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学制与课程设置]
一、学制辛亥革命后,马鞍山地区高等小学学制为3年,初等小学为4年。民国11年(1922),教育部制订新的学校细则,规定初等教育6年(6~12岁):初小4年,高小2年,称为“四二分段制”。建国初,本着“维持旧有”的方针,沿用民国时期旧制。1959年后马鞍山小学开始试行“五年一贯制”。1964年下半年,市文教局确定花山小学和采石小学试行五年一贯制,其它小学仍为“四二分段制”。1970年,全市普遍实行五年一贯制,并由秋季招生改为春季招生。1978年,恢复秋季招生。到1981年8月,小学五年一贯制改为六年制,自四年级起延长到六年毕业,但不举行初小毕业和升学考试,四年级学生考试成绩合格直升五年级。并规定儿童入学年龄为6周岁半。
二、课程设置清末,马鞍山地区初等小学堂设修身、读经、国文、算术、格致、图画,手工、体操、音乐等课程。民国初期,基本沿袭清末的课程设置。民国5年,废读经课,增设公民课。民国19年,国文改国语。民国22年手工改劳作课,图画改美术课,高年级增设历史、地理、自然等课。慈湖等小学还设英文和童子军课。教材不统一,有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等版本。
建国后,沿用旧的小学教学计划,取消公民、童子军课。1951年,执行华东区军事委员会教育部四二制小学教育计划,开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美工,高年级增开自然、历史、地理;每周授课时数:一、二年级24课时,三年级25课时,四年级26课时,高年级29课时。每周集体活动时间,初级340分钟,高级450分钟。1953年,四二制小学教学计划作了修订:语文分阅读、作文、写字,美工改为图画;每周授课时数:一、二年级24课时,三、四年级26课时,五、六年级28课时。1955年,各年级增设一节手工劳动课,四、五学年在算术课内每周抽出一节教学珠算。建市后,根据教育部公布的《1957~1958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增设农业常识课。“文化大革命”期间,五年制小学设语文、数学、外国语、常识、音乐、军体、美术等课程;每周上课时数:一、二、三年级23节,四、五年级24节。1977年,小学四年级增开科学常识,五年级增开地理常识,1978年又删减,改开自然常识。1981年,小学学制改为六年制后,根据省制订的“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课程设置有:思想品德课、语文(含讲读、作文、写字)、数学、外语、自然、地理、历史、体育、音乐、美术、手工劳动和劳动课;每周上课时数:一、二、三年级25节,四年级26节,五、六年级29节。
[教学方法]
民国初年,马鞍山地区学校很少,教师多未学过师范专业,主要采取“先生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20年代后,采石小学部分毕业于晓庄师范的教师,开始推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提倡“做、学、教”合一。五、六年级实行自学辅导法,根据教学科目先拟定学习提纲,提供学习资料,然后组织讨论,进行指导检查;中低年级主要实行设计教学法,制订单元教学计划,拟定学习目的、动机,进行教学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建国后,推行苏联教学经验,实行五大环节教学,初步废止“先生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方法。1958年根据“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学校加强劳动教育,提倡走出课堂,参加劳动。但一度停课劳动过多,影响教学进度和质量。1959年秋,生产劳动正式列入教学计划,克服过去任意停课劳动的现象,重新建立了正常教学秩序。1964年以后,全市掀起学习上海育才中学的“紧扣教材,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因材施教”的16字教学方针,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精讲多练勤辅导”,启发学生自已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停课闹革命”。复课后,又走出课堂,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活动,批判“智育第一”,取消升学考试,采取推荐升学法,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明显降低。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教学秩序逐步恢复,教学工作重新走向正轨。1978年,各校通过开展“校纪、校容、校风”整顿活动,正常教学得到保证,教学改革工作得到发展。市教育局加强了教研力量,各校均成立各科教学研究组织。1979年以后,小学教学形式逐步多样化,并向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发展。1981年秋,花山小学开始开设实验班,进行语文、数学两科课堂教学实验。1984年9月,该校五年级又进行小学数学最佳课堂结构试验,把凯洛夫的课堂教学5个环节改为6个环节。1985年,市教育局组织教师到外地学习马芯兰教学法,在加强学生思维训练,开发学生智力方面进行改革试验。此外,小学教育还在遵循心理学规律,改革作文教学和开辟第二课堂,用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强化电化教学及改革课程设置,改变课堂教学时间等方面作了大胆而有成效的改革。
上一篇:第二节 学校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