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洞
[三元洞]
又名三官洞,是翠螺山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从蛾眉亭西侧沿石阶盘旋而下,即可达洞口。清康熙年间(1661~1722),僧定如率徒在此凿山开径,以利人行。且依崖构屋,榻几炉灶皆天然石造,供奉天、地、水三官神位于内祀之,“三元洞”由此得名。康熙二十二年春正月,池州知府喻成龙途经采石,登临三元洞,捐俸鸠工,建阁其上。八月阁成,命名“妙远阁”。清代以降,洞前建筑因经久失修,多处朽危。民国20年(1931),长江大水,三元洞全被淹没,洞、阁遭水浸蚀,岌岌殆危。民国24年,三元洞主持张玉龙募资重修洞、阁。建国后,市有关部门多次拨款对三元洞进行全面修葺。
三元洞陡嵌悬崖绝壁之中,地势险峻。洞口有一座琉璃瓦的门楼,飞檐翘角,古香古色,门额上书“三元洞”3个烫金大字。入洞循石阶而下,有石屋前后三进,右侧崖壁上凿有神龛供奉佛像,左侧临江的镂空槅窗已被玻璃窗代替,可供游人凭眺。屋内有一洞,为“龙宫”,可通大江,涛声汩汩可闻。洞底甚尖,形如螺狮,波光日影映入,全洞澈然。冬季水浅时,游人入洞,即可濯足江中。由第三进拾级而上,即是茶室,设有小卖部,供应驰名中外的土特产采石茶干以及其它食品、饮料和纪念品,游人可在此品香茗,用茶点。凭窗眺望,远处烟波浩渺,水天一色,舟帆点点;近处江水回旋,一泄千里,汹涌澎湃;江风习习,渔歌袅袅,令人心旷神怡,恍若置身仙境。故三元洞被誉为江南天然胜景之一。
三元洞后门外的石壁上有摩崖石刻,为民国10年署名自然子所写的爱国诗一首,字颇苍劲,诗云:“神州谁是主人翁,保卫国家化大同。立志共筹谋国策,富强定不让西东。”出洞后沿山道西行,江边临壁处巨石排空,有迎江台胜迹,洞后的平坦处,是玉皇殿遗址,今新建有横江馆。三元洞门前平墩上,原有一座小白塔,民国时期圯毁后未加重建。塔址今拓为平台。游人可立此眺望江景或摄影留念。此处傍山依崖,下落无底,江水拍溅崖壁,訇然有
声。探身俯视,如倚危楼,令人目眩。公园管理部门为确保游人安全,在三元洞前后铺设石阶,装设铁栏,上下方便、安全。[千佛洞]
位于市区西南滨江处的白壁山下,洞内奇石形态各异,多似佛状,故名“千佛洞”。据志书记载,当地百姓无子者常来此洞焚香叩头,以求子嗣。今洞仍存,但洞内奇石多已残毁。
[仙翁洞]
位于望夫山西麓濒江处。民国《当涂县志稿》记载:采石望夫山下有一洞,洞门仅二尺许,入洞丈余顿觉宽敞。洞宽七八尺,高五尺,深约二里,尽处有微弱光线,稍折有一圆门,内设石桌、石凳、石棋,似对局者。相传,此洞为古代僧人修心念真之所,故名“仙翁洞”。洞内暗黑,游人需秉烛,方能进出。今洞内石具不知所适。
[金牛洞]
位于翠螺山西滨江,三元洞左。相传昔有“金牛出穴”,故名。洞外出水浒有一石柱,旧志云,此石柱为锁“金牛”之处,名金牛柱。右有一石如棋盘,名棋盘石。其洞、柱、石,游者立于三元洞门前的平台上皆可见之。
[黄泥洞]
位于翠螺山响石矶上。民国《当涂县志稿》载:此洞“虽险峻难登,时有人攀藤扪葛而入”。入洞“听水激矶石,清越如铙钹然”。洞不甚大,可容数十人。
[蝙蝠洞]
位于翠螺山西北香炉矶上。民国《当涂县志稿》载:“洞多蝙蝠,以石投之,则群飞扑人”。洞上有崖石,人称听鹰石,因崖下鹰多,故名。
[全真洞]
又名羊耳洞,位于葛阳山麓。旧志云:洞前有一方石,相传为三国时葛玄的棋盘。
又名三官洞,是翠螺山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从蛾眉亭西侧沿石阶盘旋而下,即可达洞口。清康熙年间(1661~1722),僧定如率徒在此凿山开径,以利人行。且依崖构屋,榻几炉灶皆天然石造,供奉天、地、水三官神位于内祀之,“三元洞”由此得名。康熙二十二年春正月,池州知府喻成龙途经采石,登临三元洞,捐俸鸠工,建阁其上。八月阁成,命名“妙远阁”。清代以降,洞前建筑因经久失修,多处朽危。民国20年(1931),长江大水,三元洞全被淹没,洞、阁遭水浸蚀,岌岌殆危。民国24年,三元洞主持张玉龙募资重修洞、阁。建国后,市有关部门多次拨款对三元洞进行全面修葺。
三元洞陡嵌悬崖绝壁之中,地势险峻。洞口有一座琉璃瓦的门楼,飞檐翘角,古香古色,门额上书“三元洞”3个烫金大字。入洞循石阶而下,有石屋前后三进,右侧崖壁上凿有神龛供奉佛像,左侧临江的镂空槅窗已被玻璃窗代替,可供游人凭眺。屋内有一洞,为“龙宫”,可通大江,涛声汩汩可闻。洞底甚尖,形如螺狮,波光日影映入,全洞澈然。冬季水浅时,游人入洞,即可濯足江中。由第三进拾级而上,即是茶室,设有小卖部,供应驰名中外的土特产采石茶干以及其它食品、饮料和纪念品,游人可在此品香茗,用茶点。凭窗眺望,远处烟波浩渺,水天一色,舟帆点点;近处江水回旋,一泄千里,汹涌澎湃;江风习习,渔歌袅袅,令人心旷神怡,恍若置身仙境。故三元洞被誉为江南天然胜景之一。
三元洞后门外的石壁上有摩崖石刻,为民国10年署名自然子所写的爱国诗一首,字颇苍劲,诗云:“神州谁是主人翁,保卫国家化大同。立志共筹谋国策,富强定不让西东。”出洞后沿山道西行,江边临壁处巨石排空,有迎江台胜迹,洞后的平坦处,是玉皇殿遗址,今新建有横江馆。三元洞门前平墩上,原有一座小白塔,民国时期圯毁后未加重建。塔址今拓为平台。游人可立此眺望江景或摄影留念。此处傍山依崖,下落无底,江水拍溅崖壁,訇然有
声。探身俯视,如倚危楼,令人目眩。公园管理部门为确保游人安全,在三元洞前后铺设石阶,装设铁栏,上下方便、安全。[千佛洞]
位于市区西南滨江处的白壁山下,洞内奇石形态各异,多似佛状,故名“千佛洞”。据志书记载,当地百姓无子者常来此洞焚香叩头,以求子嗣。今洞仍存,但洞内奇石多已残毁。
[仙翁洞]
位于望夫山西麓濒江处。民国《当涂县志稿》记载:采石望夫山下有一洞,洞门仅二尺许,入洞丈余顿觉宽敞。洞宽七八尺,高五尺,深约二里,尽处有微弱光线,稍折有一圆门,内设石桌、石凳、石棋,似对局者。相传,此洞为古代僧人修心念真之所,故名“仙翁洞”。洞内暗黑,游人需秉烛,方能进出。今洞内石具不知所适。
[金牛洞]
位于翠螺山西滨江,三元洞左。相传昔有“金牛出穴”,故名。洞外出水浒有一石柱,旧志云,此石柱为锁“金牛”之处,名金牛柱。右有一石如棋盘,名棋盘石。其洞、柱、石,游者立于三元洞门前的平台上皆可见之。
[黄泥洞]
位于翠螺山响石矶上。民国《当涂县志稿》载:此洞“虽险峻难登,时有人攀藤扪葛而入”。入洞“听水激矶石,清越如铙钹然”。洞不甚大,可容数十人。
[蝙蝠洞]
位于翠螺山西北香炉矶上。民国《当涂县志稿》载:“洞多蝙蝠,以石投之,则群飞扑人”。洞上有崖石,人称听鹰石,因崖下鹰多,故名。
[全真洞]
又名羊耳洞,位于葛阳山麓。旧志云:洞前有一方石,相传为三国时葛玄的棋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