁产量与粮食产量较往年增多,国营商业网点陆续建立,全年投放现金721.1万元,为1954年的1.17倍;回笼现金495.6万元,是1954年的1.32倍;净投放225万元,比1954年减少17.2万元。1956年,人民银行马鞍山市支行成立后,通过对货币流通量的调查,试编现金出纳计划,统计分析现金收支增减因素,进一步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加强了现金管理。当年现金收入862.7万元,比1955年增加367.7万元,现金支出1179.5万元,净投放316.8万元。1957年,全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到8个,职工人数达到1.54万人。主要产品从建国初期的1种(硫铁矿)增加到生铁、铁矿石、硫铁矿、电力、纸张、大米等9种,工业总产值达6127万元,现金收入总额猛增到1745万元,现金支出总额2200万元,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1957~1960年,马鞍山工人激增,工资投放总额由1094万元上升到51514万元,贷款由618万元上升到1176万元;现金收入总数为19726万元,现金支出总数为22912万元,净投放总数达到2686万元。而企业经济效益普遍降低,银行贷款偏松,市场流通货币猛增,出现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现象。从1961年开始,经过国民经济调整,马鞍山货币投放量随之下降,物价趋于稳定,市场供应逐步恢复正常。1962年4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市人民银行及时压缩信贷规模,改变贷款办法,促使经济效益差的亏损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经过努力,到1963年,全市各项贷款压缩到2487万元,比1960年下降78.9%。同时,开始回笼大量货币。从1962~1965年的4年中,现金收入总计16503万元,现金支出总计20890万元,收支相抵净投放4387万元。商品销售收入10744万元,与前4年(1958~1961年)相比,减少1567万元;工资总支出15865万元,与前4年相比,减少964万元。1966~1976年,马鞍山现金收入与支出同步发展,处于递增趋势。全市现金总收入为71677万元,其中:前5年维持在3000~5000万元之间;后6年逐年上升,以每年500~900万元的速度递增。至1976年,增至8788.9万元。现金收入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商品销售收入,总数为51677万元,占现金总收入的72.1%。11年中,全市现金总支出为76967.7万元,其中:前4年维持在5000万元左右。自1971年起,以每年300~500万元的速度递增,至1976年,增至9147.6万元。现金支出中,工资性支出累计54810.6万元,占现金总支出的71.2%。1966~1976年,全市净投放现金累计达5294.7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因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耐用消费品大量投放市场,居民收入增加,购买力增强,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生产发展快,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农民收入增加,马鞍山货币投放与回笼量也大幅度上升。在现金收入方面,商品销售收入明显增加。1977年,全市现金收入为6972.1万元,到1978年增加到7451.2万元。1982年以后,平均每年增长3424万元。1977~1987年,总收入20912.1万元,平均每年1901万元。储蓄存款增长快,1977~1987年,全市储蓄总数为98154.7万元,平均每年8923.1万元。(附表20—1)在现金支出方面,主要表现为全市工资支出明显增加。全市工资性投放现金11年总计171285.5万元,平均每年达到15571.4万元。其中,城镇集体经济工资支出增长较快,1987年比1977年增加8228.3万元。1977~1987年,全市现金收入总计379124.6万元,是前11年(1966~1976年)的5.29倍;现金支出总计417867.9万元,是前11年的5.43倍;净投放现金总计38743.3万元,是前11年的7.32倍。(附表20—2)
[流通调查]
1956年市人民银行建立以后,每四年进行一次货币流通调查,以后改为每两年进行一次。“文化大革命”期间调查中断7年,从1974年起,每年均对货币流通状况进行调查统计。1979年以后,为进一步加强货币流通调查工作,每年除会同各专业银行对全市货币流通状况进行调查外,还坚持按月按季度进行分析。根据调查分析,1983年全市市场货币流通量为3317万元,1984年为5315万元,1987年上升到11500万元。其中,1984年货币流通出现的新变化是,市场货币总量猛增,农民、城镇职工和居民年持现金增长幅度过大,货币分布不均衡;农村持币量偏多,占全市市场货币总量的74.19%。其中乡镇企业库存量达1246.6万元,农民手持现金2632万元,这两项占了农村持币总量的98%。此外,城镇职工和居民手持现金占市场货币总量的22.29%,较1983年上升2.61%,城市货币流通量较1983年上升81.5%。1985年,马鞍山社会商品零售额达4.02亿元,较1984年增长29%;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为6726万元,较1984年增长64%。由于经济繁荣,市场活跃,反映在货币流通上是货币需要量大,城乡居民购买力增强,商品横向流通扩大。是年,全市约有1亿元货币流向外省市。1986年,马鞍山流通领域呈现市场繁荣,购销两旺,商品销售大幅度增长之势。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5.52亿元,较1985年增长21.6%。货币分布状况:集团单位保留现金环节增多,铺底现金增大,集团单位年末现金库存约为1078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持币量增大,全市职工工资奖金人均收入1570元。春节前夕,家计调查人均持币量达49.27元,较1985年增长34.1%。从百户农民家庭调查,人均年终结余167.5元,手持现金达134.67元;商品经济发展,流动人员持币量增长快,较1985年增长71.8%;商品横向流通扩大,地区间货币流动性亦随之增大,当年全市流入货币784万元,流出12203万元,净流出11419万元。1987年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达1.15亿元,较1986年增长17.14%。分布状况是:集团单位库存现金800万元,农民手持现金5670万元,城镇居民手持现金2010万元。货币流通的特点是,城市消费基金现金投放大,工资性支出高,达4.37亿元;乡镇企业发展快,支付现金1.89亿元,占农业银行市支行支出总额的54%;商品流进、货币流出明显增多。
附表20-11953~1987年马鞍山现金收入统计表单位:万元
附表20-21953~1987年马鞍山现金支出统计表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