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主要活动
历届县政协都十分重视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知情出力等方面,积极开展调查、考察、视察、访问等活动,为建设四化、振兴当涂做了大量工作。
一、调查视察
1980年秋,县政协首次组织部分委员和各界爱国人士代表,到龙山桥公社太仓大队参观考察农业机械化生产,同时对该队社员的住房、教育、卫生等情况进行了调查。1981年夏秋间,县政协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和机关工作人员投入农业调查、防汛抗洪和落实政策等工作。1982年3月,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和科技组成员,先后视察了县医院、城关医院和青山林场等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和生产经营情况。同年7月,组织全体常委到围屏乡等受灾地区视察灾情,深入大队、生产队及灾民家中进行访问。1983年3月,县政协组织50多名委员,分5个组,对城关和农村的工业、交通、商业、饮服、卫生和市政建设等进行视察,并向有关部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1984年10月,县政协妇女组组织妇女委员到银塘镇调查幼儿教育情况,随后又到城关幼儿园进行调查,提出《关于幼儿入园情况的调查报告》。1985年2月,政协提案委员会分两组对城关11个单位的提案办理情况,进行了考察。同年10月,县政协教育组配合市政协教育组考察了龙山桥镇教育发展与集资办学情况。1986年6月,县、市政协再次组织联合调查组,分别考察了龙山桥镇、博望镇和兴永乡实施义务教育法情况,并将考察情况写成书面报告分别报送省、市、县有关单位。1987~1989年间,县政协领导人还多次陪同省、市政协领导人视察工农业生产及乡镇企业情况。
二、献计献策
1980年11月,政协文教工作组首次组织文化、教育界委员,就全县教育体制改革、贯彻文艺方针、人才培养以及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等问题进行座谈,出谋献策,并整理成书面材料,建议县委、县政府采纳。为推动教育改革,1982年4月,政协文教组邀请南京师大附中特级教师、国家教委审编教材委员、全国数学教研会理事马明来县,为城关中小学教师作当前教育改革形势的报告。1986年4月,政协经济组委员为培养乡镇企业会计人员,举办了首批乡镇企业会计培训班,参加培训的46名学员均以优秀成绩结业。5月,政协文体组委员为龙山桥镇举办农民篮球队培训班,首批培训10个队、104名运动员。11月,县政协为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委员,推选16名委员出席马鞍山市政协为四化服务经验交流会。1988年4月,县政协经过评选,再次推荐37名政协委员和教育、卫生、民族宗教3个先进工作组出席市政协为四化服务经验交流会。在历届政协委员中,当涂均涌现了一批做出突出贡献的委员,其中有多次获得部、省、市、县先进工作者、质量标兵、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投递员的乡邮员李国汉;有研制具有多种计算功能的“临床输液计算器”,连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市先进工作者的血防主治医师熊大瀛;有长期从事体育教学,多次荣获全国、省、地区和县优秀体育教师、国家一级裁判金质奖章获得者王庆年;有在偏僻农村从事教学工作,多次被授予先进教育工作者,被评为全国和省优秀班主任的小学高级教师杨恒斌;有在改革中白手起家,从一名普通瓦工到公司经理,并将企业发展到拥有设备齐全的省级企业,被授予“全国集体建筑企业家”的吴国干;有在农业科研第一线勤奋著述,运用稻作生理,培育优良品种,提高杂交稻产量,先后获得农牧渔业部国家农技推广证书、“当选晚二号”集体金杯奖、农业技术改进成果二等奖、省科技成果奖、农业科技先进者的高级农艺师徐靖国;有以兴办养鸡场勤劳致富后,先后为省内外8个县市培训186名养鸡技术人员,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养鸡专业户方锦萍等。他们都在改革和建设中出力献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发挥提案参政作用
政协委员提案是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也是实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从一届二次会议到三届四次会议,委员共提出提案500余件。1984年,有的委员在提案中提出: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迫切需要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县农业部门根据这个提案,及时在全县范围内举办县、乡农业技术培训班,培养农民技术员,乡镇设立农业科学经济技术询问处,随时接受农民咨询;印发农情简报,办农业技术广播讲座,进行农业技术指导;组织农技干部讲师团到各乡镇巡回讲解农业生产技术,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种田和致富技术。1987年,许多委员提案提出为加快当涂县经济发展,必须加快乡村公路建设。县政府十分重视委员提案,责成县交通部门拿出规划,经政府批准,决定拓宽和兴建乡村公路。当年就在全县范围内采取民工建勤的办法,发动12万民工,在10条公路干线和6条乡村支线上同时作战,拓宽新修公路211公里,其中拓宽乡村公路126公里,新建乡村公路37公里,使乡镇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四、拾遗补缺办实事
1985年春,县政协教育组和妇女组联合对城关和银塘等地的幼儿教育进行了视察和调查。城关地区群众反映幼儿入园难,根据群众意见,写成《关于城关地区幼儿入园难》的调查报告,并建议在城关地区兴办中心幼儿园,以解决城关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县政府研究以后决定把办中心幼儿园列入政府1985年为民办10件实事之一,1986年中心幼儿园建成,解决了城关幼儿入园难的问题。1987年,县政协法制工作组又对县殡葬改革工作进行视察,视察中了解到县火化比例逐年增加,骨灰存放已是一大难题,原有的殡仪馆已不能适应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认为有必要建立1个公墓,既节省土地,投资又少,又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与政府协商,决定由县政协牵头,请政府有关部门选定墓址,交藏汉乡负责具体承办,很快建成县第一个公墓,受到了城乡群众普遍欢迎。
五、开展友好往来
1982年5月,县政协首次接待了以甘肃省政协副主席谢松柏为团长的赴皖学习参观团,双方交流了政协工作经验。同月,以县政协副主席陈基政为团长的赴徽州地区学习参观团,先后到宣城、郎溪、广德等县学习考察,使委员开阔了眼界,增进了友谊。1983年10月,政协科技组和卫生组委员分别出访安庆和常熟两市政协,学习考察了两市的工业和卫生事业发展情况。11月,县政协接待了以江苏高淳县政协主席刘杰一行12人,来县交流政协工作经验。1984年7月后,县政协又先后接待芜湖、宣城、泾县政协负责人率队来访,交流经验,联络友谊。11月,以县政协主席陆乃忠为团长的赴宁波市学习参观团,考察学习了沿海开放城市政协工作的先进经验。1985年1月和10月,县政协先后接待铜陵、无为两县政协负责人来县座谈访问,交流经验。5月和9月,以县政协副主席陈基政、陈善寿为团长的赴山东、江苏考察团,分别考察学习了山东、江苏部分县政协的工作经验,写成《赴邗江、武进两县考察报告》。1986年4月和11月,县政协先后接待淮南、蚌埠两市和青阳县政协负责人来县参观访问,互通信息,交流经验。9月,县政协又接待了江苏扬州市政协赴安徽学习考察团一行17人来县参观访问。1987年3月,阜阳市政协副主席张守仁等一行来县政协洽谈开展横向联系的有关事宜,双方进行了友好交谈。6月,大连工学院副教授崔之栋、南京钢铁公司统计师崔之博、江苏省纺织公司工程师崔之棠三兄弟来县政协访问,进行咨询。6月和9月,无为、铜陵、和县政协负责人率队来访,交流政协工作经验。11月,以县政协副主席刘国铧为团长的赴皖南山区学习参观团,先后到泾县、石台等地参观学习。同年下半年,以沈音主席为首的访问团,赴上海杨浦区、江苏江都县、浙江诸暨市、福建厦门市政协,学习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开展横向联系、进行咨询服务等方面的经验。1988年3月和6月,沈音主席、朱逢熙副主席一行,又先后出访镇江、丹徒、和县,考察学习发展蚕桑和塑料大棚种植蔬菜的经验。7月后,县政协还接待了浙江衢县、江苏江阴、安徽朗溪、铜陵等县市政协负责人率队来访,交流加强政协横向联系的经验。1989年,沈音、王年珍、朱逢熙等县政协领导人又先后出访滁州、定远、宣州、嘉山和江苏的宜兴、金坛等县、市政协,学习政协工作经验。同年,县政协还先后接待了滁州、铜陵、泾县等地政协的来访,共同探讨了新形势下做好政协工作的经验。
六、征集出版文史资料
1984年6月,县政协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文史资料的征集与研究工作。1985年7月,编辑出版《太白新声》诗刊,首印1000册。9月,正式出版了《当涂文史资料》第一辑,首印2000册。1986年10月,出版了《太白新声》诗刊第二集和《当涂文史资料》第二辑。1987年1月,县政协成立文史研究会,继续编辑出版了《当涂文史资料》第三辑。10年中,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集、编辑、出版文史资料达40余万字。
一、调查视察
1980年秋,县政协首次组织部分委员和各界爱国人士代表,到龙山桥公社太仓大队参观考察农业机械化生产,同时对该队社员的住房、教育、卫生等情况进行了调查。1981年夏秋间,县政协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和机关工作人员投入农业调查、防汛抗洪和落实政策等工作。1982年3月,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和科技组成员,先后视察了县医院、城关医院和青山林场等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和生产经营情况。同年7月,组织全体常委到围屏乡等受灾地区视察灾情,深入大队、生产队及灾民家中进行访问。1983年3月,县政协组织50多名委员,分5个组,对城关和农村的工业、交通、商业、饮服、卫生和市政建设等进行视察,并向有关部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1984年10月,县政协妇女组组织妇女委员到银塘镇调查幼儿教育情况,随后又到城关幼儿园进行调查,提出《关于幼儿入园情况的调查报告》。1985年2月,政协提案委员会分两组对城关11个单位的提案办理情况,进行了考察。同年10月,县政协教育组配合市政协教育组考察了龙山桥镇教育发展与集资办学情况。1986年6月,县、市政协再次组织联合调查组,分别考察了龙山桥镇、博望镇和兴永乡实施义务教育法情况,并将考察情况写成书面报告分别报送省、市、县有关单位。1987~1989年间,县政协领导人还多次陪同省、市政协领导人视察工农业生产及乡镇企业情况。
二、献计献策
1980年11月,政协文教工作组首次组织文化、教育界委员,就全县教育体制改革、贯彻文艺方针、人才培养以及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等问题进行座谈,出谋献策,并整理成书面材料,建议县委、县政府采纳。为推动教育改革,1982年4月,政协文教组邀请南京师大附中特级教师、国家教委审编教材委员、全国数学教研会理事马明来县,为城关中小学教师作当前教育改革形势的报告。1986年4月,政协经济组委员为培养乡镇企业会计人员,举办了首批乡镇企业会计培训班,参加培训的46名学员均以优秀成绩结业。5月,政协文体组委员为龙山桥镇举办农民篮球队培训班,首批培训10个队、104名运动员。11月,县政协为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委员,推选16名委员出席马鞍山市政协为四化服务经验交流会。1988年4月,县政协经过评选,再次推荐37名政协委员和教育、卫生、民族宗教3个先进工作组出席市政协为四化服务经验交流会。在历届政协委员中,当涂均涌现了一批做出突出贡献的委员,其中有多次获得部、省、市、县先进工作者、质量标兵、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投递员的乡邮员李国汉;有研制具有多种计算功能的“临床输液计算器”,连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市先进工作者的血防主治医师熊大瀛;有长期从事体育教学,多次荣获全国、省、地区和县优秀体育教师、国家一级裁判金质奖章获得者王庆年;有在偏僻农村从事教学工作,多次被授予先进教育工作者,被评为全国和省优秀班主任的小学高级教师杨恒斌;有在改革中白手起家,从一名普通瓦工到公司经理,并将企业发展到拥有设备齐全的省级企业,被授予“全国集体建筑企业家”的吴国干;有在农业科研第一线勤奋著述,运用稻作生理,培育优良品种,提高杂交稻产量,先后获得农牧渔业部国家农技推广证书、“当选晚二号”集体金杯奖、农业技术改进成果二等奖、省科技成果奖、农业科技先进者的高级农艺师徐靖国;有以兴办养鸡场勤劳致富后,先后为省内外8个县市培训186名养鸡技术人员,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养鸡专业户方锦萍等。他们都在改革和建设中出力献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发挥提案参政作用
政协委员提案是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也是实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从一届二次会议到三届四次会议,委员共提出提案500余件。1984年,有的委员在提案中提出: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迫切需要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县农业部门根据这个提案,及时在全县范围内举办县、乡农业技术培训班,培养农民技术员,乡镇设立农业科学经济技术询问处,随时接受农民咨询;印发农情简报,办农业技术广播讲座,进行农业技术指导;组织农技干部讲师团到各乡镇巡回讲解农业生产技术,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种田和致富技术。1987年,许多委员提案提出为加快当涂县经济发展,必须加快乡村公路建设。县政府十分重视委员提案,责成县交通部门拿出规划,经政府批准,决定拓宽和兴建乡村公路。当年就在全县范围内采取民工建勤的办法,发动12万民工,在10条公路干线和6条乡村支线上同时作战,拓宽新修公路211公里,其中拓宽乡村公路126公里,新建乡村公路37公里,使乡镇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四、拾遗补缺办实事
1985年春,县政协教育组和妇女组联合对城关和银塘等地的幼儿教育进行了视察和调查。城关地区群众反映幼儿入园难,根据群众意见,写成《关于城关地区幼儿入园难》的调查报告,并建议在城关地区兴办中心幼儿园,以解决城关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县政府研究以后决定把办中心幼儿园列入政府1985年为民办10件实事之一,1986年中心幼儿园建成,解决了城关幼儿入园难的问题。1987年,县政协法制工作组又对县殡葬改革工作进行视察,视察中了解到县火化比例逐年增加,骨灰存放已是一大难题,原有的殡仪馆已不能适应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认为有必要建立1个公墓,既节省土地,投资又少,又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与政府协商,决定由县政协牵头,请政府有关部门选定墓址,交藏汉乡负责具体承办,很快建成县第一个公墓,受到了城乡群众普遍欢迎。
五、开展友好往来
1982年5月,县政协首次接待了以甘肃省政协副主席谢松柏为团长的赴皖学习参观团,双方交流了政协工作经验。同月,以县政协副主席陈基政为团长的赴徽州地区学习参观团,先后到宣城、郎溪、广德等县学习考察,使委员开阔了眼界,增进了友谊。1983年10月,政协科技组和卫生组委员分别出访安庆和常熟两市政协,学习考察了两市的工业和卫生事业发展情况。11月,县政协接待了以江苏高淳县政协主席刘杰一行12人,来县交流政协工作经验。1984年7月后,县政协又先后接待芜湖、宣城、泾县政协负责人率队来访,交流经验,联络友谊。11月,以县政协主席陆乃忠为团长的赴宁波市学习参观团,考察学习了沿海开放城市政协工作的先进经验。1985年1月和10月,县政协先后接待铜陵、无为两县政协负责人来县座谈访问,交流经验。5月和9月,以县政协副主席陈基政、陈善寿为团长的赴山东、江苏考察团,分别考察学习了山东、江苏部分县政协的工作经验,写成《赴邗江、武进两县考察报告》。1986年4月和11月,县政协先后接待淮南、蚌埠两市和青阳县政协负责人来县参观访问,互通信息,交流经验。9月,县政协又接待了江苏扬州市政协赴安徽学习考察团一行17人来县参观访问。1987年3月,阜阳市政协副主席张守仁等一行来县政协洽谈开展横向联系的有关事宜,双方进行了友好交谈。6月,大连工学院副教授崔之栋、南京钢铁公司统计师崔之博、江苏省纺织公司工程师崔之棠三兄弟来县政协访问,进行咨询。6月和9月,无为、铜陵、和县政协负责人率队来访,交流政协工作经验。11月,以县政协副主席刘国铧为团长的赴皖南山区学习参观团,先后到泾县、石台等地参观学习。同年下半年,以沈音主席为首的访问团,赴上海杨浦区、江苏江都县、浙江诸暨市、福建厦门市政协,学习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开展横向联系、进行咨询服务等方面的经验。1988年3月和6月,沈音主席、朱逢熙副主席一行,又先后出访镇江、丹徒、和县,考察学习发展蚕桑和塑料大棚种植蔬菜的经验。7月后,县政协还接待了浙江衢县、江苏江阴、安徽朗溪、铜陵等县市政协负责人率队来访,交流加强政协横向联系的经验。1989年,沈音、王年珍、朱逢熙等县政协领导人又先后出访滁州、定远、宣州、嘉山和江苏的宜兴、金坛等县、市政协,学习政协工作经验。同年,县政协还先后接待了滁州、铜陵、泾县等地政协的来访,共同探讨了新形势下做好政协工作的经验。
六、征集出版文史资料
1984年6月,县政协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文史资料的征集与研究工作。1985年7月,编辑出版《太白新声》诗刊,首印1000册。9月,正式出版了《当涂文史资料》第一辑,首印2000册。1986年10月,出版了《太白新声》诗刊第二集和《当涂文史资料》第二辑。1987年1月,县政协成立文史研究会,继续编辑出版了《当涂文史资料》第三辑。10年中,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集、编辑、出版文史资料达4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