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向山区环拥市区周围,东北面与江苏省江宁县接壤,西南和当涂县毗邻,西北濒长江与和县隔水相望。属长江冲积平原的丘陵水网圩区。东西长26.25公里,南北宽20.63公里,总面积241.50平方公里。人口13.45万。有汉、回、蒙古、满、侗、朝鲜6个民族,以汉族为主。人口密度557人/平方公里,在全市各区中人口密度最低。男女劳动力占总人口的半数以上。
向山区系原向山、郊区两个区合并而成。1958年10月,分别设立中共向山区委、区人民委员会与中共郊区区委、区人民委员会。60年代以后,区委机构与行政建置几度撤、立更替,1984年11月,两区合并,成立新的中共向山区委和区人民政府。下辖向山街道办事处,霍里、濮塘两个镇,雨山、佳山、慈湖、杜塘、冯桥、小黄洲6个乡共68个行政村。区委和区人民政府机关驻马向路北段。
向山区有耕地9.12万亩,旱地2.12万亩,水田7万亩,还有储量丰富的铁矿、硫铁矿及金、铜、磷、明矾、石膏等矿产资源,是马鞍山重要的矿区和农副土产、蔬菜基地。全区拥有农用汽车234辆、拖拉机822台、机动船舶49艘,载重量1560吨位,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26万千瓦。农业运输、农田灌溉、农产品加工、农业病虫害防治、耕耙、脱粒等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全区机耕面积4.3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92万亩,1987年农用化肥总量5205吨;全区727个村民小组均用上了电,基本实现了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迅速发展的农业机械化和科学技术保证了粮食单产的提高,从1949~1985年的36年间,水稻单产提高了730.40斤,小麦单产提高了226.60斤,玉米单产增长了近30倍。1985年,全区粮食总产量4.1万吨,相当于1957年的3.46倍。蔬菜总产量4.9万吨。1987年,在种植面积减少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下,粮食总产仍达3.96万吨,蔬菜总产量3.4万吨,蔬菜品种多达10大类118种,获得省“菜篮杯”竞赛第三名。全区林木蓄积量23.70万立方米,每年有300多万公斤的毛竹、淡竹上市。1980~1985年间,荒山造林2.64万亩,幼林抚育7.89万亩,成林抚育3.98万亩;有林面积7.5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1.30%。1987年,成片造林2453亩,育苗727亩,四旁植树58.7万株,水果产量816.3吨。畜牧业以猪和家禽饲养为主。1980~1985年6年中,猪肉上市总量达1066万公斤,平均每年供应市场177.67万公斤。1985年,全区饲养家禽60万只,超过历史上任何年份;山羊年末存栏1.33万只。大牲畜饲养每年保持在4000头左右,濮塘黄庄林场养鹿场每年向市药材公司提供相当数量的鹿茸。1987年,出栏家禽38.8万只;出栏生猪3.38万头,城市居民全年消费猪肉655.20万公斤;年产牛奶535吨,基本满足城市居民新鲜奶供应的需要。主要的经济鱼类有29种,渔业生产主要有长江捕捞与内塘养殖两种形式。1987年,全区产鱼746.60吨。向山区砂石、粘土储量丰富,具备发展工业尤其是矿业、建材业的优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乡、镇、村纷纷就地取材,从事城市工业扩散产品加工,搞横向经济联合,工业产品由过去的单一化趋向规格化、系列化。全区对企业实行分行业管理,对原材料和产品,采取计划供应、计划销售和议价销售等政策,各企业在经济上单独核算、自负盈亏,不少乡镇企业成为国家大企业的得力助手,铁矿石和建材产品弥补了国家供应的不足,支援了城市建设,同时增强了农村经济的活力。1987年,全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958.30万元,固定资产总值达5458.30万元。乡镇企业总数2969个,从业职工4.02万人,完成产值2.09亿元,实现利税2171.30万元。其中建筑业职工8900人,年施工面积25.26万平方米,总产值4376万元。全区社会总产值2.48亿元。
建国后特别是建市以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向山区在推陈出新发掘整理民间文艺的基础上,逐步健全了文化事业机构,兴办了一些文化设施。成立于1964年的向山文化站,1984年扩建成向山区文化馆,为全区群众文化的活动中心、辅导中心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全区8个乡(镇)都设立了文化站,60%的区属企业和行政材建有民办文化室。霍里、濮塘两镇和佳山、慈湖、小黄洲3乡均设有定点放映的电影院。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个体文化户,丰富了山区人民的文化生活。向山区山势奇峻,林壑幽深,抗日战争时期曾是江南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留有雀子岘烈士纪念塔、坝头村刘一鸿烈士墓等革命纪念地。保存较完好的古迹有霍里乡杨坝村的古文化遗址和李廷奎长子墓等元、明、清历朝古墓、碑刻10多处。有“世外桃源”之称的濮塘山区,古树、茂竹、石泉、龙茶合称“四绝”,闻名遐迩。民国11年(1922),霍里镇绅周朗斋创办私立濂溪小学(今霍里中心小学)。现区属有向山区实验小学、向山小学2所和6乡2镇中心小学8所,共有班级363个,学生1.38万名,教师828名。此外,各行政村还有一所分校。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5%,文化普及率为97.2%。近几年重视了幼儿教育,大部分学校开设了学前班。收有学龄前儿童1947名。1984年为适应山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办了职业学校。建国以前,向山地区缺医少药,疫病流行,山民深受病虫及巫婆、神汉之苦。建国后,健全了卫生机构,配置了相应的医疗设施。向山区卫生局下辖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站。全区6乡2镇各设有卫生院1所,其中慈湖、杜塘2所卫生院为中心卫生院。全区共有医护人员132名,拥有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纤维胃镜等医疗设备,病床150张。“四苗”防疫覆盖率达71.40%,新法接生率98%,独生率和计划生育率分别为79.30%和85.60%,多胎率控制在0.77%。
上一篇:第三节 雨山区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