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学校卫生
一、学校卫生机构与队伍
市卫生防疫站于1962年成立卫生组,设专人管理学校卫生。1981年成立卫生科,有5名专职人员,负责学校卫生工作。
1965年,市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各配校医1名,成立校医室。当年,市防疫站举办了师资卫生培训班,11名教师受训,并建立起中、小学保健教师制度。1981年后,相继举办了4期保健教师学习班,受训教师达58名。到1985年,已有39所学校设有校医室,校医47人(含主治医师1人,师类卫生人员13人),保健教师21人,构成一支学校卫生骨干队伍。此外,还经常举办各种学习班,分别对校长、教导主任、教师、家长及学生进行卫生知识讲座。
二、学生体质监测
1962年,对市二中138名13岁至16岁男生和64名13岁至16岁女生的身高和体重进行测量。
1980年,对市区部分7至17岁学生的4项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进行了调查。
1962年与1980年铜陵市区部分学生体质检测情况对照表
单位:厘米、公斤

1981年5月,对4所中学9至17岁的1615名女生的月经初潮年龄作了调查,数据说明铜陵市女性月经初潮发生最早年龄为9岁,最迟为17岁,最高峰为13岁,占总数的18.02%。
三、学生视力监测
1963年首次对市第二中学的202名学生进行检测。结果:138名男生中视力不良10人,占7.24%;64名女生中视力不良10人,占15.62%。
1979年,对市第一中学33个班级中的教室作了采光照明与学生视力不良关系检测,学生视力不良率平均24.89%。其中9个教室采光条件不良,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35.76%;采光条件好的教室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为20.87%。
1980年10月,对市区8所中小学的4000名学生(其中:男生、女生各2000名)进行了视力检测。其结果为:优良视力占9.69%,正常视力占74.65%,不良视力占15.66%。其中,男生视力优良者占13.08%,女生视力优良者占6.20%;男生视力不良者占13.13%,女生视力不良者占18.26%;小学生视力不良者占11.15%,初中学生视力不良者占15.75%,高中学生视力不良者占26.81%。
四、肠道寄生虫检查
1982年,对市区和郊区各1所学校7~13岁小学生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作了检查,总感染率71.95%。其中蛔虫为60.5%,钩虫为2.7%,鞭虫33.19%。郊区感染率为87.85%,市区感染率为65.78%;农民子女感染率为92.05%,职工子女感染率为72.23%,干部子女感染率为62.71%。
市卫生防疫站于1962年成立卫生组,设专人管理学校卫生。1981年成立卫生科,有5名专职人员,负责学校卫生工作。
1965年,市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各配校医1名,成立校医室。当年,市防疫站举办了师资卫生培训班,11名教师受训,并建立起中、小学保健教师制度。1981年后,相继举办了4期保健教师学习班,受训教师达58名。到1985年,已有39所学校设有校医室,校医47人(含主治医师1人,师类卫生人员13人),保健教师21人,构成一支学校卫生骨干队伍。此外,还经常举办各种学习班,分别对校长、教导主任、教师、家长及学生进行卫生知识讲座。
二、学生体质监测
1962年,对市二中138名13岁至16岁男生和64名13岁至16岁女生的身高和体重进行测量。
1980年,对市区部分7至17岁学生的4项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进行了调查。
1962年与1980年铜陵市区部分学生体质检测情况对照表
单位:厘米、公斤

1981年5月,对4所中学9至17岁的1615名女生的月经初潮年龄作了调查,数据说明铜陵市女性月经初潮发生最早年龄为9岁,最迟为17岁,最高峰为13岁,占总数的18.02%。
三、学生视力监测
1963年首次对市第二中学的202名学生进行检测。结果:138名男生中视力不良10人,占7.24%;64名女生中视力不良10人,占15.62%。
1979年,对市第一中学33个班级中的教室作了采光照明与学生视力不良关系检测,学生视力不良率平均24.89%。其中9个教室采光条件不良,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35.76%;采光条件好的教室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为20.87%。
1980年10月,对市区8所中小学的4000名学生(其中:男生、女生各2000名)进行了视力检测。其结果为:优良视力占9.69%,正常视力占74.65%,不良视力占15.66%。其中,男生视力优良者占13.08%,女生视力优良者占6.20%;男生视力不良者占13.13%,女生视力不良者占18.26%;小学生视力不良者占11.15%,初中学生视力不良者占15.75%,高中学生视力不良者占26.81%。
四、肠道寄生虫检查
1982年,对市区和郊区各1所学校7~13岁小学生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作了检查,总感染率71.95%。其中蛔虫为60.5%,钩虫为2.7%,鞭虫33.19%。郊区感染率为87.85%,市区感染率为65.78%;农民子女感染率为92.05%,职工子女感染率为72.23%,干部子女感染率为62.71%。