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泵站测试
1980年7月,水利部颁发《国营机电排灌站实行按八项技术经济指标考核的暂行规定》,由此,全省逐步开展了泵站现场测试工作。是年,滁县地区水利局和嘉山县旧县工程管理处,对旧县抽水站进行现场测试,为测算泵站技术经济指标作了初步尝试。
1981年,天长县二峰电力排灌总站,邀请江苏农学院机电排灌研究室,对二峰一级站进行现场测试,采用改变进水池水位从而改变水泵扬程的方法,测取了水泵不同工况下的各种参数,并作出了水泵性能曲线。这次测试项目较多,方法先进,测量精度较高,为在全省开展测试工作提供了借鉴。
1982年,省排灌总站成立泵站测试小组,在合肥工业大学水利系教师和实验人员的帮助下,于2月22日至28日,对芜湖县沙河口电力排灌站进行现场测试,测定出机组效率、管路效率和装置效率,为考核技术经济指标提供了实测数据。这次测试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是年6月,应滁县地区水利局邀请,水电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采用该所最新研制的CBL-1型管道流速仪,对凤阳县门台子和霸王城电力排灌站进行单机测试,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果。
为了摸清丰产型水泵的技术性能,1983年8月,省排灌总站测试小组在合肥工业大学水工实验室的水泵实验台上,对3台16”丰产24水泵进行了全面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水泵的实际性能达不到水泵铭牌指标,从而为设备更新提供了实测数据。
1984年,开始了泵站技术改造工作,为了摸清现有机电设备的技术性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改造,省排灌总站测试小组对滁县、芜湖、巢湖、六安等地(市)的一些技改站和实验项目进行了分项测试。分别测定出电机效率、传动效率、水泵效率、机组效率、管路效率、装置效率、池效率和站效率,为泵站技术改造作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总站测试小组因此被评为1984年度全省农业科技先进集体。
1985年,省排灌总站委托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利用该年研制的LJC-32多点流速集测仪,在明渠及有压管道内进行多台流速仪测流。该仪器利用单板机对多台流速仪进行高速巡测,测量数据通过单板机处理,可以显示和打印出各测点的流速值及断面的流量值。是年10月,在当涂县杨湾站进行了现场测试,获得成功并通过验收。这是第一次将单板机用于泵站现场测试,并为排灌总站后期研制PC1500集测仪奠定了基础。
到1988年,全省各地(市)共建立12个测试小组,测试了210座泵站计1250个抽水装置,为泵站经济运行、技术改造、技术经济考核提供了大量的实测数据。
二、技术改造
1984年,在全省选择不同类型的泵站作试点,开始了泵站技术改造工作。主要是对50年代和60年代投产的泵站机泵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到1988年,共完成126个泵站的技术改造,淘汰老型号水泵700台,将其更新为562台新型、高效水泵;淘汰高能耗电机311台和柴油机77台,将其更新为307台Y系列和JS、JSL系列电机,选用83台节能变压器。对提高泵站装置效益,节约能源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在泵站技术改造中采用了新技术。如肥东县撮镇一级泵站、和县黄山寺泵站以及定远县炉桥一级泵站,采用环氧金刚砂涂护新技术,对水泵叶轮和泵壳过流部分进行涂护。采用无声破碎新技术拆除原有机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在鲁港泵站技术改造时,安装了微机集中控制装置,使设备运行中的一些主要数据可以自动打印出来,这在全省泵站中是第一次应用。
通过现场测试的科学手段,可以从实测数据中区别出哪些设备应该更新,哪些设备性能尚合格可以保留或调整使用。如凤阳县门台子二、三级泵站在没有实测以前,认为需要更新三级泵站的机泵设备,调整二级泵站的设备。后经现场测试,发现三级泵站装置效率均高于部颁标准,而二级泵站的装置效率普遍低于部颁标准。据此,技术改造方案确定为更新二级泵站机泵设备,调整三级泵站设备。
芜湖万春泵站采用内涵改造的技改措施,比机泵全部更新费用节约51%,比只更新水泵节省26%。驷马山乌江泵站借鉴船舶推进器的新设计方法,对水泵叶片进行改型,使2.8米轴流泵的汽蚀问题得以很好解决并取得理想效果,改善了运行条件,扩大了使用范围,在国内尚属首次,为大泵技术改造走出了一条经济、可行的新路子。
从1984至1988年,省政府先后从省财政拨出泵站技术改造专项资金1200万元,地方自筹技改资金1200万元,进行国营机电排灌站的技术改造。改造后的泵站平均装置效率基本达到或超过装置效率应为54.4%的部颁标准,提高和改善了222万亩农田的灌溉效益,使164万亩农田的排涝标准由原来的3~5年一遇提高到5~7年一遇。每年还可节电1700万千瓦时。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