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马鞍山地区学校教育始于元代。元至元十四年(1277),采石书院开办;清雍正八年(1730),翠螺书院建立;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采石小学堂创建。到民国时期,马鞍山地区已有新式小学堂10余所,中学1所。建国前夕,在校学生已有1975人。
建国初期,马鞍山地区的采石、慈湖、霍里等镇小学开始收归县办,乡村小学由区代办,实行“民办公助”。1952年下半年,“民办公助”改为“公办民助”。当时除各集镇办有小学外,各村也都办起小学,并以乡为单位,组建起中心辅导区小学(完全小学)。至1956年,马鞍山地区的中学已由1949年的3个班124人增加到12个班711人,教职工由17人增加到40人;小学由13所增加到45所,学生由1821人增加到8071人,教师由58人增加到265人;幼儿园由1个班30人增加到6个班180人。
建市之初,马鞍山市学校数量迅速增加。1958年,全市已有中学3所,小学151所,幼儿园(班)66处;还有师范学校、钢铁工业学校、邮电学校、财经学校、卫生学校等中等技术学校多所。1962年,全国教育事业压缩、整顿,马鞍山市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相继停办。从1964年起,通过贯彻执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大办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学校数量又有增加。到1966年,全市已有中学16所,学生3273人,教职工320人;小学198所,学生3.8万人,教职工1353人;幼儿园(班)4所,入园幼儿695人,教职179人。此外,还办有中等专业和业余技术学校5所;郊区有农业中学9所,耕读小学79所,学生2194人。“文革”初期,教育事业遭到破坏,学校工作几乎停顿。后期,城市人口激增,厂矿、社队纷起办学,全市学校、入学人数均有增加。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马鞍山教育得到全面发展,中小学教育不断加强,教学质量逐年提高。马鞍山钢铁学院、马鞍山商专等高等院校的创建,填补了高等教育的空白;业余中学、补习学校的开办,培育了良好社会学习空气;职业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工农文化素质;辅导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设,激发起青年学习上进的热情。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办学条件逐步完善,全市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到1987年底,全市已有普通高校3所,在校学生3184人,教职工1259人,其中专任教师577人;成人高校3所,在校学生1602人,教职工229人,其中专任教师97人;中等专业学校3所5处,在校学生1164人,教职工219人;职工中专6所13处,在校学生1348人,教职工64人;农、职业中学6所,在校学生1853人,教职工157人;普通中学34所,在校学生2.35万人,教职工2401人;普通小学53所,在校学生4.26万人,教职工2563人;幼儿园16所91处,在园儿童9180人,教职工713人;特殊学校2所,在校学生162人,教职工33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7925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8.74%;在校学生9.2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3.95%,是建国前夕马鞍山在校学生的46.6倍。其中尤以厂矿企业办学力量强,兴办的学校多。1987年,全市厂矿企业已办幼儿园15所,在园幼儿4303人,占全市入园幼儿的46.87%;办小学28所,在校学生1.75万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41.08%;办中学14所,在校学生6268人,占全市中学生总数的26.67%;办技工学校5所,在校学生2817人,占全市技校生总数的91.58%。这种厂矿企业投资办学的办法,既有助于解决因教育经费不足造成的校舍、师资短缺等困难,又极大提高了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入学率,同时也有助于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和调整。1987年,全市幼儿入园率达到86.94%;小学入学率达99.8%,升学率达95.17%;初中升学率达80%;各类中等职业与技术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数之比已达到1.57∶1。马鞍山市教育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