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馆藏文物
馆藏文物主要来源于征集与发掘。到1985年,市文物管理所共藏有文物1000余件,其中:青铜器112件,陶、瓷器340件。经省博物馆专家鉴定,属国家一级品文物有3件,二级品文物有2件。
一、青铜器
〔龙柄〕西周,1979年出土于铜陵县钟鸣乡,重1.270公斤,高18.2厘米,口径12.6厘米,顶部侈口。龙首曲长柄,柄长18厘米。腹中部开短柱流。连裆三袋足。颈部饰窃曲纹一周。国i家一级品。
〔饕餮纹青铜爵〕商代。1983年12月出土于铜陵县西湖乡童墩村。重820克,高23厘米,流至尾长18.9厘米,菌形单柱,仄流长尾,宽厚唇。平底,生金扳。三角锥足。腹饰单层饕餮纹一周,其上下连珠纹各一层。国家一级品。
〔饕餮纹青铜〕商代。1983年12月出土于铜陵县西湖乡童墩村。重2.690公斤,高42.1厘米,口径18.1厘米,腹径13.8厘米,菌形双柱,宽厚唇,平底,生金扳,三角锥足,腹上、下各饰单层饕餮纹一周。国家一级品。
〔饕餮纹青铜鼎〕春秋。1978年,选于市废旧物品回收公司,重37公斤,高51厘米。双竖耳、圜底,马蹄形柱足。腹部饰饕餮纹一周,分为三组。国家二级品。
二、陶、瓷器
〔云气纹半身釉双耳罐〕汉代。1972年出土于铜陵县。高颈、鼓腹,高34厘米,腹径26.1厘米,腹周饰以云气纹,半身釉,酱色,腹下刻有“晋”、“器”两对称大篆书。国家二级品。
一、青铜器
〔龙柄〕西周,1979年出土于铜陵县钟鸣乡,重1.270公斤,高18.2厘米,口径12.6厘米,顶部侈口。龙首曲长柄,柄长18厘米。腹中部开短柱流。连裆三袋足。颈部饰窃曲纹一周。国i家一级品。
〔饕餮纹青铜爵〕商代。1983年12月出土于铜陵县西湖乡童墩村。重820克,高23厘米,流至尾长18.9厘米,菌形单柱,仄流长尾,宽厚唇。平底,生金扳。三角锥足。腹饰单层饕餮纹一周,其上下连珠纹各一层。国家一级品。
〔饕餮纹青铜〕商代。1983年12月出土于铜陵县西湖乡童墩村。重2.690公斤,高42.1厘米,口径18.1厘米,腹径13.8厘米,菌形双柱,宽厚唇,平底,生金扳,三角锥足,腹上、下各饰单层饕餮纹一周。国家一级品。
〔饕餮纹青铜鼎〕春秋。1978年,选于市废旧物品回收公司,重37公斤,高51厘米。双竖耳、圜底,马蹄形柱足。腹部饰饕餮纹一周,分为三组。国家二级品。
二、陶、瓷器
〔云气纹半身釉双耳罐〕汉代。1972年出土于铜陵县。高颈、鼓腹,高34厘米,腹径26.1厘米,腹周饰以云气纹,半身釉,酱色,腹下刻有“晋”、“器”两对称大篆书。国家二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