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水、旱灾害
一、特征
县境内因受台风和副热带高压影响,气候变异性较大,水、旱灾害频繁,水灾多于旱灾。水灾多发生在6、7月间的多雨季节,对沿江河及沿湖平原粮、棉高产区影响最大;旱灾多发生在伏秋少雨期间,对丘陵、岗地威胁较大。1470~1948年的478年中发生水灾68次,平均7年1次;旱灾34次,平均14年1次。1949~1979年30年中,共发生水灾5次(1949、1954、1962、1964、1969),平均6年1次;旱灾4次(1951、1952、1958、1978)平均7年半1次。特大水灾的1954年,受灾面积76.5万亩;特大旱灾的1978年,受灾面积27万亩。
二、成因
水、旱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年际降水量的变异和年内季节分配不均所致。如多水年的1954年降水1596毫米、1962年1574.4毫米、1987年1652.4毫米,而1966年降水仅709.1毫米、1978年仅470.9毫米,以致酿成年际间水、旱灾害。再如1969年5~7月降水571.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44.13%,因而发生洪涝灾害;1978年5~9月降水仅188.7毫米,故发生大旱。
1949~1989年当涂县水、旱灾害表

县境内因受台风和副热带高压影响,气候变异性较大,水、旱灾害频繁,水灾多于旱灾。水灾多发生在6、7月间的多雨季节,对沿江河及沿湖平原粮、棉高产区影响最大;旱灾多发生在伏秋少雨期间,对丘陵、岗地威胁较大。1470~1948年的478年中发生水灾68次,平均7年1次;旱灾34次,平均14年1次。1949~1979年30年中,共发生水灾5次(1949、1954、1962、1964、1969),平均6年1次;旱灾4次(1951、1952、1958、1978)平均7年半1次。特大水灾的1954年,受灾面积76.5万亩;特大旱灾的1978年,受灾面积27万亩。
二、成因
水、旱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年际降水量的变异和年内季节分配不均所致。如多水年的1954年降水1596毫米、1962年1574.4毫米、1987年1652.4毫米,而1966年降水仅709.1毫米、1978年仅470.9毫米,以致酿成年际间水、旱灾害。再如1969年5~7月降水571.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44.13%,因而发生洪涝灾害;1978年5~9月降水仅188.7毫米,故发生大旱。
1949~1989年当涂县水、旱灾害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