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外贸产品经营
建国前,当涂没有专营外贸机构,从民国7年(1918)开始,每年输出大米1000吨,销往日本、香港、爪哇等地。民国15年,蚕茧产区丹阳镇有20多家收购鲜茧1800担,由民船装运南京,转沪出口。
建国后,对外贸易事业发展迅速。60年代初,鲜鱼、虾、蟹、银鱼干、卤鱼、干虾籽、皮蛋、羽毛、皮张等产品相继出口,卤鱼连续数年出口到罗马尼亚.,并在广交会上对外展示。1977年11月1日,当涂县对外贸易公司成立,1984年2月成立当涂县对外经济贸易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从事组织商品收购、出口业务。外贸业务主要是收购出口商品,提供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约占80%)、省土畜产品进出口公司(12%)、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5%)调拨,其它还有轻工产品、化工产品提供医药和纺织品进出口公司调拨。为发展新产品,争取多出口,当涂县外贸部门还协助塑料厂与外商达成合资发展工业的协议,并对珍珠、猪鬃、水貂、长毛兔等出口商品生产大力扶持。1982年在新桥公社新桥大队建立了珍珠人工繁殖蚌基地,提供繁殖蚌19100万只,1983年提供20460万只。1986年先后给青山砂轮厂担保和贴息转低息贷款49万元,藏汉猪鬃厂35万元,石桥巾被厂30万元。出口商品由原来的大米、螃蟹、珍珠、冻肉等10个品种,增至纺织、丝绸、塑料、五金、化工、医药等30多个品种。
1986~1988年当涂县外贸出口主要商品调出情况表

建国后,对外贸易事业发展迅速。60年代初,鲜鱼、虾、蟹、银鱼干、卤鱼、干虾籽、皮蛋、羽毛、皮张等产品相继出口,卤鱼连续数年出口到罗马尼亚.,并在广交会上对外展示。1977年11月1日,当涂县对外贸易公司成立,1984年2月成立当涂县对外经济贸易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从事组织商品收购、出口业务。外贸业务主要是收购出口商品,提供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约占80%)、省土畜产品进出口公司(12%)、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5%)调拨,其它还有轻工产品、化工产品提供医药和纺织品进出口公司调拨。为发展新产品,争取多出口,当涂县外贸部门还协助塑料厂与外商达成合资发展工业的协议,并对珍珠、猪鬃、水貂、长毛兔等出口商品生产大力扶持。1982年在新桥公社新桥大队建立了珍珠人工繁殖蚌基地,提供繁殖蚌19100万只,1983年提供20460万只。1986年先后给青山砂轮厂担保和贴息转低息贷款49万元,藏汉猪鬃厂35万元,石桥巾被厂30万元。出口商品由原来的大米、螃蟹、珍珠、冻肉等10个品种,增至纺织、丝绸、塑料、五金、化工、医药等30多个品种。
1986~1988年当涂县外贸出口主要商品调出情况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